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掛牌昔日輝煌不再 正在消失的五二三廠

2021-01-20 中國日報網

沿著車流穿梭的東北路一路北行,穿過如今高樓林立的鑽石灣和人氣旺盛的文體街;與繁華咫尺之遙的老甘井子海邊,有那麼一片異常安靜的土地。站在遍地荒草的廠區內遙望,可以看到生鏽塔吊近景下的平靜海面,可以看到看護吊車設備的老漢和他養的流浪狗。

時光回溯到若干年前,這裡也曾經迴響著機器轟鳴聲,迴響過大生產時的勞動號子和激揚音樂。這裡是五二三廠,一個記錄了大連工業輝煌歷史的地方,一個凝聚了老大連人回憶的地方,一個正在逐漸消失的地方。

這裡曾記錄輝煌

12月10日下午,午後的陽光照射在原五二三廠海邊的塔吊上,反射出與50年前別無二致的光輝。但塔吊的表面已經變得凹凸不平、鏽跡斑斑。在這裡工作了40多年的於文湖老人說,每當自己看到這些塔吊,就能回想起五二三廠那些輝煌的日子。

73歲的於文湖1968年從部隊轉業,來到五二三廠工作。和這些承重50噸的塔吊一起,於文湖見證了五二三廠的光輝廠史。這位如今留守廠區的老人告訴記者,五二三廠是我黨創建的第一個大型兵工聯合企業。早在1947年,為了加速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我黨就以民辦公司的名義在這裡建設了歷史上規模最大、現代化成分最高的大型兵工聯合企業,這裡有力地支援了全國各個戰場。

新中國成立之後,五二三廠仍在發光發熱。這裡也一度是大連工業輝煌歷史的發展縮影。附近的老住戶孫秀香仍然記得,直到上世紀80年代,五二三廠仍是大連東北部最大、最繁華的居民社區之一。數萬名工人和家屬居住在這裡,商業、服務業因之而繁華。於文湖則記得,當時的廠區內燈火通明,鑄造車間、檢修車間機器轟鳴。最為忙碌的還是海邊的幾座塔吊。「輪船運來鋼材、木料、玉米……都是用這些塔吊運輸上岸,然後通過火車運走,最忙碌的時候,每天要幹到下半夜……」

但當年繁忙的廠區如今已長滿荒草。上世紀末,原五二三廠解體,衍生企業遷離。這片曾經熱鬧的土地上除了租用老廠房的單位外,只剩下留守看護設備的於文湖,和他養來看門的一條流浪狗。

這裡安息著英烈

沿著幾近廢棄的廠區北行,在老五二三廠的東北角,還有一片更加安靜的土地。磚牆圍合的大門前,掛著甘井子區文保單位的標誌牌。這裡沉睡著吳屏周和安疆兩位烈士。他們和五二三廠一起,永遠被記載在大連的歷史中。

與周圍的荒棄景象相比,這座烈士陵園內仍顯得整潔而肅穆。於文湖會時常來到這片陵園裡,拔拔草,掃掃地。他覺得這兩位烈士是五二三廠和「五二三人」的驕傲。吳屏周犧牲於1947年的一場炮彈試驗中,年僅31歲。而安疆烈士則在1949年搶運鋼材的途中犧牲。和他們一起出現在五二三廠史志中的名字還有「中國保爾」吳運鐸……「說起這些名字,我們打心眼裡感到驕傲!」於文湖老人說。

感到驕傲的還有海北路小學的師生們。他們已經連續多年堅持來這裡祭掃。作為五二三廠的鄰居,海北路小學的孩子們從父母輩、爺爺輩那裡聽過太多這片廠區的故事。在相關部門準備搬遷這座陵園的時候,孩子們卻希望這座陵園能留下來,英魂依舊安息於此。

這裡正在消失

陵園可能還會駐留在這裡,但已經有太多的東西留不住了。包括於文湖引以為傲的老五二三廠鑄造車間,包括建於1953年,當時被譽為「大連最氣派」廠門的五二三廠西大門;甚至包括了廠區外的那座五二三廠職工禮堂。12月11日,這座禮堂的局部已經被拆除,餘下的主體部分成了存放礦泉水的倉庫。禮堂門楣上的五角星已然斑駁,但歲月掩蓋不了它大氣典雅的蘇式風格,也抹不掉往昔的繁華和輝煌。

在五二三廠東大門外,「土地已掛牌,廠區內單位請儘快搬離」的通知很醒目。完成歷史使命的五二三廠正在消失。但它昔日的輝煌不會消失,它留給大連人的珍貴記憶也將永不磨滅。

