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大房子當然好了,現在只有富人才能夠住大房子,而且最為富有的人,他們的大房子還不止有一套。
可是,俗語當中為何會有「富不住大屋」這種說法呢?
說實話這句話是適用於古代的時候的,我們都知道古代都是封建社會,那時候人民對土地的依賴性是比較高的。
所以,有錢的人只要賺了錢,他們就開始買地。買地當地主,然後聘用更多的佃戶,讓他們給自己打工。
古代買地就如同我們現在買房建廠一樣。
可以說古人眼裡,只有買地的投入產出比,才是最高的。所以,他們把錢都用在買地上,而不是用在建房上。
當然了若是想要建個大房子,他們也不是建不起。
但是,無論做什麼事情,還是低調點好。
有一句老話叫做樹大招風,出頭的椽子先爛。不管幹什麼,還是不顯山不露水的才可以長命百歲。
若是有些劫富濟貧的俠客,他們想要找你的事情,看看你住的房子,就知道你是什麼人了。
所以說住大房子在古代治安不怎麼好的情況下,實在不是什麼好事。
因此說來,還是住和老百姓普通人一樣的房子,安全性才比較好。
那麼,「何為窮不行遠路呢」?
窮當然就是指的窮人了,窮人沒有多少錢,若是想要出遠門,那都是有錢人幹的事情,比如說像李白一樣遊山玩水了。
他們有錢不用擔心餓肚子,所以,他們才能夠全國到處遊。
一般古人大部分都是一輩子都待在自己的村子裡,根本沒有去過太遠的地方,畢竟錢財有限,出去只能是挨餓。
所以,才有了窮不行遠路這種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