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起杜甫故裡,想到的都是杜甫草堂,諸不知杜甫真正的老家在河南
很多人都以為杜甫故居就是成都的杜甫草堂,諸不知杜甫真正的祖籍是在河南,河南鞏義的故居才是真正的杜甫故居。從魏晉南北朝一直到唐朝杜甫的祖上有十一代都是做官,曾做過刺史,太守等高官,一直到杜甫的曾祖父杜依藝還做著鞏縣縣令,連杜甫的妻子楊婉也是皇室宗親。從杜甫小時候居住的地方看也不是一般家庭所能及,絕對稱得上「豪宅」。這裡要說的就不是成都的杜甫草堂了,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河南鞏義還有一個杜甫故居吧。
-
遊杜甫故裡及杜甫草堂感悟
我曾多次遊成都杜甫草堂,杜甫草堂坐落於浣花溪畔,是中國唐代大詩人杜甫流寓成都時的故居。杜甫先後在此居住近四年,創作詩歌240餘首。「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無論身在何方,杜甫始終遙望這片生他養他的熱土。詩人對自然和人性都有著細膩的觀察和深刻的體會,並在情景交融的意境中抒懷詠嘆。自然界中的花木、山川,親人的思念,都成了他筆下的絕妙題材。故裡景區由瞻雪閣—誕生窯—上院—壯遊園—三友堂—懷鄉苑—萬匯園等組成。一腔熱血的少年杜甫,勤奮學習,從這裡走向了詩聖的輝煌。
-
成都杜甫草堂參觀記
我一直認為杜甫草堂是成都市內景區的傑作和代表,從文化到景色都是非常有代表性的。我幾次到杜甫草堂參觀,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11月中旬兩位在教育系統當領導的髮小來成都開會,會後只有半天的空閒,我推薦他們來杜甫草堂看看,我知道只有這裡才會讓他們感到此次成都不虛此行。
-
去杜甫草堂看一下杜甫在成都是怎麼生活的
人的一生其實很短暫的,不想總是被工作的忙碌所壓抑著踹不過氣,就得想些辦法去緩解自己的壓力,旅遊就是一個很好的辦法,多出去走一走的話人也會輕鬆很多。既然是放鬆,小編覺得不只是身體需要放鬆,更重要的是心靈需要放鬆。現在的文學大家平常應該欣賞過很多了,估計都審美疲勞了。
-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讓世界讀懂「杜甫很忙」
我們想要讓走進草堂的觀眾知道,這裡是博物館而不只是旅遊景點。我們希望通過小的東西傳遞出博物館的『文化好物』,這是我們理解的『文創』。」「杜甫與詩,自然是所有創意者都無法繞開的一對聯袂名詞。但,杜甫草堂不僅有杜甫的詩,它還有幽深掩映於林間的茅屋,有瑰麗潤澤的高塔,有浣花溪水倒映出的千詩碑。」除此之外,歸於博物館中的藏品更有許多是熠熠生輝的耀世之作,比如乾隆皇帝親筆題寫的「潤物細無聲」,這些瑰寶都是滋養草堂文創源源不斷的創意之泉。
-
在成都杜甫草堂裡,感受不一樣的雪景!
