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諾獎得主:美國表現得像個第三世界國家,正在走向大蕭條

2020-12-20 騰訊網

亞太日報編譯 艾仁

據英國衛報報導,哥倫比亞大學教授、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約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近日表示,美國總統川普對新冠疫情的失敗處理,不但使美國看上去像一個「第三世界」國家,還正在將美國引向第二次經濟大蕭條。

斯蒂格利茨對川普進行了猛烈抨擊,稱數百萬人正在湧向「食品銀行」,正在因為沒有病假而繼續工作,正在因為不平等的社會保障體制而死去。

他表示:「湧向『食品銀行』的人太多了,甚至超出了其供應能力。它(美國)就像一個『第三世界』國家,公共社會保障體系沒有起到任何作用。」 他還表示,14%的美國人正在依賴食品券生活,並預測美國失業率在未來幾個月內可能達到30%,而社會基礎設施無法應對這一局面。

斯蒂格利茨指出,「美國的社會保障措施不充分,不平等現象非常嚴重,而新冠病毒更容易攻擊那些健康狀況差的人。在發達國家裡,美國是整體健康狀況最差、健康不平等現象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他還表示,共和黨人反對給新冠病毒患者10天病假的決定令人難以置信,因為這意味著許多人即便感染病毒也要繼續上班。「美國的失業保險非常薄弱,人們認為不能指望它。」

在被問到美國是否會走向第二次大蕭條時,這位諾貝爾獎得主給予了肯定的回答。「簡單來說,答案是肯定的。如果你把疫情問題留給唐納·川普和米奇·麥康奈爾解決,那我們將會面臨大蕭條。但如果我們有正確的政策結構,我們可以輕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

斯蒂格利茨認為,川普的治理不善導致白宮負責流行病事務的辦公室此前被關閉,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的資金被削減,導致美國陷入了沒有足夠試劑盒、口罩和防護裝備的危機。此外,總統還鼓勵儘快復工,這又有可能引發新一輪疫情爆發。

他指出:「在這種情況下,不是政府而是恐懼引發了封鎖措施的實施。我們擔心,除了食品,人們不會在其他任何東西上花錢,而這就是大蕭條的定義。」「我們沒有做好準備,但即便考慮到不準備的程度,川普把疫情當作政治而不是科學來處理的決定,也意味著我們的應對要差很多。」

斯蒂格利茨強調,當前危機增加了各個國家的脆弱性,這將導致供應鏈縮短,更加強調糧食和能源的自給自足。然而,現代生產方法的複雜性意味著自給自足是行不通的。

不過,他補充道:「抗擊全球流行病和氣候變化需要全球合作。但美國總統不明白這一點。我希望我們能從這個角度出發,意識到多邊主義比我們想像中更為重要。它不能只是一個靠企業驅動的全球化過程,我們還必須讓它更有彈性。」

(來源:亞太日報APD News)

