-
雲南旅遊珠寶店宰客不斷:1.3萬手鐲僅值3000元
雲南旅遊珠寶店宰客不斷:1.3萬手鐲僅值3000元 今年2月28日,遊客小黃寫了一封訴求書給昆明市工商局,小黃對在「昆明某某天下商貿有限公司」購買的1.8萬元翡翠掛件價格虛高一事,感到氣憤。他說,經行家鑑別以及找商場比對後,1.8萬元的翡翠掛件在其他賣場半價就可以買到。 在雲南省工商、消協的消費投訴年度分析中,2012年上半年昆明消協受理的珠寶首飾及工藝品投訴同比增長70%,全年同比增長46.15%。
-
濟南市民臺灣遊花1980元買玉 鑑定才值幾十元
「回濟南後,碰到一起赴臺旅遊的一位遊客,她也從花東玉石店買了玉石,花了近3000元,但經鑑定是玻璃的,後來通過嘉華國旅退了貨。」李先生介紹,得知該消息已是10月初,他立即帶著吊墜做了鑑定,結果顯示是「玉髓」。 「做鑑定的時候,工作人員就告訴我,整個吊墜還不值40元的鑑定費錢,不值得鑑定。」李先生介紹。
-
西安市民泰國花1萬6千元買戒指 回來檢測後要退貨
西安市民泰國花1萬6千元買戒指 回來檢測後要退貨時間:2016-07-08 09:00:37來源:華商網-華商報作者:編輯: 西安的張女士6月參加了泰國跟團遊,期間在導遊的帶領下到皇家珠寶中心購買了一枚紅寶石戒指,花費約1萬6千元人民幣。
-
女子超市摔斷手鐲索賠8萬花1萬評估被認定7千
陳女士的手鐲斷為3截玉石抽檢不合格樣品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徐洋 攝3月13日下午,鎮江中級法院和京口法院聯合召開有關消費維權的新聞發布會,發布會前,京口法院開庭審理了一起消費者維權案件——陳女士在鎮江一家超市購物時不慎摔倒,導致自己的手鐲斷為3截,她因此向商場索賠8萬元。
-
旅遊被騙25萬買玉石,復檢才值7千塊?
先來看個真實的小故事: 福州林女士一家三口去北京故宮遊玩時,被「導遊」忽悠購買了五件岫玉貔貅,總共花了25萬元,經福建省寶協檢測集團評估卻只值7000元。4件經鑑定價值僅為1000元的玉石產品。買翡翠不應該雲南最真嗎? 買玉不能看臉孔,也不能迷信產地,「原產地最真,最便宜」的慣性思維,正是奸商可以利用的謀利工具。十年前,有人做了一批乳化玻璃的手鐲,白,細,打燈無結構,再做上假證書,成本可以忽略不計。
-
理財-純銀手鐲價格是多少如何鑑定純銀手鐲?
那麼,純銀手鐲價格是多少?市面上不同銀品牌的一克白銀的價格各有差異,相同重量下的白銀鐲子的價格一般也不同。銀鐲子的顏色和濃度不同,價格方面也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差異。現在就向大家介紹純銀手鐲價格是多少以及純銀手鐲鑑定方法。純銀手鐲價格是多少純銀手鐲一般有兩種計價方法:白銀行情+工費,而手工編手鐲要比機制的高不少;直接按克計價,這種價格一般包含了工費的。
-
5.68萬元玉鐲只值8千 南昌一市民被江西九洲國際旅行社忽悠
南昌古玩城的專業人士鑑定該款玉鐲最多值8000元 中國江西網訊 記者孫娟報導:花56800元買了一個「傳家寶」級的玉手鐲,回來找多位行業人士鑑定都說價值大概在5000元至8000元。4月22日,南昌市民陳女士拿著自己在雲南旅遊購買的一款玉鐲找到記者,表示所購玉鐲價不符實,希望記者維權。
-
8大翡翠真相:56萬玉鐲只值5千元?每個套路都要你傾家蕩產!
前段時間,孫女士參加某個私人組織的旅行團,並在旅行過程中花了65800元買了一些玉器:一隻56萬元的翡翠手鐲,一對18萬元的墨玉龍鳳牌和一枚6600元的生肖掛墜。商家跟孫女士說,看你出手大方,自己不忍心賺你太多,鐲子給你打完折賣你3萬元;牌子也3萬元;掛墜就當白送了,1200元。
-
黃金手鐲上現白色刮痕 洗多次洗不掉
6月5日上午,張女士來到晚報反映她的煩心事,她對這款黃金手鐲的含金量感到懷疑。消費者:黃金手鐲上現白色刮痕張女士說,為了慶祝女兒30歲生日,5月1日她在藍天大樓的一樓金大生專櫃購買了一款千足金手鐲,重53.15克,價值14048元。
-
摔斷30萬翡翠手鐲女遊客現身接受採訪,視頻還原當時真相!
以上等問題將在遊客接受採訪的視頻裡得到解答:▲視頻轉自騰訊新聞關於6.27外地遊客摔斷翡翠手鐲事件說明,整個事件為意外事件,無強賣、欺詐、誘導等違法行為。▼大家討論的熱點也集中在這隻手鐲究竟值多少下面我們給大家仔細看看這隻手鐲的成色▼律師解讀:究竟要賠多少?怎麼賠?標價30萬,第三方評估18萬,遊客到底要不要賠,怎麼賠?
