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故宮推唐寅書畫展(組圖)

2020-12-16 臺灣頻道

人民網臺北7月4日電(記者 尹曉宇、吳亞明)臺北故宮博物院7月4日推出唐寅書畫展,特別遴選了院藏唐寅與其師友作品共七十(組)件,依主題規劃為「詩畫山水」、「仕女人物」、「花卉竹石」、「書法藝術」等四個單元,展期自7月4日至9月29日。

唐寅書畫展是臺北故宮今年推出的「明四大家」——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系列展覽之一。

唐寅的山水畫綜合宋代李唐、馬遠、夏圭及元代王蒙諸大家,繪事師承沈周、周臣。傳世畫作多題自作詩文,結合詩畫,以抒發放逸不羈的心緒。署款僅寫姓名與郡縣、鄉裡,多無年月。常見題材包括漁隱、行旅、聽泉、觀瀑、賞秋、田家農事等,勾勒出「吳門」文人畫家的理想生活環境。

唐寅山水畫發展大致分成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摹仿期,早期細筆山水深受沈周、文徵明的影響,參以元人筆墨,具有文人畫韻,《如對竹圖》、《雙松飛瀑圖》。第二階段為轉化期,此時他師事周臣,盡得其法,又泛學劉松年、李唐、馬遠、夏圭等南宋院體畫風,博取諸家之長,行筆秀潤灑脫,設色典雅秀潤,作品有粗、細兩種風格,以《山水卷》、《江南農事圖》、《花溪漁隱圖》、《守耕圖》、《函關雪霽》、《畫金閶別意》為代表。第三階段是成熟期,構圖雄偉巧妙,斧劈、披麻線條瀟灑靈活,用墨乾濕濃淡明暗變化具有立體感,以《畫山路松聲》、《溪山漁隱》最具代表性。五十歲以後,多繪江南水鄉景色,取景簡約,畫面開朗清曠,《採蓮圖》、《秋山》、《震澤煙樹》皆屬此期佳作。(完)

部分畫作簡介:

《畫山路松聲》

峰巒峻峭重疊,山谷間瀑泉曲折隱現,沿著巖壁流瀉而下。蒼松偃仰盤曲,上有枯藤盤繞。橋上策杖高士仰首傾聽松泉聲,展現寄興於山水的高雅情致。山石輪廓以中鋒畫出,斧劈皴拉長轉折線條,運筆靈活流暢。巨嶂式山水構圖,承襲南宋李唐畫風,為其成熟期的代表作。

款識云:「治下唐寅畫呈李父母大人先生」,指的是吳縣知縣李經。其在吳縣任職三年期間,對邑中文士非常愛重,正德二年(1517)升戶部主事。唐寅所居桃花塢屬吳縣轄治,此圖應為李經赴京前贈作。

《江南農事圖》:

畫面村舍櫛比,沃田垂柳交錯,田埂河流迂迴,其中穿插舟行過橋。農夫水田插秧,漁夫撒網捕魚,舟船泊岸或蕩槳持篙、肩挑行囊,點景人物熙攘往來,描寫江南繁榮景象。

此軸景物繁複,溪流蜿蜒上升貫穿畫面,兩岸配置林木屋舍和稻田,背景是遠山,清楚交代空間深度。其筆若遊絲,細膩生動。弘治十八年(1505),唐寅三十六歲,曾作《南遊圖》(美國佛利爾美術館藏)贈送琴師楊季靜,筆墨與本作有不少相通之處,故推測此軸可能也繪成於此期。

連結:

唐寅(1470-1524)庚寅年生,肖虎,故名寅。初字伯虎,更子畏,號六如居士,江蘇吳縣(今蘇州)人。少時天資聰穎,十六歲入學,童試第一,補蘇州府生員。受文林、王鏊、楊循吉等吳中翰林前輩提攜,又與祝允明、文徵明、徐禎卿倡導古文辭,並稱「吳中四才子」。弘治十一年(1498)應試應天府(今南京),中鄉試解元第一。翌年參加會試,遭受舞弊牽連,遭罷黜下獄,謫為吏役,恥不就。經歷科場起落,看透功名利祿,遠遊閩、浙、贛、湘,後以筆墨謀生。正德九年(1514)應江西寧王朱宸濠厚聘前往南昌,察其所為不法,佯狂被放歸。人生數逢重大挫折,貧病交加,晚年寡出。嘉靖二年十二月初二病逝,得年五十四。

唐寅工詩善畫,年少與祝允明、文徵明、張靈為友,留下許多詩畫唱和之作。畫學沈周、周臣,對南宋院體著意頗多,又廣泛吸收元代、明初文人畫傳統。祝允明《唐子畏墓誌並銘》謂之曰:「其奇趣時發,或寄於畫,下筆輒追唐宋名匠。」作品題材多元,山水、仕女人物、花卉竹石。筆墨秀潤清雅,刻劃細膩生動,構圖匠心獨運。書法取法元代趙孟頫,並上溯唐代李邕、顏真卿,以行書樹立個人面貌,然為畫名所掩,傳世不多。 

