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城學生吃上「中央廚房」配餐 記者記錄製作過程

2020-12-26 溫州新聞網

食品生產車間裡,炒菜的師傅正為學生烹製蔬菜。 劉偉 攝

昨天11點,少藝校學生在食堂吃上了配餐。 劉偉 攝

  溫州網訊 昨天,鹿城區13所中小學7000多名師生吃到了「中央廚房」製作的午餐。按計劃,今年「中央廚房」將為全區18所中小學1萬餘名師生供餐。

  昨天,記者來到「中央廚房」——浙江百珍堂食品有限公司,全程目擊一份熱乎乎的營養午餐如何從「廚房」來到學校。

  早上5點:洗切

  十幾種機器精細加工

  早上5點,「中央廚房」已正式開工。當天的第一道工序是洗菜、切菜。記者看到,負責切配的有20來人,動作嫻熟。

  要為1萬餘人準備午餐,就要在每一個環節都嚴格控制好時間。「中央廚房」配備有一系列機械化操作設備,鋸骨機、砍排機、雞鴨切塊機、絞肉機、蔬果清洗機、切丁機、去皮機、斬拌機……一字排開,「用機器,不僅能省人工時間,食材的處理也更方便。」記者了解到,以雞鴨切塊機為例,通過設定數值可以根據需要切出不同大小的肉塊,「針對學生將會把肉切得小塊一些,方便食用」。

  早上6點:蒸飯

  45分鐘蒸1800公斤飯

  燒1萬多人的飯得用多大的鍋呀。別擔心,「中央廚房」有4個大型蒸箱,每個可以裝76個蒸盤,每個蒸盤可以蒸6公斤米飯。全部開工,一次性可以出1800公斤米飯。

  早上6點,米淘洗過後,統一裝進大蒸盤。45分鐘後,飯香四溢,米飯好了。

  7點到8點半:燒菜

  要規避的食材還不少

  熱加工間,16名工作人員全線開工。蒸汽夾層鍋負責紅燒、燉,一鍋可燒出2000人的食量;炒鍋炒素菜,一鍋能炒300人的食量……「中央廚房」進行過多次演練,精確計算出各道工序所需的時間並嚴格執行。

  除熱加工間外,「中央廚房」還闢有專門燒湯的車間。

  學生餐需嚴格根據蛋白質、維生素、碳水化合物含量和卡路裡需求量搭配。既要從學生生長發育需要考慮食材的豐富性,又要規避不少食材。

  8點半到9點:包裝

  保溫箱每小時降溫1度

  包裝間裡,40多人在生產線上一字排開,正用快餐盒對飯菜進行分裝。

  記者在現場看到,每份飯菜打包後進入微波隧道,一來提高溫度,二來全面殺菌。隨後,工作人員將盒飯整齊地放置進由特殊材料製作的黑色保溫箱內,保溫箱不受外界溫度的影響,盒飯裝入後每一小時降一度,即便冬天也一樣。根據要求,午餐在送達學校後需保證在60度以上。

  9點半到10點:配送

  摩託車隊待命防堵車

  9點半左右,13輛送飯車根據距離遠近陸續出發。此前,「中央廚房」多次踩線,已計算出到各學校所需時間。

  一些家長擔心,配送路上遇上堵車、或是車輛拋錨怎麼辦?對此,百珍堂公司董事長戴晨義說,他們已確定兩大應對方法:「13輛摩託車在學生午餐配送時間段全部待命,遇上堵車,摩託車將在半小時內趕到支援。另外,午餐配送車有『特許通行證』,可以在擁堵時,使用禁行路段,保證儘早送餐到學校。」

  10點03分,一輛配送車從「中央廚房」出發開往少藝校,記者一路跟隨,10點26分抵達學校。

  11點:供應午餐

  食物過敏可以開小灶

  11點鐘左右,開始分發午餐。昨天的午餐包括:咕嚕肉、棗香雞塊、椒鹽土豆、醬爆茄子、鹹菜蠶豆、肉末蒸雞蛋……主食是鮑汁撈飯。

  雖是大鍋飯,其實還能開小灶。針對一些學生可能對某些食物過敏,還將根據需求推出個性菜單。「學生可向學校申請,由學校與我們對接,我們在向家長了解具體情況後,根據學生特殊體質單獨定製菜單。」戴晨義說。

