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杜甫故裡,想到的都是杜甫草堂,諸不知杜甫真正的老家在河南

2020-12-24 沒有口袋的小叮噹

很多人都以為杜甫故居就是成都的杜甫草堂,諸不知杜甫真正的祖籍是在河南,河南鞏義的故居才是真正的杜甫故居。

小時候學杜甫的詩,只知道杜甫一生曲折坎坷,窮困潦倒,是一個憂國憂民的大詩人,就先入為主覺得杜甫乃平民百姓出身,現在才知道杜甫也是貴族官宦出身,甚至比現在的大多數官二代出身還要顯赫。從魏晉南北朝一直到唐朝杜甫的祖上有十一代都是做官,曾做過刺史,太守等高官,一直到杜甫的曾祖父杜依藝還做著鞏縣縣令,連杜甫的妻子楊婉也是皇室宗親。從杜甫小時候居住的地方看也不是一般家庭所能及,絕對稱得上「豪宅」。這裡要說的就不是成都的杜甫草堂了,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河南鞏義還有一個杜甫故居吧。

鞏義是詩聖杜甫的故鄉,是河洛水土培育了詩人高尚的性情,詩人在長大後的顛沛生活之中還寫下過「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的詩句來表達他對故鄉的思念與深情。鞏義杜甫故裡景區內主體建築均為唐代風格,以木質結構為主體,以紅色為基調,配以灰色頂瓦,整體樣式莊重大方,色調簡潔明快,古色古香,韻味十足。

杜甫草堂在成都西門外浣花溪畔,是杜甫在成都的故居。但是他原籍是河南。杜甫故居是杜甫少年時期生活的地方。進入故居大門內,正中是詩聖大道。大道的盡頭是杜甫的畫像,高大壯觀。只見他一手自然下垂,一手緊握書卷,畫像的正前方是一本厚厚的書卷,讓人忍不住去想書卷裡面是不是記載著他的詩歌、他的足跡、他的生平。

詩聖堂正殿安放杜甫漢白玉像,整尊坐像由一整塊漢白玉雕刻而成,玉質優良無瑕疵,坐像高3米,寬1.7米,由西安美院沈琍教授雕刻而成的。杜公祠的祭祀廳供奉杜甫歷代祖先牌位,兩側牆壁懸掛不同版本杜公木刻畫像,是杜氏後人祭祖的地方。這裡的房子,既追求宮殿的建築特點,又講究園林藝術的特色。在廂房簷下,掛著一面面各色旗子,上面寫的都是杜甫詩歌中的經典名句,多數遊客都能耳熟能詳;廂房內,有的是蠟像展示,有的是動態畫面出現,每一篇佳作背後的故事。

瞻雪閣裡存有杜甫故裡模型,根據明清時期的文獻記載,杜甫故裡由前街、下院臨街房、上院住宅房、花園讀書院等幾部分組成。杜甫故裡模型正是依據明清時期記載製作。從這裡就可以看出杜甫的出身有多顯赫了,妥妥的富二代,也不止富二代了。

杜甫故裡背靠筆架山,筆架山三峰並立,形狀酷似古代文人墨客所用的筆架,故名筆架山。當初的筆架山酷似高山的"山"字,中峰非常突出,明顯高於兩邊。經過千百年的風雨,滄桑巨變,筆架山已失去原有的雄偉和壯觀,在筆架山山後有一個天然形成的圓形土坑,一年四季土壤非常溼潤,傳說是杜甫當年墨硯作詩的硯臺池。筆架山下就是杜甫誕生的地方—杜甫誕生窯,當年郭沫若親書「杜甫誕生窖」和「杜甫故裡紀念館」。

杜甫於唐代宗大曆五年在湖南與世長辭,享年58歲。當時家貧無力歸葬,暫葬在湖南省千江縣南15公理的小田村。43年後,唐憲宗元和八年,其孫杜嗣業尊先人囑託,將杜甫靈柩歸葬在故鄉鞏義市康店的邙山嶺上,其子宗文、宗武陪葬墓側,就是現在的「聖人三冢『』。

