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海豐吃喝玩樂指南,認準「逛海豐」
-------------------------------------------------------------------------------------------------------------
在海陸豐地區「冬至大過年」,有「清明無段無祖,冬至無段無畝」(意思是「清明節不回家就沒有了祖宗的墳墓,冬至沒有回家就沒有了老婆。)之說,可見冬至是個大節日。而冬節鴿就是我們海陸豐地區的應屆食品啦。
冬節鴿,不是鳥,初聽人介紹說又叫冬節青蛙時,曾堅信它是一種動物,後來吃過後才知,它不是動物,而是海陸豐人冬至日餐桌上的一種傳統食物,我們來看看對它的介紹。
一、介紹
冬節鴿,原名冬節蛤,又叫冬節粿,是流行於廣東一帶的特色小吃,是廣東傳統節日冬節(冬至)那天的餐桌主食,是廣東海陸豐的特色小吃代表,至今已經成為汕尾人日常食品。
冬節鴿不同於菜包粿,同屬於麵粉包粿類的漢族小吃,但又有餡料的不同,時節不同的區分。菜包粿形狀酷似迷你版的薄餅,而冬節蛤的形狀像蛤蜊肉。
二、做法
將葛薯,菜脯,包心菜,芹菜,蒜,蝦脯,五花肉......(不同鄉鎮飲食習慣不同,因此餡料也會差別比較大,也可以根據個人口味調整)配鹽等佐料翻炒,再將冬節蛤的皮包上。冬節鴿皮的做法:麵粉和糯米粉的比例為1:1,用溫水和成麵團,然後碾成餃子皮一樣薄的皮。
把包好皮的冬節蛤放進蒸籠裡蒸熟為止,也可水煮。做好的冬節鴿通常都可以吃一、兩天而不會壞,也可以煎炸以後吃,這樣冬節鴿的皮酥脆,餡料香嫩,不過會很熱氣,不宜多吃。
三、營養價值
葷素搭配合理,美味可口不上火。兒童挑食怎麼辦?兒童不喜歡吃蔬菜怎麼辦?冬節鴿能幫你解決孩子偏食的問題。
四、食用指南
冬節鴿的餡是八成熟的,不可長時間存放。一般可以冷藏再冰箱兩天內食用。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