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吃上中央廚房配送午餐 專家家長建議多加蔬菜

2020-12-19 溫州新聞網

  溫州網訊 昨天,溫州市各中、小學迎來開學第一天。這一天對於鹿城區18所學校的很多學生來說,更有著新的體驗,1萬多份來自中央廚房的午餐被擺上他們的餐桌。這第一餐學生們吃了啥?他們對菜餚滿意嗎?記者昨天兵分三路,走訪了鹿城區的少藝校、石坦巷小學、廣場路小學上陡門校區,大部分師生均表示飯菜還不錯,但也有學生覺得個別菜有點鹹,家長建議餐食公司多加些綠色蔬菜。

  -石坦巷小學

  菜譜:咕咾肉、炒青豆、紅棗雞塊

  兩葷一素加碗湯

  保溫箱運送飯菜學生反映味道不錯

  昨天上午11時40分許,記者來到石坦巷小學,見到部分二年級的學生已吃過了來自中央廚房的午餐,但一些餐盒中有不少剩菜。

  三年級的同學還沒有用餐,裝有午飯的黑色飯箱被放在了各班門口。箱子是緊鎖著的,貼在上面的小紙條註明了用餐的班級和人數。飯箱上裝有溫度示數表,顯示53.4℃。

  浙江百珍堂食品有限公司的一張姓負責人表示,這些飯菜起運時溫度超60℃,飯箱是保溫的,肯定可以保證每個學生吃到的都是熱菜、熱飯。約11時50分,學生們陸續在門口排隊領飯,每份午飯均被盛放在一次性餐盒中。記者用手摸了下餐盒底部,感覺有些燙手。配湯被盛放在保溫紅桶中,有老師幫忙打取。

  石坦巷小學校長林學靖表示,他們學校有學生800多人,訂中央廚房午餐的人數有近600人,比例接近75%。約12時10分,學生們用餐完畢,大部分學生覺得飯菜味道還不錯。但也有少數學生反映菜有點鹹。

  記者在學生吃完的飯盒中,仍見到了不少剩菜,其中炒青豆剩的最多。一班級老師說,這和學生剛放暑假回來也有關係,對新飯菜還有個適應階段。一位家長建議餐食公司負責人說,菜品多添加綠色蔬菜,長豆等學生不喜歡吃的,儘量少一些。

  -少藝校

  菜譜:肉末蒸蛋、紅燒雞腿、炒球菜

  兩葷一素加碗湯

  配送晚20分鐘不少學生「光碟」

  少藝校負責人告訴記者:「在食堂運營過程中,我們遇到了很多難題。比如對供應商不滿意,食物新鮮度無法確保,再加上自己燒涉及到食品安全、夥食營養搭配是否合理等多方面問題,所以這次正好有中央廚房這個契機,我們第一次選擇了不再是自家食堂開夥,而是統一配送,希望能讓學生們吃得更健康。」

  但由於是第一天配送,昨天百珍堂的運送車比學校要求的時間晚到了20分鐘,工作人員匆匆忙忙打開飯箱進行分餐,將兩葷一素分到學校食堂的盤中。因為高、低年級學生下課時間不同,11時20分,二年級的學生下課來到食堂,中央廚房的第一餐已經擺在桌上,但因為離開了保溫飯盒時間較長,飯菜有點變涼。「今天是第一天,難免有點混亂,還需要一個磨合期」,一位百珍堂的工作人員說。

  那飯菜可口嗎?學生喜歡嗎?中央廚房第一天的菜品,獲得了學生一致好評,「味道不錯」、「好吃」,不少學生更是直接光碟,看來胃口不錯。

  -廣場路小學上陡門校區

  菜譜:咕咾肉、肉末蒸蛋、燜炒土豆塊

  兩葷一素加碗湯

  保溫、衛生做到位

  高年級學生反映不夠吃百珍堂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今天他們運了24個黑色保溫箱內裝700多份盒飯,以及24個燉湯保溫桶、預備米飯與配套餐具到該校供22個班級的師生食用。從梧田的生產車間出發,他們僅花了半個多小時就到達廣場路小學上陡門校區。記者發現,飯盒保溫箱正面都備有電子溫度計,大部分顯示為50℃上下。

