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探險運動近年來受到許多年輕人的追捧,這項極限運動要求探險者徒手或使用專門裝備,從低海拔地形向高海拔山峰進行攀登,過程充滿挑戰與刺激。
這項極限運動一般以高海拔(一般為3000米以上)山地為主,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同樣蘊藏著許許多多的珍貴食材,這也正是大自然專門為冒險家所準備的饕餮美味。
高山上的美味,營養搭配是關鍵
世界上14座海拔8000米以上的山峰有9座在中國及中國邊境線上,高海拔地區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使其蘊育出的食材異常珍貴。其中一些不得不提的天然食材不僅美味且營養價值極高。
喜馬拉雅山巖鹽:人類有史以來最早的營養補充食品,尤其在高山探險這項過快消耗體能的極限活動中。喜馬拉雅山巖鹽含有80多種細胞生存所必需的礦物質與微量元素,還可以加強與一氧化碳的承載與轉換,被當地原住居民稱為"生命之鹽"。
藏香豬:又名「人參豬」,是我國唯一的放牧型豬種,生長在海拔3000——4000米的高原地帶,肉品中胺基酸含量最高,微量元素最高,脂肪含量最低,是藏民的傳統民族美食。
松茸:純天然的珍稀名貴食用菌類,被譽為「菌中之王」,它長在寒溫帶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山林地,是世界上最珍貴的天然藥用菌類,有特別的濃香,口感如鮑魚,極潤滑爽口。
對於探險者來說,除了應對正常的高原反應,登山者還要承擔攀登時的各種突發危險以及艱苦條件下的必要能量補充,所以,高山營養學能夠直接影響到攀登者的身體狀態。
滿足味蕾的同時,營養搭配、能量補充是不可忽視的,無論是巖鹽,豬肉,還是菌類,他們都含有大量的營養素:(糖類,脂肪,蛋白質)及礦物質,維生素。這些高山上的美食不僅滿足了探險者的味蕾,也為探險者增強了基本的能量儲備,這也正是研究高山營養學的根本原因。
「學術猛男」劉勇 用實踐譜寫高山之歌
目前國內在高山營養學這一學術研究領域也日趨成熟,其中一位特別專注於高山營養學方面研究,並取得斐然成績的人士得到了大家的關注。與想像中的不同,他並非天天坐在辦公室裡帶著厚厚眼鏡片的學術男,恰恰相反,他是一位真正來源於生活,提煉和升華知識技能的實戰家。
「學術猛男」:劉勇,全能攀巖者,四川大學戶外運動研究所秘書長,研究員,致力於高山營養和運動與營養學的研究、四川大學體育研究所運動人體科學專業碩士。於2012年9月被吸納為國際高山醫學會(ISMM)正式會員,目前為高原醫學及高山營養學方面的資深專家。
他的探險足跡遍布了世界各地,不論是世界之巔的喜瑪拉雅、喀喇崑崙、邛崍山脈、橫斷山脈、還是阿爾卑斯山脈、北美、中南美洲及亞洲、南極大陸等地,在全球首攀開發了超過30座未登峰或新路線。
正是因為劉勇擁有著豐富的攀登技巧和不同極限運動挑戰的實戰經驗,多年來他在高山營養學的研究領域精耕細作,成功的編譯及撰寫了<普通人群急進高原的營養調查>、<中美聯合登山隊6000米高峰攀登的體適能和營養調查>、<高原病與急救醫學>等11餘項中外學術成果,成果斐然。
目前,他仍一直活躍在徵服的旅途中,去嘗試和挑戰更多的地方,用實踐去追尋知識的真知。他用行動證明了內心:挑戰自己,永不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