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社交替代靈魂社交,用戶出逃,Soul未來還能走多遠?

2020-12-15 騰訊網

疫情隔離,迫使人類探索線上非接觸式交友方式,努力驅趕孤獨。

自疫情期爆發之後,全球各地紛紛採取居家隔離措施,迫使人們的社交方式集中在網絡,所導致的結果之一便是線上社交類應用產品用戶大規模快速增長。全球知名社交應用Tinder用戶在3月底全球範圍了進行了30億次滑動,創下了該應用單日以來的最高記錄。在英國,從2月中旬到3月底,Tinder每日會話量增長了12%。事實上,無論是國外的Tinder、CatchU、Connected2,還是國內的Soul、積目、探探等,都出現了增長峰波。

筆者注意到,作為近兩年來新興社交勢力,打著靈魂社交的Soul吸引了不少年輕用戶的青睞。一位95後女性朋友曾經一度著迷Soul,揚言要在上面找到自己的靈魂伴侶。然而沒過多久,便從手機上卸載了Soul,理由似乎頗具典型性:哪裡有什麼靈魂伴侶,除了想要你金錢的人,剩下就是想睡你的人。

從社交媒體上的用戶吐槽內容來看,卸載Soul基本指向了共同的一點:當你期望越高時,結果可能就會越失望。作為一款陌生人社交產品,Soul不但難逃陌生人社交定律,更可能陷入自己親手設下的「靈魂陷阱」。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一、Soul的雙重悖論

在社交領域,除了微信與QQ兩個遠古社交產品之外,陌生人社交領域永遠不乏新勢力。

陌生人社交行為,為何能夠生生不息?除了原始的生理需求之外,還有更深次的原因。美國新澤西州立德大學心理學教授約翰蘇勒說:「我們需要一個公共的自我來引導家人,朋友,同伴和同事的社會世界。」「但是我們還需要一個私人自我的內部空間,在這裡我們可以反思自己的思想和感覺,而不受外界影響,而在這裡我們可以保持自己的心理。」

陌生人社交產品,恰好滿足了這種心理需求。在這裡,沒有熟悉的朋友,卸下自我防備,按照自己的方式活動,並期望找到自己理想的交往對象。

在社交產品領域,基於熟人社交關係鏈的微信與QQ,其地位無人能夠撼動。然而,在非熟人社交領域,從紅海之中殺出一條血路的Soul,在歷經快速發展滯後,現在似乎難逃陌生人社交定律——陌生人社交應用為其用戶創造的價值越多,用戶流失的程度就越多。也就是說,成功匹配兩個用戶的約會之後,他們將逃出產品。

根據QuestMobile發布的報告顯示,Soul在2019年9月月活躍用戶規模近千萬。不過,從一份最新的艾瑞數據來看,Soul的表現並不樂觀。近一年月活用戶數僅為五百萬。而且近一年平均人均月使用時長只有15分鐘,用戶粘性較低。

(來源艾瑞數據)

更要命的是,一如Soul還要面對「靈魂陷阱」。這是Soul產品定位的重大缺陷,成也Soulmate,敗也Soulmate。究其根源在於,Soul的社區屬性側重於膚淺,而不是諸如友誼、承諾以及價值之類的關係中真正重要的內容。靈魂社交的期望越高,失落也就會越大。從而加速用戶的流失。

靈魂陷阱,是Soul成長的阿喀琉斯之踵。

二、男性視角下的產品體驗

綜合對比來看,Soul與國外產品如CatchU、Connected2、Bumble等都有一些相似之處。Soul是一款基於人工智慧技術,以音、視頻為主要,通過人格、興趣、三觀等主觀維度,以及UGC內容來匹配交友對象的產品,初心是讓人能夠找到靈魂伴侶。