  11點半,下課鈴響,各年級學生一窩蜂地跑到教室外的樓道上,迫不及待地拿出密閉保溫箱裡的飯盒。二年級一位班主任介紹說,他們班共有32人留校吃飯,「保溫、衛生方面做得不錯」。約11點45分,五六年級的部分學生已經吃完,工作人員收拾時發現,低年級學生有部分剩菜剩飯現象,主要集中在偏辣的土豆塊上。六年級的部分盒飯比低年級多了一份茄子或青豆,可個頭稍大的男孩子還是紛紛跟老師「打報告」說,飯菜不夠吃。百珍堂雖然在每層樓加設了一桶預備米飯,但是飯盒裡的菜量基本只夠配一份飯。一位男老師甚至吃了兩個盒飯才基本填飽肚子。

  -營養專家聊菜譜:建議適量增加含維生素多的蔬菜

  三類菜譜都採用了兩葷一素一湯的搭配,是較為合理的。但從營養成分上看,咕咾肉、肉末蒸蛋、紅燒雞腿等菜品,多含有蛋白質、高脂肪,若一葷菜換成脂肪低的魚肉會更好。

  炒青豆、炒球菜、炒茄子等,作為素菜搭配,也是不錯的選擇。但青豆中也多含有蛋白質,和葷菜有些重複,建議以後在素菜配置上多一些綠色蔬菜,這樣學生可以得到更多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據晚報

  生產車間衛生堪比製藥廠

  昨天上午8點多記者來到百珍堂,中央廚房與外界完全隔離,要想進門,必須戴上專業的帽子、口罩,換上專業的服裝、鞋子,進入前要洗手、風淋。「每個工作人員進入廚房前都要接受晨檢,感冒發燒者不得進入。」百珍堂辦公室主任李海燕告訴記者。

  記者進入車間,看到所有人全副武裝,堪比製藥廠。首先進入的是清洗車間,該車間分蔬果加工間、水產加工間等,還配有自動洗菜機、土豆去皮機等機器。生食加工後,要推入熱加工車間,由10來個大廚負責炒菜,旁邊還有一名主管監督他們的操作。

  菜起鍋後放入特製不鏽鋼保溫櫃,運至包裝區。在該區域,十幾個工人已經嚴陣以待,將一份份菜打入特製的盒飯中。與普通飯盒不同,這些飯盒全部採用無汙染塑料,與奧運會飯盒材料是一樣的。壓膜封盒後,盒飯通過微波隧道輸送到車間外,然後統一裝入保溫箱中。

  在包裝區,記者看到,每批盒飯在包裝完畢後送出之前,還需要經過異物探測儀,監測飯盒內是否有異物,通過後再送入專用殺菌設備,在120℃的環境下殺菌,保證飯盒衛生。

  9點30分,一箱箱裝有盒飯的保溫箱和一桶桶裝有高湯的保溫桶搬入配送車內,根據學校的遠近先後發車。

  學生家長老師都給盒飯點讚

  鹿城區「中央廚房進校園」首批學校有18所,由於部分學校還未開學,昨天,共有13所學校7000多名學生吃上了開學第一餐。這來自中央廚房的午飯,是否合學生胃口呢?昨天,記者跟隨配送車,來到廣場路小學上陡門校區。

  中午11點30分,準時開飯。領到午飯的孩子們撕開薄膜,土豆、蒸蛋、排骨都是孩子們的最愛。「這菜真好吃,比上學期的盒飯要好吃,我喜歡吃。」四年級的唐雪純告訴記者。

  中午12點多,孩子們都吃完了,記者發現剩飯剩菜極少,大部分都已光碟。

  盒飯的味道也得到老師們的肯定,「不像外面叫的快餐那麼重口味。」總務處葉老師說。

  特意趕到學校一探究竟的家長陳先生說:「之前在報紙上看到相關報導,有點半信半疑,今天看到這熱乎乎的飯菜和湯,終於放心了。」

  計劃3至5年全區推廣中央廚房

  今年4月底,「中央廚房進校園」項目開始接受企業申請,經過公開招標、長時間籌備和組織,由抽籤產生的專家、校方及家長代表組成的比選委員會,到申請企業考核,從服務方案、企業環境兩個環節進行評分,根據評分由高到低選出初步結果。最終確定浙江百珍堂食品有限公司為中選企業。

  鹿城區教育局安保科負責人介紹,該項目建立後,方便集中監管,不僅接受食藥監部門一周一次的檢查,家長或老師代表也可以隨時監督,同時也減輕學校硬體設施方面的投入,有的學校甚至可以空出場地,設置學生心理室、圖書室等。

  該負責人透露,「中央廚房進校園」項目要在鹿城區各校內逐步推進,順利的話計劃3至5年實現全區覆蓋。

  >>>專訪

  如何保證盒飯的營養衛生?送到孩子手上還能熱乎嗎?

