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世中國家譜共有608個姓氏 陳姓家譜最多達2990種

2020-12-16 中國臺灣網

  古往今來,由於大量家譜的亡軼,中國家譜的姓氏已難以統計。目前已知的存世中國家譜裡共有608個姓氏,其中單姓552個、複姓56個

  一本本世代相傳的家譜,以血緣文化的特殊形式,記錄著中華民族每一個世代相傳的姓氏繁衍生息。統計顯示,目前我國共有608個姓氏的家譜流傳至今。

  據上海圖書館研究員王鶴鳴在《中國家譜通論》中介紹,古往今來,由於大量家譜的亡軼,中國家譜的姓氏已難以統計。目前已知的存世中國家譜裡共有608個姓氏,其中單姓552個、複姓56個。

  「趙錢孫李、周吳鄭王、馮陳褚衛、蔣沈韓楊……」是我國宋代編纂的一部對後世產生重要影響的《百家姓》,其中共收錄了440個姓氏。目前存世家譜的608個姓氏涵蓋了宋代《百家姓》中的371個姓氏,佔84%。

  宋代《百家姓》中共有65個姓氏沒有家譜流傳下來,主要是偏冷稀少姓氏,如滑、曲、家、羿、汲、松、秋、牧、宿、懷、邰、鄂、鹹、陰、能、雙、通、充、滿、步、空、鞠、東、沃、空、桓、東方、公羊、淳于、單于、公孫、太叔、長孫、慕容、閭丘等。

  根據2000年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統計,我國共有3490個姓氏,其中排名前100位的姓氏佔全國漢族人口的87%以上。拿存世家譜的608個姓氏與這100個姓氏比較,則這100個姓氏全部包含在存世家譜的姓氏中。

  「從上述比較可知,存世家譜的這608個姓氏不僅數量可觀,而且包含了中國歷史最重要的姓氏,是當今中國姓氏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相當有代表性。」王鶴鳴分析認為,「流傳至今家譜種數的姓氏次序,還與當今人口姓氏排列的次序比較接近。」

  據統計,在存世家譜的608個姓氏中,陳姓家譜種數最多,達2990種;其次為張姓,2597種;王姓2512種;李姓2157種;劉姓2029種;這5姓的家譜均超過2000種。家譜種數在1001—2000種之間的姓氏有:黃、吳、周、楊、徐、林;家譜種數在501—1000種之間的姓氏有:宋、胡、鄭、愛新覺羅、許、葉、何、謝、趙、蕭、羅。

