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 1960年的成都杜甫草堂

2020-12-24 騰訊網

杜甫(公元712-770),是我國歷史上偉大的詩人之一。杜甫所處的時代,正是唐朝由強盛開始轉入衰敗的時代。公元755年,安祿山發動兵變,從北京附近打到了洛陽、長安,侵襲了黃河流域大部分東區,動搖了唐朝的統治。在戰爭中,杜甫在長安一帶開始了流亡生活。

公元759年,他流亡到了四川成都,得到友人的幫助,在成都西南風景清幽的浣花溪旁,蓋了幾間草堂,作為棲身之所。

杜甫離開成都後,草堂便不復存在。五代前蜀時詩人韋莊尋得草堂遺址,重結茅屋,使之得以保存,杜甫草堂是經宋、元、明、清多次修復而成,其中最大的兩次重修,是在公元1500年(明弘治十三年)和公元1811年(清嘉慶十六年),基本上奠定了杜甫草堂的規模和布局,演變成一處集紀念祠堂格局和詩人舊居風貌為一體的博物館,建築古樸典雅、園林清幽秀麗的著名文化聖地。上千年過去了,這裡每天都有來自全國各地的人來到草堂瞻仰,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

浣花溪的風光,依然美麗如畫。

他在草堂住了不到四年時間,卻寫出了許多優美的詩篇。詩人始終沒有忘懷祖國的危難與苦難中的人民,迫切地期待著人民早日擺脫水深火熱的生活。他悵望雲山以外的長安、洛陽,發出了悲壯的聲音「洛城一別四千裡,胡騎長驅五六年。草木變衰行劍外,兵戈阻絕老江邊。思家步月清宵立,憶弟看雲白日眠。聞道河陽近乘勝,司徒急為破幽燕。」

居住成都草堂這段時期,是杜甫詩歌創作中收穫最為豐碩的幾年,留下詩作240餘首,例如《春夜喜雨》、《蜀相》等名篇,其中《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更是千古絕唱——「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圖為從元朝到現在出版的各種杜甫詩集的版本和研究杜甫的著作的一部分。

杜甫草堂最具代表性的建築之一,少陵草堂碑亭。它是一座以茅草作頂的亭子,內樹有一石碑,鐫刻「少陵草堂」四個大字。此處是草堂最具代表性的景點之一,人們常常將其作為茅屋的象徵。

