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有好水,好水出好魚 ——安康市生態漁業強勢發展觀察

2020-12-26 澎湃新聞

長江十年禁漁,「安康富硒魚」機會難得

安康,自古魚米之鄉。

從野生野長,到人工飼養,有著2000多年漁業史的安康,漁業生產逐步走上現代規範化生產之路。上世紀80年代中期,安康稻田養魚在全省非常有名,1987年全省稻田養魚現場會在漢陰縣召開,1988年漢陰縣觀音河水電站養魚產量達38.9kg/㎡,創全省最高紀錄。2005年我市引進市外投資者開發瀛湖漁業,安康開始了大水面養殖。2009年、2012年,安康漁業呈現兩輪發展高潮,特別是2012年市政府下發了關於大力發展涉水產業的意見,安康生態漁業發展迅速,連續多年漁業面積、產量、產值都居全省第一。

漁業產業既是我市的傳統產業,更是優勢產業。市漁業生產工作站副站長李志安告訴記者,安康境內江河縱橫,池塘、水庫星羅棋布,流域面積5平方公裡以上河流941條,水資源十分豐富,水質優良,發展漁業有顯著優勢。全市共有水域面積57.3萬餘畝,可用於水產養殖的水域面積30餘萬畝,其中水庫20餘萬畝、池塘1.5萬畝,另有宜漁稻田8.8萬畝。我市漁業資源豐富,天然魚類有6目13科92種,兩棲動物18種,魚類資源佔全省60%以上。安康又是全國最大的天然富硒區,安康魚類檢測體內含硒,「安康富硒魚」名副其實。2019年,全市水產養殖面積18.3萬畝,佔全省水產養殖總面積的24%,漁業經濟總產值19.1億元,佔全省漁業經濟總產值的35%,可謂「三分天下有其一」。

據權威部門數據,「十三五」期間,我國水產品人均直接食用消費年均增速1.7%,2020年人均水產品佔有量有望達到51.3公斤,未來5到10年,水產品消費仍將會保持年均1%至1.5%的增速。陝西省水產品年消費100萬噸以上,自產水產品每年僅有17萬噸左右,人均水產品佔有量不足全國10%。安康本地水產品自供能力不到15%。水產品市場潛力很大,水產品生產前景十分廣闊。安康有理由在水產領域特別是在魚類生產上有新的突破,在全省領先聲、做龍頭,喊響「安康富硒魚」,使之成為省之品牌、國之品牌,世界之品牌。

國家關於長江流域十年禁捕已然全面鋪開,這對安康是挑戰,更是機遇。我們怎樣直面挑戰而抓住機遇,趁勢做大安康漁業?市漁業生產工作站站長任康說:「長江流域禁捕不會影響消費者吃魚,事實上拉旺了市場。打擊非法捕撈行為,可以斬斷非法銷售食用水生野生動物的違法利益鏈,為人工生態養殖的魚類產品提供更大市場空間,滿足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

在安康漁業界有識之士普遍看來,長江十年禁漁,對安康是歷史性機遇,是真正的彎道超車機會,能否在漁業生產上躍上主導位置,機會寶貴,機會也稍縱即逝,考驗安康人的發展智慧和定力。

好魚品質在生態,富硒讓安康魚「笑傲天下」

提升品質,是生態漁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市縣區漁業部門始終把綠色發展理念貫穿於水產養殖生產全過程,引導企業、合作社和養殖戶在漁業生產中樹立綠色環保、循環發展理念,充分發揮漁業生態屬性,利用大水面、秦巴山區高山冷流水、川道池塘和宜漁稻田等資源,大力發展生態漁業,用生態鑄品質,用品質塑生態。

旬陽綠富地生態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響應政府號召,2018年在旬陽縣雙河鎮流轉土地2000餘畝,大力發展稻漁綜合種養,2019年成功創建為國家級稻漁綜合種養示範區。該公司負責人袁慎穩介紹,稻漁綜合種養不用化肥和農藥,減少面源汙染,實現了「一水兩用」「一畝雙收」,既提高稻米和水產品的質量安全,也改善了當地生態環境。

