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將在重點廊道和主要交通沿線試點規劃建設新市鎮

2020-12-19 同花順財經

人民網北京1月12日電北京市十五屆人大三次會議今天上午開幕,北京市市長陳吉寧作政府工作報告。陳吉寧說,今年將進一步完善新型城鎮體系,在重點廊道和主要交通沿線試點規劃建設新市鎮。

深入實施新一輪城市南部地區發展行動計劃,加快推進豐臺火車站、麗澤金融商務區、房山琉璃河大遺址公園等項目建設,推動首都醫科大學新校區規劃建設,有效提升大興、房山等南部新城綜合承載力。

總結推廣王四營鄉試點經驗,推進「一綠」地區城市化建設,探索「二綠」地區規劃建設新路徑。

推進京西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建設,落實新首鋼地區三年行動計劃,狠抓軌道交通冬奧支線等十大攻堅工程建設。

調整優化生態涵養區考評指標體系,深化平原區與生態涵養區結對協作,加快國道109高速新線等基礎設施建設。

來源: 人民網

相關焦點

  • 北京今年推動首都醫科大學新校區規劃建設
    (原標題:北京今年推動首都醫科大學新校區規劃建設) 新京報快訊(記者 吳為)1月12日,北京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北京市市長陳吉寧作政府工作報告。
  • 北京通州與北三縣將進行「新市鎮協同發展」研究
    小編獲悉,近日市發改委發布了「通州區與廊坊北三縣新市鎮協同發展問題研究比選公告」,將梳理總結通州區與廊坊北三縣新市鎮發展基礎和現狀,借鑑國內外跨區域新市鎮、特色小城鎮協同發展的先進經驗,立足新市鎮功能定位,突出創新城鄉功能組織體系,從區域協同發展的角度,深入分析存在的問題,研究提出本市推動通州區與廊坊北三縣新市鎮協同發展的政策意見建議。
  • 通州北三縣協同發展規劃出爐,9個關鍵詞劃重點
    按照城綠交融、主次分明、組團布局、縱深發展的布局思路,構建「一中心、一綠洲、四組團、四片區、多廊道、多節點」的空間結構。一中心即北京城市副中心,是區域發展的功能中樞,統領區域城鎮空間布局與設施系統建設。一綠洲即北運河—潮白河中部地區的大尺度生態綠洲,是區域生態體系建設的主體。四組團即城市功能集中建設的重點區域。四片區即4個大型生態斑塊。多廊道即多條生態廊道。
  • 詳細規劃來了!高明西江沿岸和秀麗河沿線將這樣建設
    該段碧道自北向南,依次分為休閒漁家灣段、西江新陽臺段、生態淨水園段和動感創意港段4個功能分區,未來將形成以都市型為主,集「生態保育、文化體驗、娛樂休閒、旅遊觀光、交通換乘」等多功能於一體的「西江濱水活力帶」。而秀麗河沿線碧道,北起君御海城,南至城區飛馬公園附近,總長度約12公裡,由北向南同樣有4個功能分區,分別是古韻遊覽段、生態田園段、文韻休閒段和生活娛樂段。
  • 北京將打造五條通風廊道 南中軸增加新「奧森」
    市規劃委副主任王飛表示,《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04年-2020年)》批覆十年,首都已經步入現代化國際大都市行列,但也存在人口無序過快增長、交通擁堵、城市空間「攤大餅」、大氣汙染等一系列問題。現在總體規劃修改在《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背景下進行,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優化空間布局和產業布局,為統籌治理「大城市病」打好基礎。
  • 德清新市鎮:「三城建設」打造高品位小城市
    憑藉得天獨厚的優勢,近年來,該鎮緊緊圍繞「工業商貿富城」「歷史文化名城」「生態田園新城」三城建設,按下了發展的快進鍵。  2017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也是新市第三輪小城市試點培育的第一年,新市鎮在項目引進、接滬融杭、城鎮建設等方面均實現了突破。
  • 建設生態廊道 打造美麗鹽城
    黨的十九大以來,我市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大力推進生態空間建設,在骨幹河道、交通要道等沿線區域建成一批防護林、景觀帶,森林質量、綠色空間和生態功能不斷向好,為打造「水綠鹽城」提供有力支撐。生態環境關乎百姓福祉。
  • 北京城市建設提速,首創打造新市鎮樣本
    北京城市建設提速,首創打造新市鎮樣本 房天下
  • 「規劃」劃重點!浦東新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17-2035)公布
    主要圍繞軌道交通11號線三林站及上南路沿線布局,提升三林老街的風貌特色,完善綜合服務配套能力。御橋地區中心主要服務北蔡鎮南部地區及康橋鎮北部地區,是以商業商貿為特色的綜合型地區中心。主要以軌道交通11號線站點為核心,重點加強地區綜合服務能力,提升商務辦公功能和生活服務功能,輻射周邊地區。
  • 突出重點統籌聯動推進黃河生態廊道提質升級
    面對國家賦予的歷史使命,河南省委省政府牢記囑託、對標對表,將黃河生態廊道建設作為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的具體舉措和「先手棋」,推動黃河生態廊道提質升級,扮靚母親河,力爭在黃河全流域樹立起河南標杆。