-
銀手鐲怎麼鑑定真假?-銀飾知識
怎麼辨別真假銀手鐲?銀飾品純度越高,柔韌性越好,容易被氧化。氧化過程是先變黃,逐漸變暗黑。現在國際通用含銀量在92.5%的都為純銀。現在市面上分925銀和 990銀這兩種銀飾都為純銀,只是後者的純度更高一些!挑選銀手鐲時要注意:1、顏色一定要是白亮白亮的。2、純銀手鐲一定很柔軟。
-
買個玉手鐲真是不省心:標價7800實際只值三四百
看著琳琅滿目的玉石,孫女士很快選中了一個翡翠手鐲。起初她還有一些顧慮,擔心手鐲是假的,不過銷售人員特意拿出一張鑑定證書讓孫女士確認。「上面寫著中國翡翠質檢研究中心、天然翡翠飾品合格證書,還標註了雲南省珠寶玉石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的地址和電話之類,感覺挺規範。」 最終,孫女士按照標價7800元購得手鐲,銷售人員出具了一式兩聯的票據,一份由孫女士留存,一份讓交給導遊。
-
曹女士35000元買的玉手鐲,佩戴10年,才發現是玻璃
根據曹女士的回憶,大概在2010年的七八月份,有一次,她去雲南旅遊,在旅遊時就看上了這款手鐲,正是因為它很純淨,沒有雜質,內心就特別喜歡,商家說翡翠是分種水的,這種叫"玻璃種"的翡翠,品質很高,售價高達88000元。曹女士是很喜歡,但是這個價格她覺得很貴,無法接受,在她猶豫之際,商家加了一把火。
-
1隻億元翡翠玉鐲 6兄妹內鬥反目
「這隻玉鐲對著太陽看都不閃眼,很冰很重,絕對是上好的翡翠」,夏惠軍講,她經常看央視的鑑寶節目,看到裡面的翡翠戒指動不動就上百萬,她覺得母親留下的玉鐲都比節目中的貴重。在六弟夏惠東的手機裡,有一張翡翠玉鐲的展示品,標價4200萬元。他說這只是類似他家玉鐲的展品,「我在昆明找過很多專家,他們說上等祖母綠就已經很稀少,再加上有『活血』的,就更不敢估價了。」
-
3495元買的黃金手鐲,剛戴一個月就斷了?商家:買貴一點的更結實
前情提示一女士在專賣店買了一個黃金手鐲,可沒想到剛戴了一個月,手鐲就斷了,而且還嚴重變形,商家對此回應說,買貴一點的更結實。商家的這個說法到底合不合理呢?黃金手鐲買來一個月就斷了家住杭州的邵女士在中國黃金杭州良渚專賣店花3495元買了一隻黃金手鐲,買來之後,就戴在了手上,一直都沒有拿下來過,可是僅僅一個月的時間,手鐲就斷了。
-
6千元的金鐲子拿到「中國黃金」,卻成了4千元,男子:我是傻子嗎
6千元的金鐲子拿到「中國黃金」,卻成了4千元,男子:我是傻子嗎黃金是很多人喜愛的貴金屬之一,之所以被大眾所喜愛主要是佩戴的黃金首飾居多。而且有很多人都以為,黃金是保值的,甚至是增值的,所以很多人都喜歡把購買黃金首飾作為一種投資手段。
-
中國遊客在柬埔寨被坑:買1斤三七等藥材花6.8萬元
中國遊客在柬埔寨被坑:買1斤三七等藥材花6.8萬元 2017-08買1斤三七等藥材竟花6.8萬」 遊客薛先生:跟團到柬埔寨旅遊被坑 旅行社:已退還其在定點購物店買首飾的款項,而購買藥材並非行程安排,難以幫其維權 本報訊 昨日,家住海口的薛先生向本報反映,他6月22日參加海南新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南新國旅」)組織的柬埔寨旅遊團,花10萬餘元購買了紅寶石戒指、掛墜和三七等藥材
-
曹女士3萬五千元買的玉手鐲,佩戴10年,才發現是玻璃
"的翡翠,品質很高,售價高達88000元。經過商家的洗腦推銷,讓曹女士下定決心將這原價88000元手鐲,最後以35000元購買了這款"玻璃種"翡翠。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正好碰上小區附近有個玉石行業剛開業,在做開業活動,可以免費鑑定玉石真假,曹女士心想:10年前我的手鐲價值88000元,如今絕對漲了好幾倍,於是就帶著玉手鐲去詢問了商家。
-
為什麼5千塊的和田玉,有人說值1萬,有的人卻說只值2千?
和田玉作為一種特殊藏品,在不同的市場級別條件下,評估出來的結果也不相同。5千塊的和田玉,有人說值1萬,有的人卻說只值2千,對於剛剛接觸和田玉的朋友們來說,對於這價差摸不著頭腦。下面就帶大家來看看為什麼同一件產品估價卻不一樣。
-
玉石店常年喊清倉 和田玉標價萬元實際只值50元
玉石店的夥計先給記者推薦一款沒有鑑定證書的手鍊,標價2800元,開價只要380元。當記者詢問一隻標價3萬元並附有鑑定證書的翡翠掛件時,夥計直接開價3000元。 記者表示要打個電話問問熟人,打完電話時,玉石店老闆上前強調,「誠心的話給你2800元。 」記者表示朋友以前在上海買只要 200元。老闆一聽,聲音提高了八度:「200塊能買什麼?買塑料啊?你買的是翡翠,天然A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