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埃及共和國:小排量車的天堂
縱觀世界地理,沒有哪個國家的戰略位置可以同阿拉伯埃及共和國相提並論。歷史悠久的古埃及,既是歐亞非三洲要衝,又是大西洋與印度洋的海上航線的捷徑所在,也因此成為「一帶一路」的關鍵。
埃及學者薩拉赫·埃布齊德在本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期間稱:「阿拉伯國家中,埃及是對『一帶一路』倡議響應最積極的國家。蘇伊士運河是世界商貿領域最重要的命脈,中國貨櫃航運佔其總運量的23%。埃及把蘇伊士運河項目作為『世紀工程』,並把它和『一帶一路』倡議有機結合起來。」
作為非洲第三大經濟體,埃及在地中海、中東和伊斯蘭信仰地區有著很高的影響力,但其經濟實力卻並不樂觀。全國大部分人口比較貧窮。埃及的國民經濟很大程度上依賴石油出口,其他主要出口產品包括棉花、紡織品以及農產品。受石油出口下跌影響,埃及2016年出口銳減至187億美元。
總的來看,雖然埃及政府在「阿拉伯之春」後重整國內秩序,但對於經濟結構的調整卻不甚樂觀;加上政治轉型進程緩慢,令宏觀經濟漸失平衡,經濟增長逐年放緩,由2015年的4.2%降低至2016年的3.8%。
在大人口基數下的埃及市場,是中國車企面前的巨大市場。
埃及政府為保護該國汽車業,向進口汽車徵收進口關稅,稅率由40%至135%不等——排氣量在1.6升以上的汽車,關稅為135%;排氣量在1.6升以下的汽車,關稅僅為40%,而後者正好是中國品牌汽車的優勢。
與此同時,埃及與歐盟、土耳其、摩洛哥等多國籤訂貿易協定,實現市場和產品的開放。這也為中國車企落地埃及,走向中東、歐洲以及廣大的海外市場,提供不可多得的優勢。
由於埃及汽車對排放、安全性以及報廢處理均缺少詳細法規,因此各個年代、各個品牌的車輛,在開羅街頭隨處可見。目前,埃及各種汽車的保有量約為500萬至700萬輛。轎車是埃及乘用車最大的細分市場,位居前三的品牌為現代、日產和雪佛蘭。近年來興起的SUV是埃及汽車市場的增長亮點,韓系車和日系車佔據埃及市場銷量的前兩位。
隨著政治局勢逐步穩定,埃及汽車市場快速復甦。中國汽車生產廠商正加快進軍埃及市場的步伐,以華晨、長安、奇瑞、北汽、江淮等汽車品牌為代表的中國品牌,在埃及的佔有量與日俱增。
2016年銷量264100輛
銷量最好的品牌現代
已進入的中國品牌華晨、長安、奇瑞、北汽、江淮
巴林王國:消費偏重車輛性能
巴林地處波斯灣中部,是海灣中東地區乃至世界海上交通樞紐和各類商品的集散地。中國近些年開始重視在巴林的布局,也是想要藉助巴林在海灣地區市場的「門戶」效應,打開這個遍地土豪的市場的大門。
有「中東小香港」之稱的巴林王國是是海灣地區經濟開放程度最高的較發達國家。巴林的投資環境良好,是中國打開海灣地區市場,乃至通向非洲的重要門戶。
別看巴林的國土面積僅為750平方公裡,人口僅有138萬,卻是海灣地區最早開採石油的國家,同時也是首個步入「後石油經濟」的波斯灣國家。自20世紀後期,巴林開始向多元化經濟發展,建立了煉油、石化及鋁製品工業,同時投入巨資在銀行和旅遊事業,現已成為海灣地區銀行和金融中心。巴林具有較高的人類發展指數,亦被世界銀行認定為高收入經濟體。
巴林是海灣地區最自由的經濟體,金融業發達,同時商務成本低,無營業稅、個人所得稅和增值稅;普通商品關稅在0至5%之間,貨物進出口自由;不存在外匯限制,且允許外國資本100%獨資設立企業。這是巴林吸引外資的最大優勢。
雖然是高收入經濟體,巴林最暢銷的車型並不是那些豪車、跑車。相反,受環境的影響,當地民眾更喜歡結實耐用的大型SUV、皮卡、越野車。其實,這個年銷售量不到5萬輛的汽車市場規模並不大。但巴林地處波斯灣中部,是海灣中東地區乃至世界海上交通樞紐和各類商品的集散地。中國近些年開始重視在巴林的布局,也是想要藉助巴林在海灣地區市場的「門戶」效應,打開這個遍地土豪的市場的大門。
需要注意的是,巴林為熱帶沙漠氣候,特殊的環境對車輛性能要求很高。同時,豐田、通用等日美車企已深耕巴林市場多年,在該地區有很高的市場佔有率和品牌認知度。要想在其中分得一杯羹,不僅產品上要下足功夫,品牌、營銷及售後也是不能忽視的。
2016年銷量46300輛
同比增長-20.6%
銷量最好的品牌豐田
已進入的中國品牌廣汽、奇瑞、江淮、長城
愛沙尼亞共和國:小而精的大市場
愛沙尼亞共和國,聽起來頗具歐洲的浪漫氣息。但這個國家卻並沒有想像中「柔弱」,反而以「波羅的海之虎」的稱號彰顯國家實力。
