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嘭」!《海上鋼琴師》修復版電影上映,天堂裡將會傳出1900的琴聲

2020-12-12 手機鳳凰網

《海上鋼琴師》這部電影大噶是知道的吧~觀眾對它的評價相當高。話說這部電影的4K修復版在11月15日重映,果然上了熱搜。

設計師黃海親自操刀製作了中國版海報,比原版海報更能體現出整部電影的內核。

△(左)原版海報,(右)黃海設計的新版海報(下文會給大噶細聊黃海的這個海報牛在哪裡)。

今兒個羊要港的就是《海上鋼琴師》,無論你看沒看過這部電影,希望你都可以耐心看完這篇文,羊也希望可以給小夥伴們提供一種新的觀影角度。

—— 世俗和理想 ——

這部電影的劇情不複雜,就算沒有看過電影的小夥伴,應該也知道大致的故事梗概——一名生於輪船、長於輪船上的鋼琴天才,至死都拒絕在陸地上生活,最終他隨著被炸毀的輪船沉入海底。

這個故事的主角是個棄嬰,被不知名旅客遺棄在輪船上,船上的煤爐工人收養了他。

因為主角是在1900年第一個月第一天被發現的,所以他被起名為1900。

從法律意義上來說,1900是不存在的,他沒有一個官方的身份。

1900從來沒有學過鋼琴,但是音符就像融入在他的血液裡一樣,可以自然的流淌出來。

電影的講述者是1900的摯友,叫Max,是個相當優秀的小號演奏者。

跟1900比起來,Max就是個「俗人」——他經常勸1900下船,追求並享受平地世界的名利,過世俗生活。

很明顯,Max和1900的追求不一樣,但兩人既然能成為至交好友,那肯定是惺惺相惜的。

比如說,Max對自己的音樂極度自信,而且他的演奏水平相當高。

最重要的是,1900知道Max是真心喜歡音樂。

誠然吹小號是Max的求生的手段,但他也有顆赤誠之心,真正的在用音樂抒發感情。

Max隨口吹奏出來的曲子,自己可能都不知道那是什麼,是圍觀群眾給它一個「爵士」的定義。

1900也不知道他彈的是什麼,想彈就彈了,哪管什麼風格、節奏、曲調?

世俗的Max高度契合1900對音樂的純粹追求。

我們中的很多人也許曾經都是1900。雖沒有他的「天才」,但也一樣簡單、倔強、純粹。隨著成長,我們不得不融入世俗的迷霧中,一點點拋卻「本我」,遵從曾經不屑一顧的墨守成規。

其實1900不是沒有嘗試過迎接陸地生活。

—— 那個女孩兒 ——

1900之所以曾經決定去陸地上嘗試另一種生活的,是因為一個女孩兒。

和女孩兒相遇那天,1900正給慕名而來的唱片商錄製唱片。

不過1900向來是興之所至、隨性發揮,這種機械的錄製讓他有些興致缺缺。

突然,有個女孩兒出現在窗外,那個女孩兒像是帶著海上的蒙濛霧氣,又散發著陸地上清新的青草氣息。

1900對她一見鍾情,瞬間就淪陷了。‍

他手指彈奏在鍵盤上,流淌出的音樂已然發生了改變,他心弦波動的聲音永遠的被記錄在唱片上。

這張充斥著愛意的唱片就是1900隱晦的告白。

1900想要把唱片送給那個女孩兒,可是他太害羞了,一次次錯失良機。

一直到兩人分離,1900才終於鼓起勇氣和女孩兒交談。

可惜女孩兒很快就被人流擠遠了,那張唱片還是沒有送出去。

這是1900和女孩兒的第一次交談,也是最後一次。

音樂對1900而言,不是世俗名利的敲門磚,如果沒有女孩兒,這張唱片將毫無意義。

因為這個女孩兒,1900第一次開始嚮往Max給他勾勒的出岸上生活——有妻子,有孩子,散發著暖暖的紅塵氣息。

1900雖然是個棄嬰,但他並不缺愛,船上的工作者都是他的親人。

就像船長貌似對他嚴厲,但也還是一次次輕易地原諒了他的「調皮」。

1900離開的不是一艘船,而是他的家園。

而他將要面對的城市太複雜了,烏煙瘴氣,物慾橫流。

1900想要追求的「女孩兒」是美好的,帶有青草氣息,沒有一絲邪惡;

