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拿麻醬只當蘸料,一次麻醬系主食的真愛測評

2021-02-16 什麼值得吃

北方人無論是吃涮肉還是吃火鍋,一定都會配上一碗麻醬蘸料,初到北方的南方人通常很難理解。對於麻醬,北方人民的喜愛絕不僅僅是一碗蘸料可以表達的,麻醬涼麵,麻醬拌菜,麻醬沙拉,麵茶,還有隨處可見的麻醬燒餅,麻醬花卷和麻醬小食,把一切和麻醬混合,是北京人喜愛麻醬的方式。老字號的餐廳裡,一定有和麻醬有關的主食。

還記得小時候,第一次去東來順吃飯,我爸最後點的那份麻醬燒餅,酥酥脆脆的,咬下去第一口就看到裡面一層麻醬一層餅,哇!每一口都麻醬香味濃鬱,回味無窮……不說不說了,我可是一個正經的編輯。

於是就著回憶,伴著想念,「麻醬系主食」狂飯的我開啟了這次測評,但碰到了一個嚴峻的問題,吃不胖天團大部分都是南方人,那些我腦海裡好吃又溫馨的感覺,他們統統無法感受到。為了能讓他們親口體會到「麻醬國粹」的偉大,我從北四環出發繞了整個城市一圈,買全了北京最有代表性的麻醬主食,給愛麻醬的大家做一次全方位測評。

雖然攝影小哥哥看到一桌子的麻醬食品表示仿佛孕吐,但還是用最專業的態度完成了此次拍攝

這篇推送你將看到麻醬系主食帶來的視覺衝擊以及口感描述。我們選取了以下類麻醬主食燒餅、糖花卷、糖火燒,還有「麻醬小食」作為番外篇特別挑選了「京味兒十足的店」老字號聚寶源、「未來老字號」老回回洪記小吃、「北京糕點代表」稻香村百年義利大懶龍。為了大家能夠不受品牌的影響,我們實際測評時是採取的盲測法,立志做到不為品牌代言,只為找到最合適的食物的口感。

口感

燒餅是酥脆還是難嚼,麵團間是不是有呼吸感都是我們考量的範圍。

酥脆程度分為幹、較幹、適中、酥脆、酥脆掉渣

口感軟硬分為硬、較硬、適中、軟、酥軟

味道

麻醬濃鬱程度、食物本身的甜、鹹度我們將做出判斷。

麻醬濃鬱程度分別為淡、較淡、適中、濃、濃鬱

甜度分別為淡、甜膩、較甜、適中、香甜

麻醬燒餅的精髓在於一層麻醬一層餅,上面鋪滿熟香的芝麻,餅酥脆鹹香,每咬一口都有掉渣的滿足。天團全員好評的燒餅來自聚寶源,吃過一次之後就念念不忘,每逢有人去牛街,一定得讓他帶幾個回來。但外帶回來之後燒餅會涼,微波爐叮一下質感會塌軟,用烤箱或是平底煎鍋熱出脆皮,好吃程度一定會提升一個 LEVEL!

PS:排名按照先後順序。

聚寶源

綜合評分 4.3

燒餅的層次怡人,麵餅酥脆,用手按一按,能感受到麵餅回彈。適中的麻醬口感且有一定的椒鹽味,上面的芝麻也恰到好處,熟芝麻的香味和餅中椒鹽的味道讓整個燒餅回味無窮。

在南北關於麻醬的爭執中,聚寶源的燒餅是能讓人歇戰的,除了熱量太高,它還有其他缺點嗎?

洪記

綜合評分 3.8

洪記小吃的麻醬燒餅是燒餅中,麻醬口感最濃鬱的一款,麵餅間的層次感還不錯。但比起聚寶源,它的鹹香味沒有散出來,而是死死地壓在了面裡,沒有誘惑力。

老回回

綜合評分 2.7


Emmm……這就是個實實在在的餅啊,毫無呼吸感,每層都疊在了一起。裡面的麻醬也不均勻,口感太實,麻醬缺少香味。上面的芝麻雖然很多,卻沒有香味。

和田玉

綜合評分 1.7

抱著發現美食的心態,排隊買來這家的燒餅,這個燒餅,除了看起來是一個麻醬燒餅,好像並沒有什麼特色啊。上面鋪滿芝麻,這個燒餅內心充實著麵粉,好無麻醬香味,口感乾巴巴的,差評。

