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頭法庭開啟「線上」庭審模式,為當事人遠程化解糾紛

2020-12-19 東莞日報i東莞

眼看法院傳票通知開庭的日子越來越近,身在湖北老家的王某心急如焚。如果一直無法結案,拿不到賠償款,王某原本拮据的家庭會更加雪上加霜。

對此,2月26日,橋頭法庭進行了一場跨越千裡的網絡庭審。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協商,雙方願意各退一步,並最終達成一致意見。歷時近兩年的工傷賠償案件成功得以化解。

這是橋頭法庭在疫情發生以來第二次運用網絡視頻的方式審理案件。

一場跨越千裡的網絡庭審

當前,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橋頭法庭按照東莞市第三人民法院的部署,全力支援鎮街防疫工作,同時,群策群力、創新思維,通過把庭審從「線下」轉向「線上」的方式,妥善安排審判執行工作,最大限度減少人員聚集流動,確保防疫和辦案兩不誤。

2月26日,橋頭法庭進行了一場跨越千裡的網絡庭審。與平時庭審不同,網絡庭審上只有佩戴口罩的法官和書記員,原、被告席上空無一人,他們都通過網絡視頻的方式參加庭審。此次審理的案件是一起工傷賠償案件。身在湖北老家的王某,2018年6月9日在東莞市某紡織科技有限公司上班期間,遭遇工傷造成傷殘九級,於是申請了勞動仲裁,要求該公司賠償。而企業方以賠償額過高為由不服裁決向東莞市第三人民法院庭提起訴訟。

疫情期間,辦案法官劉桂明積極探索線上調解渠道,在得到雙方同意後,法院決定通過網絡視頻形式在線開庭。2月26日,在劉桂明的引導下,雙方各自陳述訴辯意見,出示各自的證據材料。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協商,雙方願意各退一步,並最終達成一致意見。歷時近兩年的工傷賠償案件成功得以化解。

這是橋頭法庭在疫情發生以來第二次運用網絡視頻的方式審理案件。

積極推行線上開庭的方式

據橋頭法庭庭長劉桂明介紹,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為最大限度減少人員聚集流動,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橋頭法庭的調解工作由「線下」轉向「線上」,積極推行線上開庭的方式,為訴訟參與人提供全方位的司法服務和保障,讓老百姓足不出戶便能化解糾紛。

「為了減少聚集而發生傳播的危險性,橋頭法院要求各位群眾儘量少往法院跑,有訴訟有訴求的可以通過網上開庭,或者調解,同樣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目前已經成功調解了很多案件。」劉桂明說。

在防疫期間不停止收案的情況下,為了確保案件審理不超過法定期限的同時,又能儘量減少辦公區域人員聚集風險,橋頭法庭除了積極推行線上開庭的方式外,還合理安排人員分別到庭辦公及居家辦公,及時完成各自的工作,上下群策群力,有效地做到「防疫辦案兩不誤」,切實維護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為轄區經濟恢復及發展保駕護航。

