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臺灣體驗式休閒農場,獨特鄉村文化聞名全島

2021-02-19 RET睿意德

業態布局上規劃了農產品展售、鄉土餐飲、品茗、住宿度假、農業體驗及森林遊樂;以體驗帶動產品銷售;打造自己獨特的文化.體驗式主題農場,值得綜合體學習!

臺灣香格裡拉休閒農場位於宜蘭縣冬山鄉的山丘上。海拔250公尺,四面環山,景致十分清麗。年平均25度的氣溫。

農場原來只栽種果樹,後來逐步增設農產品展售區、鄉土餐飲區、品茗區、住宿度假區、農業體驗區及森林遊樂區等,而成為一個兼具採果、休閒、度假、生態等多功能的旅遊地。

農場裡頭的生物種類包羅萬象,有獼猴、樹蛙、螢火蟲、蝴蝶(鳳蝶)和各式植物,年紀不分大小,都適合在這裡學習屬於大自然的珍貴知識。走進農場,沿步行道前行可抵一片濃陰的相思林,林間鞦韆、吊床、涼亭散布,是享受森林浴、烤肉、打盹最悠閒的天地。果樹區栽種芭藥、柚子、金棗、柳丁等多類果樹,一年四季輪流開放採果。循著森林浴步行道漫遊園區,全程僅需1小時。步行道最高點觀日樓,是觀賞蘭陽平原旭日初升的佳地。場方也從事螢火蟲的復育工作,每年四五月間園內可見火金姑提燈飛舞。農場設有歐式森林小屋,周圍遍植山花。

住宿區

休閒農場內設有清新雅致的住宿設施,共106間不同檔次的鄉野套房。在房間內可以一覽農場的美景。而且對住宿旅客贈送景觀果園門票,並可免費參加民俗活動。

農村體驗區

農村體驗區裡種植各式果樹依季節性採果,因為沒有噴灑農藥,所以累累的果實雖然其貌不揚,但卻是最天然、有機的,入園後水果現摘現吃,任遊客吃到飽。體驗區也提供解說服務,讓都市人了解農場園區內生態以及植物品種。體驗區內還有以廢枕木、舊建材再利用搭建而成的原野體能場,讓遊客舒展筋骨、運動強身。

廟口文化區

農場最具特色的是廟口文化區,每晚有打陀螺、布袋戲、釣瓶子、放天燈及搓湯圓等體驗活動,重現臺灣早期農村生活的娛樂。遊客除了可以了解各式童玩的由來外,還可以配合DIY活動,自己親手製作,滿足每個人潛在的赤子之心。農場設有專門的體驗DIY活動,如有專門的老師知道製作天燈、木烙(在一塊兒原色木板烙上各式的圖案)、利用各種葉子不同的紋路葉脈,搭配特殊的染料製作獨一無二的T恤等等。

烏心石樹林自然生態區

位於農場周邊,烏心石是臺灣原生的優良樹種,幾百年來,臺灣人民將這份上天賜予的禮物,化為日常中所需的各式用品。幾百年過去了,烏心石卻也日益消失……羅東林管處與香格裡拉休閒農場,自民國六十九年十月開始種植烏心石樹苗,七萬株樹苗拔高成林,重現了早期遍布臺灣山林的原始風貌。現已成為有名的烏心石採。

稻草文化

農場充分利用稻草開發出了眾多令人驚嘆的工藝作品,如彩繪草坪、稻草面具、稻草畫、稻草紀念物、稻草娃娃、稻草編織等等,使得農場的稻草藝術聞名全國。農場內有大草坪,並由設計師繪上兩位王公臉譜,面向聖福廟為開漳聖王,面向進興宮為古公三王,為當地的特色地標。

稻草藝術節:每年夏季農場會舉辦一年一度的稻草藝術節,吸引了不少慕名而來的外地遊客。各小區推出許多有趣的藝文表演,如朝陽小區的竹炮施放、白米小區的木屐舞、玉田小區的弄獅表演和珍珠小區所表演的稻草面具舞及珍珠之歌歌唱,皆讓遊客在旅遊中徜徉藝文風情。