可他在接近陸地時發現,「女孩兒」身處的城市有無窮無盡的欲望。

1900最終在踏上陸地的前一刻退卻了,他把帽子拋向遠方。

帽子一個迴旋,落在了海面上。

這是1900離岸上生活最近的一次,但還沒走下輪船就結束了。

也就是說1900的這一生,都沒有踏足過陸地。

還記不記得設計師黃海製作的《海上鋼琴師》中國版海報?使用的就是這一幕。

城市、帽子、海面都直指電影的內核。

海報中那個圓形的窗戶也不能被忽視——1900從小到大都是透過它來觀察外面的世界。

原版海報仿佛是Max凝視著將被炸毀的輪船,那是Max和1900最後的訣別。

羊個人趕腳黃海的新海報立意更高——無論是1900還是Max,始終與「新時代」格格不入。

屬於Max和1900的時代終將結束,1900隻能回歸大海。

—— 回憶永存,往昔不再 ——

1900不僅是主角的名字,更是「1900年」,這不是一個普通的年份。八國聯軍侵華就發生就發生在1900年。不久之後,一戰爆發:後起的帝國主義國家強烈要求重新瓜分海外殖民地,一戰就是歐洲列強的殖民地搶奪之戰。在電影中曾多次出現了「戰爭」這個詞彙。

電影中多次出現了船客高喊「美國!」,「美國」僅僅是一個符號,深埋著他們的欲望。

「新舊時代」是電影中的一根暗線,通過某些鏡頭和零星的臺詞串聯在一起。

讓我們翻開史書:第一次工業革命從英國開始,19世紀以後,美國工業革命迅速發展。

電影中時不時就會有「新舊」的對比,比如說「生冷的」現代感和「溫暖的」古典氣息的對比。

鏡頭轉換間,我們可以看到某個曾經輝煌過的舊有事物的破敗。

就算是那艘被淘汰掉的輪船也是矛盾的:它的「骨架」是冷硬的工業產物,可是內部還是「舊樣式」。

1900有過很多很多聽眾,一度聲名遠播,即使他從不下船。

其實以當時的技術條件,不下船的1900也可以讓世界各地都聽到他的聲音。

1900被聽眾遺忘,不是因為他從不下船,而是因為他和新時代是有隔膜的。Max也是如此,雖然他嘗試去迎合那個浮躁的社會,但終究做不到。

比起1900,Max更像普羅大眾。他接受現實,選擇按部就班的在地面上生活,可他最終還是被時代拋棄了。

就像當年在船上,聽眾們隨著1900的琴聲載歌載舞;

可是一聲「美國到了!」,那些聽眾驟然散去,奔向新時代——「美國」讓1900被拋棄了。

讓我們回到電影剛開始的時候,「過氣了」的Max窮困潦倒坐在路邊,最後一次仔細擦拭著自己的小號。

走投無路的Max為了生存,將要把一直陪伴自己的小號賣掉。

選擇陸地生活的Max並沒有賺大錢、住豪宅,反而連他的夢想和精神慰籍(小號)也要賣掉。

Max是向俗世屈服的1900,1900是Max的理想中的自己。

所以,Max可以那樣的了解1900,篤定他會和輪船一起葬身海底。

Max看似是個「俗人」,可終歸和1900一樣,「是個少數派」,對於新時代來說是不合時宜的。

約定俗成的「人生贏家」是什麼樣子?賺大錢、住大房子、娶漂亮老婆?