冬季的杜甫草堂別有一番景象,讓人不禁想起來杜甫的一首詩句:《又雪》南雪不到地,青崖沾未消。微微向日薄,脈脈去人遙。冬熱鴛鴦病,峽深豺虎驕。愁邊有江水,焉得北之朝。現代化的杜甫我們都知道杜甫草堂是當時在成都的杜甫在很多朋友們的資助下建成的,那是公元760年的事情。
-
成都- 杜甫草堂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平溪江漁夫,ID:X18075952599】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到成都,不能不去杜甫草堂。公元759年,杜甫為避「安史之亂」,攜家帶口由隴右(今甘肅省南部)入蜀。依靠親友的幫助,杜甫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修建了一座作為居所的茅屋,自謂「草堂」,後世亦稱做「浣花草堂」。詩人在「浣花草堂」生活近四年的時光,創作詩歌240餘首,為其一生詩作的六分之一,其中就有《春夜喜雨》、《蜀相》、《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等膾炙人口的千古名篇。
-
杜甫草堂:「蓉漂」杜甫四年地成都之旅
雖然杜甫一生的仕途都不順暢,但是仍舊是心繫國家安危,所以那一年,杜甫很忙。說到杜甫的詩,或許與其的親身經歷有關,在來到成都以前的詩都是充滿壓抑的黑白色,朝叩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杜甫離開後草堂的牆壁便倒塌,只留下了門前的臺階。五代時期一位杜甫的粉絲尋得草堂遺址,並將其修復只是得以保存。而後草堂在宋元明清歷朝歷代都被重新翻修過,自一直成為了杜甫粉絲遊成都必去的打卡地。
-
杜甫修建的草堂是個什麼模樣,與現在的成都杜甫草堂有何差別
這首絕句是杜甫在成都草堂所作。吟誦著這首詩漫步在杜甫草堂,別有一番詩情畫意,時光荏苒,詩中的美景已不復存在,就像是泛黃的照片定格在我們的記憶中。天寶十一載(752)十一月,安史之亂爆發了,杜甫陷於動亂之中,杜甫帶著全家開始逃難,於唐肅宗乾元二年(759)年底來到成都。
-
杜甫草堂|鄭仕強
杜甫草堂作者/鄭仕強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他流離飄泊的一生足跡印滿半個神州大地,但紀念他的三座草堂卻都在四川(分別在成都、三臺、奉節三地),而成都杜甫草堂因草堂與成都的武侯祠相距不遠,杜甫非常敬佩諸葛亮的政治、軍事才華,他寓居在草堂時,多次到武侯祠瞻仰這位千古名相,面對東漢著名的政治家諸葛亮的豐功偉績,再想想自己落魄的境遇和一生無法實現的抱負,不禁感慨萬千!這副長聯的作者巧妙地把杜甫與諸葛亮相提並論,稱讚杜甫的文才與諸葛亮的功名一樣能傳頌千秋,名垂青史。此聯意境高雅,用典恰當,是草堂楹聯中的上乘之作。
-
成都杜甫草堂唯一的古蹟,出土珍貴唐碑,證明杜甫茅屋就在此地
在四川省成都旅行的「天府之國」中,杜甫草堂是絕對應該去的地方, 但是,以平常心來說,我相信很多遊客訪問杜甫草堂後,心裡都會有「上當」的感覺, 我覺得這張五十元的票真的有點不公平。杜甫草堂整體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佔地面積300畝,但大部分地區是草花綠植,人文景觀屈指可數, 而且其實我們現在看到的杜甫草堂,大部分都是1952年以後重建的現代建築!我相信這是因為訪問杜甫草堂的遊客看過杜甫的千古佳作《茅屋因秋風而毀的歌》, 那「枕邊的房子沒有幹, 我想親眼看看茅屋「雨腳不像麻一樣斷」。
-
連戰參觀成都杜甫草堂和武侯祠 為杜甫草堂題詞
