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獨立戰爭為什麼說是法國人打贏的?(上)

2021-01-07 地球巡洋艦

大家好,今天巡洋艦帶大家去美國,看一下美國的獨立戰爭期間發生了什麼事情,聊一下為什麼說是法國打贏了美國的獨立戰爭,今天咱們倆好好了解一下美國獨立後面的事情。

在美國的《獨立宣言》和列剋星敦的擦槍走火之後,美國和英國之間徹徹底底斷了和平解決問題的可能。當時在《獨立宣言》上簽字的美國國父們,心裡的壓力也十分大,如果成功了,他們就是開國國父,而如果失敗,他們將會被英國政府吊死在波士頓港口示眾。

資料圖:獨立戰爭

資料圖:英國

而且在當時美國和英國的實力對比上,美國根本就沒有希望來打贏這場戰爭,當時的美國實在是太弱小了,無論是軍事實力還是綜合國力上,美國都只是英國的一個小尾巴。但是就這樣美國還是打贏了這場戰爭,英國人居然敗了,美國究竟是怎樣打贏這場戰爭的呢?

我們首先來對比一下獨立戰爭期間交戰雙方的實力。獨立戰爭爆發的時候,美國只有240萬人,其中還有60萬的黑人奴隸,白人只有180萬,這180萬人還有相當一部分的」保王黨「,這些」保王黨「堅持站在英國一方反對美國分裂祖國。我們再來看看英國,英國光本土就有1500萬人,是美國白人10倍左右,而且除了英國本土之外,其還有廣闊的殖民地,光看北美洲的話,英國在美國北邊有加拿大,在南邊有從西班牙手中搶過來的佛羅裡達。

資料圖:英軍

資料圖:美軍民兵

在軍事力量上,美國壓根就沒有正規軍,只有由民兵組成的大陸軍,沒有經過系統的訓練,連統一的軍服都沒有,海軍就別提了,壓根就沒有。當時的英國是一個老牌的資本國家,而且還是事業的上升期,僅僅在北美大陸,就陸續派遣了5萬多名正規軍,還有十幾萬海軍在大西洋晃悠,隨時有能力封鎖美國海岸。另外,在北美還有大量的「保王黨」組成的民兵,因為美國人和本土印第安人搶地盤,所以大多數的印第安部落也選擇站在了英國的那一邊。

因為和印第安人搶地盤的人就是近在眼前的美國人,而且英國遠在大西洋的另一端,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所以大多數印第安部落站在了英國的身邊,並且,當時英國為了儘快的剿滅這次叛亂,也招撫了很多的印第安部落。這也就導致了在美國獨立後對印第安人的瘋狂報復中特別重要的原因。

美國軍隊當時的戰鬥力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在1776年的8月,英軍進攻紐約,華盛頓帶領美軍抵抗,一戰下來,美國損兵折將1500多人,而英軍的損失還不到400人,要不是美軍跑的快,差一點華盛頓就不能印在美元上了。

假如你是大陸軍總司令,你說這場戰爭怎麼打?

如果綜合國力還是次要的話,擺在華盛頓面前的還有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戰爭,是需要燒錢的,當時的北美大陸軍是真的很窮,因為在當時北美13個殖民地是相對獨立的,稅收和財政更是獨立的,只要一個大陸會議在中間協調,作為總司令的華盛頓不得不經常向各州索要軍費,大陸軍也因為發不起軍餉還多次發生過譁變的現象。

可是各州也沒有多餘的資金,而且,當時的美國也不敢為了戰爭而加稅,因為他們就是因為稅收才和英國人幹起來的。為了湊出這筆費用,各州不得不從原有的稅收上擠出這一部分,實在擠不出來就有兩條路,第一,借錢,發行國債。美國最早的國債就是這麼來的。第二,印錢,發行大陸幣。

資料圖:美國國債

但是發行的國債賣的並不好,畢竟沒有保障,如果獨立戰爭失敗了,誰來償還這筆債呢?為了把國債賣出去,當時的大陸會議還用彩票的方式進行售出,彩票中獎給的不是現金,而是國債。紙幣是需要國家信譽的,現在國家還沒有建立起來,所以就沒有很大的信譽度,導致了紙幣也沒能夠在大陸上流通起來。