相關焦點

  • 昔日輝煌今時無奈 香港最後一家紡紗廠結業
    中新社香港5月8日電 題:昔日輝煌今時無奈 香港最後一家紡紗廠結業  中新社記者:黃旖琦  「以前忙起來,會連續開工很多天,周末都沒有時間休息,訂單多得做都做不來。如今大興紗廠都遷走,香港真是最後一家,一千零一家都沒有了,」大興紗廠員工黃伯感嘆道。
  • 「七毛五二三」
    「七毛五二三」 盛鑫博 今天,媽媽邀請我玩了一個遊戲,「七毛五二三」。聽到這個遊戲名字的時候很是好奇,這個遊戲怎麼玩呢?用什麼玩?
  • 北京維尼綸廠昔日驕子輝煌不再 末代皇帝曾到廠參觀
    北京維尼綸廠,我國自建的第一座維尼綸廠,可謂有著光輝的歷史,其產值和利潤一度佔到北京全市的1%。在市場經濟的浪潮中,這家老廠的產品開始滯銷,最終不得不破產倒閉。儘管早已時過境遷,早已如風飄雲散,但這家老廠仍是曾經在那裡工作過的人們,永遠抹不掉的的集體記憶。作者 李相
  • 東北的悲哀 正在逐漸消失的東北黑土地
    黑土地是東北的代名詞,也是農業富饒的代名詞。東北這片黑土地上的糧食年產量約佔全國五分之一,每年這裡生產約 225-250億kg的商品糧。雖然土地不會消失,但是富饒的黑土卻在逐漸的消失。據測算,黑土地現有的部分耕地再經過40-50年的流失,黑土層將全部流失。用涸澤而漁焚林而獵來形容對黑土地的開發可能有些誇張,但是用溫水煮青蛙來形容卻最為合適不過。要知道黑龍江、吉林兩省的黑土地是中國最肥沃的土地。總面積為一千萬公頃,目前已開墾出耕地七百多萬公頃,其糧食產量已佔兩省的百分之六十以上,是中國最大的商品糧生產基地。
  • 四川南充:探訪曾經亞洲最大的絲綢廠,追憶昔日輝煌!
    如今,南充絲綢生產仍然歷久不衰,尤其以百年企業「絲二廠」為代表,通過提質增效和轉型升級,南充絲綢業形成一條集繅絲、織綢、煉染、服裝、家紡製品、旅遊產品等於一體的完整產業鏈,續寫著千年的輝煌與榮光。1912年,西充縣佔山場富商傅駿三在南充縣都京壩創辦興隆絲廠,首開南充採用機器進行繅絲織綢生產的先河。
  • 漳州古街,正在消失。鹽魚市浦頭街新行街柑仔市人市路巷口新華東
    古街,記錄著昔日的輝煌。在彎彎曲曲大約1公裡的路段上,分布著大大小小的十餘個街市,其中有些已消失了,有些你完全不知道,範圍很小但路名記錄著它的過去。後巷曾經的漳州織布廠,後來改成珠拖廠人氣旺旺的「人市路」,為啥這麼取路名?
  • 江南千條腿——一個正在消失的古鎮
    時代在變遷,1970年隨著太平湖水庫的修建,下遊的青戈江水位就迅速下降甚至乾涸,當年依靠航運而興的船運事業消失了章渡正在慢慢地淡出了人們視線淡出人們的言談,古鎮的凋零加快了衰敗的速度,昔日的吊腳樓己搖搖欲墜隨時都有倒塌的危險,好在一個「搶救正在消失的古鎮」的呼喚正在響起,政府或許正在重新規劃,古鎮的未來。
  • 甘肅永泰——正在消失的邊塞古城
    也是經過了大大小小百十來場戰鬥,才最終將韃靼包圍在了附近的大松山,畢其功於此一役,全殲敵軍,收復了黃河北大漠南的大片土地。可是這並不是結束。作為必爭之處的景泰,形勢依然嚴峻。他的位置相當重要,而明朝原來的舊長城卻並沒有保護這裡,將這裡放在韃靼的眼皮子底下,任人宰割。於是李汶迅速上奏,提出新修長城並獲得同意。
  • 武漢正在消失的100件東西,認識一半就說明你老了!
    58年後,紅房子不再能滿足人們的居住要求,紅房子片將建設創意產業園。鹹安坊以前武漢的高級住宅區。昔日如輪船巨頭盧作孚、藥業大王陳太乙、漢劇大師陳伯華等社會各界名流都曾在此居住。電影《黃金時代》也曾在此取景。然而現在已經拆遷,只剩下一片廢墟,不知取而代之的會是什麼。
  • 鄭州昔日地標 冰熊大廈等待爆破
    4月3日,鄭州經三路與紅專路交叉口,冰熊大廈正在拆除中 河南商報記者 趙墨波/攝河南商報首席記者李興佳因經營不善,製冷行業的昔日王者冰熊集團公司於2010年被法院裁定進入破產程序。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現場施工人員稱,冰熊大廈已經拆除數日,目前正在安裝炸藥,接下來將進行爆破,爆破具體時間待定。鉤機正在清理不利於爆破的地面附屬物。這個有著十幾年歷史的鄭州昔日地標建築,如同冰熊集團一樣,走完了輝煌一生。
  • 這片承載了昔日輝煌的土地,蘊藏著多少神奇故事?
    為這片遺址披上一層金粉西風誤,錯解昔日的輝煌承續,是此時的水洞溝