斯人已逝,風範永存。

相關焦點

  • 《草堂文脈 浣花話杜:成都杜甫草堂口述史》發布 記錄草堂歷史向...
    封面新聞記者 閆雯雯10月18日下午,《草堂文脈 浣花話杜:成都杜甫草堂口述史》新書首發座談會在杜甫草堂舉行。四川省文聯副主席李明泉、巴蜀文化研究專家、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員譚繼和、四川大學教授張志烈、西南民大教授祁和暉、重慶國學院院長劉明華等專家學者參與了這場新書揭幕活動,共話草堂文脈,詩聖春秋。《草堂文脈 浣花話杜:成都杜甫草堂口述史》是以口述史為記述範式,記述了七十多年來成都杜甫草堂生態文明、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歷史。
  • 成都- 杜甫草堂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平溪江漁夫,ID:X18075952599】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到成都,不能不去杜甫草堂。公元759年,杜甫為避「安史之亂」,攜家帶口由隴右(今甘肅省南部)入蜀。依靠親友的幫助,杜甫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修建了一座作為居所的茅屋,自謂「草堂」,後世亦稱做「浣花草堂」。詩人在「浣花草堂」生活近四年的時光,創作詩歌240餘首,為其一生詩作的六分之一,其中就有《春夜喜雨》、《蜀相》、《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等膾炙人口的千古名篇。
  • 成都杜甫草堂參觀記
    我一直認為杜甫草堂是成都市內景區的傑作和代表,從文化到景色都是非常有代表性的。我幾次到杜甫草堂參觀,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11月中旬兩位在教育系統當領導的髮小來成都開會,會後只有半天的空閒,我推薦他們來杜甫草堂看看,我知道只有這裡才會讓他們感到此次成都不虛此行。
  • 杜甫草堂,又稱「成都草堂」,是國家一級博物館!
    杜甫草堂,又稱浣花草堂、工部草堂、少陵草堂,位於四川省成都市西門外的浣花溪畔,是國家一級博物館,佔地24公頃。759年,杜甫因安史之亂流亡成都,在友人嚴武的幫助下於浣花溪畔蓋起了一座茅屋,稱「成都草堂」,並在此居住了4年,在此期間,杜甫共作詩240餘首,是其創作的高峰。
  •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讓世界讀懂「杜甫很忙」
    2019年9月5日—11月5日,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以下簡稱「博物館」)在其草堂文創館公眾號發布了一則以「杜甫很忙」為主題面向全國徵集文創產品設計作品的徵集啟事。這是繼2012年「杜甫很忙」網絡文化現象七年之後的再次發聲。主辦方希望藉助這次的徵集活動,為廣大創作者傳承傳統文化提供一個平臺,並再一次引導人們對「杜甫很忙」文化現象進行正面的解讀。
  • 杜甫草堂:「蓉漂」杜甫四年地成都之旅
    總之,那一年的杜甫特別忙。而在一千多年前的那天,杜甫真的很忙,為了躲避安史之亂,忙著把自己的家從隴西搬到成都。杜甫為何偏偏要來成都呢?來到成都以後杜甫對這裡的印又是什麼呢?其實杜甫來成都其中一個原因是為了躲避當時的戰亂,另一個原因是要驗證當時楊國忠當時提出的把都城搬遷到成都的可能性。
  • 連戰參觀成都杜甫草堂和武侯祠 為杜甫草堂題詞
    中新社成都十月二十六日電 (記者 楊傑)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攜夫人連方瑀一行,今天下午來到成都杜甫草堂、武侯祠參觀遊覽。  連戰先生一行於二十五日前往有「人間仙境」美稱的九寨溝,在飽覽了九寨溝的燦爛秋色之後,於今天下午三時五十分返回成都。
  • 成都遊記-在杜甫草堂感受濃濃的詩情畫意
    成都杜甫草堂位於成都市西門外的浣花溪畔,它也是來成都的遊客必到之處。杜甫草堂的由來:公元759年冬天,杜甫為避「安史之亂」,杜甫來到成都時,覺得成都浣花溪一帶景色宜人,便在此定居,建立了草堂,由於當時貧窮,他還寫了不少詩向當地的社會名流換取一些花草樹木,自己親手栽培。 杜甫離開成都後,草堂便不存,五代前蜀時詩人韋莊尋得草堂遺址,重結茅屋,使之得以保存,稱「成都草堂」。
  •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杜甫千詩碑」落成亮相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歷時3年將杜甫存世的1455首詩歌在該館及浣花溪公園內以書法、刻石等藝術形式呈現,展示了宋以來歷代名家創作的杜詩書法作品和當代書法名家及文化名人書寫的杜甫詩歌。「杜甫千詩碑」吸引參觀者。
  • 去杜甫草堂看一下杜甫在成都是怎麼生活的