所有的方法都用上了,錢,還是遠遠不夠。1780年,國家實在是沒有錢了,華盛頓就去法國借錢,從法國手裡借了250萬法鎊,這筆錢還沒有運到美國,就被華盛頓在北美直接抵押出去換了一筆錢,用於軍費開支,要不然軍隊可就上火了。

總而言之,獨立戰爭時期的美國無論是從軍隊規模、人口數量、財政能力各個方面來說,跟英國完全不在一個等級上。

接下來我們就來看一下獨立戰爭的過程,探討一下美國是如何打贏這場看著完全不可能勝利的戰爭。

美國的獨立戰爭主要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就是戰略防禦,英軍一路打,而美軍一路跑,當時的美國只好放棄沿海的大城市,像紐約、波士頓、費城等等。大陸軍退往西部地區利用民兵打遊擊戰來保存實力和消耗英軍。

第二階段是英軍想著速戰速決的方針沒有實現,到處追大陸軍又費時費力而且還無法完全消滅他們,另一邊的美國在外交上取得了重大的成果,在獨立戰爭撐了2年之後,1778年,法國參戰了。

因為前幾年法國和英國打了一場七年戰爭,法國敗了,法國的北美殖民地全部被英國所搶走,這是的法國國王是路易十六,登基的時候還不到二十歲,年輕氣盛。獨立戰爭剛開始,法國感覺美國太弱小了,不可能勝利,所以就沒有直接參戰,而是送一些物資和武器,還有少數的法國人自願去加人美國大陸軍,在英美打了兩年之後,法國發現,英國居然被美國拖在了戰場上,這場戰爭,還是可以打的,而且自己參戰後的勝利的機率還很大,所以法國就在美國富蘭克林遊說後直接參戰。

資料圖:路易十六

當時的法國是世界第二強國,他的參戰讓英國開始有點緊張,當法國承認美國的地位時,英國直接就廢除了《不可饒恕法案》和茶葉稅,但是為時已晚,西班牙和荷蘭也相繼加入了美國這一方,因為西班牙也是英法七年戰爭的受害者,在七年戰爭後,還不得不把自己的北美殖民地佛羅裡達割讓給了英國。荷蘭和英國在別的殖民地也有很多摩擦和戰爭,所以法國和西班牙、荷蘭的加入,打破了英軍的絕對優勢。就像老二、老三加老四和美國一起打老大一樣。

法國為了支持美國的獨立戰爭,路易十六是要人給人,要錢給錢,要槍給槍,我就想著報仇,法國得不到的地方,你英國也別想得到。 在資金方面,法國在獨立戰爭期間貸款給美國1800萬法鎊,還無償援助了600萬法鎊,在有資金的幫助下,美國大陸軍的裝備和訓練就有了很大的提升。在軍事方面上,法國派到美國的正規陸軍就有4萬人,這還不算海軍,還有6萬名海軍參加了美國的獨立戰爭,當時的法國在加勒比海還有很多殖民地,他可以從加勒比海殖民地直接開到美國和英國作戰。

資料圖:法國海軍戰列艦

西班牙和荷蘭雖然沒有派遣軍隊直接到美國參加作戰,但是在世界的其他地方,在歐洲大陸,在直布羅陀,在中美洲和印度的殖民地上,西班牙和荷蘭同英國發生了很多起大規模的戰役,牽制住了大量的英國軍隊。

在北美大陸,法國軍隊才是和英國作戰的主力,從1781年開始,美國和法國的聯軍在戰場上就逐漸掌握了主動權,獨立戰爭開始進入了第三個階段,從被動挨打到戰略反攻。

1781年的10月,在法美聯軍的包圍下,駐守約克鎮的英軍主力8000人宣布投降,這就是美國獨立戰爭的轉折點,約克鎮大捷。這次戰役之後,英國幾乎放棄了軍事行動,再也沒有大規模的戰役發生了。

資料圖:約克鎮大捷

讓我們來了解一下約克鎮大捷這場戰役。約克鎮處於維吉尼亞州的南部沿海,在這場戰爭中,美國的民兵加上正規軍大概有1萬多人,法國的正規陸軍有8800人左右,另外還有32艘法國海軍戰列艦,1萬5000法國海軍封鎖了約克鎮周圍的海域,防止英軍從海上逃走。