風箏文化

在風箏博物館館內收藏一千多件風箏作品。二十年來,冬山國小校園內的冬山風箏館,提倡風箏民俗活動與美術教學成果展示,經過冬山鄉舉辦鄉鎮特色活動冬山風箏節後,風箏已成為冬山鄉知名活動,在冬山鄉公所規劃及冬山國小師生的協助下,將小小的風箏陳列室,轉成為鄉鎮主題展示館,將校園藝術文化帶入小區內承傳並推廣。

木屐文化

休閒農場所在的中山休閒農業區內,有一個白米小區,小區特別與學校合作,由小區中對木屐文化相當熟悉的居民到國小擔任木屐老師,除了教導學生了解木屐製造過程外,也特別在學校成立了木屐舞。學校不分年級的學生組成了木屐舞隊,每周固定在學校學習木屐舞。

項目活動豐富,注重參與體驗

依託農村生活方式的娛樂,設置專門的體驗DIY活動。豐富的活動大大提升了農場產品的參與性。尤其是在當前體驗經濟形態下,這種參與體驗更顯得尤為重要。而且這種參與體驗實際上為產品銷售提供了一個新的形式,這種形式更容易被遊客所接受,更能激發其購買慾望。

打造多種文化,提升農場內涵

項目依託當地的特色,逐漸打造出了自己獨特的文化,這本身就是一種強大的吸引力,如香格裡拉休閒農場的稻草文化,在其重點打造下,已經使其稻草藝術聞名全國。依附這些文化所打造的各種特色產品、開展的各種節慶活動,大大提升和豐富了農場的內涵。

多種服務功能,豐富產品類型

香格裡拉休閒農場包含了豐富的旅遊業態,涵蓋了旅遊服務的整個流程,滿足了不同層次的旅遊需求。有完善的接待設施、多樣的餐飲美食,服務於商務人士的大型會議室,滿足休閒娛樂的觀光果園、生態美景,極具參與性的體驗活動及各種特色節慶活動等等,豐富了農場的產品類型,拓展了市場需求。

來源:微設計

RET睿意德是中國最大商業地產全程服務商。基於深厚專業素養與行業資源,以成功實踐和擔責未來之姿態,攜手產業鏈全球領導者,構思及實踐創新商業模式,全力驅動行業生態進化。