  中央廚房負責人解答家長疑問

  對於中央廚房配送的午飯,家長最關注的莫過於食品的衛生、運輸的安全以及送到孩子手中的飯菜是否還是熱乎的……昨天,記者專訪了浙江百珍堂食品有限公司的董事長戴陳義。

  記者:中央廚房裡的食材是通過何種渠道採購的?

  戴陳義:糧油、蔬菜、禽類、肉類等食材選擇上,中央廚房統一向有資質的且在教育部門備案的農業企業購買,拒絕轉基因食品和食用油。中央廚房設有品控部,每批食材進入倉庫前都要經過體檢,其中注水豬肉、農藥殘留是檢測重點項。

  記者:如何既保證營養又保證菜單不重樣?

  戴陳義:中央廚房的菜單由持國家公共營養證的營養師和廚師共同制定,保證一個月內菜不重樣,保證一周內高湯不重樣。菜品搭配嚴格根據蛋白質、維生素、碳水化合物含量和卡路裡需求量。目前配餐標準:中學生每份四菜一湯(兩葷兩素),一周兩份水果;小學生每份三菜一湯(兩葷一素),一周兩份水果,並提供足量米飯。

  記者:製作、運輸過程中,如何保證餐盒衛生和溫度?

  戴陳義:飯盒配送前,會經過快餐專用殺菌設備殺菌,保證衛生。在製作、運輸過程,我們對溫度的把關也是非常嚴格。在燒菜時,我們控制溫度在90℃以內,起鍋後菜統一放入定製的不鏽鋼保溫櫃內,保持恆溫85℃左右。打菜裝入飯盒的過程中,溫度會有所流失。然後盒飯通過溫波隧道將溫度調至80℃左右。封膜裝入保溫箱保持溫度至少在60℃左右。保溫箱保溫效果在3小時左右。我們曾做過實驗,將裝有盒飯的保溫箱放到0℃冷庫中2個小時,溫度僅下降3℃。

  記者:配送過程中遭遇突發路阻怎麼辦?

  戴陳義:我們配送的18輛車全部是保溫運輸車,車上全部裝有GPRS和溫度計,一旦在運輸中間車廂門無故打開,企業內部會自動報警,立即召該車回工廠。9:30至10:00是每天配送車的發車時間,要求每輛車必須是11點準時到達學校。如遇到部分道路交通擁堵,將出動12輛應急摩託車運送午餐,可以運送1500份的午餐。

  >>>延伸閱讀

  鹿城教育局局長講述「中央廚房進校園」背後的故事

  我原來擔任溫州市鹿城區食品藥品監管局長,學校因食堂人員密集而容易發生群體性食物中毒事件引起了我的關注。為了創新學校食堂安全管理,我先後撰寫了《中央廚房進校園》、《農校直供》等調研報告,相關領導參閱後,認為可以在試點基礎上推廣。

  2014年1月,鹿城區工商局和食品藥品監管局合併成立市場監管局,我被組織交流到教育局工作。送行時,老同事開玩笑說:「全局長到了新單位不要屁股指揮腦袋,既然你寫了文章創新學校食堂安全管理,到新崗位就要好好抓出點成效。」到任教育局後,我根據自己當初的設想要求推進中央廚房進校園及大宗農副產品直供學校食堂等工作,也碰到一些阻力,比如:實行集中配餐,如果食品生產企業管理不當、稍有不慎會造成更大面積的食物中毒風險;在冬季,食物的溫度是否有保證;農校直供後,原來長期供應的關係戶會不會找藉口攻擊等等。

  對於這些反映,我和同事多次開會商量對策,推敲具體操作方案,並且為了回應食品供應企業選定有貓膩的質疑,我們通過中介單位實行公開招標,6月確定了中央廚房供餐企業,8月初確定了大米供應企業,兩家來自東北的大米生產企業中標,食用油也通過公告向全國生產企業招標,如果順利,下一步對豬肉等大宗農副產品也進行招標確定直供企業。

