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牛郎」和「織女」相會的日子了。
在這一天,有情人眷屬相合,開開心心過「東方情人節」(儘管七夕和情人節還真沒啥大關係),煢煢(qióng)者東奔西顧,孑然一身享受著屬於自己的孤獨和快樂。
當然還有在默默碼字的泣山老師。
在今天這個特別的日子,博聞強識推出一期特別篇,帶大家看看漢代的牛郎和織女,過得到底怎麼樣。
漢代的墓葬壁畫中,有一個很常見的主題,就是星象天文類。漢人將各式各樣的天文星宿裝飾於墓葬之中,既繽紛炫目,又寓意著墓主人死後升天超脫凡世——當然更重要的,也為現代人研究古代的天文學、古人的思想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材料。
上圖所見,是2015年陝西省靖邊縣楊村畔渠樹壕東漢墓葬中,所見的「織(織)女」「牽牛」天文圖(為整體天文圖局部)。我們可以看到,壁畫中,一個長袍冠帶的男子,垂頭喪氣趺坐在右下方,旁邊還牽著一頭「得了紅眼病」的瘦巴巴的老黃牛;右上方一個女子正在紡織穿梭,表情好像也不大樂意。二人的畫像旁邊各有題字,一為「牽牛」,一為「織女」,為我們識別二人的身份提供了最為可靠的證據。
「神煩」的牛郎
「天然呆」的織女
至於橫亙在二人之間的那條「白線」,自然就是天上的銀河,古詩中所謂「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一條銀河橫亙期間,夫妻二人相忘難見。而畫面右上方的那條「魚」,學者之間眾說紛紜,在《開元佔經》中,倒是有記載說:「魚一星,在尾後河中,入尾十四度,去極百二十二度,在黃道外十二度也。」只不過魚星的星數,以及黃道內外,與壁畫中的位置實在是不相符,所以這個叫法也就只能算是推測罷了。
眼神犀利的魚
牛郎織女愛情故事,大概是在戰國秦漢之際形成,而且極其受歡迎。這裡面的因素有很多,而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男耕女織」——以家庭為單位,自給自足的生產勞作方式,在這一時節開始普遍發展,到秦漢時節正式形成。
這種中國古代一家一戶生產經營的「小農經濟」,與故事傳說中「牛郎織女」男耕女織的生活正相吻合。他們的故事背景,是有著現實生活為依託的。正所謂「一切景語皆情語」,一切神話皆「人話」。在神話中不僅有神通廣大、三頭六臂的大神,更有人們對於夫妻和諧、理想鄉、田園詩似的生活的追求。
追求美好生活一向是比較難的,也難怪牛郎會緊皺眉頭。當然啦,在這個偏喜慶的節日裡,看一看「神煩」的牛郎,大家笑一笑放鬆心情,還是要繼續努力,為實現美好生活而不懈奮鬥,您說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