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在很多人眼中,上下寫字樓、進出中央商務區的白領人群,恐怕是很有錢的人了吧?像醫生、律師、公務員等都牢牢佔據了每年相親熱度榜上的前列。但是很可惜的是,這些人真正的收入其實並不算太高。
在中國,往往一些非常不起眼的工作才能夠賺到大錢!
比如說,在廣州的城中村,有這樣一對夫婦,他們就拉著鐵皮車到處收紙皮,村裡村外的各種商店都是他們的目標,每天起早貪黑,其貌不揚,但是人家的年收入在百萬以上。
還有一群人更是悶聲發財,他們就是北京新發地市場的一群大爺大媽們。每天工作只是賣賣菜,卻賺著上市公司一樣多的錢。僅僅去年,這個市場的銷售額達到了一千多個億,有很多人更是年銷售額上億。可謂是隱藏最深的中國富豪了!
一、這裡全是賣菜大王,年收入上億
籃球巨星科比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你見過洛杉磯凌晨四點的樣子嗎?"但是對於新發地菜市場的人來說,凌晨四點還是晚了,他們見的可是凌晨三點的月亮!
每天凌晨三點開始,新發地的各大掌柜們就開始接收全國各地運來的農副產品,經過一段時間的倒貨、上架,天還蒙蒙亮的時候,大家就開張了,無數北京的大爺大媽們就湧了進來,開始挑選自己心儀的瓜果蔬菜,討價還價之間盡顯煙火氣息。
不過這些都是散戶,新發地的貨走的最多的還是一箱一箱的整批販賣,甚至還有人開著小麵包車來,一拉就是一整車。
那麼何以見得這些賣菜的老闆們有錢?
新發地的攤位費賊貴,甚至貴過北京二環!邊緣的地攤一個月就要收一萬多人民幣,一個普通的貨車停車位就要一千一天,還不包括看管費,一個小小的倉庫加一個地攤,就敢要價五百萬!這幾乎是一個家庭所有的資產了。
但是,對於這裡的老闆來說不就是拔根毛嘛!
這裡有位賣大蔥的大姐,從1998年就來到這裡給人家剝大蔥,那個時候一個小時三塊錢,逐漸積累了人脈以後,她就開始自己收大蔥、賣大蔥,慢慢的就把自己的牌子做了起來,現在"勇習大蔥"的牌子無人不知,一年銷售額達到了一點二個億,沒錯是億!
還有一個賣黃瓜的大叔更是離譜,他當年13歲就出來賣菜,一天就只能賺五塊錢!為了買衣服,他足足存了兩個月的錢,如今的他成功了,像家樂福、永輝等超市都是他供貨,北京有一半的黃瓜掌握在他的手中,一年的成交額有幾個億!
像他們這樣的人在這個市場上比比皆是,隨便拉一個人出來,可能就是"某某蔬菜大王",身家在數億以上,不過這幫人也是能吃苦,無論是寒冬酷暑,或者是風吹雨打,除了過春節,其餘時間都是全勤!
由此可見,上班族還不如他們賣菜賺的錢多,只不過吃得下這個苦的人已經不多了,那麼新發地是如何發展成這個樣子的呢?這才是我們想要探討的問題。
二、北京新發地背後的秘密
如此大的菜市場在一朝一夕之間就形成,那完全就是痴人說夢。其實新發地這個地方存在很久了,在清朝的時候,這個地方周圍全都是種菜的,而且在當時,這個最繁華的菜市場中心還有個響亮的名號,叫做"新墳地"。
毫無疑問,它當時就是和"公主墳"、"八王墳"是一模一樣的東西,所以有將近三百年的時間,這個地方就是一個墳場!
改革開放以後,這個地方才算是迎來了自己發展的契機,那時新發地由於是北京城南北交通的中心,於是就有很多人自發的在這個地方擺攤,那時還沒強調這裡是一個菜市場,所以有很多的行業都在此。慢慢的過了十幾年以後,北京開始開放本地的肉菜市場,於是全國各地的瓜果蔬菜一窩蜂似的湧進了北京城。
那麼毫無疑問,原本有點基礎的新發地就變成了他們首選的第一站,如果僅僅是這樣,沒有有心人在背後促成的話,這個地方最多就是一個集市。
當時新發地的村支書名叫孟友發,他看到了新發地的潛力,於是默默找到了生產隊隊長張玉璽,倆人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拿下了十五畝的土地投資了十五萬元,建造起了一個小型的菜市場。
很快,他們就大獲成功!新發地農貿集市一發不可收拾,從十五畝土地變到了一千六百畝,管理人員也增加了一千多名,新發地一下子成為了全國之最!
原來的新發地菜市場只是經營瓜果蔬菜,擴大以後,只要是商品都可以在裡面找到一席之地,當你進入新發地以後,首先要做的就是不讓自己迷路,然後再去找自己想要買的東西。大概率的情況是,基本上那一條街都是你要買的東西,比如說買南瓜,就有專門的南瓜一條街,十分的方便。
而除了這個最大的農貿集市以外,新發地還帶動了周圍的興起,比如說很多開發商在這裡附近搞房地產,像什麼什麼小區之類的比比皆是,他們都是附近的批發商老闆和拆遷戶居住的場所,而且裡面價值也是不菲的。
除了房產,新發地最重要的東西就是物流了,畢竟東西要運的出去才能夠賺得到錢,因此在它的附近就開發出了無數多個物流的基地,甚至還有自己的長途客運站,裡面旅店、酒館應有盡有,讓人眼花繚亂,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哪個旅遊風景區。
總而言之,經過了將近三十年代發展,新發地從以前三百年的大墳場,變成了現在無比繁榮的大集市,甚至還輻射到了臨近的好幾座城市,像河南、河北、天津等等,基本上都是靠著這個菜市場買菜吃,而且他帶動的就業和GDP更是不容小覷,根本和一個上市公司做出了一樣的貢獻。
而新發地的大爺大媽們,等到晚上萬家飄起嫋嫋炊煙的時候,就帶著滿足的笑容落下鐵閘門,開始回家休息。走在路上,傍晚的夕陽依舊是那麼的美好、溫暖,他們也賺得盆滿缽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