「岸上的人」總是這麼急切,一直在爭取「四季如夏的世外桃源」。

那些生活在陸地上的人看似「腳踏實地」,但自上而下,他們的欲望是沒有盡頭的。

「平地上」有些人的欲望無法被填滿,他們想要掠奪更多的資源、佔領更大的市場。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1939年二戰又打起來了…

「這個世界,對你而言不過是個重擔,你甚至都不知道它的盡頭在哪。」

沒有盡頭的世界擁有沒有盡頭的欲望,1900「沒辦法在上面彈出任何音樂」。

對於這個世界來說,1900從來沒有存在過。

但這個世界中的絕大多數人,也終將「不存在」。

我們中的任何一個人都逃脫不掉死亡,等那些悼念我們的人也離開了,我們來過這世界的證據就只是冰冷的數據。

很多人認為1900是孤獨的。

但羊感覺1900並不孤獨,他根本就沒有孤獨的概念。

1900的姿態大多是平靜的、散漫的,還有點孩子氣。

懂得「孤獨」的是Max,是熒幕前的觀眾。

有艘被廢棄的「舊船」孤零零的飄蕩的海面上。船艙中出現了一雙手,堅定的懸空彈著不存在的鋼琴。

彈著他這虔誠又真摯的一生。

「嘭」!