中新社成都十月二十六日電 (記者 楊傑)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攜夫人連方瑀一行,今天下午來到成都杜甫草堂、武侯祠參觀遊覽。 連戰先生一行於二十五日前往有「人間仙境」美稱的九寨溝,在飽覽了九寨溝的燦爛秋色之後,於今天下午三時五十分返回成都。
-
茅屋草房,青山綠水,曲徑通幽,杜甫草堂,與杜甫同遊
來到成都,就不能不提到杜甫。杜甫應該是大家都熟悉的一個詩人了。而早成都,就有曾經杜甫居住過的地方。後人給他取名為杜甫草堂。杜甫草堂根據他人的介紹,其實並不是以前杜甫居住的那種破的茅草房了,在一代又一代的變化中,其實為了保存這個杜甫居住的這麼一個地方,還是經歷了很多次的修復和更新的。進入杜甫草堂,可以看到這些小碎石頭鋪開來的路,這些路不寬闊,最多可以兩人並肩走過去。兩邊都是鬱鬱蔥蔥的樹木,最多的還是竹子。杜甫草堂的綠色植物也是多到不能再多。沿著小路走,兩邊都是樹木。
-
成都行之杜甫草堂那些事兒
遊覽杜甫草堂必須要知道的那些事:公元759年,寒冬臘月天,大雪紛飛夜,杜甫又添了一把炭,守著爐火邊,思量許久,安祿山和史思明這對cp果然是反了, 此地已不適合人類居住了,杜甫心一橫,褲腰一勒,在哪不是吟詩作對,在哪喝酒不是喝,趁著夜色,杜甫攜家帶口趕赴成都。
-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杜甫千詩碑」落成亮相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歷時3年將杜甫存世的1455首詩歌在該館及浣花溪公園內以書法、刻石等藝術形式呈現,展示了宋以來歷代名家創作的杜詩書法作品和當代書法名家及文化名人書寫的杜甫詩歌。「杜甫千詩碑」吸引參觀者。
-
杜甫草堂,又稱「成都草堂」,是國家一級博物館!
杜甫草堂,又稱浣花草堂、工部草堂、少陵草堂,位於四川省成都市西門外的浣花溪畔,是國家一級博物館,佔地24公頃。759年,杜甫因安史之亂流亡成都,在友人嚴武的幫助下於浣花溪畔蓋起了一座茅屋,稱「成都草堂」,並在此居住了4年,在此期間,杜甫共作詩240餘首,是其創作的高峰。
-
老照片 1960年的成都杜甫草堂
杜甫(公元712-770),是我國歷史上偉大的詩人之一。杜甫所處的時代,正是唐朝由強盛開始轉入衰敗的時代。在戰爭中,杜甫在長安一帶開始了流亡生活。 公元759年,他流亡到了四川成都,得到友人的幫助,在成都西南風景清幽的浣花溪旁,蓋了幾間草堂,作為棲身之所。 杜甫離開成都後,草堂便不復存在。
-
杜甫草堂好玩嗎 杜甫草堂有什麼好玩的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青華路37號,是中國唐代大詩人杜甫流寓成都時的故居。杜甫先後在此居住近四年,創作詩歌240餘首。唐末詩人韋莊尋得草堂遺址,重結茅屋,使之得以保存,宋元明清歷代都有修葺擴建。
-
杜甫在成都住了四年人人皆知,可他真正的老家在河南卻默默無聞
杜甫是我國最偉大的詩人之一,他的許多詩我們都很熟悉,後人把杜甫與四川成都有個杜甫草堂,是當地非常知名的旅遊景區,在國內知名度很高,不過那只是杜甫臨時居住的地方。杜甫在成都生活了大概四年時間,寫了200多首詩,杜甫草堂成了一處文化聖地。而杜甫的老家其實在河南鞏義,距離鄭州只有幾十公裡,但這裡卻沒多少人知道。
-
成都遊記-在杜甫草堂感受濃濃的詩情畫意
成都杜甫草堂位於成都市西門外的浣花溪畔,它也是來成都的遊客必到之處。杜甫草堂的由來:公元759年冬天,杜甫為避「安史之亂」,杜甫來到成都時,覺得成都浣花溪一帶景色宜人,便在此定居,建立了草堂,由於當時貧窮,他還寫了不少詩向當地的社會名流換取一些花草樹木,自己親手栽培。 杜甫離開成都後,草堂便不存,五代前蜀時詩人韋莊尋得草堂遺址,重結茅屋,使之得以保存,稱「成都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