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戰第一天:美國紐約、伊拉克、約旦、伊朗

2021-01-11 東方網

20日是美國開始對伊拉克進行軍事打擊的第一天,伊拉克、約旦、伊朗和美國紐約在迥異的氣氛中度過了這一天。新華社駐紐約及海灣地區記者和報導員20日連續發回現場報導:

新華社駐紐約記者王波:

當地時間20日晚,紐約市民在高度戒備的氣氛中度過了美國對伊拉克戰爭打響後的第一天。

紐約警方在布希總統宣布開戰後全面啟動了代號為「巨神」的戰時安全計劃。根據這一計劃,警方對紐約市實行了從地下到地面,從水面到天空的立體防禦。警察在市區的主要橋梁和隧道設立檢查站檢查過往車輛,待檢車輛排成了長隊。警察和國民警衛隊員還在火車站、地鐵車站和地鐵車廂內巡邏,嚴密監視任何可疑跡象。

警方還在曼哈頓金融區、時代廣場、百老匯劇院和自由女神像等「象徵性目標」增派了警力。記者在時代廣場看到包括裝甲運輸車在內的十幾輛警車嚴陣以待,身著防護服、手持自動步槍的警察特種部隊四處巡邏。海岸警衛隊的巡邏艇在紐約港和附近水面遊弋,防止來自水域中的恐怖襲擊。聯邦航空委員會還加強了對紐約上空的飛行限制,軍方也將派出戰機執行空中巡邏任務。

雖然有關當局極大地提高了紐約市防範恐怖襲擊的戒備程度,但普通紐約市民的生活似乎並沒有受到太多影響。商業區的街頭人頭攢動,熱鬧依舊,但人們普遍對戰爭可能引起的後果表示擔心。一些市民為謹慎起見,已經開始儲備瓶裝水、電池和應急燈等應急物資。住在皇后區的德萬·克魯斯買了幾箱瓶裝水。他說,雖然自己並不認為紐約會再次遭受恐怖襲擊,但在家裡存一些水總好一點。

紐約華人對戰爭的爆發大多表示無奈,很多人希望戰爭儘早結束,儘量減少生命和財產損失。在紐約華埠擺攤販賣小商品的李太太表示,她最擔心開戰以後恐怖分子四處出擊,那時以旅遊業為經濟支柱的華埠就看不到旅遊巴士的長龍,也沒有結伴而來的遊客。「那樣的話我們就慘了」。

儘管全國範圍的民意調查顯示,大多數美國人支持對伊動武,但據當地媒體幾天前所做的調查表明,51%的紐約市民反對向伊開戰,支持動武的人僅為35%,還有13%的人沒有明確的意見。當地一些學者在分析這一現象時指出,對於身為「9·11」事件最大受害者的紐約人來說,戰爭不是對與錯的抽象概念,而是生命攸關的大事。

對伊戰爭打響後,紐約反戰運動也掀起了高潮。20日中午,數百人冒著綿綿細雨在聯合廣場舉行反戰集會,人們高舉寫有「停止伊拉克戰爭」和「多少條性命換一加侖汽油?」等各種口號的標語牌,高呼反戰口號。一位青年對記者說,美國無緣無故地對一個主權國家動武,開了一個十分危險的先例,這使美國人民更加沒有安全感。一位10年級的中學生說,戰爭是最可怕的悲劇,它使許多孩子失去了親人,「我們不要這樣的事再發生」。

據集會的組織者說,23日紐約還將舉行有數千人參加的反戰遊行示威。

新華社駐巴格達報導員賈邁勒:

20日凌晨的襲擊過後,巴格達人依然保持著某種程度的平靜。雖然在巴格達大街小巷行駛的汽車數量明顯減少,但人們仍像往常一樣在大街上行走,公交車也照常運行。三五成群的孩子們在小巷裡踢足球。為了保證學生們的人身安全,巴格達市的中小學都已停課。荷槍實彈的阿拉伯復興社會黨民兵與軍警們在大街上警惕地維持著秩序。

大小商場隨著天色漸漸變亮先後開始營業,但剛到傍晚便又急急忙忙地關門。在外匯市場上,美元對伊拉克第納爾的匯率一路上揚,截止20日下午已上升到1美元兌換4000第納爾。

然而,20日晚,當美軍對巴格達發動第二輪更為猛烈的空襲時,這座城市昔日繁忙的街道頓時變得冷冷清清,只有救護車和消防車偶爾從街頭呼嘯而過。尤其是美軍在伊拉克南部開始發動地面進攻之後,巴格達市內愈加難覓人影。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伊拉克的主要政府部門依然根據預定的緊急機制照常辦公。