  「福喜」事件後,我們經過分析認為大型食品生產企業也非一潭清水,於是我們就在標書裡要求中標企業承諾自覺接受市場監管部門超常規的食品安全抽檢,也應家長意見成立家長監督團,不定期深入食品生產企業進行「飛行監督」,確保安全隱患下降到最低。

  雖然上述學校食堂安全改革未必是最佳模式,但這次我沒有屁股指揮腦袋,希望改革能給本地學校的食堂安全提高保險係數。學生安全了,咱也就安心了。我這麼表白,並不是自吹自擂有著「視人猶己,視國猶家,視民之饑溺己之饑溺」的情懷。抱歉,我的覺悟沒那麼高。不過,我確實一直謹記蔣廷黻先生的那段話:「分內的事沒有作好,很難幹涉分外的事。自身愈健全,然後可以博得他界的信仰。」他界的信仰,我不敢奢求;首先還是要摸摸自己的良心:做好分內事,你盡心盡力了嗎?據商報

  

本文轉自:溫州網

相關焦點

  • 中央廚房走進慶雲中小學!學生午餐統一製作配送!
    孩子上學後,「上班族」家長們最頭痛的問題,莫過於孩子的午餐該怎麼吃。今年,慶雲縣推出「中央廚房」配餐惠民舉措,為有需求的學生提供午餐統一配送。日前,記者從縣市場監管局和教體局獲悉,新學期我縣多所中小學將迎來中央廚房統一配餐。
  • 鹿城學生吃上「中央廚房」配餐 記者記錄製作過程
    食品生產車間裡,炒菜的師傅正為學生烹製蔬菜。 劉偉 攝昨天11點,少藝校學生在食堂吃上了配餐。劉偉 攝  溫州網訊 昨天,鹿城區13所中小學7000多名師生吃到了「中央廚房」製作的午餐。按計劃,今年「中央廚房」將為全區18所中小學1萬餘名師生供餐。  昨天,記者來到「中央廚房」——浙江百珍堂食品有限公司,全程目擊一份熱乎乎的營養午餐如何從「廚房」來到學校。
  • 金水區午餐供餐來啦!「中央廚房+衛星廚房」破解學生多食堂小難題
    據了解,12月20日前,金水區還將在兩所學校試點「中央廚房+衛星廚房」,破解學校「學生多食堂小」的難題。明年春季開學,該區中小學將全面午餐供餐。「中央廚房+衛星廚房」「學生多食堂小」難題得破解據了解,12月20日前,金水區還將在兩所學校試點「中央廚房+衛星廚房」,破解學校「學生多食堂小」的難題。什麼是「中央廚房+衛星廚房」?
  • 集中配送的午餐,為啥學生不愛吃?
    日前,有寧海家長向記者反映,他們的孩子不喜歡吃集中配送的「營養午餐」,飯菜質量還不如過去學校食堂的好。昨天,記者就此事到寧海調查。在一些學校,記者看到,確實有不少學生吃了沒幾口就把飯菜倒掉了,還有些孩子寧可吃家裡帶來的榨菜。
  • 慶雲中央廚房統一配餐,學生們安全飲食家長放心!
    今年新學期最大的變化,就是孩子們吃上了由中央廚房統一配送的營養午餐。記者崔璐:「我現在就在配餐項目的中央廚房裡,在這裡,菜品經過統一烹飪後,分發到各個學校,走進這裡就像進入了一個工廠化的車間。」在中央廚房,企業聘請的專業營養師會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和生長需求搭配食材,既保證飲食安全、飯菜可口,又做到營養均衡。
  • 蘭州市10家中央廚房配送企業日均配送盒飯5000餘份
    據省、市商務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 " 中央廚房 " 配送企業配送的盒飯套餐現在達到日均 5000 餘份,而且還在穩步增長。  現狀:" 中央廚房 " 配送日均 5000 餘份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中央廚房 " 是指統一採購、統一配送和標準化生產製作食材的集成式廚房模式,是落實好餐飲業安全生產,完善飲食應急供應保障體系建設,提高防疫防控保供模式的有效途徑。選定的中央廚房主體企業要具有先進的管理模式和完善的配送體系,建立完善的產品質量管理制度、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原材料查驗制度、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制度等,同時要符合疫情防控的各項標準,確保用餐食品的質量和安全。