還有上院,壯遊園,三友堂,懷鄉院等等就不一一介紹了。如今人們都只知道成都的杜甫草堂,卻忘了鞏義的杜甫故居。

歡迎喜歡的朋友留下你們的印記,點讚,評論,收藏,轉發都可以。關注叮噹,跟我一起遊山河。

相關焦點

  • 遊杜甫故裡及杜甫草堂感悟
    我與詩人杜甫同一個姓氏,我的老家又與詩人杜甫的出生地同一個名字--窯灣,因此對先人杜甫尤為崇敬,兩次遊鞏義杜甫故裡,故鄉的水土怡養了詩人高尚的性情,深厚的文化底蘊啟迪了詩人寬廣的文學情懷。我曾多次遊成都杜甫草堂,杜甫草堂坐落於浣花溪畔,是中國唐代大詩人杜甫流寓成都時的故居。杜甫先後在此居住近四年,創作詩歌240餘首。
  • 都知道成都的杜甫草堂,卻不知道杜甫故裡在鄭州
    鄭州戶外偵探家,專業戶外,隨我們看遍千山萬水很多人都知道成都的杜甫草堂,杜甫草堂可以說是成都市區的著名景點,也是大家紀念杜甫的主要景點,或者說是唯一景點。其實,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杜甫故裡其實就位於河南鄭州,具體一點是位於鄭州下轄的鞏義。鞏義的杜甫的故鄉,在杜甫顛沛流離的歲月裡,還時時懷念故鄉,「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就是杜甫懷念故鄉而作。
  • 杜甫在成都住了四年人人皆知,可他真正的老家在河南卻默默無聞
    杜甫是我國最偉大的詩人之一,他的許多詩我們都很熟悉,後人把杜甫與不過杜甫的老家在哪裡,你真的了解嗎?杜甫在成都生活了大概四年時間,寫了200多首詩,杜甫草堂成了一處文化聖地。而杜甫的老家其實在河南鞏義,距離鄭州只有幾十公裡,但這裡卻沒多少人知道。
  • 杜甫草堂|鄭仕強
    杜甫草堂作者/鄭仕強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他流離飄泊的一生足跡印滿半個神州大地,但紀念他的三座草堂卻都在四川(分別在成都、三臺、奉節三地),而成都杜甫草堂草堂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不是眾多的亭臺樓閣,而是令人難以忘懷的尊尊杜甫塑像、寓意深遠的一副副楹聯以及青翠茂密的團團慈竹。草堂有杜甫的銅像、石像、泥塑像近十尊。在一個名園中同一主人翁的塑像這麼多,我還是第一次看到。草堂中的杜甫塑像據說均出自名家之手,塑像神態各異,充分展示了詩人不同時期的形象。
  • 杜甫草堂好玩嗎 杜甫草堂有什麼好玩的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青華路37號,是中國唐代大詩人杜甫流寓成都時的故居。杜甫先後在此居住近四年,創作詩歌240餘首。唐末詩人韋莊尋得草堂遺址,重結茅屋,使之得以保存,宋元明清歷代都有修葺擴建。
  •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讓世界讀懂「杜甫很忙」
    「杜甫與詩,自然是所有創意者都無法繞開的一對聯袂名詞。但,杜甫草堂不僅有杜甫的詩,它還有幽深掩映於林間的茅屋,有瑰麗潤澤的高塔,有浣花溪水倒映出的千詩碑。」除此之外,歸於博物館中的藏品更有許多是熠熠生輝的耀世之作,比如乾隆皇帝親筆題寫的「潤物細無聲」,這些瑰寶都是滋養草堂文創源源不斷的創意之泉。
  • 成都- 杜甫草堂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平溪江漁夫,ID:X18075952599】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到成都,不能不去杜甫草堂。公元759年,杜甫為避「安史之亂」,攜家帶口由隴右(今甘肅省南部)入蜀。依靠親友的幫助,杜甫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修建了一座作為居所的茅屋,自謂「草堂」,後世亦稱做「浣花草堂」。詩人在「浣花草堂」生活近四年的時光,創作詩歌240餘首,為其一生詩作的六分之一,其中就有《春夜喜雨》、《蜀相》、《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等膾炙人口的千古名篇。
  • 茅屋草房,青山綠水,曲徑通幽,杜甫草堂,與杜甫同遊
    來到成都,就不能不提到杜甫。杜甫應該是大家都熟悉的一個詩人了。而早成都,就有曾經杜甫居住過的地方。後人給他取名為杜甫草堂。杜甫草堂根據他人的介紹,其實並不是以前杜甫居住的那種破的茅草房了,在一代又一代的變化中,其實為了保存這個杜甫居住的這麼一個地方,還是經歷了很多次的修復和更新的。進入杜甫草堂,可以看到這些小碎石頭鋪開來的路,這些路不寬闊,最多可以兩人並肩走過去。兩邊都是鬱鬱蔥蔥的樹木,最多的還是竹子。杜甫草堂的綠色植物也是多到不能再多。沿著小路走,兩邊都是樹木。
  • 美麗的杜甫草堂
    美麗的杜甫草堂   成都七中實驗學校小學部三年級4班黃奕傑  「萬裡橋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滄浪」,成都的杜甫草堂,大家應該很熟悉。它位於成都西郊浣花溪畔,是唐代大詩人杜甫居住過的地方。今天就由我再帶大家領略一下草堂的美景吧。
  • 杜甫草堂:「蓉漂」杜甫四年地成都之旅