  記者全程記錄

本文轉自:溫州網

相關焦點

  • 德州慶雲推行中央廚房配餐模式 保障學生舌尖上的安全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17日訊德州市慶雲縣積極推行中央廚房配餐模式,通過政府搭臺,企業唱戲,制定營養餐標準,加強整體質量控制,有效提升了校園食品安全質量水平。在德膳源營養餐配送中心,廚師們正在為孩子們的烹飪午餐,為了做到健康飲食,中央廚房烹飪的學生餐會嚴格根據蛋白質、維生素、碳水化合物含量和卡路裡需求量來搭配,並做到少鹽、少辣。德膳源文化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王佔虎:「我們根據學生不同年齡段的營養需求配送每天的菜譜,聘請了知名的專業營養專家進行配餐,保證孩子們合理膳食。」
  • 中央廚房走進慶雲中小學!學生午餐統一製作配送!
    孩子上學後,「上班族」家長們最頭痛的問題,莫過於孩子的午餐該怎麼吃。今年,慶雲縣推出「中央廚房」配餐惠民舉措,為有需求的學生提供午餐統一配送。日前,記者從縣市場監管局和教體局獲悉,新學期我縣多所中小學將迎來中央廚房統一配餐。
  • 慶雲中央廚房統一配餐,學生們安全飲食家長放心!
    今年新學期最大的變化,就是孩子們吃上了由中央廚房統一配送的營養午餐。記者崔璐:「我現在就在配餐項目的中央廚房裡,在這裡,菜品經過統一烹飪後,分發到各個學校,走進這裡就像進入了一個工廠化的車間。」在中央廚房,企業聘請的專業營養師會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和生長需求搭配食材,既保證飲食安全、飯菜可口,又做到營養均衡。
  • 學生吃上中央廚房配送午餐 專家家長建議多加蔬菜
    這一天對於鹿城區18所學校的很多學生來說,更有著新的體驗,1萬多份來自中央廚房的午餐被擺上他們的餐桌。這第一餐學生們吃了啥?他們對菜餚滿意嗎?記者昨天兵分三路,走訪了鹿城區的少藝校、石坦巷小學、廣場路小學上陡門校區,大部分師生均表示飯菜還不錯,但也有學生覺得個別菜有點鹹,家長建議餐食公司多加些綠色蔬菜。
  • 學生餐吃得放心嗎?十堰廣電記者全過程直擊!
    在十堰大道壽康物流園內,記者來到了莘莘園中央廚房,這裡每天要為我市四所中學提供3200份午餐。每一位進入生產車間的人員,都要做詳細的體溫測量和登記,穿戴一次性工作服、帽子和腳套。穿戴整齊後,還要清洗手部,再做一次嚴格的消毒殺菌。
  • 學生午餐如何生產出來?記者帶你探秘配餐公司
    中小學生返校復學以來,學生的中午食宿一直備受家長和社會的關注。近日,海口部分學校陸續啟動午託服務,嚴格調查摸底,把關配餐公司資質。那麼,學生的午餐是怎麼生產出來的呢?飯菜營養搭配是否科學、合理?接下來,跟著記者一起去配餐公司了解一下吧!
  • 「中央廚房+衛星廚房」破解學生多食堂小難題
    大象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高冬麗 文圖12月2日中午,鄭州市金水區金沙小學的學生從老師手中接過餐盒,吃起午餐。這是金沙小學實現學校午餐供餐的第一天。當天,金水區鳳凰雙語小學、金水區豐產路小學、金水區未來小學、金水區緯四路小學等首批10所學校正式啟動校外配餐午餐供餐。
  • 一周熱點|德州慶雲推行中央廚房配餐模式,保障學生舌尖安全
    本周看點①教育部:學校食堂應提供大小份菜,餐飲節約行為納入師生評價體系②德州慶雲推行中央廚房配餐模式,保障學生舌尖上的安全③成都武侯這個超大型「中央廚房」,滿足百萬人吃飯問題④海底撈捲入抄襲風波,巴奴大氣回應
  • 重慶:「中央廚房+營養配餐」 養老食堂讓老人就餐便捷健康
    11月23日,重慶日報記者從江北區華新街街道獲悉,該街道創新「黨建+養老」服務方式,由專業養老機構、國資機構、社區居民三方合作打造養老食堂,推出「中央廚房+營養配餐」新模式,讓老人就餐便捷健康。今年7月,華新街街道創新「黨建+養老」服務方式,將東方家園社區原本利用率不高的養老服務站局部場地改為養老食堂,號召專業機構德馨養老公司、國資機構江北區微企孵化園、社區居民三方合作成立股份公司——華養助餐服務股份公司,推出了「中央廚房+營養配餐」新模式,以滿足老年人營養衛生、經濟實惠、簡便快捷的餐飲需求。
  • 「聚焦」王莉霞:用心用情做好學生配餐工作讓孩子們吃出媽媽做的味道
    5月8日,自治區黨委常委、市委書記王莉霞就我市學校開學複課和學生配餐情況進行調研時強調,要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始終把師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精準嚴密抓好疫情防控,全面細緻做好各項工作,要用心用情做好學生配餐工作,不僅要確保飯菜安全
  • 江北推出「中央廚房+營養配餐」新模式 養老食堂讓老人就餐便捷健康
    11月23日,記者從江北區華新街街道獲悉,該街道創新「黨建+養老」服務方式,由專業養老機構、國資機構、社區居民三方合作打造養老食堂,推出「中央廚房+營養配餐」新模式,讓老人就餐便捷健康。  今年7月,華新街街道創新「黨建+養老」服務方式,將東方家園社區原本利用率不高的養老服務站局部場地改為養老食堂,號召專業機構德馨養老公司、國資機構江北區微企孵化園、社區居民三方合作成立股份公司——華養助餐服務股份公司,推出了「中央廚房+營養配餐」新模式,以滿足老年人營養衛生、經濟實惠、簡便快捷的餐飲需求。