2018年,嵐皋縣嵐翠湖生態漁業開發有限公司利用藺河庫區6500餘畝水面,探索發展大水面生態漁業,實施「人放天養」、集中捕撈,取得了保護水質、生態富民的環境效益雙贏,初步實現了「以水養魚、以魚淨水」的良性循環。該公司總經理李強告訴記者,同樣大小的魚苗同樣方式養到同樣重,外邊有些地方只需要四五個月,而我們這兒需要八九個月,但是我們的魚品質上乘。公司負責人周偉介紹,大水面放養的魚好賣,幾萬斤魚到了成都水產批發市場被商家一搶而空,都誇讚嵐皋的魚好,肉質鮮美,好吃夠味,生態自然。

同樣是在嵐皋縣,綠水生態農業有限責任公司則是一家冷流水養殖企業,憑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不斷加強生產質量管控,迅速成為業界龍頭企業。公司年產鱘魚近200萬斤,養殖鱘魚品質好,產品銷往了全國各地。

「十三五」以來,全市生態漁業以園區創建為載體,相繼開展了健康養殖示範、水產品質量安全追溯、水產養殖疾病監測、養殖水域生態環境改善等一系列產業發展工作,不斷強化養殖企業、合作社、養殖大戶的生產技能和發展觀念,提升發展能力。目前,安康市創建國家級稻漁綜合種養示範區1個,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場7個,省級重點龍頭企業2家,省、市、縣三級漁業園區109家,市級水產良種繁育示範園22家。全市池塘精養、稻漁綜合種養和水庫立體養殖面積分別達到1.5萬畝、1.6萬畝和14萬畝。

安康市漁業協會副秘書長單世濤告訴記者,發展生態漁業,打造「富硒」特色,拓展傳統漁業轉型升級的空間和出路,安康已經先人一步,生態健康養殖在安康已經成為業界共識。

「我們一定要堅持做大做強,這需要全市漁業進一步統一認知,在理念上佔先機,在機制上創先機,在效益上增先機,『安康富硒魚』必會真正迎來發展的春天。」單世濤說。

安康人增益安康魚,安康漁致富安康人

安康建設西北生態經濟強市,為安康生態發展錨定了現實目標。作為生態經濟基礎和骨幹,安康涉水產業無疑具有做大做強的先決條件。

安康漁業發展的主體在哪裡?在資本,更在安康廣大農民群眾。群眾普遍參與,就能築壩養水,越做越大。

近年來,市縣區政府積極引導漁業龍頭企業、漁業產業園區等漁業新型經營主體加快現代產業發展步伐,特別在脫貧攻堅的時代大勢中,積極與貧困戶建立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帶動更多貧困群眾因漁增收、因漁致富。

白河縣木林森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林奇2015年返鄉創業,通過實地考察,在距離十天高速出入口5.8公裡的西營鎮雙埡村,流轉土地150餘畝,新建蝦塘20餘個,以小龍蝦養殖為特色,打造集漁業生產、科技推廣、休閒遊玩為一體的生態科技示範園。公司以每畝200元的租金流轉48戶貧困群眾的土地,貧困戶以租金入股,每年公司返還10%,20年租賃期滿後,租金全額返還。「示範園+基地+農戶」合作模式,讓貧困群眾變身飼養員、安全管理員等,在家門口就業,月收入達2000元左右。走俏的市場行情和「看得見、學得著」的示範效應,也讓當地群眾信心百倍,欲利用小龍蝦精養及蓮藕、稻田寄養等方式,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的小龍蝦特色產業,拓寬致富門路。

豐收時節,漢陰縣永豐生態農業園區負責人陳小松比以往都要忙,因為不僅要忙著收割稻穀,還要忙著摸魚捉蝦。陳小松是縣漁業協會會長,也是漁業產業發展的帶頭人。近幾年,在安康水產試驗示範站首席專家、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副教授吉紅的指導下,帶動澗池鎮、蒲溪鎮、雙乳鎮、漢陽鎮等鄉鎮,新華村、五星村、雙乳村、松林村、中營村、馬鞍橋等自然村重點發展生態漁業,建設稻漁綜合種養示範區1500畝,稻漁綜合種養成為村集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成為近年來漢陰縣最具特色的漁業產業之一。綜合種養不僅高效利用土地和水資源,帶動了農民增收,還成為漁旅結合、融合發展的典範,延長了漁業產業鏈條,大幅度提高了生態漁業的綜合效益。