相關焦點

  • 諾獎得主批評川普讓美國像個第三世界國家
    據英國《每日郵報》4月23日報導,世界知名經濟學家、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瑟夫·斯蒂格利茨,日前猛烈抨擊美國總統川普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方面的糟糕表現,讓美國看起來像是一個第三世界國家。他還警告說,如果川普繼續執政,美國可能出現第二次經濟大蕭條。
  • 諾貝爾獎得主炮轟川普:美國就像第三世界國家,你若下臺還有救
    據《每日郵報》4月23日報導,一位曾獲得諾貝爾獎的經濟學家表示,由於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處理新冠肺炎疫情的方式太差勁,導致美國現在看起來就像是一個「第三世界」國家,如果川普不下臺,經濟大蕭條板上釘釘。
  • 美諾獎得主挽留華人學者:沒有他們,美國可能會跌至二流
    (澎湃新聞、科技日報)· 國際交流美諾獎得主挽留華人學者:沒有他們,美國可能會跌至二流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美國能源部前部長、華裔學者朱棣文。圖片來源:DARREN HAUCK | THE NEW YORK TIMES在中美兩國緊張局勢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美國學界人士意識到,他們正在失去美國創新力量的重要力量之一——華人學者。近日,諾獎得主、美國史丹福大學物理學教授朱棣文(Steven Chu)在接受《自然》新聞(Nature News)的採訪時表示:「(華人)科學家確實正在離開美國……我正在試圖說服這些科學家不要走。
  • 「全世界都看著:美國像個第三世界國家」
    ,但表現得卻像一個第三世界國家;我們過去常常從美國尋求民主治理的啟示。緬甸是一個貧窮的國家,正在與種族衝突和新冠病毒作鬥爭,而這可能會使該國本就破敗的醫院超負荷運轉。但這些都沒有阻止政客們同情這個他們認為「已經迷失方向」的國家。緬甸國會議員敏烏(U Myint Oo)說:「我為美國人感到難過。但我們幫不了美國,因為我們是一個非常小的國家。」
  • 美國像是第三世界新領袖
    而長期自詡為世界領導者的美國,面對小國試圖挑戰地區秩序和國際關係原則的行為,卻採取了一種姑息、縱容甚至支持的態度。  面對西亞北非的動蕩局勢,美國沒有像對待伊拉克和阿富汗那樣衝在前面,而是開始隱身幕後,姑息一些國家擴大執行聯合國安理會的決議,縱容一些地區小國內部的局勢動蕩。換言之,美國現在似乎更願意樂觀其成,躲在一邊坐山觀虎鬥,靜靜地等待塵埃落定。
  • 中國與第三世界國家是天然盟友
    埃及是第一個同新中國建交的阿拉伯和非洲國家,中埃關係歷久彌新,完全經得住風雨考驗。穆爾西總統在埃及政局餘震不斷情況下就來華訪問,顯示出雙方對鞏固和發展中埃戰略合作關係的高度重視。  在某種程度上,中埃關係實際是中國與第三世界國家關係的縮影。從國際視野看,中國與第三世界加強合作意義重大。毛澤東同志曾說過,政治就是把我們的人搞得多多的,把敵人搞得少少的。搞外交同樣如此。
  • 美媒:新冠病毒暴露美國有多麼落後,某些方面更像是「第三世界國家」
    【編譯/觀察者網 熊超然】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不斷增加、國內大範圍病毒檢測工作進展緩慢、美股更是短短8個交易日內四度熔斷……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美國社會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動蕩與恐慌之中。 許多人開始反思和質疑,川普政府是否有能力遏制疫情,美國的「國家實力」是否開始出現了動搖?
  • 與中國比,美國屬於第三世界?
    其中,《紐約時報》刊發了著名專欄作家託馬斯·弗裡德曼的一篇文章,被國內媒體廣泛轉載,轉載的標題是《與中國比美國是第三世界》。     對待外國人的意見,我們有自己的標準,原則上是甄別其用意,擇善而收。但這個原則操作起來並不容易,通常到後面,就成了批評的意見大都不善意,聽得進去的都是順耳之言了。
  • 專訪問答|菲爾茲獎得主丘成桐:正與北京交流合建數學所
    在今天舉行的中關村論壇開幕式後,「數學界諾獎」菲爾茲獎的首位華人得主、著名數學家丘成桐接受北京日報記者採訪時透露,為推動北京基礎科研發展,其正牽頭與北京市商談合作在懷柔科學城建立數學所,並將引進更多世界一流數學科學家加入。
  • 與諾獎得主面對面
    新華網德國林道7月1日電(記者唐志強)「不要害羞,無論是茶歇還是在其他社交場合,抓住機會去接觸那些諾貝爾獎得主!」德國林道諾貝爾獎論壇委員會主席康特斯特·貝蒂娜·貝納多特1日對數百名來自全球各地的青年學者呼籲。當天,第62屆林道諾貝爾獎得主論壇在德國南部小城林道開幕,來自全球69個國家和地區的約590名青年研究人員將在今後一周裡近距離接觸27名諾獎獲得主。
  • 講座|新自由主義的絕境中,第三世界出路在哪?
