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天「防暑」重要,「防寒」更重要,一招幫你防暑祛寒,激發陽氣

2020-12-20 HH健康解說

轉眼間來到了2019年夏季三伏天的中伏,民間有言「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今日10時50分,大暑閃亮登場,也就是中伏的第二日,不服節氣真不行,當大家還在竊喜初伏比較涼爽之時,大暑一到,蒸桑拿的感覺,讓你沒有絲毫心理準備就已經熱暈了!

三伏養生防暑祛溼兩手抓,白天只要堅持一件事,防暑祛溼陽氣升

常言道「冷在三九,熱在中伏。」桑拿天高溫悶溼,撂倒了多少英雄好漢?因此伏天養生宜防暑,防暑之時更應祛溼!

暑天溼氣哪裡來?

為了應對極端的高溫天氣,大家採取各種方法達到降溫防暑目的,家家戶戶基本普及了空調、冰箱,商家也為了滿足消費需求,設置了各種納涼商品,冰西瓜、冰啤酒、各種美味冷飲,當你的身體暴露在高溫烈日以後,周身的毛孔是全部開放的狀態,血管也是高度擴張的,這時如果進入了空調房,吃起了上述那些「降溫美味」,非常容易導致寒氣趁虛而入,讓你沒有任何防備的進入!尤其是那些身體免疫力比較低的人群,如老人、孩子、體質較差或病後恢復期的人們,所以夏季防暑之時,更要防寒溼!

寒氣一旦進入人體,就會導致各種健康隱患,寒氣遇熱身,必生寒溼,痰溼,造成脾胃虛弱、痰多、咳嗽、脾胃動力不足,身體免疫力下降,更容易導致免疫系統疾病或心腦血管疾病。

防暑之時,如何防止溼氣進入呢?注意以下幾個原則:

能吹自然風,儘量別吹風扇,能吹風扇就儘量不要開空調。如果開空調,待進入室內休息半個小時以上,等身體汗液稍稍冷卻,毛孔閉合後再開空調,而且空調冷氣不宜直接對著身體,大多數空調有「除溼」功能,比製冷功能對身體的傷害要小,空調溫度不適宜定在26度以下,大家不妨試試!

能吃溫熱的,儘量不吃寒涼的,如果想吃涼爽的,儘量吃室溫狀態的,減少對冰鎮食品的攝入,如果能不吃是最好的,如綠豆湯、西瓜等不要放入冰箱中,更要減少對冷飲、冰啤的食用。喝點溫熱茶、湯,能起到發汗解表、清熱疏通的養生功效。

洗溫水澡,千萬莫洗冷水澡!溫水澡能夠帶走身體溫度,達到降溫的效果,毛孔打開狀態,一個冷水澡迫使多少寒氣進入熱體,血管驟熱到較冷,血管極度收縮,對血管是極大的考驗和隱患,很容易導致中風、面癱等疾病發生。

伏天雖酷暑難耐,也是養生黃金季,白天只要堅持一件事,防暑祛溼陽氣升

什麼事?那就是「吃薑」!

生薑性溫,能發汗解表,止嘔解毒,屬於藥食同源的好食材。古人講「夏吃薑,賽參湯,不用醫生開藥方」,夏日吃薑,可提神醒腦防暑氣,祛除體內溼氣,同時激發陽氣,真可謂「一舉三得」!

吃生薑這招這麼好,怎麼吃才科學呢?健康管理師老胡給您推薦幾個好方法!

姜棗茶

姜棗茶非常適合長期呆在空調房裡的人們,空調病即是寒氣入侵導致的各種不適,紅棗補脾胃、養氣血,生薑提神、驅寒,溫熱全身。吹空調太久的人可經常喝。將姜切絲和紅棗撕碎一起用水煎服,或者熱水直接將二者衝泡即可,待放置溫熱的時候喝下去,伏天堅持喝,養生效果看得見。

