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嶺戰役坑道裡的戰友情——向志願軍致敬

2020-12-20 雲尚說史

一個蘋果夠幾個人吃?在現代這個國泰民安的環境裡,蘋果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再普通不過的水果了,一個成年人一次吃上兩個都不算多。在六十六年前水果還屬於奢侈品,只有身在上層社會才能夠享用的存在。

今天要說的主題是在半個世紀前的一場戰爭中志願軍戰士分享一個蘋果的故事,看過上甘嶺電影的人應該基本上了解那場戰役的重要性。志願軍戰士在不足3.7平方公裡的陣地上與聯合國軍進行殊死決鬥。在陣地上於聯合國軍反覆爭奪,我軍被迫轉入坑道內作戰,坑道內的環境可想而知,坑道時常被炸得坍塌掉灰,沒有亮光,空氣混濁,烈士遺體也難以運走安葬,硝煙味、硫磺味、血腥味混在一塊,志願軍所處環境十分惡劣。敵人的飛機大炮封鎖了我軍補給線,我軍得不到正常補給。

坑道內缺水斷糧,戰士們依然苦苦支撐,很多戰士嘴唇開裂起泡,嘴裡幾乎沒唾液,後方指戰員決定派遣運輸班強行突破敵人封鎖運送一批蘋果進入坑道,無奈始終無法突破敵人封鎖,為此犧牲了很多運輸班的戰士。成筐的蘋果也被被炸的散落,運輸班的戰士始終不斷尋求方法突破封鎖。有一個戰士成功突破封鎖線進入坑道內,給志願軍戰士送去了一些武器彈藥,在路上手撿到一個散落的蘋果,送給連長吃,連長不吃送給下面的戰士,戰士送給了傷員,就這樣一個蘋果坑道內轉了一圈又回到了連長手中。連長沒辦法只好帶頭吃了一小口就分給戰士吃,即使這樣一個蘋果在坑道內轉了兩圈才被吃完。

這在現代也許有人認為不就一個蘋果嗎?你想過沒有當時志願軍是在什麼環境中,是在饑寒交迫中與敵人戰鬥。真正的戰友情是經得住戰火洗禮的,沒有經歷過戰火的人無法真正體會到這種至高無上的真情。志願軍戰士用一個蘋果告訴你什麼是真正的戰友情。