天堂裡將會傳出1900的琴聲。

相關焦點

  • 4K修復版《海上鋼琴師》定檔,海上將繼續響起浪漫的琴聲
    就在剛剛,4K修復版《海上鋼琴師》發布定檔海報,將於11月15日在內地上映,由朱塞佩託納託雷執導,蒂姆羅斯、比爾努恩等主演。從海報來看,依然延續了暖色情調和浪漫主義情懷。
  • 「如果你是1900,你會下船嗎」,21年前的老片《海上鋼琴師》重映...
    其實輸得也不冤,《海上鋼琴師》豆瓣分高達9.2,「豆瓣電影Top250」中位列第13,它是一部神作,因為21年的那些話題,「如果你是1900,你會不會下船?」在今天,依然引起網友廣泛討論。而更多網友表示,「時至今日,終於看懂了」。
  • 《海上鋼琴師》:成本2千萬美元的影片,上映後卻輸給鐵達尼號
    只不過一座是一問世就轟動世界,並在此後的年月裡一直久負盛名;而另一座則是低調出現,多年以後才成為影迷們心目中的永恆。對於中國影迷更是,《海上鋼琴師》常年雄踞豆瓣top250的前20名榜,它與《天堂電影院》、《西西里的美麗傳說》一起,並稱為中國觀眾最愛的朱塞佩·託納多雷三部曲。
  • 《海上鋼琴師》:如果1900下船了,他還是1900嗎?
    同年,義大利電影《海上鋼琴師》成為無數影迷心中的白月光,有另一艘名為「維吉尼亞號」的客輪也以雷霆萬鈞之勢叩擊著觀眾的內心,但遺憾的是彼時這艘船並未駛進國內的影院。時隔21年,《海上鋼琴師》4K修復版即將在15日全國上映。
  • 為什麼說《海上鋼琴師》的1900是幻想出來的角色?
    多年以前,很多人不理解《海上鋼琴師》裡的1900為何不想走下那艘維吉尼亞號輪船。隨著時光的堆疊,4K修復版電影登陸中國院線,越來越多人開始明白了。上映5天,這部早在1998年上映的高分老片取得了超過7000萬人民幣票房。
  • 經典重溫:《海上鋼琴師》
    由于堅信「TD」正代表了Thanks Danny的縮寫,於是Danny不顧其他工人的嘲笑,獨立撫育這個嬰兒,並為了紀念這特別的一天,將他取名為:1900。  海上出生的1900,在陸地上卻是個從未存在的人,沒有親人、沒有戶籍,也沒有國籍,大海便是他的搖籃,而他也隨著Virginian號往返靠泊各個碼頭,逐漸長大。
  • 《海上鋼琴師》4K修復版首登內地銀幕,情懷和票房能成正比嗎?-虎嗅網
    影片此前宣布定檔後引發網絡熱議,話題#4K修復版海上鋼琴師定檔#一小時內迅速登上微博熱搜,此外電影定檔相關話題同時登上微博電影話題榜,閱讀量高達2億,討論量更突破10萬,大家紛紛表示「看哭我,一定支持!」「有生之年還能在電影院看到」「終於上了,我心中的經典TOP3」……熱議當中民心所向已清晰可見。
  • 《海上鋼琴師》影評:偉大音樂家的一生,橫跨七大洋的鋼琴傳奇
    #今日電影:《海上鋼琴師》 散場的宴會,從一位水手發現到成為朋友,到鋼琴才子自由彈奏,為生活的平凡人彈琴,初遇心上人的痴迷、鋼琴的決鬥、止步下船的鐵梯、維珍尼亞號的轟鳴……一幕幕畫面這是1900的一生,不可思議卻引人入勝的故事,這是是海上鋼琴師的模樣。
  • 《海上鋼琴師》:永遠的1900,一生的烏託邦浪漫
    在二十世紀末期,著名大作《海上鋼琴師》在歐洲上映,在那時候的歐洲正處於經濟蓬勃發展的時候,而這部電影的主人公卻名為1900,這是對過往的一種回味。在時隔21年之後,朱塞佩·託納多雷導演所導演的這部經典大作第一次走進中國內陸的電影院裡,還不僅僅是這樣,甚至在原來的基礎上進行4K修復,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也是尊重經典、延續經典。
  • 《海上鋼琴師》,浪漫史詩,名不虛傳
    《海上鋼琴師》闊別21年重新上映,而且還是4K修復版的,對於廣大託納雷多的影迷而言,實在是再驚喜不過的事情了。回想起那個以「時空三部曲」出名的義大利導演,拍出了《天堂電影院》、《西西里的美麗傳說》,以及這部《海上鋼琴師》三部佳作,足以成為影史的一道傳奇,想像從最初的義大利新現實主義走來,從《偷自行車的人》走來,義大利開闊的環境和復古的建築為這種電影風格打下了一個堅實的基礎。
  • 《海上鋼琴師》一輩子生活在船上,卻活出了最精彩的人生