英國被包圍的部隊一共有9000人,在軍隊數量上,美國和法國的聯軍是英軍的2倍,並且這附近的海域也掌握在法國人手上,這也就造成了沒有退路的英軍在傷亡數量不大的情況下選擇投降的原因。

為什麼身為世界第一海軍的英國會被法國人給封鎖了海域呢?在一般情況下,海域都是英國海軍控制的,這也就導致了以前法美聯軍每一次進攻沿海城市的時候都以失敗告終的結局。英國人被這種勝利衝昏了頭腦,在約克鎮戰役裡,英國守軍在得到法美聯軍即將進攻約克鎮的情報後,他們就大搖大擺的等著法美聯軍的進攻,一點都不擔心,因為他們相信英國的海軍隨時可以從大海上趕過來,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英國派過去救援約克鎮守軍的18艘戰列艦趕到地方一看,面對的卻是法國的32艘戰列艦,英國大大低估了法國參戰的海軍力量,於是,英國艦隊不得不返回紐約去搬救兵,就這樣,英國人短暫丟失的戰場海域的控海權。

資料圖:18世紀的英國海軍

就在這一段時間裡,法國從加勒比海運來的攻城重炮搬到了離英軍指揮部不到兩公裡的地方,對著英軍陣地猛烈炮擊,徹底摧毀了英軍的城防工事,這時候英軍才感覺大事不妙,但已經後悔莫及,回天無力。在做出象徵性的抵抗之後,面對遙遙無期的救援和馬上就要衝鋒的法美聯軍選擇了投降。

事情的發生總是充滿了幽默和趣味,就在約克鎮的守軍投降的前一天,一支由25艘戰列艦和7000名英國陸軍組成的救援部隊已經從紐約港出發了,然而很快救援部隊就發現約克鎮的守軍已經投降了,只好原路返回。

在這場戰役中,雙方的傷亡不算很大,法美聯軍傷亡了大約400人,英國方面的傷亡不到1000人。傷亡雖然不大,但是英軍投降的就有8000多人,英國派到北美鎮壓美國獨立的陸軍總共還不到50000人,以前的戰役也總共造成了英軍大約30000萬多人的損失,英軍已經支撐不下去後面的戰爭了。

(上)