    雖然杜甫一生的仕途都不順暢,但是仍舊是心繫國家安危,所以那一年,杜甫很忙。說到杜甫的詩,或許與其的親身經歷有關,在來到成都以前的詩都是充滿壓抑的黑白色,朝叩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四年之後,因時勢所迫,杜甫一家再次開啟了「漂泊」生涯,而留在裡的杜甫草堂則迎來了多舛的命運。杜甫離開後草堂的牆壁便倒塌,只留下了門前的臺階。五代時期一位杜甫的粉絲尋得草堂遺址,並將其修復只是得以保存。
  • 去杜甫草堂看一下杜甫在成都是怎麼生活的
    現在的文學大家平常應該欣賞過很多了,估計都審美疲勞了。所以我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個地方是一個古代文學氣息非常濃厚的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唐詩宋詞在中國的古典文學中佔據著很高的地位,唐朝有很多著名的詩人,有詩仙稱號的李白,和詩聖稱號的杜甫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 【方志四川•詩詞】潘永紅 ‖ 走進杜甫草堂
    【方志四川•詩詞】潘永紅 ‖ 走進杜甫草堂 2021-01-02 0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杜甫故居,保留至今的杜甫草堂,仍舊是古風縈繞的感覺
    可以說來到成都,總是有那麼幾個非去不可的地方,也正是如此,我們也是看到了杜甫草堂今天也是被推上了一個很高的位置。這個保留了當時杜甫居住過的痕跡的草堂,也是真至今讓無數的文學愛好者都願意前來的很重要的一個地方。也許在如今看來,杜甫草堂的吸引力還在於它的秀美景色上面。
  • 連戰參觀成都杜甫草堂和武侯祠 為杜甫草堂題詞
    中新社成都十月二十六日電 (記者 楊傑)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攜夫人連方瑀一行,今天下午來到成都杜甫草堂、武侯祠參觀遊覽。  連戰先生一行於二十五日前往有「人間仙境」美稱的九寨溝,在飽覽了九寨溝的燦爛秋色之後,於今天下午三時五十分返回成都。
  • 走進杜甫文化的發源聖地
    大家好,我姓杜,專看大戶,大家都叫我杜大戶!在中國文化史上,杜甫不僅是一位偉大的詩人,也是中國思想文化的傑出代表。他不但繼承了儒、道、佛的傳統文化精神,而且又有所發展。儒、道、佛三家的思想都對杜甫的思想起過影響,但他的核心思想是儒家思想。
  • 成都杜甫草堂唯一的古蹟,出土珍貴唐碑,證明杜甫茅屋就在此地
    在四川省成都旅行的「天府之國」中,杜甫草堂是絕對應該去的地方, 但是,以平常心來說,我相信很多遊客訪問杜甫草堂後,心裡都會有「上當」的感覺, 我覺得這張五十元的票真的有點不公平。杜甫草堂整體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佔地面積300畝,但大部分地區是草花綠植,人文景觀屈指可數, 而且其實我們現在看到的杜甫草堂,大部分都是1952年以後重建的現代建築!我相信這是因為訪問杜甫草堂的遊客看過杜甫的千古佳作《茅屋因秋風而毀的歌》, 那「枕邊的房子沒有幹, 我想親眼看看茅屋「雨腳不像麻一樣斷」。
  • 黃奕傑:美麗的杜甫草堂
    作者:成都七中實驗學校小學部 三年級4班 黃奕傑指導老師:李娟「萬裡橋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滄浪」,成都的杜甫草堂,大家肯定都很熟悉。它位於成都西郊浣花溪畔,是唐代大詩人杜甫居住過的地方。今天就由我再帶大家領略一下草堂的美景吧!
  •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杜甫千詩碑」落成亮相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歷時3年將杜甫存世的1455首詩歌在該館及浣花溪公園內以書法、刻石等藝術形式呈現,展示了宋以來歷代名家創作的杜詩書法作品和當代書法名家及文化名人書寫的杜甫詩歌。「杜甫千詩碑」吸引參觀者。
  • 旅遊:杜甫草堂導遊詞
    杜甫先後在此居住近四年,創作詩歌240餘首。草堂在杜甫離開成都不久後便破敗。後唐末詩人韋莊尋得草堂遺址,重結茅屋,使之得以保存,宋元明清歷代都有修葺擴建。 今天的草堂佔地面積近300畝,完整保留著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和清嘉慶十六年(公元1811年)修葺擴建時的建築格局,建築古樸典雅、園林清幽秀麗,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塊聖地。
  • 成都杜甫草堂參觀記
    我一直認為杜甫草堂是成都市內景區的傑作和代表,從文化到景色都是非常有代表性的。我幾次到杜甫草堂參觀,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11月中旬兩位在教育系統當領導的髮小來成都開會,會後只有半天的空閒,我推薦他們來杜甫草堂看看,我知道只有這裡才會讓他們感到此次成都不虛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