2019年10月,藺河庫區共捕撈鰱魚、鱅魚18萬公斤,銷售額209萬元,實現分紅166.53萬元,帶動620名庫區移民貧困戶實現分紅增收,8名貧困戶實現就業脫貧。「我家4口人,一人500元,一共2000元!」南宮山鎮溢河村移民戶朱益民格外高興,「自己從不養魚,但跟大家一樣,也有分紅!」

旬陽縣桂花香生態農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利用電站庫區1200畝水域開展生態漁業養殖,共吸納社員281戶、股份390股,實現135戶貧困戶全覆蓋。2017年至2019年,合作社社員入股分紅共計100餘萬元,每股分紅額達2800元。

在漢濱區大河鎮流芳村,主管部門支持當地合作社發展稻漁綜合種養70餘畝,平均畝產優質稻穀500公斤,畝產生態稻魚100公斤。2019年,34戶貧困戶與安康市五福鮮食品有限公司籤訂收購協議,貧困戶僅這一項增收3000餘元。

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以來,全市漁業部門引導和支持55家漁業養殖企業、30家養殖合作社和143個養殖大戶助力脫貧攻堅,帶動貧困戶1500餘戶5000餘人實現脫貧,人均增收1300餘元。同時,以生態養殖為依託,推進漁業加工、品牌營銷、休閒旅遊等發展,引導經營主體深入挖掘漁文化和農業資源,將漁文化傳承、魚類科學普及以及餐飲美食等有機結合起來,滿足群眾的多樣化休閒需求,有效拓展了產業發展空間,提升了漁業綜合效益。

品牌強產業,品質贏市場,市場促持續

沒有品牌就沒有商機。「品牌化」是安康生態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2019年「安康漢水魚」集體商標創建成功。為提升安康水產品的知名度,安康市制定了「安康漢水魚」標誌使用管理辦法和「安康漢水魚品鑑店」認定辦法,發布了水產品富硒標準,成立了安康生態漁業產業聯盟,開展了「安康漢水魚」優質水產品「一魚一標」產品追溯示範、「兩品一標」認證、農產品優勢區申報等工作。

今年,安康匙吻鱘、花鰱、金鱒、虹鱒、南美白對蝦等安康漢水魚水產品,貼著可追溯的二維碼「遊」進了西安盒馬鮮生生活超市和安康本地市場,安康蓮花餐飲高新小吃城、安康龍舟文化園江邊漁家、石泉石鍋魚連鎖店等餐飲企業陸續掛牌成為「安康漢水魚品鑑店」,在日益具有號召力的安康特色美食領域,「吃安康魚」成為一種標誌性消費行為。4月,安康市漁業協會會長、蓮花餐飲創始人楊忠,代表安康市漁業協會,將首家「安康漢水魚品鑑店」授予蓮花餐飲集團旗下安康蓮花餐飲高新小吃城。楊忠表示,將繼續助力安康生態漁業發展,進一步發揮安康市漁業協會職能作用,加強行業自律,提高行業組織化程度,支持成員單位開展水產健康養殖,創建生態循環養殖示範園區,開展水產品綠色認證、有機認證,努力實現「好水養好魚,好魚賣出好價錢」。他要求,安康高新蓮花小吃城要率先使用、開發、推廣安康本地優質水產品,積極引導健康餐飲消費,對接本地優質水產養殖企業,重點採購地道水產食材,開發魚菜品,打造安康漢水魚宴,引領做魚、吃魚、品鑑魚的餐飲文化新潮流。

也是今年4月,西安市民可以在西安市11家盒馬生鮮超市購買到代表「安康漢水魚」優良品質的鴨嘴魚、花鰱、鱘魚、金鱒和虹鱒魚。作為「2019福布斯中國最具創新力企業榜」上榜企業,能夠選擇「安康漢水魚」上架生鮮水產區,既是從滿足廣大群眾對優質水產品的消費需求,也是對「安康漢水魚」品質的充分認可,標誌著安康生態富硒魚品牌建設又上了一個新臺階。

