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獨立戰爭後期,英國為何不調集更多的軍隊繼續和美國打下去?

2021-01-11 小虎有話說

法國是被富蘭克林忽悠瘸的!不然光靠北美殖民地的力量,沒個十幾二十年很難獨立!談不上什麼獨立,只能說是要想分家,不想交錢給你了,其它國家也談不上是什么正義的行為 ,只是為了削弱對手而已,壯大自己,只是沒想到他們還是親如一家人,自己也沒有得到什麼好處。

這場戰爭本不該打,因為英國和美國的價值觀,制度等都一樣,沒必要獨立。何況死了那麼多人更不值。美國和英國成為一個國家會更強大。兩國人深知誰也離不開誰,所以現在關係依然是最牢固的,恰似一個國家。

兩軍對陣才叫補給,比如上甘嶺。在己佔領的土地上那有什麼補給壓力,關鍵因素是人。比如日本侵略中國的時候,日本控制著東三省,日本軍隊會缺子彈、炮彈、糧食?不會,直接在東三省建兵,就解決問題了。缺的是兵,戰線太長兵不夠,補充死掉的兵只能從國內運過來。缺人日本沒辦法,英國人口本來就少,而且全球那麼多殖民地,就更加沒辦法了,不是他不想打,沒人怎麼打。

北美大陸聯軍戰鬥力極強,和其他殖民地比起來已經不能用難啃的骨頭來形容,而是一塊堅硬的合金鋼。 英國人在同北美大陸聯軍的戰爭中損失慘重,而且還看不到希望,再打下去得不償失,不得不放棄。當然了,當時的國際環境對英國也十分不利。再打下去丟的可能不僅僅是北美這一塊殖民地。

首先那時的英國海軍隨時都可以碾壓法國西班牙海軍,去看看歐洲七年戰爭就知道了,英國後勤供應不上更是扯淡,要知道那是用船運輸而不是肩挑背抗,而那時的武器也不是現在的火箭炮飛彈,而十三個殖民地都在沿海地區,很有利於英軍攻擊,英國沒有沒有再打的原因只有一個,一個中國人很難理解的原因,你這個逆子既然不聽娘的話想自立門戶,那你就走吧,英國所有的殖民地都是這樣獨立的,你以為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印度是因為英國打不過這些地方而獨立的嗎?

也許英國人一開始就錯了,他們應該遷都華盛頓或者紐約,或者其他任何北美城市,然後宣布這裡就是新的英國本土,然後一個新英國誕生了,世界上就沒有美國了,英國繼續當他的世界老大。還是島國寡民心態,抱著他的英倫三島彈丸之地不放。其實是華盛頓先找法國人的,在法國見到資本家說資本家那套,見到貴族說貴族那套,一陣忽悠,再加上法國本身就跟英國矛盾很深,最後法國決定幫助美國!再說英國,開始沒把美洲造反這幫人當回事,不夠重視!

結果最後隨著法國,西班牙這些老對手摻和進來,發現越來越難搞了,花錢無數還看不到頭,最後英國資本家們一算,這麼打不合適!美洲那塊地對於他們來說,就是一塊資源地,與其打來打去還不如直接和美國人做生意來的合適!於是英國偷偷摸摸和美國人議和,並籤署了貿易協定!當法國人知道時已經晚了,這給氣的,索性不跟美國人做生意!最後就是美國人得到了想要的獨立,英國人繼續賺錢,法國人打了半天還失去了美國市場!不過英國人要是知道,它今天會淪為美國的小弟,就是當了褲子也得把美國滅了,在一戰以前英國都有這個實力!