相關焦點

  • 上甘嶺戰役有多慘烈,志願軍6萬斤蘋果,竟連一筐都送不進坑道
    提起抗美援朝,絕對繞不過上甘嶺戰役,這場戰役究竟有多慘烈,提起一些數字記錄,或許你就能感受到。上甘嶺戰役中,美軍調集6萬餘人的兵力、300餘門大炮、170多輛坦克和3000多架戰鬥機。整場戰鬥中,美軍向我志願軍僅3.7平方公裡的陣地上傾瀉炮彈190餘萬發,炸彈更是高達5000餘枚,整個上甘嶺的山頭幾乎被炸平。不止如此,在電影《上甘嶺》中有一幕,是一群志願軍戰士在坑道中圍坐在一起,一個蘋果在每個戰士手中來回傳遞,每個戰士在接到蘋果咬一口後再將其遞出去,直到整個蘋果被咬完,這一幕取自上甘嶺戰役中的真實情況。
  • 上甘嶺戰役中,志願軍構築起以坑道為骨幹的防禦體系,在敵兇猛攻勢...
    原標題:上甘嶺戰役中,志願軍構築起以坑道為骨幹的防禦體系,在敵兇猛攻勢前經受住嚴峻考驗,並最終奪取勝利——消耗敵人的「肉磨子」提起上甘嶺,許多人都不陌生。因為這個名字,幾乎是新中國成立後幾代人心目中一個充滿英雄主義的精神高地。上甘嶺戰役的勝利,使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在整個正面戰場上完全掌握了主動權。
  • 上甘嶺戰役:坑道、炮火、手榴彈,取得勝利的法寶
    儘管聯合國軍佔領了597.9高地,但志願軍卻轉入了坑道,堅持坑道軍事鬥爭,隨時能和外面的友軍配合,對陣地表面聯合國軍實施打擊,對於聯合國軍可謂是非常大的威脅。1號坑道,是聯合國軍重點打擊的軍事目標,動用了無後坐力炮抵近射擊、用炸藥包、爆破筒等爆破、向坑道裡投擲手榴彈,甚至出動空軍的P-51戰機低空俯衝掃射等。
  • 上甘嶺戰役,我志願軍是如何取勝的?美軍都覺得匪夷所思
    87歲的楊渭清和92歲的馬維華在北京相見,抗美援朝戰場上,他們曾是一起衝鋒陷陣的戰友,這也是一次時隔68年的重逢。 在抗美援朝戰爭期間,我志願軍和美韓軍隊進行了多次大大小小的戰役,其中最為著名的、最有影響力的戰役,就屬上甘嶺戰役了。
  • 上甘嶺我軍獲勝三大法寶坑道、火炮、手榴彈,還有一位女兵
    上甘嶺戰役為一場舉世聞名的戰役,雖然美軍在戰後曾多次復盤該戰役,而且每次復盤的結果都是志願軍不可能獲勝。上甘嶺戰役我軍獲勝的三大法寶就是坑道、火炮和手榴彈,當然還有這位坑道中唯一的女戰士——劉祿曾。歷時四十三天,隨著雙方投入兵力、兵器的逐步增加,由戰鬥發展為了戰役。
  • 上甘嶺戰役中的「第一個蘋果」
    抗美援朝戰爭中最激烈的戰役是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曆時43天的上甘嶺戰役。上甘嶺其實是位於朝鮮半島中部五聖山南麓的一個只有十幾戶人家的小村莊,是五聖山的前沿陣地,上甘嶺有失,五聖山就直接受到威脅,五聖山若失,美軍便會居高臨下,志願軍將在平康平原無立足之地,因此上甘嶺成了兩軍必爭之地,志願軍和美軍開展了長達43天的拉鋸戰。
  • 上甘嶺,永遠是志願軍勝利的高地
    今年是抗美援朝70周年,時至今日,很多當年的感人瞬間,依舊清晰地留在我們的腦海裡,久久不能忘懷。在這些波瀾壯闊的歷史戰鬥中,上甘嶺戰役無疑是最具代表性的一次戰鬥。上甘嶺戰役從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一共打了43天,敵人先後投入美7師、韓2師、韓9師共6萬餘人的兵力,投入320門重炮,百餘門輕型火炮,30餘輛坦克和77架次戰鬥轟炸機,共向上甘嶺發射、投擲各種炮彈197萬發。而像這種不顧限額、不計成本的火力投送、狂轟濫炸,即所謂的「範弗裡特炮擊量」。
  • 上甘嶺戰役志願軍的防禦,李奇微感嘆:20年也打不到鴨綠江
    上甘嶺戰役志願軍的防禦,李奇微感嘆:20年也打不到鴨綠江 前言 抗美援朝後期,聯合國軍為了挽回不利的局面,在談判中獲得主動地位,發動了震驚世界的上甘嶺戰役,這場激烈的戰役打破了多個世界紀錄,特別是炮火的密集程度,超過了二戰的最高水平。
  • 志願軍最難的時刻,1951年,美軍攻上了上甘嶺
    在這場歷時43天的戰役中,聯合國軍投入了三個師6萬多人的兵力,使用300多門火炮,近200輛坦克和100架飛機。相比較之下,中國志願軍只投入4萬多人的兵力,在上甘嶺戰役之前的第5次戰役和金城反擊戰中,志願軍都至少投入兵力在20萬人以上,所以從投入的兵力來看志願軍並沒有把上甘嶺戰役當做重要戰役。
  • 為什麼美軍無法打贏上甘嶺戰役?因為上甘嶺陣地上人人皆英雄
    正因為如此,在上甘嶺戰役打響的前三天,志願軍總部和負責防守五聖山的十五軍仍無法確定上甘嶺就是美軍的主攻方向,並認為這是美軍的一次佯攻,而志願軍將更多的主力部隊集中在平康谷地進行防守,不敢輕易調到上甘嶺。為此,戰後的秦基偉曾為此檢討:「如果我們預料到敵人的進攻方向。