今年7月,在一些人感嘆今年生意難做的時候,汪婷繼續擴張,在安康市南環東路新開了一家石泉石鍋魚店。不同的是,她的石泉石鍋魚店是安康市培育創建的第3家「安康漢水魚品鑑店」。汪婷告訴記者,我們用的「安康漢水魚」是有溯源標籤、有品質保證、有服務保障的品牌魚,「安康漢水魚」給了我們一份保證,也給了顧客一份保證,讓顧客能夠看得清清楚楚,吃得明明白白。

新冠肺炎疫情不阻人們對安康魚的青睞。疫情過後,「安康漢水魚」抓住日常復活之機,廣泛活躍在抖音、微信公眾號、網站等各大平臺,如何選魚、吃魚成為人們競相關注的熱點,安康生態漁業公用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得到了快速提升。「安康漢水魚」成為安康茶葉、安康魔芋之後又一亮眼名片,走進大市場,走進千家萬戶。

苦幹實幹+科技興漁,好機制呼喚「漁業強市」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研究員劉超在安康開展漁技推廣已經多年,他結合安康漁業生產實際編著的《淡水養魚生態技術》對指導安康漁業生產意義重大。他將現代高新技術綜合應用到傳統漁業生產中,優先配置各生產單元和生產要素,使物質流和能量流在系統中良性循環,構成一種漁業綜合生產體系,是保持生態平衡,實現持續、穩定、高效的一種漁業生產模式。近年來安康漁業發展迅速,正是通過科技創新催發了漁業發展新動能。

近年來,安康市始終堅持科技興漁理念,大力實施校地合作、院地合作,依託專家團隊,先後組織開展了匙吻鱘、多鱗白甲魚、鱸魚、草魚等苗種人工繁育和南美白對蝦淡化養殖等科研項目,在全省率先啟動了「安康市貨櫃循環水養殖技術與產業化開發」和「淨水漁業立體綜合養殖」科研項目,積極推動內陸地區南美白對蝦淡化養殖和觀賞魚養殖示範工作,相繼完成了《漢江安康段漁業生態養殖技術研究與示範》《匙吻鱘高效養殖技術研究與示範》等中省漁業重點科技推廣項目9項,獲得省部級以上獎項11個,在種源培育、生態養殖、病害防治、水產品加工、漁業信息化等方面努力開創了安康特色。

大連海洋大學海洋科技與環境學院院長劉鷹在安康調研時指出,安康市充分發揮本地資源和院校科研優勢,積極開展「產學研」合作,對陝西漁業轉型升級、推廣名優水產品種有著重要的示範意義。

任康告訴記者,新時代安康漁業轉型發展,既得益於政策的支持和引領,也得益於不斷的科技創新和技術推廣。依託校地合作平臺和科技聯盟平臺,積極推廣漁業發展新技術、新模式,推動實用技術轉化,安康漁業走出事半功倍的科技致勝之路。這兩年,中科院桂建芳院士專家工作站在鎮坪縣掛牌成立,市政府與大連海洋大學籤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漁業部門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安康水產實驗示範站合作更加緊密,共同設立了生態漁業產業科技創新示範基地,支持漢陰永豐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走漁業融合發展的路子,聯合開展了南美白對蝦「工廠化淡化育苗+池塘精養」模式試驗示範工作,西北農林科技大學3名研究生畢業後就和漢濱區五福鮮公司籤訂了合作協議,在觀賞魚養殖、良種繁育、漁業現代化方面開展了示範養殖和創業工作。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安康水產試驗示範站的支持下,安康市在2019年水產技術推廣職業技能大賽中榮獲陝西省團體一等獎。同時,政府支持加工企業與院校合作,推動安康漁業深加工,延伸產業鏈條,「瀛湖小魚」「稻花魚」「風乾魚」等即食食品走俏市場。

2016年研究生還沒畢業的馮鵬就成立了安瀛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在吉紅教授全方位的技術指導下,2017年8月,馮鵬帶領團隊攻破了鬥魚繁殖技術,填補了西北地區空白。