    當然,在帕特奈克的討論裡,中國在新自由主義-資本主義的語境下是作為例外狀況出現的,中國以其龐大的體量和經濟實力或許也可以免於像其他較為弱勢的第三世界國家一樣,任由發達國家及其新自由主義經濟的壓制。帕特奈克認為,新自由主義-資本主義在應對這種生產趨勢時,以價格堆砌起來的泡沫作為抵消措施。
  • 關於第三世界發展學的讀書筆記
    白宮發布的美國版本中,人們看到川普面向前方,十分鎮定,自信地向後倚坐。他雙臂交叉,對其他領導人頗為不屑,而他們則懇求地朝向他。 法國總統辦公室發布的法國版照片顯示,馬克龍正在與川普談判,其他領導人的目光鎖定馬克龍,顯得十分著迷。 為德國政府工作、今年世界新聞攝影獎的獲得者耶斯科·登策爾拍攝的則是,默克爾雙手撐在桌子上,明顯緊張的川普看著她,聽她講話而沒有反應。
  • 諾貝爾獎得主最多的國家:共有383人獲獎,比歐盟國家加起來還多
    相信諾貝爾獎的獲得者絕對是這一問題的完美答案,作為這個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重要獎項,這個獎項可以說是很多人終生奮鬥的目標了,而科研經費全球第一的美國,自然也就是這一獎項得主最多的國家了。目前這個國家的諾獎得主究竟有多少呢?從wiki收錄的2018年數據中來看,這個國家一共有383人獲獎,這是什麼概念呢?
  • 衛庶:關於第三世界發展學的讀書筆記
    影片說,其實,從歐巴馬數年前宣布美國將重返亞太時,美國就已經對中國宣戰了。影片告訴我們,美國視中國的強大為威脅,這使白宮把中國視為「最完美的敵人」。導演表示,「美國和中國可能正在走向戰爭,核戰爭不再不可想像。」電影的深邃之處就是揭示了中國與第三世界人民、與帝國主義之間的深刻關係。
  • 諾獎得主克萊齊奧:寫作像是旅行 閱讀跟著感覺
    諾獎得主克萊齊奧:寫作像是旅行 閱讀跟著感覺 2008年10月14日 12:53 來源:東方早報   史:您曾在許多國家住,可現在我們正好在法國把您給找著了,對不對?   勒:對,對。我這會兒就在法國。本來我過幾天就要去加拿大的,可現在我還在法國。   史:您成長在許多國家,又滿世界地住,說到這兒,您把哪兒當家呢?   勒:噢,事實上,我會說是模里西斯,那是我祖輩呆過的地方,我真把它當成小小的祖國。所以,就是模里西斯。
  • 平民的勝利:大蕭條時代美國電影回眸
    好萊塢在上世紀30時代的繁榮有很多原因:比如30年代初問世的有聲電影極大地刺激了美國電影市場,儘管經濟不景氣,依然有相當數量的觀眾蜂擁前往觀看這種更加「新奇的玩意兒」;比如,早在大蕭條之前,美國人已經擁有了近30年的電影經驗,並產生過《一個國家的誕生》這樣的經典之作;比如當時的電影票價十分便宜(成人15美分,幼兒5美分,這對於大多數貧苦家庭也只一筆很小的開支),因此成為大多數窮人的唯一娛樂
  • 直擊諾獎 | 歷年諾獎得主帶你親歷最強大腦的頂級書單
    本期我們精選了歷年諾貝爾獎得主權威著作和力薦好書,帶你一起品讀大師經典。01.諾獎得主相關著作2020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米爾格羅姆2019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班納吉;迪弗洛兩位作者深入五大洲多個國家的窮人世界,調查貧困人群最集中的18個國家和地區,探尋貧窮真正的根源,為什麼窮人逃不出「貧窮陷阱」?2015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安格斯·迪頓
  • 新晉諾獎得主:抗擊新冠不會像C肝持久戰,疫苗明年有希望
    「我有點驚訝,現在還沒有像C肝特效藥那樣的新冠特效藥問世。」10月29日晚間,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美國病毒學家哈維·奧爾特(Harvey J.Alter)通過視頻方式與正在上海準備參加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的記者們連線。C肝病毒發現史對於眼下新冠疫情的借鑑意義,成為討論的焦點。
  • 強行復工,美國這些州竟然淪為「第三世界國家」?
    美國部分州的疫情走勢為何淪落到與「第三世界國家」為伍的水平?疫情肆虐之下強行復工「保經濟」會帶來怎樣的後果?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長江商學院陳龍教授的最新分析。美國面臨的危機顯然更引人注目,整體數據掩蓋了疫情經濟正在出現分化的事實,兩種模式的曲線各異。南部和西南部的一些州正在出現和上述發展中國家類似的疫情曲線——病毒仍在快速傳播的情況下,經濟強行重啟。
  • 諾獎華裔得主的難忘回憶
    幸運地,中華民族終於走完了這個長夜,看見了曙光……驗證馮友蘭在《西南聯大紀念碑碑文》中的一段話:    我國家以世界之古國,居東亞之天府,本應紹漢唐之遺烈,作並世之先進。將來建國完成,必於世界歷史,居獨特之地位。蓋並世列強,雖新而不古;希臘、羅馬,有古而無今。惟我國家,亙古亙今,亦新亦舊,斯所謂「周雖舊邦,其命維新」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