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人無論是吃涮肉還是吃火鍋,一定都會配上一碗麻醬蘸料,初到北方的南方人通常很難理解。對於麻醬,北方人民的喜愛絕不僅僅是一碗蘸料可以表達的,麻醬涼麵,麻醬拌菜,麻醬沙拉,麵茶,還有隨處可見的麻醬燒餅,麻醬花卷和麻醬小食,把一切和麻醬混合,是北京人喜愛麻醬的方式。老字號的餐廳裡,一定有和麻醬有關的主食。
還記得小時候,第一次去東來順吃飯,我爸最後點的那份麻醬燒餅,酥酥脆脆的,咬下去第一口就看到裡面一層麻醬一層餅,哇!每一口都麻醬香味濃鬱,回味無窮……不說不說了,我可是一個正經的編輯。
於是就著回憶,伴著想念,「麻醬系主食」狂飯的我開啟了這次測評,但碰到了一個嚴峻的問題,吃不胖天團大部分都是南方人,那些我腦海裡好吃又溫馨的感覺,他們統統無法感受到。為了能讓他們親口體會到「麻醬國粹」的偉大,我從北四環出發繞了整個城市一圈,買全了北京最有代表性的麻醬主食,給愛麻醬的大家做一次全方位測評。
雖然攝影小哥哥看到一桌子的麻醬食品表示仿佛孕吐,但還是用最專業的態度完成了此次拍攝
這篇推送你將看到麻醬系主食帶來的視覺衝擊以及口感描述。我們選取了以下三類麻醬主食:燒餅、糖花卷、糖火燒,還有「麻醬小食」作為番外篇,特別挑選了「京味兒十足的店」老字號聚寶源、「未來老字號」老回回、洪記小吃、「北京糕點代表」稻香村、百年義利和大懶龍。為了大家能夠不受品牌的影響,我們實際測評時是採取的盲測法,立志做到不為品牌代言,只為找到最合適的食物的口感。
口感
燒餅是酥脆還是難嚼,麵團間是不是有呼吸感都是我們考量的範圍。
酥脆程度分為幹、較幹、適中、酥脆、酥脆掉渣
口感軟硬分為硬、較硬、適中、軟、酥軟
味道
麻醬濃鬱程度、食物本身的甜、鹹度我們將做出判斷。
麻醬濃鬱程度分別為淡、較淡、適中、濃、濃鬱
甜度分別為淡、甜膩、較甜、適中、香甜
麻醬燒餅的精髓在於一層麻醬一層餅,上面鋪滿熟香的芝麻,餅酥脆鹹香,每咬一口都有掉渣的滿足。天團全員好評的燒餅來自聚寶源,吃過一次之後就念念不忘,每逢有人去牛街,一定得讓他帶幾個回來。但外帶回來之後燒餅會涼,微波爐叮一下質感會塌軟,用烤箱或是平底煎鍋熱出脆皮,好吃程度一定會提升一個 LEVEL!
PS:排名按照先後順序。
聚寶源
綜合評分 4.3
燒餅的層次怡人,麵餅酥脆,用手按一按,能感受到麵餅回彈。適中的麻醬口感且有一定的椒鹽味,上面的芝麻也恰到好處,熟芝麻的香味和餅中椒鹽的味道讓整個燒餅回味無窮。
在南北關於麻醬的爭執中,聚寶源的燒餅是能讓人歇戰的,除了熱量太高,它還有其他缺點嗎?
洪記
綜合評分 3.8
洪記小吃的麻醬燒餅是燒餅中,麻醬口感最濃鬱的一款,麵餅間的層次感還不錯。但比起聚寶源,它的鹹香味沒有散出來,而是死死地壓在了面裡,沒有誘惑力。
老回回
綜合評分 2.7
Emmm……這就是個實實在在的餅啊,毫無呼吸感,每層都疊在了一起。裡面的麻醬也不均勻,口感太實,麻醬缺少香味。上面的芝麻雖然很多,卻沒有香味。
和田玉
綜合評分 1.7
抱著發現美食的心態,排隊買來這家的燒餅,這個燒餅,除了看起來是一個麻醬燒餅,好像並沒有什麼特色啊。上面鋪滿芝麻,這個燒餅內心充實著麵粉,好無麻醬香味,口感乾巴巴的,差評。
花卷大概是北方人對麵食追求美感而在饅頭基礎上做出的創新面點。能把花卷做好的麵點師可以說非常不簡單了。前期和面的手藝,麵粉的發酵,後期花卷的造型,每一步都是對麵點師的考驗。麻醬花卷是以麻醬和紅糖為餡料,塗在麵皮上,捲成的。因為工藝複雜,市面上所以能買到好吃的花卷並不多。
老回回
綜合評分 4.3
這次測評中意外讓人瘋狂愛上的,就這餡料多到流心的老回回紅糖花卷,這不就是老北京的「髒髒包」!毫不吝嗇的濃稠麻醬和紅糖混合後吃出了巧克力的質感,欲!罷!不!能!