  • 寧波市多所學校推出自助午餐 培養學生「餐廳裡的教養」
    專家說,自助午餐以學生為本,是就餐形式的一種改革,更是對學生文明素質的一種培養;自助餐也是自主餐,表面看是關注學生飲食興趣,實質上是尊重學生的獨立性理念的體現。  自助午餐深受學生喜愛  上周四中午11時,記者走進寧波新城第一實驗學校的食堂。
  • 德州慶雲推行中央廚房配餐模式 保障學生舌尖上的安全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17日訊德州市慶雲縣積極推行中央廚房配餐模式,通過政府搭臺,企業唱戲,制定營養餐標準,加強整體質量控制,有效提升了校園食品安全質量水平。在德膳源營養餐配送中心,廚師們正在為孩子們的烹飪午餐,為了做到健康飲食,中央廚房烹飪的學生餐會嚴格根據蛋白質、維生素、碳水化合物含量和卡路裡需求量來搭配,並做到少鹽、少辣。德膳源文化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王佔虎:「我們根據學生不同年齡段的營養需求配送每天的菜譜,聘請了知名的專業營養專家進行配餐,保證孩子們合理膳食。」
  • 東莞一中學午餐曝光,學生吃不飽家長很憤怒
    近日,東莞一中學配送的午餐被曝光,許多學生家長非常憤怒,表示這樣的午飯孩子根本吃不飽。從照片中看得到,這樣的午餐,裡面只有白菜,玉米丁加火腿腸丁,再加一根油炸火腿,一份米飯,一份豬紅例湯!大家看看,就這樣的飯菜,給正在長身體的孩子們吃,能有營養?
  • 原來中央廚房講究這麼多
    集中配餐一舉多得 多措並舉保駕護航鄭州益和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始創於2014年,現為河南省團餐協會會長級單位,是一家集生產、銷售、配送於一體的大型專業餐飲公司。2019年,根據鄭州市中小學生營養午餐計劃開始投建鄭州市中央廚房項目,今年3月建成並投入使用,盒餐日供餐能力可達35000份。益和餐飲辦公室主任韓旭介紹,鄭州市中小學配餐主要以冷鏈、熱鏈及外地市長途配送為主。目前,鄭州市九個區午餐供餐已達到全覆蓋,但比起國內北上廣等經濟發達地區及東、南部沿海城市,鄭州市中小學配餐起步晚、基礎條件相對匱乏。
  • 奎文區啟動中小學午餐工程 菜譜每天不重樣
    濰坊市育才學校的學生正在吃中央廚房配送的午餐奎文區首批六所學校已實施,家長可通過APP、手機等進行監督9月8日,記者採訪了解到,奎文區已經啟動中小學午餐工程每天菜譜都不重樣今年秋季新學期開始,奎文區全面推行中小學午餐工程,招標2-3家在奎文區有服務場所的配餐機構,作為轄區內中小學的中央廚房,所有食材統一採購在這裡加工成品後再配送到學校,有需求的學生們首次嘗試中央廚房送來的營養配餐。
  • 23萬多名學生午餐怎麼吃?建議菜品變換花樣或用自助餐形式
    【數據】  集中供餐企業   24家  學校自己有食堂、有能力解決孩子用餐的,並不多,大多數要靠集體配餐。目前,我市通過公開招標的形式,遴選出24家符合資質要求的集體用餐配送單位,供各中小學選擇。六中初中部有1800多名學生在校用餐,佔了絕大多數,學校專門對餐費進行了調研,最終選定多數家長認同的15元/餐。  此前,市教育局出臺《關於加強中小學午餐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市各校加強午餐營養搭配,從以前「吃飽吃好」轉向「質量與營養並重」。一個指導意見是: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餐標一餐10元至15元,一葷、兩個半素(或一個半素加一素)、一湯和一主食的標準。
  • 西固兩學校試點中小學午餐供餐服務「滿月」丨吃還是不吃?家長有點...