漢陰縣永豐生態農業園區負責人陳小松說,在漁業科技專家的支持下,如今魚塘的畝產從250公斤增至1000公斤,而且增加了觀賞魚等新品種,稻漁綜合種養模式更是吸引了周邊眾多群眾參觀學習。2018年,公司被評為安康市水產良種繁育示範園,2019年被評定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場、安康市富硒水產專家工作站和安康市新型職業農民實訓基地。公司帶領村民以漁增收致富,決心打造漢陰特色漁業第一村。

陝西壹加壹農業科技有限公司2016年開始南美白對蝦海水淡化養殖,負責人柯華介紹,公司在漁業部門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大連海洋大學、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等方面的共同支持下,不懈努力,攻克了南美白對蝦海水淡化養殖技術和工廠化循環水養殖技術。他說,苗種優選、穩定安全的水環境、精細化養殖管理、富硒特色等都是南美白對蝦綠色、無公害優良品質的重要保障。下一步,柯華的目標是將公司打造成為西北、西南地區工廠化循環水養殖對蝦的標杆企業。

吉紅告訴記者:「安康漁業的產業基礎已經初步具備,隊伍也越來越齊整,工作條件和我們當年來的時候完全不可同日而語。下一步,即將進入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階段,我個人充滿期待。我堅信,大家攜手共進,安康漁業的明天一定會更加輝煌,一定會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漢水依舊,漁歌漸興。「西北漁業強市」,也必當為西北生態經濟強市背書。