老回回的麻醬花卷光是看外表就像是髒髒包一樣,黑乎乎的一團,每一層麵皮都卷了一層麻醬紅糖。由於糖和醬居多,會有點點黏,吃完以後滿嘴滿臉的麻醬紅糖也是我喜歡的自然紅色號。正是由於它充足的餡兒料,每咬一口都能感到麻醬的厚重感以及紅糖味,讓愛麻醬紅糖的人愛不釋口,也讓無法接受麻醬人敬而遠之(這類人根本不會打開這篇文章)……唯一的遺憾大概就是個別會有紅糖不均勻的地方,讓你一口吃到甜炸的紅糖塊。
記得我被它髒過嘴吧,為它打過電話。
大懶龍
綜合評分 3.2
從花卷的成色就可以看出麻醬的味很足。整體很有韌性,甜度也比較淡,口感適中清淡,屬於無功無過的麻醬花卷。
洪記
綜合評分 2.2
這難道不是一個純粹的饅頭?麻醬味道沒有就算了,連點紅糖的甜度都沒有,屬於北方系硬面饅頭類。哦,不!這就是一個饅頭。
糖火燒是在一種起源於滿族的傳統小吃。將製作好的燒餅生坯,直接貼在缸壁上烤熟。至今已有 300 多年歷史,從通州傳入北京,成為北京小吃。味道香甜味厚,綿軟不粘,是北京人常吃的早點之一。糖火燒無論夏熱冬冷,都可以長時間存放,成為了饋贈親友的禮品。上世紀六十年代,印度總理赫魯來華訪問,就曾點名要吃糖火燒。聽到這裡,你是不是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哪一種最好吃了?!
聚寶源
綜合評分 4.3
雖然是甜,但絕對不膩,麻醬的味道從「糖」中體現出來了,甚至有點點鹹味,外層是烤制過的脆脆的,裡面軟軟的。
洪記
綜合評分 4.2
這個看起來有點點點……醜?用手掰一下,好軟啊,甚至有點點棗糕的感覺。雖然麻醬的感覺沒有那麼強烈,但柔軟溼潤的口感,還是為他贏得了一定的好感度。
老回回
綜合評分 3.5
這個是盲測裡面第一個,大家第一次嘗試的糖火燒就是這個。好多人說這還是一個紅褐色的麵疙瘩,在嘴裡有點點噎人???這是糖火燒裡面甜度最低的一個了,能算是一個中規中矩的糖火燒。
以下糖火燒都屬於保質期時間更長的,而且相對來說,個頭比較小。
稻香村
綜合評分 3.2
稻香村口感還是有麻醬口感,裡面也比較軟,一個超級結實。慢慢品的話,起碼不討厭。
義利桂花糖火燒
義利木糖醇糖火燒
德勝齋
綜合評分 1.3
……這些難道不是月餅?吃一口就會比較膩。義利的就是外面幹,裡面硬,而且甜味特別重,幾乎沒有麻醬味道,甚至有點點粘牙。德勝齋糖火燒是所有糖火燒裡面最能滿足糖火燒想像的了,外硬裡軟,裡面甚至有麻醬紅糖和麵餅的層次感。但是!!!揮之不去的甜味,一度讓我們膩上了頭。
除了以上這些麻醬食品,我們還找到了麻醬排、麻醬威化餅和麻醬麵包。向偉大的美食發明家低頭!
義利麻醬排
綜合評分 4.3
第一次聽說有麻醬排的時候,「麻將牌」???請給我來一套,我要胡一天!吃到麻醬排的時候,大家表示遇見了一種驚喜,這是一款集結了甜味、鹹味和麻醬味的產品。吃一口的時候,這是啥?甜不甜,鹹不鹹的,不硬也不軟……慢慢回味竟然可以感受到白色酥脆的口感以及麻醬層的溼潤,正是甜鹹口和麻醬的配合,成為了一種驚喜。
義利麻醬威化 / 稻香村麻醬威化
綜合評分 3.0/ 3.7
義利的威化餅很脆,咔吱咔吱……就掉渣,威化餅很甜很甜,麻醬的味道被甜度所掩蓋,這種脆因為醬料不夠厚重而顯得很單薄,輕輕一壓就碎了。
稻香村的威化餅相對來說就給人感覺厚重一點,不容易掉渣。口感上來說麻醬口感相對來說比較濃,甜度適中,相對來說配比和諧。
稻香村麻醬麵包
綜合評分 2.8
麵包看起來像……(你說像什麼就是什麼吧)整體平淡無奇,麵包表面有點硬,裡面軟軟的,麻醬本來也不多,一層一層裹在裡面,口感上感受不到麻醬的味道,甚至有點點麵包香精的味道。
測完這麼多麻醬食品,我們覺得這幾款你可以嘗試。
入門麻醬愛好者
義利麻醬排、聚寶源麻醬燒餅
中等麻醬愛好者
洪記糖火燒、稻香村麻醬威化
狂熱麻醬愛好者
老回回麻醬花卷、聚寶源糖火燒
謝謝你看到這裡,希望能通過我簡單的描述,能讓你感受到食物本身的味道,最後把四個評分表匯總放到這裡。
附上我們的購買店鋪和地址,如果你有被種草,可以直接去買~
文:劉餅乾兒
圖:蓋子
設計:喬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