  • 探訪秦皇島市首家「中央廚房」
    每小時蒸1200斤米飯,整個過程只需要2個人就能操作;只要把麵粉和水放入機器,就能自動生產饅頭,甚至連擺盤都能自動完成;蔬菜從開箱分揀、清洗、切割,到炒制、裝盒、配送,每個環節都由專人負責,環環相扣,流水作業……近日,記者探訪了秦皇島海港區秦家味中央廚房項目。
  • 中小學配餐試行第一天!記者帶您探訪配餐企業及中小學
    配餐企業:全程無菌操作確保食品安全9月2日上午9∶30分,記者來到餐品製作的源頭之處——內蒙古天天向上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該公司負責新城區試點學校的配餐送餐工作。在烹飪過程中,我們採取的是全程無菌操作,所有洗菜、配餐、烹飪工作人員須持有健康證上崗,佩戴無菌消毒的手套、衣服、鞋子、帽子等。經過烹飪後的餐食溫度大概在75攝氏度,出餐後,食品會放入保溫箱,再裝入保溫車。裝滿營養餐的保溫車必須貼封條,確保車輛在路途中無人拆封。到學校後,餐食溫度要達到60攝氏度,有測溫人員進行現場測溫。目前,我們將一至三年級和四至六年級的餐食分開製作,低年級的餐品口味會相對清淡。
  • 蘭州10家中央廚房為「上班族」暖心配餐
    甘肅和家和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張彤一邊查看酒店後堂食材的準備情況一邊告訴記者。目前"中央廚房"配送企業配送的盒飯套餐現在達到日均 5000 餘份,而且還在穩步增長。現狀:"中央廚房"配送日均 5000 餘份"在敦煌盛宴餐飲有限公司、和家和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和悅賓樓京菜館省市商務部門組成的視察組詳細了解了『中央廚房統一配送』情況,外賣窗口便民服務情況,詢問了配送單位、套餐價格內容、配送方式、市場反應等。"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 泰安新泰市:食安公社「冷鏈物流配送中心暨智慧中央廚房配餐中心...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25日訊日前,食安公社「冷鏈物流配送中心暨智慧中央廚房配餐中心」項目進展順利。食安公社「冷鏈物流配送中心暨智慧中央廚房配餐中心」項目,總佔地183.7畝,規劃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計劃總投資5.8億元。其中一期投資2.6億元,建築面積6萬平方米。主要建設內容包括大宗食材配送中心、中央廚房集體配餐中心、城市共享食品加工中心、70000噸冷庫保鮮平臺以及「食安雲」食品安全和智能物流信息管理系統。
  • 我省鼓勵中小學校和幼兒園在廚房、配餐間安裝監控
    本報南昌訊 中國江西網記者鄭周贇報導:8月28日,南昌市教育局轉發《江西省教育廳關於2018年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工作第二次預警通知》。我省將切實做好秋季開學、中秋節和國慶節期間學校衛生防病與食品安全工作,預防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生,保障廣大師生員工的身體健康。
  • 餘杭丨讓老人暖胃又暖心 餘杭街道啟用中央廚房集中配餐
    「不用自己動手,就可以吃到美味可口的飯菜,感謝政府用心為我們老年人著想。」11月26日,杭州市餘杭區餘杭街道中央廚房正式啟用。現在好了,有了愛心送餐車,我們以後天天都能按時吃上熱乎飯了。」看著色香味俱佳的午餐,黃玉英高興地說。近年來,隨著空巢、失能、高齡老人的增多,「吃飯難」成了困擾老人的生活難題。餘杭街道積極探索多樣化養老服務模式,專門為老年人開設中央廚房,街道下屬各村社分設了23個愛心助餐點,實行「中央廚房+統一配送+社區就餐」的助餐服務新模式。
  • 【新聞動車組】食藥監局:鼓勵校園廚房配餐間安裝攝像頭
    央廣網北京12月19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新聞動車組今日關注:食藥監局鼓勵中小學廚房配餐間裝攝像頭;安徽在國內率先取消全國英語等級考試;廣東明確困境兒童大病醫保不設最高支付限額。
  • 廈門學生在校吃得怎麼樣 看看這兩家供餐企業
    中低年級學生復學後,學生午間用餐用量較大,但按照規定,午託機構暫不開放,雙職工家庭的孩子到哪裡吃飯,能否吃得放心,成為讓家長操心的問題。 據了解,在高三、初三復學期間,市教育局已對全市午餐配餐學校進行摸底,並協同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目前為學校配餐的企業名單進行了梳理和排查,嚴格審查審核企業的營業執照、食品經營許可證,檢查食品進貨、查驗、加工、配送各環節,保證進入校園的食品安全。4月底,古龍集團、夏商集團、佰翔空廚三家國有企業新增為全市中小學校配餐供應商,為學生提供安全、可口的校內午餐。
  • 探訪深圳航空配餐大廚房
    探訪深圳航空配餐大廚房/6) "← →"翻頁 4月15日,記者走進深圳航空基地配餐中心探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