相關焦點

  • 美國獨立戰爭後期,為什麼英國不繼續打了?
    因為沒必要繼續打。美國獨立戰爭的時候,英國能堅持8年已經是難能可貴。要知道,美國獨立戰爭之前,英國剛剛結束7年戰爭。七年戰爭戰場包括歐洲印度,北美,非洲,南美,菲律賓群島等,幾乎涵蓋了大半個世界。美國獨立戰爭可以看作是7年戰爭的繼續,因為曾經參加過7年戰爭的主要國家也幾乎都有參與,甚至有的國家起到了主要作用。我說的就是法國。美國獨立戰爭期間,法國動員了3.6萬名陸軍,6.3萬名海軍和146艘分風帆戰列艦,並且付出了將近3萬人的陣亡。
  • 法國曾出兵出錢幫美國獨立,美國又是如何恩將仇報顛覆法國的?狠
    美國能夠獨立多虧了兩個國家的幫忙,一個是荷蘭,另一個是法國。美國獨立宣言是在1776年7月4日,此時國際上沒有一個國家承認美國的合法性。但1776年11月16日荷蘭就在加勒比海的聖尤斯特歇斯島就以國家禮儀的形式向美國鳴放了第一聲禮炮,大大增強了美國反抗英國暴政的決心。隨後,荷蘭又是第一個與美國建交的國家。在獨立戰爭期間,荷蘭又通過走私活動為美國提供了各種各樣的物質輸入。
  • 美國獨立戰爭後期,英國為什麼不調集更多的軍隊繼續和美國打下去?
    英國不是不想打,實在是打不動了 說實話光靠美國本土那點獨立的力量還不足以讓英國甘心退讓。 這裡我們就要好好說說美國獨立戰爭的前因後果了。
  • 法國為什麼要幫助美國獨立
    在美國獨立戰爭之中,遠在大西洋彼岸的法國給予了巨大幫助,甚至可以這樣說,沒有後者的幫助,《獨立宣言》在實力強大的英軍面前就是廢紙一張。那麼在當年,法國不遺餘力支持美國的動力何在?▲由法國贈送給美國的自由女神像,表達美國人民爭取民主、自由的崇高理想,是美國的象徵一、七年之癢,戰敗陰影下的法國國與國之間的關係得靠足夠的利益來維持,在這一點上,300年前與現在相比可以說沒有多大區別,所以,法國在當時是不會無緣無故支持美國獨立的
  • 在世界近現代史上,美國有幾次沒有打贏的戰爭?
    美國是1776年建國的,世界近代史在1917年十月革命算作結束。扣除第一次世界大戰,美國在建國後的一百年左右的時間,經歷了三場規模較大的對外戰爭。 1812年的第二次獨立戰爭。
  • 越南戰爭究竟誰是輸家?為何說美國輸了戰爭贏了戰略?
    越南戰爭進行了長達20年,最終的輸家真的是美國嗎?通盤考慮的話,其實捲入這場戰爭的所有國家都是輸家。越南這個國家,它的歷史上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別人的藩屬國或者是殖民地。近代以來一直是法國的勢力範圍,法國通過佔領越南基本掌控住了整個南海,之後的日本美國也都想要將越南作為自己的殖民地。
  • 美國獨立戰爭背後的秘密:華盛頓非軍事天才,為何選他做總司令
    很多人覺得美國的獨立戰爭和其他獨立戰爭一樣,是為了反對殖民者的剝削和壓迫,其實英國對北美殖民地管理非常寬鬆,更談不上橫徵暴斂。拿當時稅收來說,英國為了打贏與法國的七年戰爭,英國本土稅收高達20%,而針對北美殖民地的稅收只佔人均收入的1.5%。美國在打贏獨立戰爭以後,稅收居然比戰前還要高,這讓當時各州的百姓很難理解,獨立背後的意義在哪兒?
  • 越南戰爭,美軍打贏了所有戰役,為什麼卻輸掉了整個戰爭?
    越戰的起因是美蘇爭霸,因為美國和蘇聯之間的暗中較量,讓美國集結南越軍隊與蘇聯援助的北越軍隊進行對抗,美蘇兩國用局部戰爭來比拼軍事實力。但在越南戰爭中,美軍明顯是有很大優勢的,他們打贏了所有戰役,但結局為什麼是美軍撤出越南,輸掉了越南戰爭?
  • 美國獨立戰爭後期,英國為何不調集更多的軍隊繼續和美國打下去?
    法國是被富蘭克林忽悠瘸的!不然光靠北美殖民地的力量,沒個十幾二十年很難獨立!談不上什麼獨立,只能說是要想分家,不想交錢給你了,其它國家也談不上是什么正義的行為 ,只是為了削弱對手而已,壯大自己,只是沒想到他們還是親如一家人,自己也沒有得到什麼好處。
  • 美國歷史上有幾次獨立戰爭?
    美國獨立戰爭只有一次。而南北戰爭卻與這一次的革命戰爭有著質的區別,儘管某種革命性意義有所雷同,但獨立戰爭是建國;南北戰爭卻是統一的內戰。眾所周知:17世紀,英國清教徒為了逃避宗教的迫害乘船來到了美洲的新英格蘭。
  • 美國越戰:贏了戰鬥卻輸了戰爭
