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從古發展至今,經歷了多種形態的演變,從最初的藥用,到後來的食物,再發展到具有特殊風味的飲品,成為了中國文化的代表性符號。遺憾的是,到了現代,它卻被咖啡、可樂掩蓋了光芒,成為部分人眼中「老土奢」的飲料,這是為什麼呢?大部分人或許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但杜國楹想了,並且用小罐茶作出了回答。那麼,他到底是如何構思小罐茶的呢?近期杜國楹在「第十二屆創業家年會」上所作的演講,可以給我們答案!
偉大品牌是偉大價值觀的產物
杜國楹說,創業也是一門科學,偉大的品牌都是偉大的價值觀的產物,這是商業的常識,是不能顛覆的真相,所有的創業者在創業時都應該想明白幹什麼?怎麼幹?都應該學會科學選擇,順勢而為,而明白這些的杜國楹,第五次創業,找到了自己的終極夢想,那就是中國茶!
中國茶是什麼?杜國楹這樣說
既然要做中國茶,那麼中國茶是什麼?對杜國楹來說,中國人的語境之中有3個茶:柴米油鹽醬醋茶、菸酒茶、琴棋書畫詩酒茶,這是三個不同的茶。柴米油鹽醬醋茶偏農產品、菸酒茶是偏消費品、琴棋書畫詩酒茶是偏文化產品。不同的茶,物質的茶都是一樣的,這個載體是一樣的,但是在不同人的生活場景當中,它的角色差異是很大的,柴米油鹽醬醋茶它就是一杯飲品,飲料的「飲」。菸酒茶它是一杯「癮品」,上癮的「癮」;琴棋書畫詩酒茶,它可能是一杯「玩品」,把玩的一個東西。所以到底是哪一個茶,沒有一個茶葉的品牌,可以兼顧這3種場景、兼顧這3種人群,除了物質的需求之外,精神層面的需求,茶葉是巨大的。
中國茶怎麼做?首先要用標準做
而明白中國茶的巨大市場,杜國楹要怎麼來填補這個市場的空白?他說,科學做茶!中國的茶葉和西方的咖啡同樣是飲品之王,但為何兩者發展狀況迥異?這是中國的經驗思維和西方的科學思維之間的差異,東方所有的東西都是傳統的產物,中餐需要經驗,茶葉更需要經驗。但是在西方世界,在成熟的商業的當中,科學的思維去解決行業對經驗的依賴。而小罐茶要做的就是把傳統東方的經驗思維切換成科學思維,用科學的思維來重新審視這一片樹葉,科學的做好中國茶。
把複雜的中國茶簡單化
對杜國楹來說,怎樣科學做好茶,首先就是要把複雜的中國茶做簡單。其一,要建立品牌。如果用戶不上山,不爬樹,就喝不到好茶,這是品牌的悲哀,因為沒有這種品牌信任所以逼著用戶上了山,幫助消費者科學的選擇,為消費者的安全承擔所有的責任,這是品牌的任務,建立一個能夠讓用戶信任的品牌是讓中國茶簡單化的必要!複雜必須要用專業團隊來解決,這個茶品牌就是專業團隊的代名詞,有了這個品牌不再需要用戶成為茶行家,就能喝上一杯乾淨的、安全的、高品質的茶。
其二,要把繁瑣的品飲變簡便。在不同的消費場景當中,我們傳統功夫茶的應用場景是非常有限的,我們在辦公室裡,在移動場景下,我們到底應該怎麼樣去喝茶?我們能不能給中國人更多的選擇?我們把繁瑣的衝飲過程適度簡便,當你有心情的時候,仍然可以坐下來去享受一杯傳統的功夫茶,功夫茶不是中國茶呈現方式的全部。
其三,把傳統的中國茶做時尚。為什麼年輕人在喝咖啡,不喝中國茶?杜國楹認為,中國茶老了,葉子本身沒有老,是它的表現形式沒有跟上這個時代。杜國楹說,中國茶必須站在傳統品類認知的基礎上,讓用戶建立新的產品和品牌認知,將中國茶的產地和品類思維導向品牌思維,而這個正是小罐茶目前正在做的事情。小罐茶用清晰的消費品思維來面對中國茶,做的是一個現代派的中國茶。
以上,我們能夠看到杜國楹對中國茶深刻的思考,而回顧小罐茶從一個新興品牌發展至今的腳步,我們會發現,這些思考體現在小罐茶邁出的每一步中。品牌化經營,標準化生產,將中國茶簡單化、時尚化……都是小罐茶在做的事情,也是杜國楹想要讓中國茶流行起來的夢想體現。也許,對中國茶行業來說,小罐茶是一種新探索,而這種探索將會走向何方,能否成功實現中國茶的文化復興,小編認為,行則將至,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