  • 堅守上甘嶺,志願軍打出中國人尊嚴,使美司令官絕望
    在1952年10月14日,上甘嶺戰役正式打響。美軍用340門大口徑火炮、50多架飛機對志願軍的陣地做「火力準備」,炮轟時間長達數小時!火力最密集的時候,志願軍陣地上每秒落彈就有六發,每隔幾分鐘就會有新的一批炮彈落在志願軍陣地上!在「火力準備」後,美7師的先頭部隊,到達了他們認為不可能有人存活的陣地前,而迎接他們的是志願軍充滿怒火的子彈。
  • 血戰上甘嶺:志願軍坑道構築功不可沒
    10月16日,是上甘嶺戰役爆發65周年。65年前的硝煙早已散去,但那座高地卻永遠被敬仰!65年前的細節逐漸模糊,但那群英雄卻永遠被銘記!……你知道嗎?
  • 志願軍班長帶路支援上甘嶺,半路含淚放棄替戰友收屍:我還有任務
    1952年10月18日,是上甘嶺戰役爆發的第4天,李保成趁著夜色掩護,率領8連戰士向579.9高地運動,準備進入1號主坑道。要進入主坑道,就必須穿過高地北邊的山坳,那裡美軍火力密集,很多隊伍就是在進入主坑道的時候,被美軍炮火瘋狂壓制,倒下的戰士數不勝數。
  • 抗美援朝上甘嶺戰役,美軍騎虎難下,志願軍一戰成名
    克拉克不愧是老辣,他首次將這次大規模的襲擊地點定在了志願軍五聖山前面的上甘嶺,以及兩個高地:597.9和537.7,他認為這兩個地方雖然志願軍處於居高臨下的態勢,但是反而因為這樣志願軍會放鬆防守的警惕性,事實證明,當時志願軍部署在上甘嶺的兵力卻是很單薄。
  • 抗美援朝上甘嶺戰役(上)
    6天以後,美軍向範佛裡特親自勘察選定的上甘嶺兩個高地投下了第一排炮彈。12日,15軍29師87團9連戰士邱少雲,在上甘嶺執行潛伏任務時,為了不暴露目標,在烈火中犧牲。這天,美軍預先以航空兵、炮兵對志願軍五聖山及上甘嶺的597.9和537.7高地北山,實施連續兩天的火力突擊。
  • 美軍想不通:上甘嶺戰役,6萬美軍為什麼打不過志願軍兩個師?
    美軍至今都想不通,在上甘嶺前線,6萬美軍在飛機大炮的配合下為什麼打不過志願軍的兩個師?從各個方面的角度看,美軍在上甘嶺打不過志願軍有以下幾點原因:第一,戰鬥精神,美軍和志願軍可不是一個檔次!根據事後統計,在上甘嶺戰役中,志願軍第15軍的官兵就有43人成為戰鬥英雄,15軍先後有10多個連隊在阻擊戰中全部拼光。上甘嶺早已成為了中國軍人偉大戰鬥精神的代名詞!提到上甘嶺,提到黃繼光、孫佔元等犧牲在上甘嶺的烈士,我們每個人都會肅然起敬!當我們知曉志願軍烈士為了祖國和人民壯烈犧牲的悲壯經過,我們每個人都會流下熱淚!這些志願軍,他們是我們心中最可愛的人。
  • 血戰上甘嶺
    10月2日,南朝鮮第2師一個參謀投誠,供稱將向這一地區發動攻勢,志願軍第45師遂將防守該高地的兵力增加到一個營。這兩個陣地因向「聯合國軍」戰線突出12公裡,受其西面陣地、南面雞雄山、東北面注字洞南山三面火力夾擊,防守起來非常不易,然上甘嶺師志願軍中部戰線戰略要點五聖山的前沿陣地,上甘嶺有失,五聖山直接受到威脅,「聯合國軍」居高臨下,志願軍在平康平原將難以立足,因此,上甘嶺必須守住。
  • 抗美援朝上甘嶺戰役(下)
    ,但是坑道,仍然是在志願軍手中,坑道裡的部隊,隨時都可以和反擊部隊裡應外合,因此,對於美軍而言是極大的威脅,坑道一日不除,美軍一日不得安生,所以坑道也就成了雙方爭奪的焦點。因此,坑道裡的志願軍面臨著十分嚴峻的挑戰,為了取得這一次防禦作戰的勝利。志願軍代司令員鄧華,要求第15軍堅守坑道消耗敵人,同時集結力量補充糧彈,為進行決定性的反擊做好準備。
  • 上甘嶺上萬炮齊發,志願軍老戰士,卻想到了那年吃的一頓餃子
    1950年10月,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作戰,他們肩負著保家衛國的使命,並為新中國的發展,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對此我們不能忘記,如果要評選抗美援朝戰場上最令人記憶深刻的一戰,那無疑要數上甘嶺戰役,這一戰後,上甘嶺也成為了美軍的傷心之地,他們出動幾萬大軍,傾瀉了數以噸級的炮火
  • 迴蕩在上甘嶺坑道裡的歌聲
    迴蕩在上甘嶺坑道裡的歌聲樊元廷 劉惠雄根據黃錄口述整理今年隆重紀念抗美援朝七十周年,表彰了英雄先烈。在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人民志願軍不畏強敵,湧現出大量的戰鬥英雄模範,在我們蔚縣也有許多優秀兒女,為保家衛國做出了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