愛沙尼亞是一個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1994年加入北約,2004年加入歐盟,2011年成為歐元區第17個國家。這一系列的動作,代表了國際社會對這一國家的認可。
但這份認可卻來得並不容易。二戰以前,愛沙尼亞只是個生產黃油、牛奶和奶酪的農業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獨立的愛沙尼亞加速本國發展進程,奉行自由經濟政策,大力推行私有化,實行自由貿易政策,經濟發展迅速。但愛沙尼亞的經濟規模較小,對外依存度較高,容易受外部因素影響。
外貿發展迅速的愛沙尼亞,與中國的往來十分密切。1992年,中國與愛沙尼亞籤訂了《經濟貿易協定》,1993年籤訂了《投資保護協定》,為兩國「一帶一路」條件下的經貿關係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2012年,受歐債危機影響,中國對歐盟貿易整體下降3.7%,但中愛雙邊貿易額卻保持了3%的增長,雙邊貿易額約13.66億美元。中國在愛沙尼亞外貿夥伴中排名第11位,在出口夥伴中排名第22位,進口夥伴中排名第8位,外貿往來頻繁。
據2016年數據,交通運輸行業是推動愛沙尼亞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之一。
但作為全世界空氣品質最優的國家,愛沙尼亞的汽車市場需要環保清潔的新能源車型,這也是中國車企出口海外需要認清的問題。
隨著比亞迪、北汽新能源、江淮汽車等車企的質量水平不斷提升,順應時代潮流的新能源車,將會成為中國車企走向海外的新機遇。
2016年銷量27401輛
銷量最好的品牌斯柯達
代表車型斯柯達明銳
已進入的中國品牌江鈴
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中國品牌小規模作戰
巴基斯坦是最早積極對接「一帶一路」建設的國家之一。中巴經濟走廊也成為「一帶一路」建設規劃六大經濟走廊中的領跑者。
巴基斯坦總理謝裡夫曾指出,「中巴經濟走廊」所改變的不僅是巴基斯坦,更是整個地區的前途。2015年下半年以來,謝裡夫將「中巴經濟走廊」作為巴基斯坦的國家名片,在與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國領導人的會面中多次邀請他們參與建設。
巴基斯坦是亞洲的新興市場,整體經濟依賴輕工業出口,紡織業則是多數農民脫貧進城的支柱產業,進口產品主要是石油及相關製品。一心致力於提高對外貿易的巴基斯坦,將「一帶一路」視為發展的重要契機。
巴基斯坦的汽車市場,日系汽車一家獨大,且產品價格較高。中國車企雖有所動作,但並未進行完善的布局。日本汽車廠商鈴木、豐田、本田已陸續在當地建廠,分別佔據銷量榜的前三名。東風的商用車在巴基斯坦賣得不錯,長城的車型也十分符合巴基斯坦消費者的口味,但這些均屬小規模作戰,並未對整個市場造成撼動。
2016年銷量21130輛
銷量最好的品牌標緻
已進入的中國品牌吉利、力帆、華晨、江淮、奇瑞
巴勒斯坦國:零增長背後的轉機
中國品牌汽車在這裡是香餑餑。
巴勒斯坦以農業為主,工業水平很低,主要是加工業,如塑料、橡膠、化工、食品、紡織、製衣、家具等。巴經濟嚴重依賴以色列,巴以衝突持續對巴經濟發展形成制約。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是非常值得紀念的歷史時刻!」巴勒斯坦旁遮普省首席部長穆罕穆德·夏巴茲·謝裡夫表示,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的倡議,非常勇敢,且面向未來。「一帶一路」的願景建立在不幹涉其他國家內政、尊重其他國家的基礎之上,強調和諧而友好的交流,將協商與協調代替了競爭,這一願景獲得國際社會的普遍歡迎。在他看來,通過中巴經濟走廊建設,為巴勒斯坦提供了電力和基礎設施。
2010年年底世界銀行報告認為,巴勒斯坦經濟已經達到建立獨立國家的水平。公開資料顯示,巴勒斯坦2016年上半年的GDP增速為5.9%,人均GDP接近1000美元。汽車領域,巴勒斯坦2016年新車銷量35800輛,與2015年銷量持平。
2016年銷量35800輛
同比增長0%
銷量最好的品牌長城
車型代表長城皮卡
已進入的中國品牌長城、東風、北汽、安凱客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