    所以我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個地方是一個古代文學氣息非常濃厚的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唐詩宋詞在中國的古典文學中佔據著很高的地位,唐朝有很多著名的詩人,有詩仙稱號的李白,和詩聖稱號的杜甫更是其中的佼佼者。杜甫草堂就是在「安史之亂」的,杜甫為了躲避戰亂就帶著家眷到了成都,他成都的一位朋友就資助了他所居住的這間茅屋。剛開始的時候叫「成都草堂」,後來他的朋友去世之後,杜甫就失去了資助,離開了這裡。他走了之後這裡就衰敗了幾百年時間。幸虧在宋朝的時候,宋朝大家都知道是很重視文化的朝代,所以就把這裡重建了一下,並且在裡面的壁上繪製了杜甫的像,形成了一個祠宇。
  • 杜甫修建的草堂是個什麼模樣,與現在的成都杜甫草堂有何差別
    這首絕句是杜甫在成都草堂所作。吟誦著這首詩漫步在杜甫草堂,別有一番詩情畫意,時光荏苒,詩中的美景已不復存在,就像是泛黃的照片定格在我們的記憶中。天寶十一載(752)十一月,安史之亂爆發了,杜甫陷於動亂之中,杜甫帶著全家開始逃難,於唐肅宗乾元二年(759)年底來到成都。
  • 杜甫草堂好玩嗎 杜甫草堂有什麼好玩的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青華路37號,是中國唐代大詩人杜甫流寓成都時的故居。杜甫先後在此居住近四年,創作詩歌240餘首。唐末詩人韋莊尋得草堂遺址,重結茅屋,使之得以保存,宋元明清歷代都有修葺擴建。
  • 成都杜甫草堂唯一的古蹟,出土珍貴唐碑,證明杜甫茅屋就在此地
    在四川省成都旅行的「天府之國」中,杜甫草堂是絕對應該去的地方, 但是,以平常心來說,我相信很多遊客訪問杜甫草堂後,心裡都會有「上當」的感覺, 我覺得這張五十元的票真的有點不公平。杜甫草堂整體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佔地面積300畝,但大部分地區是草花綠植,人文景觀屈指可數, 而且其實我們現在看到的杜甫草堂,大部分都是1952年以後重建的現代建築!我相信這是因為訪問杜甫草堂的遊客看過杜甫的千古佳作《茅屋因秋風而毀的歌》, 那「枕邊的房子沒有幹, 我想親眼看看茅屋「雨腳不像麻一樣斷」。
  • 追尋詩聖的流年蹤影——記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
    唐乾元二年(759年)冬,詩人杜甫為避「安史之亂」,攜家人從秦州(今甘肅天水)經蜀道輾轉跋涉來到成都。次年春,杜甫在城西的浣花溪畔開始營建草堂。  從759年到763年,杜甫一家先後在此居住了3年零9個月。浣花溪又名百花潭,唐時屬犀浦縣。此地遠離喧囂,溪水環繞,林塘清幽。
  • 成都行之杜甫草堂那些事兒
    遊覽杜甫草堂必須要知道的那些事:公元759年,寒冬臘月天,大雪紛飛夜,杜甫又添了一把炭,守著爐火邊,思量許久,安祿山和史思明這對cp果然是反了, 此地已不適合人類居住了,杜甫心一橫,褲腰一勒,在哪不是吟詩作對,在哪喝酒不是喝,趁著夜色,杜甫攜家帶口趕赴成都。
  • 在成都杜甫草堂裡,感受不一樣的雪景!
    冬季的杜甫草堂別有一番景象,讓人不禁想起來杜甫的一首詩句:《又雪》南雪不到地,青崖沾未消。微微向日薄,脈脈去人遙。冬熱鴛鴦病,峽深豺虎驕。愁邊有江水,焉得北之朝。現代化的杜甫我們都知道杜甫草堂是當時在成都的杜甫在很多朋友們的資助下建成的,那是公元760年的事情。
  • 成都博物館、金沙遺址、杜甫草堂組團邀您「穿越」成都三千年
    一千多年前,杜甫揮毫寫下千古詩篇,讓古代成都的城市生活成了詩、入了畫。一千多年後,成都市三家博物館攜手,讓市民在現代城市空間遇見歷史,體驗文化。9月30日上午,由金沙遺址博物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成都博物館聯合打造的「成都文博」文化空間將在成都大悅城開幕。
  • 遠離戰爭,安穩生活,杜甫在成都草堂的那四年
    杜甫在中國文壇的地位很高,歷史評價也很高,一直以來都被後世的文人學者所敬仰。杜甫曾經居住的成都草堂,就成為國內外喜愛杜甫的人們一個去仰視先賢的地方。位於成都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是杜甫辭官後隱居的地方,在這裡,杜甫度過了後半生最安穩的一段日子。
  • 都知道成都的杜甫草堂,卻不知道杜甫故裡在鄭州
    鄭州戶外偵探家,專業戶外,隨我們看遍千山萬水很多人都知道成都的杜甫草堂,杜甫草堂可以說是成都市區的著名景點,也是大家紀念杜甫的主要景點,或者說是唯一景點。提到杜甫草堂,就會想起杜甫那句「安得廣廈千萬間,大批天下寒是盡歡顏」的千古名句
  • 央視《傳奇中國節·端午節》聚焦成都杜甫草堂
    節目中「杜甫」教現場的小朋友識別院子裡的草藥  傳奇端午,詩意中華。昨日,成都市中小學生、中外家庭齊聚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誦讀詩歌、包粽子、掛艾葉,紀念詩人,過了一個充滿成都味的端午佳節。  香包、菖蒲和艾葉  草堂遊客感受濃濃成都端午味兒  成都自古就是一座開放的城市,早在戰國時期就以其寬厚包容的精神接納著往來的過客和移民。杜甫一生入川時間長達10年,先後在成都居住了4年。杜甫在成都創作了200餘首詩歌,其中有大量描寫成都的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