薑汁奶

薑汁奶是廣東以及港澳傳統特色小吃,能調理脾胃、祛溼、養顏、激發陽氣。做好的薑汁奶和豆腐花有些形似。做法是將生薑去皮後榨汁,將一盒牛奶熬開後放入少許白糖,熬好的牛奶放涼至70-80度左右,倒入10克薑汁中,完全冷卻後食用。

薑糖水

用紅糖和去皮的薑絲加水一起熬開後溫涼食用,甜中帶辣,祛溼驅寒,補脾胃,非常適合在冷庫工作,長期吹空調,或者在潮溼環境工作的人們。

醋泡姜

伏天養生宜吃酸,酸能補充人體津液,並祛溼斂汗,醋泡姜,祛溼驅寒效果翻倍,溫陽、祛溼、祛寒,可預防熱傷風、咳嗽等症狀。做法是將生薑去皮切片,用陳醋或米醋密封保存一周即可食用,每早上嚼服3-5片即可,最好早上或上午服用,上午7~9點是氣血流向胃經的黃金時間段,此時咀嚼醋泡生薑能升發陽氣。

健康管理師老胡最後提醒:

1、吃生薑要擇時,「一日之內,夜不食姜」,晚上儘量不要大量吃薑,會影響睡眠。

2、起到溫陽散寒作用的姜一定要去皮,姜皮性寒,與姜肉恰好相剋。

3、嚴重便秘、口舌生瘡等內火較旺的人應減少生薑的用量,以免加重身體火氣。

4、患風熱感冒的人、黃痰不斷的人不要食姜,食用姜易加重症狀。

關於夏季防暑、祛溼養生話題就跟大家說這些,如果您感覺這些方法比較可行,可以分享給更多的朋友。

如果您有更好的伏天養生小妙招,也可以在下方評論區與大家分享討論哦!老胡祝大家伏天安然度過!

