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是美國開始對伊拉克進行軍事打擊的第一天,伊拉克、約旦、伊朗和美國紐約在迥異的氣氛中度過了這一天。新華社駐紐約及海灣地區記者和報導員20日連續發回現場報導:
新華社駐紐約記者王波:
當地時間20日晚,紐約市民在高度戒備的氣氛中度過了美國對伊拉克戰爭打響後的第一天。
紐約警方在布希總統宣布開戰後全面啟動了代號為「巨神」的戰時安全計劃。根據這一計劃,警方對紐約市實行了從地下到地面,從水面到天空的立體防禦。警察在市區的主要橋梁和隧道設立檢查站檢查過往車輛,待檢車輛排成了長隊。警察和國民警衛隊員還在火車站、地鐵車站和地鐵車廂內巡邏,嚴密監視任何可疑跡象。
警方還在曼哈頓金融區、時代廣場、百老匯劇院和自由女神像等「象徵性目標」增派了警力。記者在時代廣場看到包括裝甲運輸車在內的十幾輛警車嚴陣以待,身著防護服、手持自動步槍的警察特種部隊四處巡邏。海岸警衛隊的巡邏艇在紐約港和附近水面遊弋,防止來自水域中的恐怖襲擊。聯邦航空委員會還加強了對紐約上空的飛行限制,軍方也將派出戰機執行空中巡邏任務。
雖然有關當局極大地提高了紐約市防範恐怖襲擊的戒備程度,但普通紐約市民的生活似乎並沒有受到太多影響。商業區的街頭人頭攢動,熱鬧依舊,但人們普遍對戰爭可能引起的後果表示擔心。一些市民為謹慎起見,已經開始儲備瓶裝水、電池和應急燈等應急物資。住在皇后區的德萬·克魯斯買了幾箱瓶裝水。他說,雖然自己並不認為紐約會再次遭受恐怖襲擊,但在家裡存一些水總好一點。
紐約華人對戰爭的爆發大多表示無奈,很多人希望戰爭儘早結束,儘量減少生命和財產損失。在紐約華埠擺攤販賣小商品的李太太表示,她最擔心開戰以後恐怖分子四處出擊,那時以旅遊業為經濟支柱的華埠就看不到旅遊巴士的長龍,也沒有結伴而來的遊客。「那樣的話我們就慘了」。
儘管全國範圍的民意調查顯示,大多數美國人支持對伊動武,但據當地媒體幾天前所做的調查表明,51%的紐約市民反對向伊開戰,支持動武的人僅為35%,還有13%的人沒有明確的意見。當地一些學者在分析這一現象時指出,對於身為「9·11」事件最大受害者的紐約人來說,戰爭不是對與錯的抽象概念,而是生命攸關的大事。
對伊戰爭打響後,紐約反戰運動也掀起了高潮。20日中午,數百人冒著綿綿細雨在聯合廣場舉行反戰集會,人們高舉寫有「停止伊拉克戰爭」和「多少條性命換一加侖汽油?」等各種口號的標語牌,高呼反戰口號。一位青年對記者說,美國無緣無故地對一個主權國家動武,開了一個十分危險的先例,這使美國人民更加沒有安全感。一位10年級的中學生說,戰爭是最可怕的悲劇,它使許多孩子失去了親人,「我們不要這樣的事再發生」。
據集會的組織者說,23日紐約還將舉行有數千人參加的反戰遊行示威。
新華社駐巴格達報導員賈邁勒:
20日凌晨的襲擊過後,巴格達人依然保持著某種程度的平靜。雖然在巴格達大街小巷行駛的汽車數量明顯減少,但人們仍像往常一樣在大街上行走,公交車也照常運行。三五成群的孩子們在小巷裡踢足球。為了保證學生們的人身安全,巴格達市的中小學都已停課。荷槍實彈的阿拉伯復興社會黨民兵與軍警們在大街上警惕地維持著秩序。
大小商場隨著天色漸漸變亮先後開始營業,但剛到傍晚便又急急忙忙地關門。在外匯市場上,美元對伊拉克第納爾的匯率一路上揚,截止20日下午已上升到1美元兌換4000第納爾。
然而,20日晚,當美軍對巴格達發動第二輪更為猛烈的空襲時,這座城市昔日繁忙的街道頓時變得冷冷清清,只有救護車和消防車偶爾從街頭呼嘯而過。尤其是美軍在伊拉克南部開始發動地面進攻之後,巴格達市內愈加難覓人影。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伊拉克的主要政府部門依然根據預定的緊急機制照常辦公。
絕大多數伊拉克人對20日凌晨的空襲表示憤怒。一些巴格達市民對新華社報導員說:「這些年我們已經遭受了這麼多的折磨,我們有什麼錯?」人們的憤怒還攙雜著對未來的幾許恐懼,他們臉上浮現出幾許絕望的神情。
新華社駐約旦記者蔣少清、李驥志:
20日,伊拉克的西部鄰國約旦幾乎與往日一樣平靜。
當天,約旦迎來了第一批難民,25名蘇丹人上午抵達魯韋希德,被安置在由國際紅十字會和約旦紅新月會所籌建的難民營中。
在首都安曼,市民的生活與往常一樣,但是戰爭使他們的心情顯得異常沉重。一位女大學生告訴記者,她的憤怒心情「無法用語言表達」,如果有人組織反戰遊行,她一定會參加。
約旦政府當天宣布對該國東部邊境實行封鎖,但魯韋希德的居民以及往來的油罐車不受限制。南部港口城市亞喀巴與巴格達之間的貨物往來依舊正常運行,伊拉克對約旦的石油供應也未中斷。
約旦皇家航空公司稱伊拉克戰事不會對該公司的航線造成嚴重影響。除取消20日和21日安曼至巴格達的航班之外,該公司將保持現有航班的正常飛行。
汽油價格並未上漲,但為防萬一,一些人和組織紛紛購買儲備汽油。
新華社駐德黑蘭記者張勝平、張向群:
在伊朗首都德黑蘭,路上的行人和車輛像平日一樣熙熙攘攘。記者在市區看到,政府機關和商店都按時開門,有些超市還提前開張營業,因為3月21日是伊朗人最重要的節日——新年。人們正忙著準備過新年的食物和禮品。
詢問過往的行人,他們雖都表示知道對伊拉克的戰爭已經打響,但卻認為「眼下最重要的是備年貨過新年」,似乎沒有太多的精力去關注發生在鄰國的戰爭。和普通百姓的平靜心態一樣,伊朗官方除了發表聲明譴責美英發動的這場「沒有道理和非法的」戰爭之外,認為伊拉克戰事累及伊朗的可能性很小。
儘管如此,作為與伊拉克有較長邊境線的鄰國,伊朗還是採取了許多相應的預防和應對危機的措施,宣布關閉與伊拉克的邊境,並對交戰國關閉領空。出於安全因素考慮,伊朗還取消了德黑蘭到科威特的航班,但國內航班依然正常。此外,兩伊邊境沿線的軍隊和警察也已進入高度戒備狀態,以防止難民的湧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