相關焦點

  • 陳姓幾千年家譜形成的記載,目前正處在青黃不接時期?
    陳姓在我國眾多的姓氏中,若按人口來說,是中國的第五大姓。陳姓最早出自媯姓,是舜帝的後裔。周武王建立周朝以後,找到舜的後人胡公滿,封他在陳這個地方,建立陳國。到了陳閔公的時候,陳國被楚滅掉了,亡國後的陳國子孫便以原國名為姓氏,於是有了陳姓。
  • 中國人家譜極簡發展史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歷時近10年完成編纂出版的《中國家譜總目》收錄家譜總數達52401種、608個姓氏,是迄今為止收錄中國家譜最多、著錄內容最為豐富家譜目錄著作。本文的統計數據,均以此著作為基礎。據該書統計,608個姓氏家譜中,條目超過2000條的姓氏有陳、張、王、劉、李,超過1000條的姓氏有黃、楊、吳、周、林、徐,比流傳最廣的《百家姓》收錄姓氏多了168個,其中包括中國各少數民族的姓氏。少數民族修譜,是受漢族影響,系文化融合的重要體現。據譜牒學專家王鶴鳴先生講述,中國家譜目錄的徵集,得到了海內外華人及公私收藏者的踴躍支持。
  • 家譜:卷帙浩繁的百科全書 連綿不斷的家族史
    該譜內文字有3種色彩,第一種是黑色,第二種是朱色,第三種是朱色上覆蓋黑色。黑色用於已亡故的列祖列宗,朱色用於修譜時尚健在的人,最後一種則是初修譜時未亡,而在後次修譜時亡故者的人名。     專家說,從清代玉牒中,後人可以看到200多年間皇權更替、宮廷鬥爭、皇族爵位的繼承等皇族紛爭。此外,玉牒還是中國最為完整的清代皇族人口統計資料。
  • 全國僅有5千人的姓氏啜姓怎麼讀?中國人口最多姓氏前十排名
    全國僅有5千人的姓氏:啜姓  啜姓怎麼讀?啜(chuài )姓在中國的百家姓中,「啜」排在2000位之外(最新中國姓氏人口數量排名 中國重名最多的名字),全國的「啜」姓人約有5000人,共有5個版本的啜氏家譜。
  • 中華姓氏的來源,背後的堂號和輩分,家譜的價值及影響
    第二種說法:姓為同部落的集體共有名稱,而氏是姓的分支,用以區分分支部落的子孫出處,由於後續人口繁衍,或遷居他地,或改變自身在部落負責的"功能"等原因,就分裂出了分支—氏。以上,我們已經了解了姓氏的來源,那麼現在就跟著我去了解一下姓氏背後更有價值的堂號和輩分,以及最有價值的家譜。01 中國姓氏最獨特的文化——"堂號"
  • 辛亥百年後的滿族姓氏與家譜
    在滿族共同體形成時期,其姓氏是多音節的,用漢字寫就是二個或二個以上漢字共同組成。滿族入關後,其姓氏逐漸向單音節過渡,即與漢族單字姓氏相同,其姓氏實質上既有原多音節姓氏的內涵,又有與漢族姓氏相同的單音節的表現形式,形成了滿漢兼融的姓氏文化特質。
  • 全國僅有5千人的姓氏你知道嗎?啜姓來源介紹 中國人口最多姓氏前十...
    中國小康網訊 綜合報導 在中國的百家姓中,「啜」(chuài )排在2000位之外,全國的「啜」姓人約有5000人,共有5個版本的啜氏家譜。啜姓人自稱明建文帝後裔,9月21日,百餘名「啜」姓人齊聚瀋陽,研究將5本家譜根據血脈相互聯繫,重修合一。
  • 上世紀50-70年代全國約有2萬種家譜被人為毀掉
    上海圖書館目前藏有中國家譜近2萬種,計20餘萬冊,有365個姓氏,是國內外收藏中國家譜原件最多的館藏機構。1996年,該館正式將收藏的家譜對外開放,創辦了大陸第一個中國家譜閱覽室。此後,不斷接收到來自世界各地的華人家譜捐贈。  家譜,這種在農耕社會曾嚴禁外族人窺視的家族「隱私檔案」,隨著社會的發展,已經慢慢撩開神秘的面紗。
  • 美國猶他家譜學會欲建立全球華人家譜資料庫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來自美國猶他州鹽湖城家譜圖書館的服務員李行遠,9月11日在達拉斯演講指出,猶他家譜學會創立於1894年,鹽湖城家譜圖書館則是學會旗下的總館,並在世界各地有4000多個家譜中心,其中散居美國各地的家譜中心就有2000多個,等於是鹽湖城家譜圖書館的分館。    李行遠表示,家譜是上天給我們的特殊禮物,而華人的家譜更是如同中國歷史一樣久遠。
  • 家譜有時也「沒譜」,尋根問祖需要建立「基因家譜」
    現在,誰家的孩子上的學校最好,家譜就放在誰家裡。」家譜,亦稱族譜、宗譜、家乘、世譜等等,名稱各異,現在一般統稱家譜或族譜。中國有著以修譜尋宗為特色的「文化認祖」傳統,族譜家譜是平民百姓的史冊,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家有譜,州有志,國有史,其義一也。」
  • 福建省人口最多的姓氏,此姓全省有三百多萬人,你知道是什么姓氏嗎?