作者:艾 蓓

往期精選

內容來源:安康日報

審 核:葉 苗

原標題:《安康有好水,好水出好魚 ——安康市生態漁業強勢發展觀察》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以漁為媒·生態共享|萬峰湖:好山好水出好魚
    6月10日,2020渝黔合作·「漁+」行動重慶考察團一行赴興義萬峰湖考察生態魚養殖項目,黔西南州漁業領導小組副組長、州政府副秘書長劉祖慰等州有關領導陪同考察。考察中,雙方緊緊圍繞兩地漁業發展大計進行討論和交流,有關人員為重慶考察團詳細介紹了萬峰湖的水產養殖情況。
  • 陝西安康贏湖漁業生態養殖 富了村民美了環境
    安康現代農漁業生態養殖科技示範園區&nbsp陳燕&nbsp攝  記者&nbsp陳燕&nbsp安康報導  安康瀛湖是水電站築壩形成的西北五省最大的淡水湖9月10日「美麗陝西行」採訪團來到瀛湖水庫,就這裡的漁業生態養殖採訪報導。  瀛湖水庫的巨大變化離不開陝西省和安康市及漁業部門的大力支持,旬陽縣漢水生態漁業養殖有限公司是瀛湖庫區漁業養殖的龍頭企業,據公司負責人肖德平介紹,自2011年進駐贏湖引入標準化網箱養殖以來,贏湖的環境好了,周圍的村民也得到了實惠。
  • 頭魚拍賣9888元!安康生態富硒漁業讓嵐皋農民喜滋滋
    西部網安康訊(記者 毛明博 )「9888元一次,9888元兩次,9888元三次,9888元成交。」9月24日,在千餘名群眾和工作人員的見證下,在嵐皋縣嵐翠湖打撈的一條56斤的青魚被當地新開業餐飲企業競拍後訂購。由此,也把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陝西安康生態富硒漁業慶豐收活動推向高潮。
  • 好山好水養好魚 貴州黔東南州生態漁業發展成效綜述
    好山好水養好魚 貴州黔東南州生態漁業發展成效綜述2019-07-01 10:52: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得益於這得天獨厚的生態優勢,近年來,圍繞我州稻田養魚歷史悠久和州內豐富的庫區資源,州委、州政府將發展生態漁業作為新的農業經濟增長點和助推脫貧攻堅的重要產業,融入綠色生態現代農業工程中統籌謀劃發展,增加了生態溼地、減少了農業面源汙染,促進了農民增收,生態漁業發展取得階段性成效。
  • 永靖:好水出好魚 虹鱒更配吃貨
    好水出好魚 虹鱒更配吃貨航拍網箱養魚  近年來,永靖縣始終把保護水源地作為改善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  好水養出好魚,劉家峽水庫庫容達57億立方米,年換水達8次,水質好,無汙染,是甘肅省最大的無公害水產養殖基地,佔甘肅省水產養殖總面積的一半以上,漁業資源條件十分優越。目前除養殖黃河鯉魚外,還大量養殖虹鱒魚、金鱒魚、鱘魚、淡水三文魚等。記者在碧波蕩漾的劉家峽水庫看到,金黃色的金鱒、帶彤紅花紋的虹鱒魚在網箱內歡快暢遊。
  • 官媒發聲:水養魚,魚養水!保水漁業實現經濟和生態的和諧統一
    看捕魚、品魚頭、賞魚拓,在千島湖,圍繞「魚」,已形成了完整的旅遊服務鏈條。投放鰱魚、鱅魚幼苗,鰱魚、鱅魚捕食浮遊生物,淨化水質、避免水華,保護一湖碧水。在千島湖,保水漁業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統一。千島湖上的漁民來自遼寧的遊客張揚,一到浙江千島湖就急著預訂觀看巨網捕魚的場次。對她來說,如果到千島湖沒看上一場巨網捕魚,就等於白來了。
  • 嵐宮山下清泉甜 生態養魚富農家——陝西安康市嵐皋縣生態漁業助農...
    如何在保護好生態的同時,又讓老百姓增收?近年來,嵐皋縣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發展理念,用足「水」優勢,做活「魚」文章。實行「人放天養」、「以魚淨水」等養殖模式。群眾靠魚兒獲得效益,水源靠魚兒得到淨化。
  • 大湖水殖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楊品紅:好種好水養好魚
    大湖水殖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楊品紅:好種好水養好魚2011-08-01 10:04: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    選育好種是養好魚的基礎&nbsp&nbsp&nbsp&nbsp  《海洋與漁業》:大湖股份一直都非常重視淡水魚良種選育,這是基於什麼考慮的?
  • 「安康漢水魚」,你的「身份證」真好看!
    日前,安康生態富硒魚區域公用品牌商標——「安康漢水魚」集體商標獲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公示。「安康漢水魚」商標誕生記根據市政府關於五大特色產業品牌建設計劃的部署安排,市漁業部門與市漁業協會通力合作,積極開展「安康漢水魚」集體商標公用品牌創建工作。
  • 水投集團打造重慶水庫生態漁業品牌「渝湖」 市民吃魚更放心了
    華龍網12月20日18時訊(記者 董進)不投誘餌,不施肥不用藥,確保好水養好魚,這樣的魚擺上桌,市民們當然會喜歡。記者今(20)日從重慶市水利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水投集團」)獲悉,集團計劃總投入10個億,打造重慶水庫生態漁業品牌「渝湖」,山城市民有口福了。