由於產品的設計,使得產品體驗對女性用戶更友好。因此,Soul贏得了更多的女性用戶。Soul用戶中女性佔比55.54%,較明顯地高於男性佔比44.46%。在Soul上,一個用戶可以實現與陌生人交友的途徑有五種:過靈魂匹配、群聊排隊、語音匹配、臉基尼匹配、戀愛鈴。除此之外,也可以通過內容與私聊方式,進行被動式社交。

(Soul APP截圖)

在和朋友聊完以及親測之後,聊聊這款產品客觀存在的問題:

1、語音尬聊至極

在社交媒體上有不少Soul的用戶反饋,「語音聊天簡直是最尷尬的設定!沒有之一! 」 一位名為「rachel胖胖」的網友這樣形容了入駐Soul的第一天:「聊的第一個人上來就問要照片,崩了;莫名其妙進入語音聊天,尬聊一分鐘崩了。那種美好,於我而言,不存在的」

像我這樣的粗糙漢子,沒有人主動找我要照片,但是Soul會主動推薦聊天的機會。聊了幾次之後的感受也是如此,尬聊比較多。雖然我是從事網際網路的,但是當我想和對方試著聊聊其他話題如古籍版本鑑賞,真的是沒有任何的共同話題。

知乎上就有關於Soul語音如何不尬聊的一些攻略,例如如何在Soul(語音匹配)不尷尬的聊完三分鐘?Soul語音聊天開場如何緩解尷尬?Soul怎麼玩不尷尬 Soul怎麼找話題聊天? 這些攻略,其實也從側面說明了尬聊這種現象普遍存在。

2、失落感倍增

前面講到了Soul的「靈魂陷阱」,正是因為產品傳達給用戶的訴求是「幫你找到靈魂Soulmate」,所以用戶決定使用Soul的期待時會相當高。站在用戶的角度,當用戶相信有一個靈魂伴侶之類的東西時,這會讓用戶感到理想狀態是他和對方在各個維度上是完美結合的狀態。如果不給他們不必要的額外期望,那麼他們之間的關係就很困難。Soul就是這樣,從概率上了來講,遇到靈魂伴侶的概率極低,用戶的失落感會倍增,結果自然是導致更高的用戶流失率。

3、精神上變得更喪

北德克薩斯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陌生人社交產品使用戶專注於膚淺,而非線上約會關係中真正重要的事情。這一點表現在Soul的用戶矛盾行為上。從產品設計的角度來看,Soul對於女性用戶來說比較友好。如果女性用戶在Soul表現不出來任何有吸引力的行為,可能就很難吸引到異性。但是如果想要表現出來更有吸引力的行為,而非本願的話,這樣本身會破壞其自尊心,讓精神上變得更喪。當然了,這個問題因人而異,有人可能如魚得水,不盡相同。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三、Soul的外困

打開Soul的首頁,可以看到實時在線人數,基本上都要在五六百萬左右(倒比較符合艾瑞的數據)。暫且不論這個數據有沒有水分,Soul作為陌生人社交領域的新星,勢頭的確還可以。不夠,Soul所面臨的問題與挑戰同樣不小。前面講了Soul存在的產品缺陷,接下來我們再看看Soul遇到的內外挑戰。

1、因軟色情遭網信辦查處下架

2019年6月國家網信辦會同有關部門,依法打擊利用網際網路傳播淫穢色情和「軟色情」內容的行為,嚴肅查處一批違法違規網站平臺。這其中就包括了Soul。然而,更為惡劣的是,Soul的合伙人為打擊競品,故意在對手的APP上散布有害涉黃違規信息,然後進行惡意舉報,導致對方APP被下架損失慘重。最終東窗事發,相關人員因涉嫌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被檢察院逮捕。不得不佩服這樣的「騷操作」,結果到頭來是害人害己。

在反色情這個問題上,Soul的反色情審核機制又似乎失靈。有不少網友表示道:「主要是這個軟體確實太多假人了, 盜圖盜歌盜視頻盜文字的數不勝數 ,有的甚至還騙炮騙錢,可官方從未對這些現象實施嚴厲打擊 ,審核制度也很有問題 ,經常置頂一些盜來的內容。」