    據最近一期的人口普及調查報告,福建全省的總人口已經將近四千萬,而唯獨有一家最大的姓氏在總人口中排行是第一的,那便是擁有將近四百萬人口的陳姓。而僅僅在一個地級市的莆田地區,卻是陳姓的密集區。莆田市總人口310萬,各種姓氏便有五百多種,而陳姓唯獨佔據了50萬人之多,數目驚人!
  • 九親說:家譜修撰傳統
    所以家譜之學就成了一種專門學問,東晉成帝發生「蘇峻之亂」,原來的家譜遭到焚毀,後來重修,稱為「晉籍」,卷牒浩繁,竟有東西兩庫(見《南史·王僧孺傳》)。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專家。所以從西晉以後,到南北朝時,畢生研究家譜的人才輩出,有的祖孫幾代從事此項研究,出現許多著名的譜學家。據不完全統計,魏晉南北朝家譜著述,計有總譜23種、家譜62種、皇室譜15種、以州郡標題者13種,其中絕大多數屬於南朝。
  • 【運河故事】姓氏家乘中的一顆璀璨明星 ——記北王莊村王氏家譜
    他邊說邊把家譜的藍色硬皮包裝打開。一部藍色書皮的家譜呈現在我的眼前,表皮的左上角紅底黑字赫然寫著『王氏家譜』四個字,字體遒勁有力。翻去扉頁,正葉為古棉紙上用小楷毛筆所著,小楷字體筆畫流暢,娟秀工整,書為線裝右裝訂。紙張寬大,雖年久泛黃,但保存完好,無蟲蛀,內容無需缺,堪稱譜書之上乘。北王莊村『王氏家譜』的存世,歷經兩次劫難,能保存下來得益於王氏先人之佑,為族人之幸。
  • 池氏網:傳承家譜文化,通曉家譜中的29個專業術語!
    宋代的家譜主要功能在於德育、教育;   明代,家譜進入完善期,家譜功能逐漸轉化為教育、倫理功能,宣揚和實踐「三綱五常」、忠孝節義等倫理思想;   明清講究孝治天下,家譜也是注重尊祖、敬宗等德化功能。
  • 家譜的發展歷程以及狀況
    如今,家譜同各姓氏的郡望、堂號一樣,不僅為區別姓氏源流,可作為數典認祖、研究歷史、地理、社會、民俗等參考資料,它還是姓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以記載父系家族世系、人物為中心。
  • 家譜與祠堂,是一個家族的生命史!
    中國家譜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夫家有譜、州有志、國有史,其義一也」,清代著名史學家章學誠更是把家譜與國史、方志相提並論。 司馬遷、班固、陳壽等史學家在其史學著作《史記》、《漢書》、《三國志》中分別使用譜牒內容,使得史書更加準確與完備。
  • 從氏到名——中國古老家譜裡的新變化
    這對老夫妻去年新修的邢氏家譜即將付印,李元巧的名字已經寫了進去。在中國,家譜是一個家族的人口檔案,能保持家族的凝聚力。但長期以來,家譜中的女性名字,大多僅用簡單的姓氏來代替,以至於現在幾乎沒有人知道他們的女性祖先叫什麼名字。「我不想和她們一樣沒有存在感。」68歲的李元巧說,現在是個平等的時代,是時候丟掉以前的陋習了。
  • 個性化新家譜湧現 女性名字、彩色照片進譜冊(圖)
    國家有史,地方有志,家族有譜,這是中華民族的歷史傳統,不計其數的中國家譜及其編撰刻印技藝,足以成為中國乃至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近年來,寧波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新修家譜的隊列中,杜鍾文就是其中一位,而且,他不僅花費三年時間新修了自家的家譜,還對寧波大市共650種家譜進行了深入研究。
  • 家譜歷史發展過程的前世今生
    如今,家譜同各姓氏的郡望、堂號一樣,不僅為區別姓氏源流,可作為數典認祖、研究歷史、地理、社會、民俗等參考資料,它還是姓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家譜是中國特有的文化遺產,在漢族有悠久的歷史。家譜不僅記錄著該家族的來源、遷徙的軌跡,還包羅了該家族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規、家約等歷史文化的全過程。
  • 無錫圖書館開建「家譜館」方便群眾查譜
    無錫圖書館開建「家譜館」方便群眾查譜 2020年04月10日 11:51:00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南京4月10日電(記者朱國亮)無錫市圖書館正在加緊建設「家譜館」,方便群眾查譜,促進譜牒文化的交流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