全媒體記者 付碧強 鄧文燕 通訊員 香雅怡/文

全媒體編輯 寧新春

相關焦點

  • 「雲法庭」,探路訴訟「鍵對鍵」(網上中國)
    打官司無須「對簿公堂」  律師在廣東,當事人在福建,法庭在貴州,這樣的庭審,在過去難以想像,如今卻成為現實:日前,貴陽市花溪區人民法院對一起追加被執行人案件遠程聽證,這是該法院首次使用遠程視頻庭審系統進行案件審理。  因為是首次,法院不敢大意。
  • 長寧縣法院利用線上調解平臺化解異地糾紛
    長寧縣法院利用線上調解平臺化解異地糾紛 2020-12-21 19:04 來源:四川新聞網 四川新聞網消息(鄧文武)近日,長寧縣法院利用線上調解平臺,成功調解了一起異地離婚糾紛
  • 保定推進「一鄉(鎮)一法庭」!推進構建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
    全市法院運用信息技術整合資源,以「網際網路+訴非銜接」平臺為依託,打造現代化、規範化人民法庭。一是智能網絡平臺保障調解線上線下融合。依託 「一鄉(鎮)一法庭」軟體系統、「訴非銜接」平臺,在鄉鎮法庭、綜治中心、人民調解組織、行業性調解組織和當事人之間建立糾紛受理、分流、調解、跟蹤等全流程覆蓋、數據共享、一站式多元化糾紛解決平臺,實現從線下向線上線下融合轉變。二是雲視訊系統縮小調解空間地域限制。
  • 深圳福田法院將庭審從線下搬到線上
    為減少當事人外出,降低疫情感染風險,保證案件審理有序進行,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人民法院充分運用科技手段,依託「粵公正」「深圳移動微法院」「巨鯨」智平臺三大平臺,將庭審從線下搬到線上,不僅滿足了當事人在疫情防控期間的司法需求,還保護了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當事人在家就能打官司「現在開庭!」
  • 天津:在線調解 讓群眾「足不出戶」化解糾紛
    「足不出戶,就把訴求調解了,『遠程在線調解』真方便!」最近,北京的鄭先生因為一起商標侵權糾紛和天津的陳先生「對簿公堂」。可讓他沒想到的是,一場原以為勞神費力的「官司」,沒出家門,就被人民調解員耐心地化解了。
  • 黃金橋法庭因地制宜開展家事審判工作
    黃金橋法庭針對復工復產後,離婚案件數量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長這一現象,多措並舉,因地制宜,豐富家事審判工作機制,有效推動家事糾紛案結、事了、家和。家事糾紛化解邁入「雲時代」「感謝駱庭長,這種雲上庭審的模式讓我們被疫情阻隔的當事人能直接參加庭審,可以充分的主張自己的訴訟權利,這種模式真好!」這是當事人張某在雲端參加完庭審後對辦案法官表達謝意。
  • 既專業又親和 讓矛盾化解在源頭 蕭山樓塔鎮試水訴源治理「1+X」模式
    記者 鄭麗華 通訊員 王新江日前,蕭山區樓塔鎮在雪環橋頭村召開訴源治理工作現場推進會,蕭山法院臨浦法庭副庭長李良勇、村民代表樓培昌分別被雪環橋頭村聘為法治指導員和「仙巖和事佬」,全鎮13個村社均成立了村級微法庭、矛盾調解站。
  • 中日、中韓「雲庭審」 上海法院兩起「跨國」調解成功
    中韓兩地在線調解促進糾紛便捷化解。一方遠在日本,而另一方當事人卻在上海,中日雙方相隔千裡最終「握手」言和。「不用回國就解決了問題!真的很方便。」一場場「跨國」調解的背後,體現著網絡庭審的高效、安全與便捷。
  • 當「隔空辦案」遇上「調解速裁」:泰安法院打造糾紛化解特快專列
    當「隔空辦案」遇上「調解速裁」:泰安法院打造糾紛化解特快專列 2020-05-16 19: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桐廬縣金融「微法庭」正式掛牌成立
    4月24日,桐廬縣金融「微法庭」正式掛牌成立,這意味著桐廬縣範圍內的金融糾紛有了化解的新平臺。桐廬縣金融「微法庭」由桐廬縣人民法院、浙江銀保監局桐廬監管組、浙江省銀行業協會桐廬代表處共同成立,將對縣域內金融借款合同、信用卡等糾紛探索人民調解、司法調解相銜接的金融糾紛化解新模式。
  • 杭州:「微法庭」聯通基層治理最前沿