2、詐騙犯雲集,成網際網路愛情屠宰場

和部分社交平臺一樣,Soul不免也成為詐騙犯的聚集地。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因為有語音和視頻聊天功能,詐騙犯很容易取得受害者的信任,詐騙成功的概率更高。

7月初中國青年報報導有一則標題為「溫柔陷阱」的新聞,有2名受害者都是通過Soul認識了頭像漂亮的網絡女友。除了日常聊天之外,還有過語音聊天。在交往的過程中,網絡女友引誘受害者購買非法彩票,且非法彩票平臺都為同一個。經過警方破案之後發現,這是一起有組織的專業集體詐騙。

剛才說的這兩位受害者是男性用戶,損失金額幾萬塊。對比之下,Soul上的女性用戶受到的損失更大,少則幾萬、幾十萬,多則高達數百萬。

(截圖來源:知乎@獨孤派)

在百度貼吧裡,受害者直接PO出Soul上「才貌雙全」的騙子。

(截圖來源:貼吧用戶wangmu1001)

3、產品「變質」遭用戶抵制

任何不以收費為目的的交友平臺都是耍流氓!對於Soul來說,付費模式也是必經之路。不過,相較於其他陌生人社交產品,Soul的用戶似乎更有潔癖,對於平臺的純淨度以及收費功能,很容易表現出排斥度。

靈魂社交變為了金錢社交。用老用戶的話來講,叫「不是內味兒了」。

以語音通話為例,當和對方聊天超過4分鐘之後,要想繼續聊天,就要不斷充值才能延長通話時間。相較於按月付費模式,Soul的這種收費方式更像是溫水煮青蛙,讓用戶不知不覺的陷入其中。關鍵是, Soul基於靈魂匹配的邏輯發展出差異化的VIP特權的收費,還是最高的。

由於對較高的付費以及社區純淨度不滿,Soul用戶曾一度加速流失。

寫在最後:

對於Soul的用戶而言,選擇靈魂社交,還是選擇金錢社交,可能始終是一個困擾在心頭的艱難選擇題。倘若可以通過金錢的方式,實現靈魂社交,也未嘗不可。只是「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不知道需要通過多少金錢才能找到靈魂伴侶。於Soul自身來說,如何解決社區氛圍不斷被稀釋與用戶高期待之間的矛盾衝突,也許將直接關係著產品的未來走向。