  • 江蘇大力推廣漁業養殖,讓吃貨「食有魚」「食好魚」
    江蘇大力推廣漁業養殖,讓吃貨「食有魚」「食好魚」 2020-07-23 18: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安康全民保漢江 護的不僅是「南水」更是母親河
    漢江不僅是「南水」更是母親河    「安康缺乏都市的大氣派,卻有自己的小清新」徐啟方說,安康的美在青山綠水,特別是水資源豐富,流域面積5平方公裡以上河流有941條,漢江自西向東流經7個縣區,境內流長340公裡,佔漢江流長(1577公裡)的21.6%。
  • 對我國大水面生態漁業發展的偏見有哪些?
    普通的民眾對漁業的環境效應存在偏見或有成見可以理解,但一些專業人士,他們有著「博大精深」的生態學知識和對水域生態系統的深入了解,以及對國內外實驗生態學研究的充分掌握,他們又是領域內的權威、專家,他們是大水面生態漁業發展的最大障礙。他們(一刀切式地)堅決反對在湖泊、水庫中發展任何形式的漁業,顯示出對漁業的極深偏見。
  • 魚兒遊過水更清!廣州流溪河探索生態淨水漁業新路徑
    在廣州全面推行河湖長制以來,流溪河通過科學合理的人為調控魚類結構和數量,探索出一條生態淨水漁業的新路徑。天地一色的廣州流溪河水庫(通訊員供圖)水庫村民:又清又甜的水又回來了 可以直接取水做飯駕船在廣闊的流溪河水庫中穿行,碧波倒影著藍天,一座彩虹橋橫跨水中,身邊就是鬱鬱蔥蔥的小島,如果仔細觀察,還會發現不時有魚兒躍出水面,構成一幅美麗的景象。
  • 「一江清水送京津」倒逼安康實現「綠色發展」
    隨著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啟動,流經安康的漢江水需要為湖北丹江口水庫提供充足清潔的水源。「都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但漢江水並不只有安康人吃,『一江清水送京津』,漢江水最終會流入京津地區千萬群眾的家裡。保護好漢江水質,就是我們的職責和使命。」安康市委書記郭青說,保護綠水青山,安康需要「壯士斷腕」的決心和勇氣。
  • 千島湖推進特色「保水漁業」發展模式
    近年來,浙江省淳安縣依託千島湖一湖秀水,大力推進實施「以魚保水」「以漁治水」生態治水模式。在永葆一湖秀水的同時,打響了千島湖優質漁業品牌,形成了獨具千島湖特色的「保水漁業」發展模式。目前千島湖湖區魚類品種達114種,經濟價值40億元;2019年漁業經濟產值逾10億元,直接帶動地方相關產業產值逾50億元,淳安縣「保水漁業」發展模式被農業農村部列為漁業水域生產生態協調發展典範。
  • 走進安康富硒茶基地,看陝茶代言人為您推薦哪些優質好茶
    漢水悠悠,蜿蜒橫貫秦巴山脈,山水相依,河谷盆地間形成了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安康自然而然就承載了「一江清水供北京」的南北北調使命。 「秦巴明珠」,「中國硒谷」,天然的富硒區,所產的茶葉硒元素含量高,具有特種的保健功效。近年來,安康各產茶地區,已經成功獲得了好幾個地理標誌產品稱號。
  • 陝西安康市與中科院、中農科院合作 發展千億富硒產業
    本報訊 近日,安康市政府副市長魯琦帶領市富硒產業發展辦公室等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到中國科學院、中國農業科學院對接院地合作事宜,推動安康富硒資源轉化富硒產業。通過現場參觀、召開座談等方式與科研人員深度交流,工作組從安康的富硒資源、產業優勢以及富硒產品三方面向專家介紹安康富硒產業發展情況。安康富硒資源具有形成早、地層厚、面積大、品質優四個顯著特點,富硒產業呈現出科研強、基礎牢、產值高、品牌靚、前景廣五個顯著優勢,富硒產品圍繞富硒茶、富硒水、富硒魔芋、富硒核桃、富硒豬肉、富硒魚六大類別輻射全產業鏈開發。
  • 配合飼料代替冰鮮魚 安全營養保護水生態 浙江湖州漁業大力推廣...
    配合飼料代替冰鮮魚 安全營養保護水生態 浙江湖州漁業大力推廣生態健康養殖新模式2018-08-17 08:&nbsp&nbsp&nbsp &nbsp據了解,湖州市主養的肉食性魚類有鱖魚、加州鱸魚和黑魚三個品種。肉食性魚類在養殖生產過程中主要投餵冰鮮小雜魚,但長期投餵冰鮮魚的池塘易產生藍綠藻水華,以日光解凍冰鮮魚,周圍腥臭難聞,臭水亂流,蒼蠅飛舞,對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造成很大的壓力,同時冰鮮魚攜帶的重金屬、藥殘、病菌等,影響肉食魚的體質,容易產生交叉感染。
  • 水庫魚供不應求 下遊能養娃娃魚 浙江金華市金東區潔水漁業增值...
    水庫魚供不應求 下遊能養娃娃魚 浙江金華市金東區潔水漁業增值效應明顯2017-08-30 09:57: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金華日報        瀏覽量: 3157 次 我要評論 &nbsp&nbsp&nbsp&nbsp「看,現在這花鰱就有3斤左右,今年會是個豐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