相關焦點

  • 案例:體驗式主題農場(業態布局、體驗式零售、主題文化...)
    【導讀】業態布局上規劃了農產品展售、鄉土餐飲、品茗、住宿度假、農業體驗及森林遊樂;以體驗帶動產品銷售;打造自己獨特的文化.體驗式主題農場,值得綜合體學習
  • 案例 臺灣6大休閒農場,這才是真正的休閒農業!
    合理開發休閒農業,對於深度挖掘農業資源潛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促進農民增生具有重要的作用。臺灣休閒農業相對起步較早,經過多年的發展,已成為遍地開花的繁盛階段。臺灣的休閒農業發展,都建立在深度挖掘當地資源、注重生態保護、加大互動體驗的基礎上,對於開發休閒農業具有重要的借鑑價值。
  • 臺灣香格裡拉休閒農場項目案例剖析
    農場最具特色的是廟口文化區,每晚有打陀螺、布袋戲、釣瓶子、放天燈及搓湯圓等體驗活動,重現臺灣早期農村生活的娛樂。位於農場周邊,烏心石是臺灣原生的優良樹種,幾百年來,臺灣人民將這份上天賜予的禮物,化為日常中所需的各式用品。
  • 6大休閒農場案例 | 取經中國臺灣,這才是真正的休閒農業!
    中國臺灣的休閒農業發展,都建立在深度挖掘當地資源、注重生態保護、加大互動體驗的基礎上,對於開發休閒農業具有重要的借鑑價值。一般說來,中國臺灣的休閒農業主要有休閒農場、休閒牧場、教育農場、休閒酒莊等幾種類型。。
  • 6大休閒農場案例,這才是真正的休閒農業!
    一般說來,臺灣的休閒農業主要有休閒農場、休閒牧場、教育農場、休閒酒莊等幾種類型。。農場依託農村生活娛樂方式,通過各種diy活動等豐富農場項目,提升農場吸引力。3、多業態共同發展,提升農場盈利水平。香格裡拉休閒農場既有滿足休閒娛樂的觀光果園、生態美景,又有極具參與性的體驗活動及各種特色節慶活動,以及各種大型會議室等,滿足了不同層次的旅遊需求,提升盈利水平。
  • 鄉村振興||霧上桃源——臺灣清境農場
    清境鄉村農場利用優質的草場和山地景觀資源,打造特色農場和風情民宿,吸引遊客遠離城市,體驗獨特的山地田園風光。注重定位、強調特色,在「體驗經濟」理念之外,還創造了「分享經濟」理念,即休閒農業經營者與遊客分享鄉村生活,變「消費者為上帝」、「與客人成為志同道合的朋友」。 02 | 情境農場整體規劃   清境農場通過公共運輸和步道搭建交通體系,連接各個節點,形成「線-點-面」聯動的景區整體格局。
  • 休閒農場、鄉村田園、田園綜合體成農旅研學最佳載體 案例及產品
    農業研學注重的是農業體驗與勞動,傳達的是敬畏土地,感恩自然的教育理念。結合鄉村振興戰略,農業研學的基地承載體可多樣化,主要表現為休閒農場、主題農莊(國外莊園)、田園綜合體等。· 農業研學與休閒農業當下,更注重交流與體驗教育方法,研學旅行活動的開展離不開研學旅遊目的地的承載,休閒農場自然而然成為研學旅行和自然教育「最佳承載體」,從研學旅行和自然教育的內涵和訴求來看,最能滿足研學旅行和自然教育活動的場所,應當在休閒農場和鄉村田園。
  • 【案例】體驗式主題農場如何規劃布局?
    臺灣香格裡拉休閒農場位於宜蘭縣冬山鄉的山丘上,海拔250公尺,四面環山,景致十分清麗,年平均25度的氣溫,四季宜人,是一座大型體驗式主題農場。農場原來只栽種果樹,後來逐步增設農產品展售區、鄉土餐飲區、品茗區、住宿度假區、農業體驗區及森林遊樂區等,而成為一個兼具採果、休閒、度假、生態等多功能的旅遊地。
  • 日本、臺灣鄉村旅遊案例精選
    而隨著鄉村旅遊休閒化升級步伐的加快,鄉村旅遊產品也經歷著從「觀光」到「休閒」,從「農家樂」的簡單模式到「休閒度假」的體驗模式,從傳統鄉村旅遊到現代鄉村旅遊的轉變。這就需要在產品供給的角度和設計的角度,與時俱進,加以提升。以下對日本和臺灣的鄉村旅遊發展為例進行研究。
  • 案例 臺灣農場鼻祖——香格裡拉休閒農場
    香格裡拉休閒農場曾是臺灣第一個觀光果園,也是臺灣第一座休閒農場,歷經二十多年的發展,如今規模龐大,農業項目非常豐富,山坡遍植果樹、建有百餘間住宿小木屋,並提供多達十餘項的體驗活動,農場實現了將文化、教育
  • 農業休閒綜合體研究(二):經典案例賞析 —— 臺灣香格裡拉休閒農場