    將它稱為「戰爭」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是誤導人的,當時在越南的數十萬美軍士兵中有大部分從未投入戰鬥(據估計在任何一次戰鬥中,很少有5%以上的美軍士兵實際參戰),倒不如說它是由無數「打了就跑」的遭遇戰組成的一個政治行動。曾有評論說,越戰中「美國軍隊並沒有打一場十年之久的戰爭以保衛南越;然而,它卻接連打了十次一年長的戰爭」。事實證明,這種模糊性極大地影響了越戰的成敗。
  • 美國從建國到輝煌,經歷哪些大事件?法國幫助華盛頓贏得獨立戰爭
    美國是一個年輕的國家,也是迄今為止,世界上僅存的超級大國;如今的美國強大、輝煌,讓世界上所有的國家都昂首觀望;但很多人都知道,早期的美國從建國之初就非常的弱小,他們艱難的獨立,獨立之後又陷入了長期的抗英鬥爭,一直到南北戰爭之後,美國才真正開始國家發展。
  • 美國介入的戰爭中有哪些是沒打贏的
    美國所經歷的這些戰爭可以分為國內戰爭和對外戰爭。說起美國的國內戰爭自然會使人想起南北戰爭,事實上這場戰爭又叫美國內戰,可以說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美國有史以來就只爆發過這一次內戰。然而事實上美國還曾經歷過謝司起義、塞米諾爾戰爭、堪薩斯內戰、麥克明縣戰爭等多次國內戰爭:這些所謂的戰爭大多只是規模很小的起義或政變,所以一般意義上美國內戰還是特指南北戰爭。
  • 為什麼說法國國王路易十六才是美國的建國之父
    在現在談及美國的歷史時,人們通常都會說是美國國父華盛頓帶著美國的民兵組成的大陸軍大敗英國軍隊,最終取得了美國獨立戰爭的勝利。但是在真實歷史上,是法國人給予了美國人巨大的幫助,美國的建國的大半功勞應該是法國國王路易十六,他才是美國的建國之父。
  • 美國獨立戰爭時,英軍有絕對優勢,為何打了8年還落敗了?
    可以肯定的是,美國獨立戰爭時,英美力量懸殊。當然,當時投入戰鬥的還只是北美十三州,美國雖然建立,但一直未被承認。早在戰爭爆發前,英國在北美駐軍約8000人,戰爭爆發後陸續增兵,後來達到了9萬人,這其中有相當部分是來自德意志的僱傭軍。
  • 法國人打贏了戰爭,義大利贏得了倫巴第
    1859年6月24日,拿破崙三世率領的法國軍隊和維託裡奧·埃馬努埃萊二世率領的薩丁尼亞王國軍隊組成了法國-撒丁聯軍與奧地利帝國開戰,並在戰鬥中最終獲勝,史稱索爾費裡諾戰役(法語:Bataille de Solférino、義大利語:Battaglia di Solferino e San Martino)。
  • 北美獨立戰爭:美國歷史上的第一次「土改」
    魯迅同志在《狂人日記》裡說:歷史上只有兩個字,那就是吃人。那麼為啥要吃人呢?沒有地種,沒有糧食吃,只能吃人了。一般古代的一些盛世,都和統治者對土地的把控有著間接的關係。耕者有其田,社會生產力得到恢復,人人可以吃飽穿暖,自然就早就了"開元盛世","康乾盛世"這些。
  • 美國老兵回憶韓戰:當看到他們的雙腳時,就知道這場仗打不贏
    今年是韓戰爆發70周年,如今再回首這場戰爭,感慨萬千。韓戰不僅是中美兩國軍隊第一次大規模較量,也是我們的立國之戰,這場戰爭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可以說,我們今天和平發展的環境,就是這一仗打出來的。
  • 沒有美國,中國能打贏日本嗎?很多人不知道的歷史
    美國幫助中國打贏了抗日戰爭嗎?我要說沒有美國,中國照樣能打贏抗日戰爭,抗日戰爭可能會更早的結束。一些對歷史不了解的人冷嘲熱諷,諸如沒有美國我們肯定打不過日本這樣的論斷。1937年,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在美國發表演講,我回國參加抗戰去了。
  • 美軍幾乎打贏了越戰所有戰役,為什麼最終還是輸掉了戰爭?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美國,現在對這個國家的評價褒貶不一。褒肯定就是因為它發展非常快速,在科技領域也是有著不容小覷的實力。至於人們對它的貶,自然也毋庸置疑,肯定是因為它的歷史「戰績」,美國的侵略史可是非常豐富的。其中,越南戰爭是對美國影響比較重大的一場戰爭。越南戰爭被稱為美國自從二戰結束以後美國歷史上參戰人數最多、影響最重的戰爭。越南戰爭耗時也是比較長的,從1955年到1975年,長達20年。單單從時間上來看,20年,多麼巨大的一個數字,在這期間,又消耗了多少的人力?多少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