    好在小燕所在的太源村設有「微法庭」,於是承辦法官指導她通過「微法庭」參與在線庭審。2月17日上午,庭審如期舉行。承辦法官在法院的審判庭內,原告代理律師在家裡,小燕的丈夫作為代理人在太源村村委會,三方雖處各地,卻藉助網際網路實現了在線庭審。  在「微法庭」裡,浙江移動微法院、「浙江ODR」(在線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平臺)和庭審直播三網合一,貫通了司法服務的「最後一公裡」。
  • 南法智慧庭審約您「線上...
    別著急有了智慧庭審情況可就不一樣了智慧庭審約您「線上見」2月28日上午在大瀝法庭一場連接南海與武漢的網上庭審在大瀝法庭第六審判庭展開 案情簡介由於周女士上了一定年紀對電腦操作不熟悉林東妮在微信上細心指導幫助她下載相關應用和學會使用「現在進入庭審系統,您能看到法庭畫面嗎?能聽得清聲音吧?請調整一下攝像頭。」
  • 【「楓橋式」法庭】「巡迴審理+人民調解」看魚河法庭如何就地解...
    【「楓橋式」法庭】「巡迴審理+人民調解」看魚河法庭如何就地解糾紛!如果單純就案辦案,法院很快就能判決結案,但案結事未了,且可能留下隱患引發新的矛盾糾紛。辦案人員經過權衡,決定採取巡迴審理與人民調解員聯動方式調處雙方的矛盾。庭審現場,除了原、被告各自親屬參加旁聽外,法庭特意邀請了村委會書記劉生雷、人民調解員高治宏、魚河峁鎮黨委副書記李雲參與旁聽。庭審過程中,雙方情緒激動,對打架的過錯責任,損失的賠償各執一詞,法庭調解難以進行。
  • 大同市召開社會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推進暨人民法院調解網應用培訓會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作出的「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重要指示,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建設,推動人民法院調解平臺深度應用,滿足人民群眾多元司法需求,5月21日,大同市委政法委在大同市中級人民法院大法庭組織召開全市社會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推進暨人民法院調解平臺應用培訓會議。
  • 信宜:巡迴法庭開到廣西容縣看守所 ,成功化解買賣合同糾紛
    廣州日報記者今天從信宜法院了解到,信宜北界法庭近日到廣西容縣,將巡迴法庭開到了容縣看守所,並巧解了這起買賣合同糾紛案,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原告龐某甲與被告龐某乙系堂兄弟關係。2000年,龐某乙向龐某甲購買飼料,雙方籤訂了買賣合同,並約定2001年2月付款8135.2元。
  • 為國際商事糾紛專設的法庭如何規定管轄、語言、法律適用……
    在上述情形下,訴訟程序將以荷蘭語進行,除非第三方書面同意以英語進行訴訟或者第三人對此以荷蘭語進行的訴訟無法律上的相關利益。在主訴訟中,法庭可以要求尋求額外賠償或分攤的原告提交的文件經公證翻譯為荷蘭語。上述規則同樣適用於第三方提交的要求解除訴前財產扣押的申請書。
  • 法庭上發微信對口徑?溧陽一男子因違反庭審規則受訓誡!
    被告也一口咬定當天未收到任何錢款,為統一口徑,原告與代理律師在庭上偷偷發起了微信。因你們在庭審中私發微信違反庭審規則,對法庭正常秩序產生較大影響,現對你進行訓誡……近日,溧陽法院在審理一起民間借貸糾紛案件過程中,對違反庭審規則的當事人和代理律師進行了訓誡。
  • 杭州「微法庭」共融推進社會治理
    +綜合法律服務」,建立完善線上線下解紛渠道,將訴訟服務觸角延伸至最基層,打通司法服務「最後一公裡」,助推「楓橋經驗」 矛盾糾紛就地化解   上田村不僅誕生浙江第一家文化禮堂,也誕生了第一個「微法庭」,就設在村委會辦公室,
  • 玉山的這家法庭又又又火了~~~
    人民調解室開庭判案科技化科技化法庭的建成,全面實現庭審錄音錄像全覆蓋和庭審網絡直播同步,極大的規範了庭審行為,提升了司法公信力;運用「多點互聯+線上審判」的網際網路庭審,確保了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的案件審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