    農場設有歐式森林小屋,周圍遍植山花,夜 宿於此,宛如置身香格裡拉仙境模式啟示 項目活動豐富,注重參與體驗 依託農村生活方式的娛樂,設置專門的體驗DIY活動。豐富的活動大大提升了農場產品的參與性。
  • 清境農場:逆天的臺灣休閒農業
    商機讓整座山都動起來的清境奇蹟 清境鄉村農場利用優質的草場和山地景觀資源,打造特色農場和風情民宿,吸引遊客遠離城市,體驗獨特的山地田園風光。◆ 點:遊客中心、休閒中心、特色民宿相輔相成清境農場著名的民宿區,建築各有特色,感覺仿佛漫步在歐洲的不同風情,加上新興景點擺夷文化風情觀覽、雲端上喝咖啡、高山上聽民歌、遊PUB等,清境農場創造出了大量的奇觀
  • 【博採眾長】「臺灣行」對美麗鄉村農業升級的感悟 「極致"休閒農場
    臺灣鄉村運動起源於上世紀50年代,90年代臺灣進入工業化中期,之後便提出以「富麗鄉村」建設為宗旨,在此大背景下,臺灣地區的鄉村發展步入了不同於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另類發展道路,並逐漸完成了自身的社會轉型,演變出眾多集鄉土風情、客家文化於一體的知名旅遊觀光休閒鄉村小鎮
  • 20個臺灣經典農場案例,值得借鑑!
    在臺灣,休閒農場已發展出豐富的經營模式,與自然生態、精緻農業、特色民宿、藝術文化等結合,是最具潛力的旅遊樂土,一起來看一下:
  • 臺灣花露休閒農場 | 體會什麼叫花文化的極致
    已帶領近500位優秀田園綜合體領域企業家、高管學習臺灣最專業、最深度、最情感第十八次臺灣文創+田園綜合體產業運營考察之旅我們一起六天五夜深度交流臺灣田園綜合體、美麗鄉村、休閒農場的1、2、3產業運營+品牌文創之道
  • 臺灣鄉村產業怎麼做 | 臺灣第一座休閒農場,還有你我古早味的童玩回憶!
    參訪被譽為臺灣休閒農場鼻祖的宜蘭香格裡拉休閒農場,並與農場創辦人張清來進行交流。有「臺灣休閒農業之父」美稱的農場主人張清來,在農場規劃布局上,以農業體驗、農產品展售、鄉土餐飲、品茗、住宿度假及森林遊樂等多種業態,致力將文化、教育、環保、觀光與生活結合在一起,通過體驗帶動產品銷售,打造出自己獨特的文化。
  • 第四季臺灣休閒農業考察即將啟程:這是一次深入骨髓的農業文化創意體驗
    震撼遊學考察之「第四季臺灣休閒農業考察—深入骨髓的農業創意文化體驗之路」2015年10月即將啟程,即日起開始報名,15人精緻小團,現在行動,搶佔限量席位!休閒農業的投資成為近期的熱點,然而國內的休閒農場普遍同質化嚴重,產品開發缺乏獨立性、創意性及文化感;經營模式雷同,效益不理想,那麼如何提升農場競爭力?如何盤活農場經濟?如何提高農場品牌價值?
  • 【規劃案例】從規劃到開發,臺灣休閒農業案例深度解讀
    休閒農業是指利用田園景觀、自然生態及環境資源,結合農林漁牧生產、農業經營活動、農村文化及農家生活,提供國民休閒,增進國民對農業及農村之體驗為目的之農業經營。宜蘭現有,臺灣休閒農業發展協會、宜蘭縣休閒農業策略聯盟、宜蘭縣國際會議展覽協會、宜蘭縣鄉村民宿發展協會。2、豐富的會展活動。現有宜蘭綠色博覽會、宜蘭國際綠色影展、宜蘭好禮農產展售會等大型會展活動,有力的促進了宜蘭休閒農業旅遊的發展。3、拓展培訓產業。
  • 體驗經濟丨臺灣精緻農業案例賞析
    臺灣北關農場的體驗產品則做得非常細緻,從消費者的需求出發,刺激其創作的欲望,彩繪T恤、招財蟹DIY這些體驗項目都具有很強的參與性和趣味性;宜蘭香格裡拉休閒農場依託鄉村的稻草文化、風箏文化、木屐文化打造各種特色產品和節慶活動,加上旅遊六要素配套設施的完善,豐富了農場的產品類型,提升了農場的內涵;勝洋水草休閒農場、苗慄飛牛牧場、藏酒休閒農場是種植業、畜牧業、傳統酒業等產業的轉型升級和持續創新。
  • 種植類農場,如何嫁接休閒主題體驗,這個案例講的很好!
    在體驗經濟時代,很多大型的種植園,該如何在原產業基礎上融入體驗休閒和鄉旅產業呢? 在具體點說:就是「農作物種植」主題的體驗型農場,該如何去落地經營?下面,就給大家看一個例子。池上鄉稻米生產基地池上圍繞「米」全程做體驗,從生長、豐收、加工到消費的全過程打造系列休閒旅遊項目,來吸引遊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