絕大多數伊拉克人對20日凌晨的空襲表示憤怒。一些巴格達市民對新華社報導員說:「這些年我們已經遭受了這麼多的折磨,我們有什麼錯?」人們的憤怒還攙雜著對未來的幾許恐懼,他們臉上浮現出幾許絕望的神情。

新華社駐約旦記者蔣少清、李驥志:

20日,伊拉克的西部鄰國約旦幾乎與往日一樣平靜。

當天,約旦迎來了第一批難民,25名蘇丹人上午抵達魯韋希德,被安置在由國際紅十字會和約旦紅新月會所籌建的難民營中。

在首都安曼,市民的生活與往常一樣,但是戰爭使他們的心情顯得異常沉重。一位女大學生告訴記者,她的憤怒心情「無法用語言表達」,如果有人組織反戰遊行,她一定會參加。

約旦政府當天宣布對該國東部邊境實行封鎖,但魯韋希德的居民以及往來的油罐車不受限制。南部港口城市亞喀巴與巴格達之間的貨物往來依舊正常運行,伊拉克對約旦的石油供應也未中斷。

約旦皇家航空公司稱伊拉克戰事不會對該公司的航線造成嚴重影響。除取消20日和21日安曼至巴格達的航班之外,該公司將保持現有航班的正常飛行。

汽油價格並未上漲,但為防萬一,一些人和組織紛紛購買儲備汽油。

新華社駐德黑蘭記者張勝平、張向群:

在伊朗首都德黑蘭,路上的行人和車輛像平日一樣熙熙攘攘。記者在市區看到,政府機關和商店都按時開門,有些超市還提前開張營業,因為3月21日是伊朗人最重要的節日——新年。人們正忙著準備過新年的食物和禮品。

詢問過往的行人,他們雖都表示知道對伊拉克的戰爭已經打響,但卻認為「眼下最重要的是備年貨過新年」,似乎沒有太多的精力去關注發生在鄰國的戰爭。和普通百姓的平靜心態一樣,伊朗官方除了發表聲明譴責美英發動的這場「沒有道理和非法的」戰爭之外,認為伊拉克戰事累及伊朗的可能性很小。

儘管如此,作為與伊拉克有較長邊境線的鄰國,伊朗還是採取了許多相應的預防和應對危機的措施,宣布關閉與伊拉克的邊境,並對交戰國關閉領空。出於安全因素考慮,伊朗還取消了德黑蘭到科威特的航班,但國內航班依然正常。此外,兩伊邊境沿線的軍隊和警察也已進入高度戒備狀態,以防止難民的湧入。