相關焦點

  • 醜聞不斷,用戶出逃,soul的「靈魂」社交不香了
    文/黃宇Soul在誕生之初,憑藉"聲音社交、靈魂匹配"的獨特定位和玩法,以及"跟隨靈魂找到你"的文藝口號,俘獲了不少年輕用戶。然而,隨著最近APP"崩了"的話題短暫湧上微博熱搜,底下關於soul的評價卻幾乎都是差評。
  • Soul:「孤獨星球」式的新世代社交樣本
    就像這個軟體的slogan:「跟隨靈魂找到你」,主打「靈魂社交」,弱化顏值,將虛擬與現實完全剝離割裂開;通過做測試題來區分不同「星球」的用戶,從而實現匹配;不用用戶上傳的照片,而用系統虛擬圖片做頭像…soul實現社交動作的動作,一開始就和市面上絕大部分社交軟體不一樣。在soul裡,你不必扮演誰或者成為誰。因為沒有人知道你究竟是誰,擁有怎樣的外形條件,擁有怎樣的背景和社會地位。
  • 社交「不看臉」,Soul 的靈魂匹配靠譜嗎?
    作者/蘆依以我長達一年的用戶體驗來看,Soul 想要解決的「每一個孤獨靈魂」的問題。Soul,你可能還沒有聽說過的一個社交APP,完成社交的方式不是及時通訊、不是,而是「穿越漫長遙遠的時空,碰撞另一個靈魂。」
  • Soul App:陌生人社交市場的靈魂回音谷
    隨著越來越多的陌生人社交產品的出現,陌生人社交市場已出具規模。本文作者分別對產品Soul的市場、用戶、功能、運營等方面進行了分析,最後Soul未來的發展進行了展望。那句slogan「跟隨靈魂找到你」,那顆緩緩旋轉的「星球」,以及靈魂社交的產品定位,讓Soul看起來小眾又獨特。
  • 不看臉的Soul,真的能拯救「靈魂」?
    為了解決"年輕人"的孤獨問題,網際網路大廠們也是絞盡腦汁,紛紛開始往社交細分領域布局尋找突破口。但是社交似乎越來越難做,用戶的需求更加多元,在顏值看膩了之後,"靈魂"格外吸引人,而soul就是一款主打"靈魂"的社交軟體。一個在十年前還不被我們熟知的「陌生人社交市場」已被孕育成了一塊"超級大蛋糕"。
  • 深度|社交平臺Soul,拿什麼拯救你的靈魂?
    「跟隨靈魂找到你」, Soul的Slogan帶著一股文藝範。很多用戶正是被這句話所吸引,走進了這一平臺。對很多用戶來說,Soul 是找人聊天的地方。不過對更多用戶來說,Soul 是一個表達自我的平臺。一些用戶會在主頁註明,將 Soul 作為樹洞,發布瞬間(即動態),記錄生活和情緒,並不與他人交流。
  • Soul產品分析報告:「不看臉」的靈魂社交是新一代的社交選擇?
    熟人社交是我們日常社交的基礎,陌生人社交是熟人社交的延伸。在陌生人社交領域,早已有「陌陌」和「探探」雙雄盤踞,長年佔據陌生人社交App下載的前兩名,但隨著移動社交用戶規模逐年擴大,有許多新玩家陸續加入,在眾多細分領域發力。Soul關注情感需求,在靈魂匹配的細分領域一枝獨秀。
  • 陌生人社交:探探、soul產品分析報告
    編輯導語:這是一個社交網絡的時代,中國社交網絡的使用率超過了90%,幾乎所有網民都在使用微信、微博、QQ等各類社交軟體。然而,熟人社交已經無法滿足年輕人日益增長的社交需求,於是陌生人社交平臺在90後及00後群體中悄然盛行。本篇文章中,作者就對探探、soul這兩款產品進行了分析。
  • soul APP 實現靈魂勾搭了嗎?
    在品類繁多的社交產品中出現了一類小清新型的社交產品,用於服務那些希望擴張社交範圍而又嚮往真情實感的真摯感情交友、結識志同道合的人,而且不善於交際的靦腆型人群,soul就是其中較為突出的一者,本文便是對soul作出一些簡單的分析與體會。看臉的時代,靈魂勾搭更誘人。
  • Soul:陌生人的靈魂體驗報告
    以往陌生人社交應用以男性為主,女性屬於較為稀缺的資源,但Soul用戶的男女比例差異並不是非常懸殊,女性群體也佔有一定比例,這對於陌生人社交來說是比較好的分布狀態,主要源於soul產品本身精細的打磨和設計。年齡:
  • soul產品信息功能點評析:如何提高社交效率?