以上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夏天最重要的竟然不是防暑,而是防寒!
    最近,全國人民在高溫的襲擊下表示群眾紛紛祭出自己的防暑大招誓死不離開空調房冰棍一口氣能吃上五根恨不能一頭扎進冰塊裡麒大寶覺得不行,語重心長:夏天防寒比防暑更重要啊!▼ 為何要防寒 ▼有同學就問了:「夏天這麼熱還需要防寒嗎?」問得好,明代醫家張景嶽曾曰:「天之大寶,只此一丸紅日;人之大寶,只此一息真陽。」麒大寶給大家翻譯一下,就是陽氣對人體的重要性就好比太陽。大家都知道冬天氣溫低,此時人們注重防寒保暖,陽氣反而不易為寒邪所傷,夏至以後,人體陽氣達到頂峰,血管擴張,一旦著涼,寒邪便容易入侵。
  • 三伏天:「防寒」比「防暑」還重要?
    三伏天:「防寒」比「防暑」還重要?抱著冰西瓜然後從外面進來滿身大汗把空調調得非常的低這些都是不好的一些做法給大家建議就是儘量的要注意我們在夏天的時候也要保護我們的陽氣人體的陽氣是推動氣血運行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如果我們損傷了陽氣那麼到了秋冬季節抵抗力下降容易受外界邪氣的侵襲容易生病
  • 為過夏天積極防暑?其實防寒邪比防暑更重要
    夏天就要來了,很多人都做好了防暑的準備。殊不知,在降溫的同時,寒邪也在悄悄地侵襲著人體。其實,夏天不但要防暑,更要防「寒」。那麼,為什麼說夏天更需要防寒?夏天的寒邪從哪裡來?夏天應該如何防寒呢?
  • 三伏天要「防暑」 但您知道還要「防寒」嗎丨小鄉聊天
    果然,進入伏天之後,要想擺脫這種「蒸籠」般的悶熱感,還真有些難。明日雷陣雨還是會光臨北京,最高氣溫30℃,最低氣溫24℃,雷陣雨轉多雲。對於入伏後的高溫、高熱、高溼的「桑拿天」,大家有沒有好的防暑辦法?很多人以為只要能降溫涼快就行了,但是專家指出,不要貪涼過度,千萬別小看夏天的寒邪,此時防寒甚至比防暑還重要。
  • 你知道嗎?盛夏防暑還得防寒
    進入夏天之後,高溫會導致中暑、脫水等,所以,人們覺得一定要注意的就是防暑。實際上,由於現代生活方式的變化,製冷技術改變了我們的環境,冷飲、冰品隨時能吃到,家中、辦公室裡、地鐵上的冷氣也足夠「給力」。因此,夏季防寒非常重要。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風溼科劉維主任告訴記者,夏季寒邪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是冷風導致受涼,二是進食冷食冷飲。
  • 入伏後,要一心防暑?錯,正好相反,要一心防寒,防寒,防寒
    「三伏天」 一是 年中 溫氣 最高,並且 溼潮 悶熱 日的 子,民 百間 姓說的「苦夏」 在就 此時。 這在 個時 要節 注意 加增 營養, 物食 以 淡清 、易消 為化 宜,少 油吃 膩和 辣辛 的食物,少 酒飲 、少抽菸。
  • 夏季只知道防暑?其實防寒邪更重要
    但市民只想著防暑降溫,卻忽略了寒邪的侵襲。專家提醒,夏日勿貪涼,當心寒邪上身。    「入暑以後,人體陽氣在一年中逐漸達到頂峰,血管處於擴張狀態,腠理開洩,一旦著涼,寒邪便容易乘機入侵。」南安市醫院中醫科主任醫師陳清說,人們在夏季多喜食冷飲,愛吹空調,這些過度貪涼的行為都可能讓身體在無形中被寒邪傷害。    「夏季寒邪還是累積病根的原因之一。」
  • 夏季如何正確防暑降溫
    夏季氣溫攀升,人們不免貪涼,也是寒氣最容易入侵的時候,所以,不能只為了防暑而忽略寒氣侵襲,夏季防寒同樣重要。這期,執一堂中醫醫院邀請到湖南中醫藥大學脾胃專家李定祥教授,為大家講解夏季如何正確防暑降溫。夏天一到,大家都會想方設法防暑降溫,其實這個時候也是寒氣最容易入侵的時候。夏季的寒氣來源,首先是過量食用生冷食品或冷飲。很多在夏天反覆發作的慢性咳喘、過敏性鼻炎、感冒、發燒,大多是由於進食寒涼而導致陽氣受損。小孩子過量喝冷飲,會比成年人受損更嚴重。其次是長時間吹空調。
  • 三種祛寒飲食方案,溫中暖陽防寒
    祛寒最強冷空氣來襲,如何防寒是每個人都關心的話題。專家告訴我們,冬季不同人群防寒既有共性,也有特性。共性是都要注意保暖,而特性是防寒也要因人而異。到底這個冬天如何才能安穩度過?不同人群防寒有哪些側重點呢?冬季氣溫較低,很多人都有手腳冰涼、畏寒怕冷、容易感冒的情況。但不同人群防寒祛寒的方法也是不一樣的,請聽專家一一講解。
  • 千萬注意防寒!