資本急速膨脹的時代,需要一個自由的土壤進行擴張。建立一個美國,就是實踐資本時代的最好辦法。所以不是什麼英國不英國,是強大的世界資本在背後起作用。

大國博弈塑造世界新格局,把握機遇能力強的民族從開始做大國的棋子到崛起為大國。英國為掣肘法國扶持了德國,英法為掣肘崛起的德國扶持了俄國,英法為掣肘俄國扶持了日本,法國為了掣肘英國扶持了美國,'美國為了掣肘蘇聯扶持了開放後的中國。

那時的中國是乾隆執政吧,當時中國實行的是閉關鎖國,偏居一偶吧,而西方在全球掠奪建殖民地,開始工業革命,打仗都在使用熱兵器了,中國百年以後還再以冷兵器為主,當時要是統治者思想開明點,也不至於後人承受那麼多屈辱。

殖民主義的過錯,英國人不把他們當人看,不把土地國有化,如果想古中國一樣,不收買人心,土地永遠只是使用權,在那片土地宣布這塊是大不列顛帝國領土的延伸,大不例顛對此有合法的控制權,每個踏入此地的公民在維護大不列顛的統治下,維護憲法,住滿三年並未大不列顛的繁榮做出努力,都可以成為大不列顛的一分子,大不列顛不會對此地的居民抱有任何政治生活上的歧視與不平等,我們雖不在同一片土地,但我們有同一個榮耀,我們是大不列顛高貴的子民,我們會為每一個在大不列顛的子民提供在此土地創造價值的幫助。

其實吧我認為在美洲提供福利,平等的地位,利用美洲的資源給美洲人名發福利,不列顛島也不好說,此消彼長之下,美洲會有更多的英國人,讓後宣布成立第二首都,將英國的力量遷移至美洲,不過要公告天下,一切以本土英國為重,本土是大不列顛的象徵,榮耀,每位子民在美洲的生活都應認識到本土的地位,其實是維護頑固派的尊嚴與利益,時間過後自然美洲會成為英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兒大不由娘啊。美國是當初英國人逃難過去,佔了印第安土著的地盤,慢慢變強大的,他們雖然是強盜土匪,但也是英國人的後代啊。調皮不聽話,老爸老媽動手打,打不動了就放棄了,畢竟是自己親生的啊。

