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洲大陸上,完全沒有哪個文明的歷史可以和希臘相提並論。希臘最早的文明甚至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文明時期。不用質疑,希臘絕對是西方文明的發源地,在歷史長河中更是眾多文明中最璀璨的那顆明珠。
可一個文明的偉大卻並不代表其軍事實力強橫,自1453年東羅馬帝國在異教徒的鐵蹄下陷落後,隨後的三百多年中希臘一直處於陰暗無光的時局,希臘民眾飽受奧斯曼帝國異教徒的剝削。
直到奧斯曼帝國開始墮落,愛琴海上的那顆明珠終於開始重新煥發出嶄新的色彩,陽光開始重新照耀在希臘的領土上。
1,希臘反抗的伊始
作為在歐洲大陸上橫行了幾百年的奧斯曼帝國,其實早至19世紀初已經變得腐朽不堪,它就像一個即將入土的老人一般,渾身上下無不散發著老邁的氣息,而這對於在異教徒高壓統治下的希臘地區而言,無疑是個再好不過的消息了。
統治希臘數百年的異教徒可從來沒有給予過希臘人一絲的仁慈,奧斯曼帝國的統治者對於希臘地區一項是採用高壓強橫的統治,高昂的稅收更是壓迫得民眾喘不過氣,希臘人更是在黑暗的長夜中猶如溺水者一般苦苦掙扎,但希臘人並非沒有傲骨。
在奧斯曼統治的數百年中,一群活不下去的民眾為了生存和反抗奧斯曼人的統治,躲入巴爾幹深山中化身為土匪,並且自稱「克萊夫特」。而後在生存和抗爭的過程中,更是誕生了希臘民族獨立的特性。
而在1821年3月,僑居俄國的「友誼社」總負責人亞歷山大·依普希蘭狄斯跨國了俄國邊界,並在羅馬尼亞的雅西地區開始號召希臘人民反抗奧斯曼的高壓統治。
依普希蘭狄斯的號召似乎是點燃了希臘地區的明燈,各地的希臘民眾都開始揭竿而起,皆為了反抗奧斯曼帝國的統治。
3月23日,伯羅奔尼撒半島南部開始起義;4月7日斯佩採島宣布加入起義軍陣營,並且將派軍支援伯羅奔尼撒半島;4月22日,普薩拉宣布加入起義軍;同月28日,起義軍控制了科林斯地區;5月,阿提卡地區民眾武裝闖入雅典……希臘地區開始四處散布著獨立的焰火。
可不流血的革命在希臘是不現實的,1821年6月依普希蘭狄斯的軍隊在和一支奧斯曼軍隊正面衝突後,在德拉戈尚地區被奧斯曼軍隊輕鬆剿滅。
可當起義的火焰被點燃後,腐朽的奧斯曼已經沒有了重新去滅火的實力了。
2,起義的火焰開始蔓延
奧斯曼帝國可不是什麼善茬,在看到希臘民眾竟敢反抗後,當機立斷從周圍調兵開始鎮壓叛亂,僅兩個月左右的時間,就有超過2萬希臘民眾死亡,並且更有接近5萬人被販賣為奴。
不過在希臘人已經解放了幾乎整個伯羅奔尼撒半島的背景下,在1822年1月,希臘人正式對外宣布獨立,並於同月召開首屆國民議會。
同年六月,腐朽的奧斯曼帝國也開始意識到時局的嚴重,於是派遣了三萬人向伯羅奔尼撒半島發起攻擊。
可能也恰好趕上了時候,奧斯曼帝國還在被阿爾巴尼亞和伊庇魯斯的叛亂牽扯了很大一部分精力,而這時候就是起義軍的最佳時機。
三萬奧軍在向南深入內地的時候,被當地的起義軍伏擊,而後就因傷亡過大潰敗,而在海上作戰中,希臘的一艘民用小船在衝進奧斯曼帝國的軍艦停泊港後,僅僅燒毀了一艘戰艦,其餘的奧方戰艦就被因此嚇破膽,逃入了達達尼爾海峽。
僅僅是一艘民用船都可以燒毀奧方戰艦,並且奧斯曼海軍就這樣被嚇破膽,連對抗民用船隻的勇氣都沒有跑了,由此可見奧斯曼帝國的軍隊到底有多腐朽了。