花卷大概是北方人對麵食追求美感而在饅頭基礎上做出的創新面點。能把花卷做好的麵點師可以說非常不簡單了。前期和面的手藝,麵粉的發酵,後期花卷的造型,每一步都是對麵點師的考驗。麻醬花卷是以麻醬和紅糖為餡料,塗在麵皮上,捲成的。因為工藝複雜,市面上所以能買到好吃的花卷並不多。

老回回

綜合評分 4.3


這次測評中意外讓人瘋狂愛上的,就這餡料多到流心的老回回紅糖花卷,這不就是老北京的「髒髒包」!毫不吝嗇的濃稠麻醬和紅糖混合後吃出了巧克力的質感,欲!罷!不!能!

老回回的麻醬花卷光是看外表就像是髒髒包一樣,黑乎乎的一團,每一層麵皮都卷了一層麻醬紅糖。由於糖和醬居多,會有點點黏,吃完以後滿嘴滿臉的麻醬紅糖也是我喜歡的自然紅色號。正是由於它充足的餡兒料,每咬一口都能感到麻醬的厚重感以及紅糖味,讓愛麻醬紅糖的人愛不釋口,也讓無法接受麻醬人敬而遠之(這類人根本不會打開這篇文章)……唯一的遺憾大概就是個別會有紅糖不均勻的地方,讓你一口吃到甜炸的紅糖塊。

記得我被它髒過嘴吧,為它打過電話。

大懶龍

綜合評分 3.2


從花卷的成色就可以看出麻醬的味很足。整體很有韌性,甜度也比較淡,口感適中清淡,屬於無功無過的麻醬花卷。

洪記

綜合評分 2.2


這難道不是一個純粹的饅頭?麻醬味道沒有就算了,連點紅糖的甜度都沒有,屬於北方系硬面饅頭類。哦,不!這就是一個饅頭。

糖火燒是在一種起源於滿族的傳統小吃。將製作好的燒餅生坯,直接貼在缸壁上烤熟。至今已有 300 多年歷史,從通州傳入北京,成為北京小吃。味道香甜味厚,綿軟不粘,是北京人常吃的早點之一。糖火燒無論夏熱冬冷,都可以長時間存放,成為了饋贈親友的禮品。上世紀六十年代,印度總理赫魯來華訪問,就曾點名要吃糖火燒。聽到這裡,你是不是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哪一種最好吃了?!

聚寶源

綜合評分 4.3


雖然是甜,但絕對不膩,麻醬的味道從「糖」中體現出來了,甚至有點點鹹味,外層是烤制過的脆脆的,裡面軟軟的。

洪記

綜合評分 4.2


這個看起來有點點點……醜?用手掰一下,好軟啊,甚至有點點棗糕的感覺。雖然麻醬的感覺沒有那麼強烈,但柔軟溼潤的口感,還是為他贏得了一定的好感度。

老回回

綜合評分 3.5


這個是盲測裡面第一個,大家第一次嘗試的糖火燒就是這個。好多人說這還是一個紅褐色的麵疙瘩,在嘴裡有點點噎人???這是糖火燒裡面甜度最低的一個了,能算是一個中規中矩的糖火燒。

以下糖火燒都屬於保質期時間更長的,而且相對來說,個頭比較小。

稻香村

綜合評分 3.2

稻香村口感還是有麻醬口感,裡面也比較軟,一個超級結實。慢慢品的話,起碼不討厭。

義利桂花糖火燒

義利木糖醇糖火燒

德勝齋

綜合評分 1.3

……這些難道不是月餅?吃一口就會比較膩。義利的就是外面幹,裡面硬,而且甜味特別重,幾乎沒有麻醬味道,甚至有點點粘牙。德勝齋糖火燒是所有糖火燒裡面最能滿足糖火燒想像的了,外硬裡軟,裡面甚至有麻醬紅糖和麵餅的層次感。但是!!!揮之不去的甜味,一度讓我們膩上了頭。

除了以上這些麻醬食品,我們還找到了麻醬排、麻醬威化餅和麻醬麵包。向偉大的美食發明家低頭!