相關焦點

  • 美國獨立戰爭後期,英國為什麼不調集更多的軍隊繼續和美國打下去?
    英國不是不想打,實在是打不動了 說實話光靠美國本土那點獨立的力量還不足以讓英國甘心退讓。 這裡我們就要好好說說美國獨立戰爭的前因後果了。
  • 美國獨立戰爭後期,為什麼英國不繼續打了?
    因為沒必要繼續打。美國獨立戰爭的時候,英國能堅持8年已經是難能可貴。要知道,美國獨立戰爭之前,英國剛剛結束7年戰爭。七年戰爭戰場包括歐洲印度,北美,非洲,南美,菲律賓群島等,幾乎涵蓋了大半個世界。本來是一個已經疲憊不堪的大英帝國,又不得不再進行8年的北美獨立戰爭,而這8年的北美獨立戰爭如果僅僅是對付殖民地200萬普通小老百姓,大英帝國靠他的正規軍搞定這些人是沒問題的。但問題是就在於,美國獨立戰爭,英國的對手不僅僅是美國人。
  • 美國獨立戰爭時,英軍有絕對優勢,為何打了8年還落敗了?
    可以肯定的是,美國獨立戰爭時,英美力量懸殊。當然,當時投入戰鬥的還只是北美十三州,美國雖然建立,但一直未被承認。早在戰爭爆發前,英國在北美駐軍約8000人,戰爭爆發後陸續增兵,後來達到了9萬人,這其中有相當部分是來自德意志的僱傭軍。
  • 英國有支軍隊,專打叢林戰爭,為何不願意借給美國打越戰
    這時,美國想到了英國組建的廓爾喀僱傭兵團。這支招募自尼泊爾高山地區的軍隊,正是以善於山地叢林遊擊戰而聞名世界。於是美國數次向英國發出求援,希望英國能出動廓爾喀僱傭軍進入越南,對付山林中的北越遊擊隊。但是被英國人一口回絕了。最後,急於結束戰爭的美國人,甚至哀求英國允許廓爾喀士兵加入美國軍隊參戰,同樣被英國拒絕了。
  • 美國獨立戰爭為什麼說是法國人打贏的?(上)
    大家好,今天巡洋艦帶大家去美國,看一下美國的獨立戰爭期間發生了什麼事情,聊一下為什麼說是法國打贏了美國的獨立戰爭,今天咱們倆好好了解一下美國獨立後面的事情。在美國的《獨立宣言》和列剋星敦的擦槍走火之後,美國和英國之間徹徹底底斷了和平解決問題的可能。
  • 美國獨立戰爭後期,英國為啥不調集部隊繼續打?它在怕什麼?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英美戰爭萬般無奈之下,讓美國撿了便宜。歷史上關於美國獨立戰爭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評價高到什麼地步呢?是典型的以小勝大、以弱勝強的戰役,並且此次戰役為之後包括但不限於為拉丁美洲和法國大革命開闢了新道路。
  • 英國為何無法阻止美國獨立?北美人多有錢,甩掉英國已經很有底氣
    但英國在北美洲移民者人數的增長比例,卻是歐洲人口增長比例的2倍。而充裕的勞動力,反過來又極大地促進了北美洲經濟的發展。據資料顯示,當美國獨立戰爭爆發之時,英國在北美十三個殖民地的人均收入,已經可以與英國國內的人均收入持平。
  • 國會和白宮被付之一炬,美國第二次獨立戰爭,鮮為人知的一幕
    可能有些讀者已經知道了,是當時的世界霸主,也是剛剛在滑鐵盧打敗了拿破崙的英國人,但英國人為何佔領了美國的當時的首都華盛頓後,卻又最後被迫與美國和談,難道當時的英國也無法戰勝美國,讓美國繼續成為英國的殖民地,一如加拿大一樣,其實這裡有許多錯綜複雜的原因,要探討起來,估計要寫萬字以上,所以暫時擱下不說。
  • 美國多是英國人後裔,為何非要脫離英國獨立
    和英國的大部分殖民地不同,英屬北美殖民地地廣人稀,移民大部分來自英國本土,在美國建國前當地四分之三的人口是英國人後裔。美國其他種族移民多是美國獨立後湧到美國的,比如愛爾蘭人和德國人。雖然獨立前的美國大部分是英國人後裔,但在1775年爆發的美國獨立戰爭中,美國人卻表現出強烈的反抗精神,堅決要從英國獨立,為此和英國人打了八年。
  • 為何英國同意加拿大獨立,為了應對美國
    說完這些我們來看看英國為何同意加拿大的獨立,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1、對美國的擴張擔憂: 加拿大是一塊寶地,美國一直想得到英國的這塊殖民地,可以看到自美國獨立之後其版圖就一直在擴張,從1776年美國獨立之初大西洋沿岸的英屬十三塊殖民地,到1846年的美墨戰爭強佔新墨西哥地區。
  • 美國的獨立是必然的嗎?英國人跟北美殖民者不都是一家人嗎
    美國的獨立戰爭發生在1775年,這場戰爭一直打了8年,直到1783年美國宣布獨立才終於結束。而關於這場很多人都比較褒揚,被譽為自由主義的獨立戰爭,其實存在一個讓人很困惑的地方,在北美建立殖民地的這些人就是從英國出去的,他們本來就跟英國人是一家人,為什麼要鬧獨立?
  • 美國獨立戰爭的時候,同為英國殖民地的加拿大是什麼態度?