    政策——吃不吃家長可自願選擇西固區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營養午餐供餐工作按照「政府主導、家長自願、財政補貼、企業管理、部門監管、社會監督」的原則,引進「集體用餐配送單位」。早晨上學時間由原來的7:40調整為8:40,與之前相比推遲1小時,為孩子提供了充裕的睡眠和早餐時間,上午9:00開始上第一節課,下午3:50—5:10學校為自願參加的學生提供免費課後延時服務。學校營養午餐的價格也是最受關注的。掌上蘭州·蘭州晨報記者了解到,試點的學校午餐價格是根據健康、營養的原則,由學校、家長委員會和供餐企業協商確定。
  • 鄂州畢業班師生午餐是這樣吃的!探訪長城花園酒店製作加工配送
    當日上午9時,鄂州市長城花園和宴樓的廚務中心就開始忙碌趕來,因為該店負責人通過市一中盒飯配送溝通群和市八中盒飯配送溝通群,了解到當天中午共分為兩所中學配送盒飯1985份,且需要備用加飯64份。且一周食譜已於前一天發給長城花園酒店廚務部,當天的盒飯4個菜一份水果,有土豆粉蒸肉、黃瓜木耳炒蘿蔔、芹菜乾子肉絲、酥炸雞柳。
  • 娃在學校吃得咋樣?鄭州中小學午餐供餐實行一年多,進展如何?
    一天不用來回奔波好幾趟,讓家長方女士感覺輕鬆不少。 2019 年 9 月,鄭州市內九區率先啟動中小學午餐供餐。一年多時間過去了,如今,鄭州學校午餐供餐進展如何 ?12 月 21 日,頂端新聞 · 大河報記者從鄭州市教育局獲悉,截至目前,鄭州市內九區已實現午餐供餐全覆蓋。 校內自建餐廳,娃娃們午餐吃得咋樣 ?
  • 鄭州已有34萬學生享受到午餐供餐服務_中國網
    一天不用來回奔波好幾趟,讓家長方女士感覺輕鬆不少。2019年9月,鄭州市內九區率先啟動中小學午餐供餐。一年多時間過去了,如今,鄭州學校午餐供餐進展如何?12月21日,頂端新聞·大河報記者從鄭州市教育局獲悉,截至目前,鄭州市內九區已實現午餐供餐全覆蓋。校內自建餐廳,娃娃們午餐吃得咋樣?午餐時間到!
  • 開封一小學學生吃過配送午餐後集體拉肚子 教育局:正調查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聯勝 文圖12月20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接到電話稱,開封市自由路小學部分學生吃過19日由萬達餐飲公司統一配送的午餐後,發生拉肚子發燒現象。一位在校門口等孩子的家長告訴記者,她的兩個孩子都因為吃了學校配送的午餐拉肚子,嚴重的一個一晚上拉四五次,不得不請假。另一個,好一些,今天來上課了,準備兩節主課後,接孩子去輸液。在記者走訪中,有位四年級的家長告訴記者,該校四年級二班,62名學生,據統計,拉肚子的32名。四年級六班的,60多個學生,就兩個不拉肚子的。「這家餐飲公司經常出現不衛生的情況,以前家長都忍了,這次情況嚴重了。
  • 鄭州又有2個區中小學「在校午餐」啟動!附各區校內午餐進展情況
    除了調研人員,最關心孩子就餐情況的,要數家長們了。看著孩子們開心地吃著飯,一位來學校當午餐志願者的家長說:「孩子們在一起吃飯,也不挑食了、也不用督促了,孩子們吃的很開心,我們當家長的更開心。」孩子們吃得開心,家長落得省心。「午餐供應是政府送給我們家長的大福利,解決了我們的大困難。」不少家長感慨道。配送、留樣、分餐等各環節,高標準,嚴要求。
  • 學生午餐如何生產出來?記者帶你探秘配餐公司
    中小學生返校復學以來,學生的中午食宿一直備受家長和社會的關注。近日,海口部分學校陸續啟動午託服務,嚴格調查摸底,把關配餐公司資質。那麼,學生的午餐是怎麼生產出來的呢?飯菜營養搭配是否科學、合理?接下來,跟著記者一起去配餐公司了解一下吧!
  • 讓陽光午餐心明眼亮——五馬路小學午餐配送邀請家長全程監督
    「這分量可以,應該夠吃,剛才我聞過味道看過顏色,是新鮮的。」  南開五馬路小學義興裡校區的朱校長告訴記者,正在檢查配餐箱的幾位女士是學校家委會成員。「今天開始,我們每天都會邀請家長進行監督。」  11點40分,中午放學。「一個一個來,取完餐過來盛湯。」教室門口,學生們在班主任帶領下有條不紊地取餐。  在每層樓道盡頭,擺放著一個紅色塑料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