義利麻醬排

綜合評分 4.3


第一次聽說有麻醬排的時候,「麻將牌」???請給我來一套,我要胡一天!吃到麻醬排的時候,大家表示遇見了一種驚喜,這是一款集結了甜味、鹹味和麻醬味的產品。吃一口的時候,這是啥?甜不甜,鹹不鹹的,不硬也不軟……慢慢回味竟然可以感受到白色酥脆的口感以及麻醬層的溼潤,正是甜鹹口和麻醬的配合,成為了一種驚喜。

義利麻醬威化 / 稻香村麻醬威化

綜合評分 3.0/ 3.7


義利的威化餅很脆,咔吱咔吱……就掉渣,威化餅很甜很甜,麻醬的味道被甜度所掩蓋,這種脆因為醬料不夠厚重而顯得很單薄,輕輕一壓就碎了。

稻香村的威化餅相對來說就給人感覺厚重一點,不容易掉渣。口感上來說麻醬口感相對來說比較濃,甜度適中,相對來說配比和諧。



稻香村麻醬麵包

綜合評分 2.8

麵包看起來像……(你說像什麼就是什麼吧)整體平淡無奇,麵包表面有點硬,裡面軟軟的,麻醬本來也不多,一層一層裹在裡面,口感上感受不到麻醬的味道,甚至有點點麵包香精的味道。