相關焦點

  • 臺北故宮博物院書畫展26日將在天津市開幕
    華夏經緯網6月25日訊:據天津日報報導,臺北故宮博物院珍藏書畫展將於6月26日至7月8日在天津圖書大廈文化藝術中心舉行,此次盛展共薈萃200餘件名品,分兩批展出。 自上世紀70年代初,臺北故宮博物院精選400多件館藏國寶珍品委託世界首屈一指的古書畫複製專門機構——日本二玄社仿真複製,複製品的色澤、尺寸、質地和原作完全一致。
  • 臺北故宮「國寶聚焦」展朱熹《易繫辭》、唐寅《採蓮圖》
    澎湃新聞獲悉,從昨天起,臺北故宮博物院推出「國寶聚焦」展,該展每期僅展兩件書畫巨作,雖然數量不多,但均為美術史中聲名赫赫的一時之選。此次將展出宋朱熹 《易繫辭》冊和明唐寅 《採蓮圖》卷。展期為三個月。唐寅《採蓮圖》卷局部唐寅《採蓮圖》卷局部臺北故宮博物院典藏的書畫文物,依藝術性之高下,區分為「國寶」、「重要古物」和「一般古物」三種等級。為了展示其推動古物分級的成果,從2020年起,臺北故宮博物院將選定正館107陳列室規劃為「國寶聚焦」專室,每次選展二組件國寶級書畫,展期以三個月為原則,定期更換展件。若屬「七十件限展書畫精華」,展期則以42天為上限。
  • 臺北故宮博物院珍藏書畫展將在津舉行
    新華網天津6月24日電(記者周潤健)臺北故宮博物院珍藏書畫展6月28日至7月8日將在天津圖書大廈文化藝術中心舉行,此次展覽共匯集200餘件名品,分兩批展出。
  • 【國畫經典】臺北故宮明四大家特展唐寅書畫特展欣賞
    整卷筆精墨妙,意境更好。  畫卷自題「太平時節英雄懶」,抒發滿腔抱負,但有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感慨。拖尾題跋者陸治、程大倫、顧德育、居節多為文徵明門生,另有王寵嘉靖二年春(1523)書跋。農夫水田插秧,漁夫撒網捕魚,舟船泊岸或蕩槳持篙、或肩挑行囊,點景人物熙攘往來,描寫江南繁榮景象。  此軸景物繁複,溪流蜿蜒上升貫穿畫面,兩岸配置林木屋舍和稻田,背景是遠山,清楚交代空間深度。其筆若遊絲,細膩生動。弘治十八年(1505),唐寅三十六歲,曾作《南遊圖》(美國佛利爾美術館藏)贈送琴師楊季靜,筆墨與本作有不少相通之處,故推測此軸可能也繪成於此期。
  • 唐寅書畫盡得風流
    北京畫院美術館正在舉辦的《筆硯寫成七尺軀——明清人物畫展》,匯集了國內四大頂級博物院收藏的62件(套)明清人物畫精品,其中一幅唐寅的《桐陰清夢圖》格外引人注目。唐伯虎早已家喻戶曉,但是唐伯虎的書畫究竟有多好,恐怕普通的大眾並不一定知曉。
  • 臺北故宮公布2020年展覽計劃!
    近日,臺北故宮博物院公布其2020年度臨時展覽名錄。其中有深受觀眾喜愛的系列展覽《巨幅名畫》《受贈名畫展》等,也有新晉推出的《國寶聚焦》《她——女性形象與才藝》等專題展覽,新的一年,具體有哪些值得期待展覽?讓我們先賭為快吧!
  • 臺北故宮博物院:感覺中華文化之絕妙,臺北的魅力!
    據說故宮博物院的文物展出的只是一小部分,要看完的話要很多很多年,所以展出的都是精品中的精品,我們去的時候正好碰到唐伯虎書畫展,真跡多多啊! 看完故宮真感覺中華文化之絕妙啊!臺北的魅力,我想有一個很大的因素就是因為有故宮博物院,這個集中華瑰寶的地方,所以建議至少流出半天時間慢慢體會。故宮博物院到藏品真是嘆為觀止,分為書畫,瓷器,擺件等,分為三層樓。
  • 閻立本《職貢圖》、巨幅山水漸次呈現,臺北故宮公布新年特展
    其中「巨幅名畫」作為臺北故宮頗具特色的常設展,將繼續展出臺北故宮博物院典藏曆代書畫名跡,如馬遠《畫雪景》、文伯仁 《吳山春霽》、王翬《千巖萬壑圖》等。臺北故宮博物院典藏曆代書畫名跡既豐富又具有很強的藝術性。部分尺幅超大的作品,無法於一般展櫃中陳列,僅能藉由202室的挑高大陳列櫃中展出。
  • 唐寅:六如居士的如夢人生
    結果,「聞者噴飯」——文徵明那枚印章,刻的是「唯庚寅吾以降」,取自屈原的離騷,因為文徵明的生辰和屈原相同,所以刻了這樣的私章給自己用,跟唐寅真沒啥關係。(明)唐寅《玩月圖成扇》,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沒文化,不可怕,誰出糗,誰尷尬。
  • 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北京故宮本身是藝術品