  • 北京大興重點打造5大綠色廊道實現「穿過森林去機場」
    北京大興重點打造5大綠色廊道實現「穿過森林去機場」 2019年06月28日 15:11:00來源:中國新聞網 2019年,圍繞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周邊、「五縱兩橫」綠色廊道、拆除騰退區域,實施造林綠化任務3.28萬畝,全力打造大綠大美的綠色國門新形象,目前已完成造林面積1.4萬畝,栽植喬灌木48萬餘株。  負責人指出,今年大興將重點打造五大綠色廊道,主要集中在機場高速、京開高速、京臺高速及南五環路、南六環路綠色通道建設方面,不斷完善互聯互通的綠色生態廊道體系,逐步實現「穿過森林去機場」的目標。
  • 交通運輸部發布交通強國建設上海市試點任務要點
    》,主要內容如下:一、原則同意在推進長三角交通一體化、打造世界一流國際航運中心、提升城市交通服務體系系統協同能力、提升交通創新發展能力、提高交通運輸治理體系精細化管理能力等方面開展試點(具體要點附後),請進一步完善試點實施方案,細化試點任務,落實具體舉措,明確階段目標和時間進度,並及時向交通運輸部報備。
  • 北京城市副中心初步規劃兩級多條通風廊道
    北京城市副中心將作為一個單獨的區域,開展通風廊道的規劃建設,初步規劃兩級多條通風廊道。杜吳鵬表示,北京已開展通州及周邊區域通風廊道構建前期工作。根據初步設想,作為城市副中心,通州地區將作為一個單獨的區域規劃通風廊道,現初步開展了兩級多條通風廊道系統的規劃和氣候評估。據了解,規劃的區域包括通州、亦莊以及周邊鄰近地區。  氣象部門也表示,副中心將作為一個單獨區域,開展通風廊道的規劃建設,初步規劃建設兩級多條通風廊道。
  • 北京將構建5條一級通風廊道 每條寬度500米以上
    劃入通風廊道的區域嚴控建設規模,並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打通阻礙廊道連通的關鍵節點。  生態紅線區佔70%以上  昨日,在「習總書記視察北京講話兩周年來北京市新舉措新成果」發布會上,市規委副主任王飛介紹,為貫徹落實總書記的指示要求,加強對城鄉建設的管控約束,建立全域空間管控體系,開展了生態紅線和城市增長邊界劃定工作,將市域空間劃分為生態紅線區、集中建設區和限制建設區。
  • 交通運輸部正式批覆四川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工作
    (二)試點內容及實施路徑。1.規劃一體化。統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交通運輸規劃,積極開展客運一體化、物流一體化、政策協同化等創新性研究,推動設施互聯互通、服務共建共享、管理高效協同。2.網絡一體化。完善覆蓋全生命周期的資金保障制度,健全長期資金籌措渠道,建立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的政府投入機制,加強政府投資項目評審論證,提高項目可行性。優化調整招商模式,按照「效益搭配、規模適度」的原則,合理搭配項目資源,引導社會資本參與高原山區公路建設養護。探索創新「交通+」模式,推動交通項目與沿線產業園區、土地、旅遊、礦產資源等一體化開發,增強項目融資能力。
  • 北京試點建設長城國家公園
    北京試點建設長城國家公園 2017-11-11 19:26:1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陳海峰
  • 廣東碧道建設試點見成效 已形成旅遊廊道
    2020-09-09 10:26:56 來源:央視網央視網消息:從去年開始,廣東省規劃了18個試點區域,著力打造總長為400公裡的碧道建設。一年多過去了,碧道陸續建成,碧道不但改善了試點區域的基礎設施,還盤活全域資源發展,推動產生「碧道經濟效應」。
  • 沿黃快速公路、生態大道、生態廊道等項目建設
    全市生態保護工作推進會提出,要把沿黃生態廊道作為重中之重,堅持規劃引領、分區分段推進、提升綠化品質、注重綜合效益,把沿黃生態廊道打造成黃河沿線重要的綠色屏障、展示黃河風光的重要窗口。  沿黃、生態、廊道。關鍵詞已明確,關鍵點該如何建設?
  • 北京通州與北三縣協同發展規劃
    《規劃》指出,北京市政府將從產業分工、交通建設、公共服務等多方面推進通州區與北三縣協同發展,構建「城市副中心—發展組團—特色小城鎮(新市鎮)—美麗鄉村」四級聯動城鄉體系,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進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探索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新機制。
  • 北京試點智能電動門
    12.05-12.11 | 發改委部署城際和市域(郊)鐵路建設;全球首條智能軌道快運系統運營線在四川宜賓開通行業政策發改委部署城際和市域(郊)鐵路建設國家發改委近日組織召開專題會議,全面部署加快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和市域(郊)鐵路規劃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