測完這麼多麻醬食品,我們覺得這幾款你可以嘗試。

入門麻醬愛好者

義利麻醬排、聚寶源麻醬燒餅


中等麻醬愛好者

洪記糖火燒、稻香村麻醬威化


狂熱麻醬愛好者

老回回麻醬花卷、聚寶源糖火燒


謝謝你看到這裡,希望能通過我簡單的描述,能讓你感受到食物本身的味道,最後把四個評分表匯總放到這裡。

附上我們的購買店鋪和地址,如果你有被種草,可以直接去買~

文:劉餅乾兒

圖:蓋子

設計:喬治

相關焦點

  • 別拿麻醬只當蘸料!它還有九大好處,看完你就明白了~
    前幾天朋友們小聚,正在為吃什麼猶豫不決時,有人提議去吃火鍋,在選蘸料的時候,有幾個朋友說從不吃芝麻醬,這頗有點意外。
  • 火鍋至少有三種蘸料,麻醬、油碟和幹碟,你是不是只吃過一種
    文章《火鍋至少有三種蘸料,麻醬、油碟和幹碟,你是不是只吃過一種》系小美逛吃原創,未經允許,抄襲必究。文/小美哈嘍,大家好啊,今天又想吃點什麼呢?又到深冬季節了哦,相信大家都會吃一頓火鍋來溫暖一下自己的身體吧,火鍋除了會分門派以外和它最親密的就是一碗每個人都不同的獨家蘸料,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吃火鍋時不可或缺的蘸料,麻醬、油碟和幹碟,總有一種是你喜歡的。
  • 火鍋蘸料大PK!你選油碟還是麻醬?
    有一次和同事一起出去吃火鍋,落座之後,開始自己準備小料,其中兩人就開始討論起來,到底芝麻醬更好吃還是油碟?雙方各抒己見,久久僵持不下,於是轉頭問另一個同事,最搞笑的事情來了,那個同事一臉蒙圈的拿著一碗加了蔥花和香菜的老陳醋!氣氛瞬間很尷尬!
  • 飯店裡的麻醬蘸料為什麼比家裡的好吃,只因為多了這一步驟
    引導語:飯店裡的麻醬蘸料為什麼比家裡的好吃,只因為多了這一步驟麻醬這種調味品幾乎在北方的家庭裡都會存在,深受北方人的喜愛。傳統芝麻醬是把芝麻清洗乾淨後經過翻炒、烘烤之後,用石磨加工出來。麻醬這種調料在北方的火鍋店是必不可少的,不只是火鍋,用來拌麵、拌菜,甚至麻辣燙,只要加入麻醬之後,食物瞬間變的美味。但這種美味的醬料在南方卻很少見。麻醬中含有大量的鈣,經常食用可以對骨骼、牙齒的發育起到良好的幫助,而且麻醬中含有鐵元素,含量值比動物內臟還要多,經常用來食用對偏食厭食的人群有良好的幫助。這中對人體有益的醬料為什麼飯店裡的會比家裡的好吃呢?
  • 「麻醬涼麵」別只會加麻醬!廚娘巧用這「1樣」,麵條清香有筋道
    ,雖然是南方人,但是麵條才是我的主食。不管是去哪裡旅遊,我的第一餐必定是麵條,這麼多特色麵條中,就屬重慶小面和麻醬涼麵最得我的歡心,尤其是在夏天的時候,熱的吃不下飯,我就會自己在家做麻醬涼麵。因為做法不麻煩,所以非常適合我這種「懶人」。有一次,我無意間刷到了一個做麻醬涼麵的視頻,從此就發現了新大陸,做「麻醬涼麵」不要只會加麻醬!廚娘巧用這「1樣」,麵條清香有筋道。
  • 不蘸料的快樂小羊火鍋了解一下
    沒有蘸料的火鍋 是沒有靈魂的?>肉肉在麻醬中翻滾但是!湯就夠了想想巨呼君上一次吃不蘸料的火鍋還是十幾年前的事情這不蘸料的關鍵就在這鍋湯裡錯過這些 火鍋你只吃對一半吃火鍋沒個毛肚彈彈牙怎麼行?別忘了湯和主食更配哦一口湯 一口主食好羊不都是「羊貴人」快樂小羊包頭店能排隊2小時除了湯好肉更好的原因之外公道的價格絕對也是重要因素
  • 好吃到哭的火鍋蘸料,麻醬蘸肉,越吃越有
    北派丨麻醬為尊麻醬對北方人而言,不客氣地說,幾乎就是火鍋蘸料的全部了,對北京人,尤其如此。▲ 沒錯,就是這麼浮誇。圖/網絡可是不帶羶氣的羊肉,對內蒙古、青海以外的多數北方人而言,畢竟只存在於「傳說之中」。
  • 南方vs北方,火鍋蘸料竟然這麼不一樣,北方人表示麻醬是靈魂
    不止表現在南北方的火鍋底料上,還表現在火鍋蘸料上。作為一個正宗的北方人,小編第一次體會到南北方火鍋蘸料的不同,是在上大學時和室友出去吃火鍋的時候。當小編按照習慣加了麻醬和其他配料後,就看到來自南方的室友也以極其熟練的姿態調好了她常吃的火鍋蘸料,對比之下,發現真的是大有不同。南方蘸料的重點是蒜泥:一大勺蒜泥加上少許蔥花,放一勺耗油再撒上一層花生碎,然後再來一勺香油和一勺辣椒麵,喜歡吃辣的人還可以加一些小米椒。南方的室友和我說吃火鍋的時候這麼蘸真的特別過癮。
  • 【麻醬燒餅】在家做又酥又香的傳統主食