    亳州本周入伏35℃、36℃將成為常態沒有最熱,只有更熱後期出現伏旱可能性較大,建議各地做好蓄水、防暑降溫等工作,並注意用火用電安全。更要命的是亳州的夏天不僅熱,還溼!高溫+高溼度,我們的體感溫度將遠遠超過氣溫!
  • 最長三伏來了,旅遊防暑兩不誤,我有小經驗分享
    今年伏天40天,有點長。許多夥伴們已按捺不住一顆奔向遠方的心,決定旅遊出行。老祖宗發明「伏」這個詞,可不是隨便說的,那是經歷了幾千年的檢驗,伏天我們必須加強防範,不可小覷。作為愛旅遊一族,更是要加倍小心防暑,以防中暑等。古人」歇伏「的理念我們要學習,但祖國之大,南北差異之大,我們從熱的地方到涼快的地方去旅遊,不正是」歇伏「嗎?
  • 華北江南持續高溫 防暑降溫小貼士
    夏季高溫來襲,防暑降溫尤其重要,別以為你在空調房裡就不用防了,但其實高溫防暑是每時每刻的事。那麼,高溫天氣如何預防中暑比較正確呢?  高溫天氣如何防暑降溫  1、多喝水  在炎熱的天氣裡,你或許想要一杯冰鎮啤酒。
  • 小夥伴要注意防暑降溫啦!
    中國勞動人民將大暑分為三候:「一候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大暑時,螢火蟲卵化而出,天氣開始變得悶熱,時常有大的雷雨會出現,這大雨使暑溼減弱,天氣開始向立秋過渡。「喝暑羊」山西北部地域有在大暑到來這一天「喝暑羊」(即喝羊肉湯)的風俗。在棗莊市,不少市民大暑這天到外地的羊肉湯館「喝暑羊」。
  • 滋養美顏還清熱防暑的茶不試試麼
    1、綠茶夏天喝綠茶的好處多,全因綠茶屬未發酵茶,性寒,「寒可清熱」,能去火,生津止渴,消食化痰,對口腔和輕度胃潰瘍有加速癒合的作用。在夏天綠茶做主料,搭配一些味酸的材料,如:青梅、山楂、洛神花等飲用,具有清熱、生津、防中暑等作用。
  • 攀枝花的小夥伴要注意防暑降溫啦!
    中國勞動人民將大暑分為三候:「一候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大暑時,螢火蟲卵化而出,天氣開始變得悶熱,時常有大的雷雨會出現,這大雨使暑溼減弱,天氣開始向立秋過渡。因為每逢伏天,人的胃口就不好,在中國人的傳統習俗裡,麵食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古人的情感總是善於用詩詞來表達,似乎這才是最直接最淋漓盡致的表達方式。不管是每個節日,還是每個節氣,都能找到相關的古人留下來的詩詞。現在我們一起來欣賞大暑的詩句,你所知道的關於大暑的詩詞還有哪些?夏日閒放唐 · 白居易時暑不出門,亦無賓客至。
  • 省總工會經費管理細則:防暑防寒防霾有補貼
    防暑防寒防霧霾都有補貼  記者了解到,極端天氣也被納入新增福利項目中,規定指出可購買防暑降溫、防寒保暖、防霧霾用品以及食品飲料,每人每次不超過300元。  新增的職工互助保障計劃,規定基層工會可為職工購買省職工互助會互助保障計劃。具體保障計劃選擇和費用列支額度,根據各單位實際,經相關民主程序確定。
  • 身體溼氣重 夏季防暑祛溼只需做好這事
    夏季是一個特別的季節,這個季節的脾胃是最虛弱的,所以夏季調理脾胃是最佳的季節,夏季調理脾胃其實最重要的就是做到防暑祛溼,那麼具體應該怎麼做呢?下面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身體溼氣重怎麼回事?脾胃虛弱怎麼調理吧!身體溼氣重進入夏季雨水多,天氣又熱,很潮溼。中醫認為,溼屬於陰邪,而脾喜燥惡溼,因此在夏季脾容易生病。
  • 大邱夏日防暑「神器」大公開
    正值七月,炎炎夏日,我們每天出行之前最重要的事情,當然是要做好各種防暑防曬工作。大邱是韓國的內陸城市,每年的7,8月份也是當地最熱的時候,很多人會擔心這麼熱的天怎麼出行出遊呢?在這裡,讓前方記者我來告訴大家,完全不用擔心室外防暑問題,經過我的實地考察,大邱市已經為市民做好了各種避暑對策。從剛到大邱開始,一路上都有各種避暑「神器」為您保駕護航。
  • 防暑綠豆湯您喝對了嗎
    【防暑綠豆湯您喝對了嗎】炎炎夏日,綠豆湯可能是大家最喜歡的消暑飲品了,不僅甘涼可口、防暑消熱,而且還具有促進食慾、降血脂、降低膽固醇的作用。但是喝綠豆湯也要注意,喝不對會對身體帶來傷害。那麼綠豆湯在哪些情況下不宜食用呢?1.空腹不宜喝綠豆湯。空腹的時候不要喝,綠豆湯性寒,空腹喝易傷胃。2.不宜飲用冰鎮綠豆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