而在起義軍的勝利消息被擴散到奧斯曼軍營中後,奧斯曼帝國的貴族子弟兵開始害怕了,因此底層軍官開始帶頭拒絕參加對希臘的戰爭。
可希臘這邊的局勢也沒好到哪裡去,起義軍非但沒有趁勝追擊,反而起義軍的高層發生了權利的分裂,一個成立沒幾年的國家就開始內鬥了,也因此希臘錯失了贏得戰爭的最佳時機。
1824年,希臘的第二屆國民議會中,軍隊開始產生分裂,以塞奧佐羅斯·克洛克特羅尼斯為首的總司令派拒絕承認希臘臨時政府,於是剛成立四年不到的希臘開始出現兩個政府的分裂局面。
而在起義軍內部權利爭鬥的時候,已經耐不住心思的奧斯曼決定和埃及共同鎮壓希臘起義。
次年上旬,埃及軍隊在伯羅奔尼撒登陸,可這時的希臘軍隊在面臨剛內鬥結束時的虛弱,而埃及軍隊在面對上虛弱的希臘起義軍,局勢早已向埃及軍隊傾斜,埃及軍隊很快就佔領了特裡波利斯的大多數地區。
直至1827年,科林斯以北的希臘領土已經重新回到了奧斯曼帝國的手中,剛成立幾年的希臘政府的實際統治範圍只局限在伯羅奔尼撒部分領土以及愛琴海上的島嶼。
3,局勢的扭轉
1821至27年間,歐洲的諸多強國也一直對奧斯曼帝國的平叛戰爭關注不已,而看到奧斯曼帝國虛弱本質的沙俄政府內部也開始決定出手幹預戰爭。
可一旁的英國人又坐不住了,畢竟俄國人一旦吞併了達達尼爾海峽將會威脅到歐洲大陸的平衡,甚至還能將軍隊送到英國的本土。
於是在戰爭期間,英國人向希臘政府提供了兩筆低息貸款,以求希臘人能遏制住俄國人的擴張,
希臘內部這時也開始達成妥協,在第三屆國民議會中,卡波迪斯特裡亞被推舉為希臘總統。這個時候的英國政府也開始真正緊張了,畢竟卡波迪斯特裡亞和沙皇政府的牽扯可不少,英國政府也沒敢猜測他們背後有沒有達成什麼協議。
在英國人聯合多個歐洲強國的背景下,希臘戰爭開始加速。
1827年7月,英法俄三國在倫敦籤訂協約,要求奧希雙方立刻停止戰爭行為,可在奧斯曼拒絕了該協議的內容後,三國聯合對奧進行交戰,最後奧斯曼海軍損失慘重。
而奧斯曼在海上受到了重創後,陸地上也開始面臨俄軍的侵襲,在俄軍佔領阿德裡安堡後,法國也開始幹涉奧斯曼內部局勢。
即將倒下的奧斯曼帝國,這時已然成了一個香餑餑,沒有多大的實力反抗,卻坐擁龐大的領土面積,這就是奧斯曼帝國最大的錯誤。
而希臘也在趁奧斯曼被多國圍攻的時候,趁機拿回了大片國土,包括納夫巴赫託、梅索朗吉米索隆基等多地在內重新被納入希臘的國土範圍內,而在9月的別特拉戰役中,希臘起義軍擊敗了一支接近萬人的奧斯曼軍隊,並且迫使其對希臘讓步,希臘的大陸地區重新回歸,希臘獨立戰爭由此結束。
4,結語
1830年,奧斯曼接受了法英俄在倫敦籤訂的協約,正式對外宣布承認希臘的獨立。
對於希臘人來說,這無疑是自1453年後最值得慶祝的一件事,歐洲大陸上的這顆文明古國的明珠,開始重新綻放屬於它的光芒。
希臘獨立戰爭帶來的影響還遠不止這點。
在希臘在歐洲諸多強國面前贏得獨立後,巴爾幹半島上也開始了民族獨立戰爭。
歷時八年的希臘獨立戰爭結束了,除了歐洲強國的幫助外,希臘起義軍本身的付出也不應該被忽視。能夠利用好國際輿論還有地形優勢,這場獨立戰爭希臘人打的也還算出色。
最後用拜倫的《哀希臘》為這場希臘人的血淚反抗史結尾吧:
讓我攀登蘇尼阿的懸崖,可以聽見彼此飄送著悄悄話,讓我象天鵝一樣歌盡而亡,我不要奴隸的國度屬於我,乾脆把那薩默斯的酒杯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