    麻醬燒餅是一種非常傳統的家常主食。在街頭巷尾隨處可見,遠遠也可聞到芝麻的香味。早上,一碗豆腐腦配一個麻醬燒餅,吃得有滋有味還舒服。也可以用麻醬燒餅來夾醬牛肉、肘子肉、煎蛋等,味道一樣贊。麻醬燒餅以芝麻醬為餡,表皮粘滿芝麻。色澤誘人、外酥裡嫩、香味濃厚。用手掰開,層次分明,吃後齒頰留香。
  • 這才是麻醬燒餅正宗做法,咬一口鹹香鬆軟,既當主食又當零食
    燒餅在北方地區主要是被用作主食,它與饅頭、包子、花卷、烙餅等都是人們餐桌上的「常客」,有的燒餅鹹香筋道,有的燒餅酥脆香口,無論是發麵還是死面的燒餅都是十分可口好吃。芝麻醬也成稱為麻醬,是用熟芝麻壓制而成的,芝麻醬是一種非常受歡迎的調料,像北方地區的火鍋麻醬是必不可少蘸料,麻醬的原料主要選用精製白芝麻,色澤金黃、口感細滑、口味醇香,最主要它營養價值很高,它的鈣含量非常的高,不僅補鈣,還有滋陰補氣的功效。
  • 中國火鍋麻醬蘸料領導者 ----北京十大火鍋企業居然都用他們的芝麻醬
    北京十大火鍋企業居然都用他們的芝麻醬很多人都喜歡呷哺呷哺火鍋的麻醬蘸料,顧客吃完火鍋還順便「偷」上幾袋麻醬帶回家。記者有幸探訪到呷哺呷哺麻醬蘸料的原產地-北京京茂香源工貿有限公司,這家看似普通的企業,卻供應著北京十大火鍋企業的麻醬蘸料,甚至有的大型火鍋企業乾脆把自己的蘸料生產車間搬到了這裡。
  • 開心烤肉 | 蘸料測評
    其實來吃烤肉,原味的開心烤肉好吃,配上風味蘸料的味道也是一絕呢想吃到好吃的口味,重點在於(敲黑板了哈)怎麼調配蘸料。眾口難調,那麼,我們這次來做個測評吧~東北花生碎東北花生碎是本店特色蘸料,烤好的肉夾出後,沾上蘸料。
  • 吃火鍋別再調一樣的蘸料了,送你9種調醬攻略,換個心情吃火鍋!
    吃火鍋的時候別每次都調一樣的蘸料了,今天給大家分享9種調醬攻略,換個心情吃火鍋!1、香油+陳醋+蒜泥+小米椒+麻醬+白糖+芝麻蔥花+香菜(不吃的不加)。這個配方是酸甜辣口味的,可以說是對大部分的火鍋愛好者都是適口的。
  • 在北京,麻醬真的可以蘸一切嗎?
    彼時每家負責打麻醬的都是小孩子拿個口小肚大的罐頭瓶一溜兒小跑著就去了副食店那時候打芝麻醬是個搶手的活兒回來的路上還能用手指頭偷偷沾著吃點最動人心的麻醬組合搭配就是麻醬蘸料老北京的銅鍋涮肉麻醬是標配老北京人吃火鍋蘸料都有一套自己的調方兒醬豆腐韭菜花兩大護法如影隨形其他調料再稍稍添加就成了北京人最愛的火鍋蘸料
  • 天津人的命,都是麻醬給的!
    大清早在早點鋪點上一碗老豆腐或鍋巴菜,盛上一大碗,最後要是不來兩勺麻醬那可就不好吃了,麻醬可以中和老豆腐和鍋巴菜的滷子,使口味不會過鹹,加了麻醬以後口感更加綿滑。「二他媽媽,給我烙仨糖餅!」拍黃瓜必須要麻醬作伴;拌菠菜加了麻醬才不乏味;涼麵涼皮也少不得麻醬。家裡有老人的,夏天喜歡做個涼拌茄泥,營養健康還不費牙,和上麻醬一吃,滿嘴的麻醬香。
  • 火鍋蘸料這麼配,好吃到哭
    要是去重慶吃火鍋還是只蘸麻醬,肯定會被當地人笑話!出門在外一定要掌握一手調蘸料的本事,每次吃火鍋都用屬於自己的蘸料!小編根據各地的火鍋口味為大家詳細的盤點一下火鍋該配什麼樣的蘸料~油碟重慶人叫它油碟,還可以在裡邊加上香菜和耗油,不過小編覺得這個油碟太油了,所以不是重慶人可能有點吃不慣,還可以再裡邊加點醋解辣!
  • 北方人,名副其實的「麻醬黑洞」
    重慶人要麻油加蒜泥,廣東人只一盤清爽醬油,潮汕人偏愛沙茶小料,吃海鮮少不了糖醋海鮮汁,吃羊肉不能缺一點韭菜花……但到了北方火鍋店,在那碗濃稠醇厚的麻醬麵前,一切配料都化作浮雲。如果有人問,如何冒充北京人?先用麻醬蘸了宇宙再說。要說北方人對麻醬的執念,北京人當屬第一。火鍋蘸料,只是麻醬美食的冰山一角。
  • 萬能火鍋蘸料大揭秘!蘸啥啥好吃
    唯一一次吃重慶火鍋的經歷挺慘痛:調了一碗蒜蓉醬油當蘸料,辣到胃腸炎進醫院。 直到看王源調油碟吃得嘎嘎香,我才抱著「必si」的心態又試了一次----哇,這是什麼神仙火鍋!
  • 老天津衛奏耐吃麻醬,到底為嘛呢?!
    每次外地朋友來天津都覺得天津動不動就吃麻醬涼菜兒、主食、
  • 吃火鍋只會蘸芝麻醬?沒吃過這4種蘸料,這些年的火鍋都白吃了
    前兩天跟朋友吃火鍋,朋友跟我訴苦說每次我給她調的蘸料都特別好吃,但是她自己調的蘸料就不行。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前段時間特別火的「前男友」蘸料,一對情侶分手後,女生問的最後一個問題不是愛過,而是火鍋蘸料是怎麼搭配的,這也足以看出蘸料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