相關焦點

  • 伊拉克、約旦、伊朗和紐約:開戰第一天
    新華網北京3月21日電20日是美國開始對伊拉克進行軍事打擊的第一天,伊拉克、約旦、伊朗和美國紐約在迥異的氣氛中度過了這一天。新華社駐紐約及海灣地區記者和報導員20日連續發回現場報導:  新華社駐巴格達報導員賈邁勒:  20日凌晨的襲擊過後,巴格達人依然保持著某種程度的平靜。
  • 如果美國伊朗開戰,為什麼第一個「受傷」的是伊拉克?
    美國和以色列媒體爆料,在川普執政最後50天,美國和以色列將發動軍事行動,襲擊並清除伊朗核設施。緊接著,伊朗頂尖核物理科學家在德黑蘭家門口被人暗殺,伊朗鷹派軍官在魯哈尼總統府邸前請願,高喊「和美國開戰」,「懲罰以色列」。 英國媒體爆料,英國已經派出大軍,前往沙特,幫助沙特保護油田設施,很顯然,保護油田僅僅是藉口,英國出兵就是幫助以色列圍剿伊朗的。
  • 敘利亞、約旦、伊拉克、伊朗和沙特什麼關係,為什麼彼此不和
    作為敘利亞鄰國的約旦、伊拉克、伊朗和沙特等國家反應不一。伊朗對敘利亞進行了旗幟鮮明的支持,沙特站在了美國的一邊,而約旦則保持了沉默,黎巴嫩、土耳其等國家也紛紛表明態度。那麼敘利亞、約旦、沙特等幾國什麼關係?下面我們就來簡單的說一下。中東位於亞洲的西南部,是一個面積非常遼闊的區域,傳統意義上泛指西亞。
  • 美國都能對強大的伊拉克直接開戰,為何對貧窮的伊朗一忍再忍?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眾所周知,有著強大軍事背景的美國可謂是橫行的「螃蟹」,誰惹到它都沒有好的結果。歷史上,美國就曾對看不順眼的伊拉克直接發動戰爭了,即使當時伊拉克擁有強悍的軍隊以及充沛的物資,也沒有緩解可言。但是反觀現在,美國卻對貧窮的伊朗一忍再忍,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很多人猜測這是因為伊朗比伊拉克更難對付。但是其實仔細分析就可知,美國不對伊朗「動粗」的原因遠不是這麼簡單,要知道當年美國不費吹灰之力就狠狠打擊了伊拉克。
  • 火箭彈飛向伊拉克,美國大使館又遭「轟炸」,總統要對伊朗開戰?
    12月20日晚,有"不明人員"向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發射了8枚火箭彈,其中1枚落在了一個檢查站旁,並導致至少1名伊拉克士兵受傷。剩下的火箭彈,幾乎都落在了美國大使館旁的平民區,並炸壞了幾輛汽車。美國大使館表示,使館建築受到了輕微損失,但沒有美國人員傷亡。
  • 美伊開戰伊拉克倒黴?為何伊拉克會成為美伊衝突的核心?
    很多人認為,以色列內塔尼亞胡政府之所以在此時此刻刺殺伊朗首席核專家,除轉移矛盾挽救自己岌岌可危的政治生涯,更有趁美國總統交接為川普政府創造開戰時機的意思。 畢竟相比於蘇萊曼尼,法克裡扎德作為伊朗核事業的重要人物,對伊朗核事業乃至伊朗的國運都有著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而他的死也必將引起伊朗更大的憤怒,所以伊朗一定會選擇向美國和以色列開戰,為法克裡扎德報仇。 那麼,一旦美伊開戰,最受傷的國家是誰呢?靜夜史認為當然是伊拉克。
  • 最後關頭,美國為何放棄對伊朗開戰?只因還差關鍵一步
    近期以來,隨著伊朗蘇萊曼尼將軍被美軍擊殺,美伊關係進一步緊張。雖然伊朗因為此事對美軍基地發射飛彈進行報復,但美國卻在最後關頭放棄對伊朗開戰,而且還宣稱要擁抱和平。那麼,美國為何放棄對伊朗開戰呢?專家認為,這是因為還差關鍵一步。
  • 當年美國肆無忌憚對伊拉克動武,為什麼對伊朗卻遲遲不敢?
    最近中東的美伊局勢不斷地升級,從制裁石油,到油輪爆炸的撲朔迷離,最伊朗打下美國僅有4架「全球鷹」無人機,感覺大戰一觸就發,可我們看到的是美國遲遲不敢像當年打伊拉克一樣打擊伊朗,那美國在顧忌什麼哪? 不過這個段子也說明一個問題,就是伊朗真的有自己拿得出手的武器,要不美國的全球鷹無人機也不會被擊落,這樣先機的戰機被擊落,美國也會掂量一下自己開戰後的損失,這也是美國遲遲不敢動手的重要原因之一。
  • 美國敢進攻伊拉克,為何卻不敢出兵伊朗?
    海灣戰爭就是美國發動的一場近代大規模戰爭,這場戰爭是,美國通過發動戰爭幹預伊拉克和他國之間的雙方戰爭,是一場美國為了個人利益為進攻他國的侵略戰爭,從這次戰爭中美國打伊拉克十分果斷,毅然對伊拉克發動戰爭,由此得到了大量的利益。而現在又出現了相似的情況,美國要打伊朗時為何就認慫了?
  • 為什麼說,美國伊朗一旦爆發戰爭,第一個遭殃的是伊拉克?
    美國和伊朗一旦爆發戰爭,第一個遭殃的恰恰是伊拉克。據美國《華盛頓郵報》消息稱,在川普任期最後幾周內,伊拉克政府感到十分緊張,該國高層擔心美國和伊朗在最後一刻的對抗,可能殃及伊拉克本土。為何這麼說?目前伊拉克總理穆斯塔法卡迪米接到了美國的暗示,要求其加大對伊朗支持的伊拉克民兵的壓制力度。過去一年來,這些民兵的火箭彈多次襲擊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和軍事基地。
  • 美國當年毅然對伊拉克發動戰爭,為何目前不敢輕易對伊朗動武呢?
