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職工醫保和居民醫保哪個好?實際上,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和城鄉居民醫療保險是我國兩種不同的醫保繳費方式,二者各有利弊。因為對不同的參保人員來說,會有不同的選擇。至於說到底哪個好,不應該是我覺得,應該是你覺得。因為適合你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下面結合問題,分析職工醫保和居民醫保的利弊,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一、職工醫保和居民醫保有哪些區別?
(一)繳費群體不同
1.職工醫保。主要適用於企業參保人員、靈活就業人員、個體工商戶、享受終身醫保待遇的退休人員。
2.居民醫保。主要適用於沒有工作的群體,比如:城鎮無業居民,無業低保戶無業農民、學生兒童、不享受終身醫保待遇的退休人員。
(二)繳費年限不同
1.職工醫保。可以累計繳費年限,有最低繳費年限要求,但是全國沒有統一標準。一般來說,男性繳費滿30年,女性繳費滿25年,實際繳費年限滿10年,退休後可以享受終身醫保待遇。
2.居民醫保。不可以累計繳費年限,按年繳納。無法享受終身醫保待遇,即便是退休了,也要繼續繳納,否則,無法享受醫保報銷待遇。
(三)繳費成本不同
1.職工醫保。按月繳費,每年繳費成本在幾千元。
2.居民醫保。按年繳費,每年繳費成本幾百元。
(四)個人醫保帳戶有差異
1.職工醫保。建立個人醫保帳戶,每月個人繳納醫保費用計入個人醫保帳戶,可以去藥房買藥、門診看病等。
2.居民醫保。沒有個人帳戶,沒有醫保費用計入個人帳戶。
(五)報銷比例不同
1.職工醫保。報銷的比例大約在70%-90%。
2.居民醫保。報銷的比例大約在50%-70%。
二、職工醫保和居民醫保有哪些聯繫?
1.參保人員在本人定點醫療機構和共同的定點醫療機構就醫,可以直接刷社保卡報銷。只要符合三個目錄的藥品、服務、項目,均會按照醫保規定的報銷比例報銷。
2.無論是職工醫保還是居民醫保的參保人員,均可在本市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範圍內選擇,作為本人定點醫療機構。
注意:定點醫療機構,指的是定點中醫醫療機構、定點專科醫療機構及定點A類醫療機構。這些機構名錄都可以在人社局官網上查到。
三、職工醫保和居民醫保哪個好?
職工醫保和居民醫保各有利弊,沒有絕對的好與壞,只有適合與不適合。
1.如果你是企業參保人員,那麼只能選擇繳納職工醫保。
2.如果你是靈活就業人員,如果經濟條件允許,建議繳納職工醫保。畢竟報銷比例高,繳滿最低年限,退休後還可享受終身醫保待遇。
3.如果你還沒有生孩子,建議首選職工醫保,因為可以報銷生育津貼。
4.如果你是城鎮無業人員、或者是農民,且經濟條件較差,建議選擇城鄉居民醫保。因為社保繳費成本低,也可以享受醫保待遇。雖然報銷比例與職工醫保相比,低了點,但還是比較划算的。
寫在最後:
1.職工醫保和居民醫保,適用於不同的繳費群體。大家可以根據自己實際情況,分析利弊,選擇適合自己的繳費方式。相對來說,這兩個保險屬於國家制定的,保障人民看病就醫的一項惠民類保險,不以盈利為目的,尤其是對於退休人員來說,還需要政府補貼一部分,這是他們與商業保險最大的區別,
2.對於身體較差的職工,建議繳納職工醫保,畢竟需要經常看病住院,職工醫保的報銷比例比較高,相對來說性價比還是比較高的。
8月26日,《關於建立健全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共濟保障機制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一經發布,便引發強烈反響。這場輿論爭議的核心在於「將原來劃歸個人帳戶的單位繳費劃到統籌帳戶裡」。假如該《意見稿》落實,以後每月劃入醫保個人帳戶的資金將縮水。另外:「普通門診費用可報銷,50%起步,適當向退休人員傾斜」「單位繳費部分不再劃入個人帳戶,全部計入統籌基金」,「支付範圍從職工本人擴大到本人及其配偶、父母、子女」。對此,你怎麼看?
關於職工醫保和居民醫保相關問題,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