    中新社臺北八月二十日電 題:讓典藏文物活起來——訪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石守謙  中新社記者 曾嘉 董會峰  臺北「故宮博物院」自一九六五年建成後,一直以保護、收藏文物為主要目標。如今臺北「故宮」要讓文物活起來,凸現服務大眾的理念,剛剛上任不久的院長石守謙堪稱任重道遠。
  • 2020故宮蘇軾主題書畫展內容有哪些?
    2020故宮蘇軾主題書畫展內容有哪些?  千古風流人物——故宮博物院藏蘇軾主題書畫特展在故宮開展  ➤第一單元:勝事傳說誇友朋  1 德化窯白釉人物像  2 清拓東坡像團扇頁  3 李宗謨 東坡先生懿跡圖卷  4 歐陽修 灼艾帖卷  5 蔡襄 京居帖頁
  • 臺北故宮博物院
    臺北故宮博物院 2008年07月03日 09:03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臺北故宮博物院是中國著名的歷史與文化藝術史博物館。坐落在臺灣省臺北市士林區外雙溪。
  • 經典碑帖:唐寅《尺牘二則》,保持書寫「獨立性」,回歸自由爛漫
    唐寅《尺牘二則》,選自《元明書翰》第六十二冊,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館藏。唐寅有著「賦性疏朗,狂逸不羈」,不受約束、任性自由的性格。這使其不肯循規蹈矩,而是性情書寫,在書法創作中別出新意,正是這樣的書寫更強烈地展現出自由爛漫的獨特魅力。
  • 從《琴士圖》看唐寅的園林齋館別號主角人物畫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明唐寅《琴士圖》(卷,紙本,縱29.2釐米、橫197.5釐米)款題:「唐寅為季靜作」。畫面呈現在山石雙松之間,小几與地上散列著書籍、筆硯和鼎彝古玩,一如書齋的陳設,別有描繪明代繪畫中文人雅興。畫中主角人物應是楊季靜(約1477-1530年後),身著象徵高士的陶淵明衣冠,赤足盤坐在水畔,面向流水,撫弦彈琴,神態悠閒安詳。
  • 心系桃源的山林之志——周臣、唐寅、仇英為「一師二徒三個樣」
    唐寅所處吳郡文物阜盛、人物風流,吳門畫派的人筆下少不了寄情山水的「桃源之作」,身為「吳門畫派」領軍人物的唐寅自是不在話下。明唐寅步溪圖軸(局部)故宮博物院藏事實上,「吳門畫派」的人大多畫過「桃源圖」一類的風景山水,比如唐寅的老師周臣。
  • 臺北故宮有什麼?(圖)
    一道海峽分割了兩岸,  無數「國寶」也因此被典藏在了兩家「故宮博物院」內,  一是北京故宮博物院,  一是臺北故宮博物院。  故宮指明清皇帝的居所紫禁城。1924年,馮玉祥發動北平事變,「末代皇帝」溥儀被趕出宮。1925年故宮博物院宣告成立,開放銅器、書畫、瓷器等陳列室。
  • 乾隆玉璽拍出全球最高價 臺北故宮遭疑不識貨(組圖)
    乾隆玉璽拍出全球最高價 臺北故宮遭疑不識貨(組圖) 2010年06月27日 11:19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臺北故宮用45件書畫告訴你 什麼樣的文物才是「國寶」?
    《宋高宗書女孝經馬和之補圖卷》第一章開宗明義,圖卷,絹本,縱:26.4釐米,橫:70.3釐米,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到了1956年,臺北故宮在整理當年遷臺的故宮文物時,大致沿襲《石渠寶笈》的體例,將文物分為「正目」、「簡目」進行整理,這也促進了《故宮書畫錄》的問世。1989年,臺北故宮又陸續重新編印了帶有圖版的《故宮書畫圖錄》,只是新版圖錄中將「正目」、「簡目」也取消了。
  • 千古奇才:唐寅的山水世界
    唐寅 步溪圖 北京故宮博物館唐寅(1470~1524)明代著名書畫家、文學家。字伯虎,號桃花庵主;晚年信佛,有六如居士等別號。江蘇蘇州人。29歲舉鄉試第一(解元)。後因科場舞弊案受牽連,功名受挫,又遭家難,經歷坎坷。後半生在蘇州城西北桃花塢建「桃花庵」,以賣文鬻畫聞名天下。
  • 臺北故宮博物院:以假亂真的紅燒肉還有翡翠大白菜,精美絕倫
    臺北故宮值得參觀的珍寶實在是太多,一定要注意好掌控時間。中學課文《核舟記》中的核舟、肉形石、慈禧太后墳墓中的翠玉白菜、象牙球等等珍寶都在三樓。Tip:作為臺北最熱門的景點之一,旅行團的數量也是不容小視的(尤其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