  • 現在的打卡地 曾經輝煌的重慶老廠 那裡有你童年的記憶嗎?
    1965年3月雙溪廠在此開建時,這裡還有一些第四十兵工廠廢棄的房屋。紅山鑄造廠:為高射火炮配套2009年,工廠全面停產,昔日熱火朝天的生產場景消失,但廠區仍然保存完好。重慶四鋼廠始建於1937年,由綦江土臺鐵業巨戶吳舉宜,聯合當地眾多鐵廠,組建了東源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並任董事長,主要生產生鐵、飯鍋、鹽鍋等產品,暢銷全國,享有「東源飯鍋,全國第一」的美譽。嘉陵廠:家屬區記錄下曾經的輝煌
  • 成都郊區工業遺址,昔日輝煌設施超成都,如今沒落好頹廢
    工業遺址是時代的產物,正常情況下,社會出現企業規模性的蕭條,說明經濟出現問題,但對於我們國家來說,由於上世紀六十年代中期開始的一段時間,國家戰略調整,誕生許多三線企業,在新的時期,跟不上社會發展形勢,要麼搬遷,要麼破產,留下的企業遺址,就不再適合這個規律了。
  • 海南掛牌督辦4起土地領域典型案件
    海南掛牌督辦4起土地領域典型案件 2020-11-09 19: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在英國「骨瓷都」尋找昔日輝煌
    前不久,《環球時報》記者來到昔日的「英國陶藝之都」,尋找它往昔輝煌的舊跡,感受它當下的新氣象。但骨瓷的發明,讓英國制瓷業一度輝煌,一些高端產品甚至出口到中國。  如今的斯託克是一座寧靜的城市。漫步在斯託克街頭,已很難看到陶瓷業的影子——售賣陶瓷的商店不多,工廠大多數已停業,只留下斯託克特有的啤酒瓶形狀的「瓶窯」和紅磚廠房。2009年英國《獨立報》的一篇報導稱,有著200多年歷史的瑋致活經營狀況不佳,不得不把中端骨瓷生產基地遷到東南亞,只有少數高端瓷器保留在英國生產。
  • 約旦遊:昔日輝煌的傑拉什古城
    今天的約旦土地貧瘠,沒自然資源或現代產業優勢,紙面上「人均GDP四千美元」,但貨幣實際買力低下,物價很高,失業率達14%,唯「國際透明」清廉指數還蠻高。筆者隨團旅當地導遊是位來自我國寧夏地區在約旦大學阿拉伯語專業大四學生。她說,此地物價是國內10倍!對留學生無獎學金,且看不到發展前景,自己完成學業就即刻回國···約旦對華友好,旅遊資源豐富,國人來此可辦落地籤。
  • 蕭山區國有土地使用權掛牌出讓公告
    招標編號:GY-TDGP2007001  根據《蕭山區土地儲備招標、拍賣辦法(試行)》的規定和區規劃部門提供的規劃設計條件,經區政府同意和區招管辦核准,杭州市蕭山區招投標交易中心受杭州市國土資源局蕭山分局的委託,決定以公開掛牌方式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
  • 從廢棄啤酒廠到城市時尚中心,德克薩斯珍珠啤酒廠是如何做到的?
    但,隨著城市化的發展,我們正在一邊破壞它們建起新的現代建築,一邊又忙不迭地去懷念,建起仿古建築來供後人瞻仰。而在歐美地區,很多老建築、舊莊園並未隨著城市化的腳步消失,而是依舊被珍視,並將它們重新利用起來,賦予新的生命力,讓它能夠繼續為人們服務,感受它的歷史和輝煌的過去。例如,德克薩斯州聖安東尼奧珍珠啤酒廠。
  • 西寧土地市場熱度不減,多巴新城掛牌3宗土地
    近期的西寧土地市場可謂是風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西寧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今日再度發布了土地出讓公告,再度掛牌出讓多巴新城的3宗土地。 湟中區多巴鎮燕爾溝村掛牌了總面積為92560.8㎡(約為138.84畝)的兩宗商服住宅用地,核算地價為360.03萬元/畝,折合樓面地價2250.21元/㎡。
  • 高清:滄口下街輝煌不再 昔日繁華媲美中山路
    昔日的工商業重地沒有像人們嚮往般加速騰飛,相反,在青島恢弘而華麗的城市藍圖下,如今的下街發展滯後,破敗不堪。至今,祖祖輩輩生活於此的老滄口人依然緬懷於曾經的輝煌、失落於如今的衰敗。(記者 張力偉 謝小真)提示:支持← →箭頭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