    其實是因為伊拉克和科威特兩個國家之間有著很深的矛盾,而當時兩國之間的矛盾越演越烈,這時候 美國突然表明態度,稱伊拉克侵佔了科威特,然後不久,美國便繞過了聯合國對伊拉克出兵了,美伊戰爭便爆發了。如果我們想想現在,與美國關係嘴邊好的國家就要數伊朗了,那麼為什麼美國遲遲不向伊朗動手呢?
  • 美駐伊拉克大使館計劃撤出部分工作人員 以應對伊朗復仇
    伊拉克 據半島新聞12月3日報導,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將在2020年末撤出部分工作人員,原因是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少將卡西姆·蘇萊曼尼(Qasem Soleimani)遇刺一周年,同時,半島新聞援引《華盛頓郵報》12月2日的報導,美軍在伊拉克的撤軍計劃也將持續到蘇萊曼尼遇刺一周年之後
  • 警報響徹基地,伊朗戰機進入伊拉克領空,美防長:已做好開戰準備
    在伊拉克當地時間1月8日早上,防空警報聲再次響徹美軍基地上空,繼2批次飛彈攻擊之後,伊朗戰機也進入了伊拉克領空,具體作戰任務和目的還不清楚,但伊朗方面已經證實了該行動。與之相對的是,美國在襲擊中倒是顯得相對平靜,白宮除了通報已經了解到發生在伊拉克的事情外,尚未作出任何報複式反應,在1月7日晚上,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和美國防長埃斯珀已緊急趕往白宮,隨後不久又相繼離開白宮,這一系列動作讓外界也有些看不清美國的動向。
  • 如果美國對伊朗開戰,需要付出多大代價才能取勝?說出來你別不信
    ,蘇萊曼尼的接班人卡尼也聲稱一定要讓美國人的屍體遍布整個中東,伊朗的清真寺也是掛起了象徵復仇的紅旗,這也就意味著美國和伊朗即將開戰。美國是世界的超級大國,實力是不容小覷的,有很多網友表示伊朗整體的實力是不如美國的,但是又有另一種聲音表示美國在這場戰爭當中也不會贏得非常的順利,那麼如果美國對伊朗開戰,需要付出多大代價才能取勝呢?
  • 伊朗與伊拉克打成平手,美國比它強大十倍,為何伊朗不害怕?
    眾所周知,兩伊戰爭耗時8年,直接將伊拉克和伊朗當時這兩個在中東地區實力雄厚的國家向後拖垮了十幾年,而當時剛剛從巴列維王朝更迭後的伊朗,又不得不獨自面對來自鄰國伊拉克的重重威脅,特別是伊總統薩達姆上任後,開始謀求海灣霸權並大力發展軍隊,後者在美國的支持下頻頻發動襲擊,因而雙方在相接壤的國境線和海域
  • 美國為何敢打伊拉克不敢打伊朗,因為伊朗是真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反觀中東國家,也在美國的攪和下戰爭不斷,先有敘利亞、伊拉克兩國,再到如今矛頭直指伊朗。當今世界發展,局勢變化不斷,國與國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這話用在美國身上一點都錯。畢竟伊朗和伊拉克都曾和美國交好過,如今一個已經成為美方的戰敗國,另一個也是美國的敵對國。
  • 伊朗給出新要求,美國坦言不想開戰
    不久前伊朗所放出的一番話讓世界對於這個中東國家再度刮目相看了。 據俄羅斯塔斯社5月19日報導,當地時間5月17日,伊朗革命衛隊副司令喬卡爾宣布,美國在海灣內艦隊已經在伊朗的短程飛彈、遠程火箭炮可打擊範圍以內,鑑於目前伊朗眾志成城以及擁有主場優勢,美國的入侵勢必會以失敗告終。
  • 為何說美國不敢跟伊朗開戰呢?原因只有四個字
    所以二戰後的美國基本上就是如此,這也是其接連發動幾十次戰爭的主要原因了,根本沒怕過誰。但是,這個也有例外的時候,最典型就是面對伊朗,為何說美國根本不敢跟伊朗開戰呢?原因只有四個字。美國二戰後成為世界最強國,一直保持到現在,因為國力的極端強大,所以美國基本上是遵循唯我獨尊的原則。
  • 美國大使館遭到猛烈炮擊,核潛艇隨時發射飛彈,伊朗做好開戰準備
    12月20日,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遭到武裝分子攻擊,武裝分子向美國大使館發動了猛烈炮擊,雖然美軍的防空系統進行了攔截,但是依然有4枚火箭彈擊中大使館,導致大使館的部分牆體被破壞、一名使館工作人員受傷。美國在沒有進行調查的情況下,公然聲稱伊朗需要對此事負責,因為伊朗一直在援助這些國家。伊朗官方發言人哈蒂布扎德表示:「相信伊拉克會找到這起事件的幕後主使,美國對伊朗的指責毫無依據,希望美國近期不要試圖挑起與伊朗的軍事衝突。」就在美國大使館遭到炮擊後,美國海軍的SSGN-729「喬治亞」號核潛艇於12月21日穿越荷姆茲海峽,進入波斯灣進行戰備巡航任務。
  • 伊拉克還是阿富汗?一旦美軍真正下定決心,伊朗可以堅持多久?
    美國近期針對伊朗的行動是越來越激烈,先是擊落伊朗無人機,然後又以搜救士兵為由派遣大批軍艦前往荷姆茲海峽,讓人不禁覺得這是否是「中東版」的七七事變。針對美軍的行動,伊朗也不甘示弱,昨天便以連扣英國兩艘油輪作為回應。如此針尖對麥芒,讓人有一種大戰將起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