    小夥伴們大家好,今天為大家帶來的電影是《海上鋼琴師》。《海上鋼琴師》是由朱塞佩·託納託雷執導,蒂姆·羅斯、比爾·努恩、梅蘭尼·蒂埃裡主演的劇情片,於1998年10月28日在義大利上映。該片改編自亞利桑德羅·巴裡克文學劇本《1900:獨白》,講述了一個被命名為「1900」的棄嬰在一艘遠洋客輪上與鋼琴結緣,成為鋼琴大師的傳奇故事。
  • 宅男的極致《海上鋼琴師》
    Lemon 1900在1900年,當他還是一個嬰兒的時候,他被船員Boodmann在一艘豪華郵輪輪的檸檬箱子裡發現。他在船上的鍋爐房長大,他的搖籃就是船上的吊床,隨著海浪搖擺不定。成年後,他成為郵輪上的鋼琴師。他的琴技高超,聲名遠播,著名的爵士鋼琴家都慕名前來和他一較高下。
  • 《海上鋼琴師》:喧鬧的世界,孤獨的1900
    《海上鋼琴師》是朱塞佩執導的一部全英文的作品,影片背景也離開他的家鄉西西里島來到了海上。該影片講述的是傳奇人物1900出生在船上,從小有鋼琴天賦,一輩子未踏上過陸地,最後和維吉尼亞號一起死亡的故事。1900是個傳奇:鋼琴無師自通;從未踏足陸地;不被外物動搖。
  • 為什麼是1900?《海上鋼琴師》修復版上映,帶來了什麼樣的體驗?
    對立和衝突的交點——『1900』。為什麼名字是1900呢?會是因為被他養父在1900年撿到的嗎?1900年時20世紀的起點,世界中心由歐洲轉移到了美國的關鍵幾年。這種改變導致了越來越多的人想要前往新的世界中心——美國。
  • 海上鋼琴師|這張20年前的船票,你可想重登郵輪?
    今天,這部豆瓣9.2分的電影《海上鋼琴師》4K修復版登陸國內院線,這部被稱為「時空三部曲」之一的經典,很多網友重溫無數遍還是對它念念不忘,它的迷人之處究竟在哪裡?#海上鋼琴師#講述了一個被命名為「1900」的棄嬰在一艘遠洋客輪上與鋼琴結緣,成為鋼琴大師的傳奇故事。
  • 《海上鋼琴師》郵輪曾接收鐵達尼號求救,音樂大師確有其人
    由義大利導演朱賽佩託納多雷1998年執導的第一部英語片《海上鋼琴師》(The Legend of 1900),時隔21年終以4K高畫質修復,將跨年饗以觀眾影像與音樂的最壯闊體驗。1998年上映的《海上鋼琴師》時隔21年以4K數位技術修復,全新復活當代經典再上映。本片劇情雖以發生在歐洲駛向紐約的往返航程上展開,電影卻其實在黑海的奧德薩(烏克蘭)及地中海的羅馬,搭建了包括美國紐約、英國南安普敦、義大利那不勒斯等三大商港及30 多處外景拍攝。
  • 《海上鋼琴師》1900是生性懦弱,還是內心的強大?
    義大利影片《海上鋼琴師》講述了一個天才鋼琴家1900在一艘巨輪上的傳奇故事。一艘豪華輪船載著2000到美國淘金的歐洲人,停靠在美國,帶著夢想和希望的人們都下了船,踏上了美國的土地,而船上卻留下了一個剛出生的嬰兒,在豪華艙的鋼琴上安靜地躺著。
  • 關於《海上鋼琴師》LEMON1900的記憶
    《海上鋼琴師》是義大利導演託納託雷的「時空三部曲」(《天堂電影院》《海上鋼琴師》《西西里的美麗傳說》)之一,講述了一個叫LEMON1900的鋼琴天才傳奇的一生。直到一個純真美麗的女孩闖進他的視線,他的目光隨著舷窗外的女孩移動,愛在他稚子般的心田裡充盈著,月光般柔情,水樣清澈的音樂從便他的指尖流瀉出來。他終於決定離開那艘船到陸地上去追尋他的愛情。當他小心翼翼地沿著舷梯向陸地、向新生活走去時,他的目光所及之處是灰濛濛一望無際的城市,於是他將手中的帽子奮力擲向水中——那是他在與城市、與他的愛情永訣——然後飛奔著沿原路跑回船上。
  • 《世界》光影故事系列3,《海上鋼琴師》
    《世界》是一張光影故事概念專輯,有關銀幕上的電影和現實中的生活。 給電影寫歌,是通過電影的視角看這個世界。 我們一旦聽到電影裡的歌曲,就會閃回到電影的畫面或者當時看這部電影的場景、甚至是當下的生活,讓散漫的記憶有節點、讓平淡的生活有凸起。
  • 《海上鋼琴師》:優秀到極致的人都是奇怪的
    《海上鋼琴師》是1998年上映的一部義大利影片。影片講述了一個天才鋼琴家的故事。電影的主人公1900無疑是自由的,不羈的。他天賦異稟,不為世俗所動,他一生都在輪船上度過。他的一生都奉獻給了自己所鍾愛的事業。他是不羈的,自由的,同時他也是無畏無懼的一個單純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