    當美國的十三州與曾經的宗主國英國打得不可開交的時候,北面的鄰居加拿大實際上是站隊英國的,並且是自願的。這與當時加拿大的人口構成,還有歷史以及英國當局的政策都有關係。1759年,英國的軍隊攻克了加拿大的魁北克,從這個時候其,這裡就成為了英國的海外領土。長期以來人口佔多數的法國後裔被少數的英國新教權貴所統治。實際上,剛開始的時候也不是沒有矛盾和摩擦,但是這個磨合期沒多久,北美就宣布要獨立了。英國當局在這個時候趕緊調整政策。簡單來講就是優待加拿大地區的居民,只要他們選擇繼續效忠英國,那麼想說法語?沒問題。信仰天主教?不勉強改信新教。使用羅馬法?沒問題。
  • 美國獨立戰爭背後的秘密:華盛頓非軍事天才,為何選他做總司令
    很多人覺得美國的獨立戰爭和其他獨立戰爭一樣,是為了反對殖民者的剝削和壓迫,其實英國對北美殖民地管理非常寬鬆,更談不上橫徵暴斂。拿當時稅收來說,英國為了打贏與法國的七年戰爭,英國本土稅收高達20%,而針對北美殖民地的稅收只佔人均收入的1.5%。美國在打贏獨立戰爭以後,稅收居然比戰前還要高,這讓當時各州的百姓很難理解,獨立背後的意義在哪兒?
  • 南越總計140萬軍隊,美國撤軍以後,為何只堅持了2年?
    二戰結束以後,按照當時的規定,越南由兩大盟國出兵佔領,以北緯17度線為界限,這就是南越和北越的由來。當時,剛剛復國的法國準備重新確立自己在東南亞地區的勢力範圍,並且從英國的手裡,接管了越南南部地區,扶持了一個南越政權。越南北部則建立了北越政權,準備自己獨立發展,並不甘心服從法國的統治。
  • 同被英國殖民,美國人奮戰8年才獨立,加拿大獨立為何卻不流血?
    加拿大和美國曾經都是英國的殖民地,儘管最終都獨立了出來,但不同的是美國經過了8年的浴血奮戰才獲得獨立,並付出了4億美元軍費和5萬士兵傷亡的代價。▲七年戰爭前後的北美大陸殖民地圖,七年戰爭後加拿大成為英國殖民地英國本以為解決了法裔移民問題後就可高枕無憂,但就在頒布法案的一年後,英國在北美的十三個殖民地爆發了獨立戰爭,十三殖民地有不少忠於英國王室的英國移民,他們不希望從英國獨立出去,這些人大部分都逃到了加拿大。
  • 當美國華盛頓遭遇英國亨利·柯林頓,誰會贏?
    美國獨立戰爭是誰和誰打美國獨立戰爭發生在1775年到1783年,這場戰爭打了8年。那麼美國獨立戰爭是誰和誰打的呢,雙方戰況如何,結果又如何呢?美國獨立戰爭是英國和英屬北美13個殖民地之間的戰爭,但這並不是美國獨立戰爭是誰和誰打這一問題的準確答案,實際上到了後期,歐洲許多國家都加入到反英陣營之中。1775年4月19日,美國獨立戰爭第一槍正式打響。1775年6月15日,第二屆大陸會議上美國殖民地居民組建了正規的大陸軍,華盛頓擔任大陸軍總司令。
  • 美國歷史上有幾次獨立戰爭?
    美國獨立戰爭只有一次。而南北戰爭卻與這一次的革命戰爭有著質的區別,儘管某種革命性意義有所雷同,但獨立戰爭是建國;南北戰爭卻是統一的內戰。眾所周知:17世紀,英國清教徒為了逃避宗教的迫害乘船來到了美洲的新英格蘭。
  • 美國建國後,擴張了100多年,當年為何沒有吞併加拿大?
    但是有一個問題出現了,美國在擴張的過程中,為何沒有考慮北上吞併加拿大。其實美國不但想過,而是還幹過,只是沒有成功。在18世紀,北美洲是英法等國的殖民地,其中英國的殖民地最多,也包括北美東海岸的幾塊殖民地。但在1776年,美國宣布獨立,隨即就爆發了美國獨立戰爭。經過幾年的戰爭,英國經不起戰爭的消耗,最終宣布承認美國獨立。
  • 在世界近現代史上,美國有幾次沒有打贏的戰爭?
    美國為了打破英國對其的敵視和封鎖,對英國宣戰,最後兩國握手言和,英國政府解除了對美國的封鎖,可謂是一場平局。但美軍突破封鎖的戰爭目的達到了。 近代史上美國沒有打幾場戰爭,第二次獨立戰爭前期的確有些狼狽,白宮都被加拿大民兵給燒了,但結果也還不錯,所以近代史上的美國這三仗都打贏了。
  • 美國介入的戰爭中有哪些是沒打贏的
    獨立戰爭使美國從英國的殖民統治下獨立出來;美墨戰爭使美國奪取了23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美西戰爭使美國獲得了原來的西班牙殖民地古巴、波多黎各、菲律賓和關島;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美國先是以中立國身份大發戰爭橫財,繼而跟隨協約國集團取得戰爭的勝利;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先以中立國身份大發戰爭橫財,在戰爭後期成為戰勝德、日法西斯勢力的中堅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