    社交產品,就是將人們現實生活的社交更便捷化,解決信息不對稱,連接人與人,提供了一個更方便、多元化的渠道,極大的提高社交效率。本文通過對soul廣場和個人主頁中的各信息功能點進行詳細分析,分享我個人理解中的這些信息功能點的邏輯以及如何增加社交效率的。
  • Soul盈虧平衡破局:如何在社交賽道跑贏馬拉松?
    在諸多社交產品還在探索自己的道路的時候,Soul已經構建了自己的現金流閉環。雖然社交賽道依舊是投資的大熱門,但商業化仍然是驗證一個網際網路產品能走多遠的標準。目前Soul月活已經破一千五百萬,日均使用時長50分鐘,次日留存75%,在陌生人社交賽道排名陌陌、探探之後,用戶具有極高的黏性。
  • Soul App全新宣傳片發布:1億年輕人在社交遊樂園打開真實靈魂
    來源:時刻頭條12月18日,備受年輕人喜愛的社交平臺Soul App發布全新品牌形象片《真實的靈魂自有引力》,以在平臺上獲得心靈治癒的年輕人們為故事線索,展現了1億Soul用戶溫暖善意的社交面貌,也刻畫出一幅精彩多元、積極進取的Z世代群像。
  • Soul 的「不看臉」社交零零後,這個「靈魂匹配」的故事可以講多久?
    以我長達一年的用戶體驗來看,Soul 想要解決的 " 每一個孤獨靈魂 " 的問題。Soul,你可能還沒有聽說過的一個社交 APP,完成社交的方式不是及時通訊、不是,而是 " 穿越漫長遙遠的時空,碰撞另一個靈魂。"上面這句話,摘自 Soul 的產品文案。
  • 3 個維度,拆解 3 款主流陌生人社交app(soul、探探、積目)
    內斂派以soul為首,主張「靈魂社交」,其核心業務是用戶可以通過UGC社區表達真實的自己,產品以降低人們的孤獨感為價值主張,創新點則是將人格分析結合AI人工智慧算法,是一種「心靈匹配」的方式為用戶推薦感興趣的人和事的社交產品。2.
  • Soul APP產品分析:陌生人社交的新生代攪局者
    市場突破口(1)「好看的皮囊太多,有趣的靈魂太少」:顏值社交主流下被忽視的用戶訴求美總能激發出人類原始的荷爾蒙,荷爾蒙是促使人類社交的最強烈動機,因此主流生人社交產品的產品基調圈定在顏值社交上。除了建立軟體基礎能力和修復bug外,探索期中較重要的迭代莫過於開始支持海外用戶註冊(1.1版本)與可查看個人主頁(1.4版本)的更新,前者支持更多早期用戶的流入,後者則是社區從封閉的全匿名到半匿名的過渡。而當時same、soul等非顏值格調社交軟體都僅獲得小眾市場的肯定。
  • Soul產品思考:定位在靈魂交友有市場前景嗎?
    以時代為大背景,現今用戶更需要靈魂匹配和有趣的交友,只有堅持產品的定位,在此基礎上進行運作和迭代,才能保持良好的產品生態和良好的生命周期(2)從頭部公司的紛紛入局、市場飽和度低、用戶量少、用戶需求持續存在且強烈等情況來看,靈魂社交這塊仍然是有市場的。
  • 獨家:Soul登上社交APP下載榜首,日活逼近千萬
    而到了現在,Soul以及興趣社交終於要佔據自己本應佔據的市場地位。此間,見實約到Soul創始人張璐深度對話,期間聊到產品成長、Soul的底層邏輯、未來演進。她對於社交產品的理解,或許會給業界帶來更多啟發。
  • 探討社交業務流:社交產品必做的那些事
    比如soul的頭像是不允許用戶自己上傳的,只能選擇系統默認;同時也沒有暱稱這一說,有的是個性籤名和所屬星球。通過不同的性格心理測試來撮合匹配,幫助用戶發現「同靈魂」的朋友;LinkedIn和脈脈則是從職場關係切入的,這意味著用戶基本是奔著發現職業人脈和職場信息而來的,發現好友的維度也基於用戶已有的職場關係和對感興趣的公司以及職位做切入。
  • 創始人張璐:Soul只是看起來小眾,但其社交邏輯是最大眾的
    對此,張璐稱,Soul商業模式的核心是盈利和用戶量共增長,更希望通過產品而不是吸引流量實現盈利,只有不斷提供滿足用戶需求的功能和增值服務,才能讓平臺生態持續健康運轉。未來,張璐希望Soul的社交網絡不只是點對點的關係,而是呈現出網狀的關係,基於用戶畫像和AI技術,向每個人精準分發關係和內容,最終成為一個充滿認同感的社交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