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獨立戰爭的時候,同為英國殖民地的加拿大是什麼態度?

2020-12-12 薰逸草

當美國的十三州與曾經的宗主國英國打得不可開交的時候,北面的鄰居加拿大實際上是站隊英國的,並且是自願的。這與當時加拿大的人口構成,還有歷史以及英國當局的政策都有關係。

加拿大地區曾經實際上是法國的殖民地,所以境內的大部分居民都是天主教徒並且說的是法語。1759年,英國的軍隊攻克了加拿大的魁北克,從這個時候其,這裡就成為了英國的海外領土。長期以來人口佔多數的法國後裔被少數的英國新教權貴所統治。實際上,剛開始的時候也不是沒有矛盾和摩擦,但是這個磨合期沒多久,北美就宣布要獨立了。英國當局在這個時候趕緊調整政策。簡單來講就是優待加拿大地區的居民,只要他們選擇繼續效忠英國,那麼想說法語?沒問題。信仰天主教?不勉強改信新教。使用羅馬法?沒問題。總之就是想盡辦法安撫。所以當時加拿大的貴族還有大部分人都被「說服」了。儘管美國三番五次的號召他們一起,最終還是沒響應。

其次就是,當時英國與美國開打之後,美國的效忠派,也就是保皇派,很多都跑到了加拿大定居,安大略殖民地就是在這個基礎上形成的。所以這無形之中也加強了與英國的紐帶。

此外,加拿大實際上也不是沒有自己的考慮,如果加入到美國一起反對英國的話,那麼在未來組建一個國家的時候,說法語的居民們與十三州的這些殖民者從本質上來講,仍然有很大的分歧。並且還有被左右的危險,與其如此,倒不如背靠英國。

當然實際上,加拿大到了1837年的時候,因為當地人與執政當局,也就是英國總督的衝突而爆發過起義,他們不但抗議總督的寡頭統治,也反對英國在法語區實行的歧視性同化政策,比如只有新教徒方可擔任公職的規定。叛亂很快被英國鎮壓,首領或被處死或被流放。但這次叛亂引發了加拿大的改革,殖民地開始建立起責任制政府,也使得加拿大維持了長久穩定。

首先,「殖民地」不是貶義詞,所以加拿大的公民也是大英帝國的公民,當時的加拿大只是大英帝國的一個區。

其次,兩地的居民的出身不同,在大英帝國的權力分配也不一樣;當一個人或一批人認為受到另一批人的壓制,不再承認自己是大英的子民,而是美利堅公民,自然就會脫離。

最後,加拿大即使是現在,英王也是其名義上的國家元首;所以,在當時只要它不獨立,它的官方就只能是維護大英帝國。

提示,加拿大人沒有打到華盛頓,而且更不可能是在獨立戰爭時期,那時還沒有這座城市!

相關焦點

  • 同是英國殖民地,美國1776年獨立,為何加拿大1982年才獨立?
    其次在歷史文化上,兩國都曾是英國的殖民地,美國本為印第安人的聚居地,加拿大本為印第安人,因紐特人的居住地,16世紀以後都淪為英國殖民地,通用英語,可以說是同文同種。雖然兩國在各個方面都很相似,但也有一點不同,那就是獨立的時間不同。
  • 同被英國殖民,美國人奮戰8年才獨立,加拿大獨立為何卻不流血?
    加拿大和美國曾經都是英國的殖民地,儘管最終都獨立了出來,但不同的是美國經過了8年的浴血奮戰才獲得獨立,並付出了4億美元軍費和5萬士兵傷亡的代價。▲七年戰爭前後的北美大陸殖民地圖,七年戰爭後加拿大成為英國殖民地英國本以為解決了法裔移民問題後就可高枕無憂,但就在頒布法案的一年後,英國在北美的十三個殖民地爆發了獨立戰爭,十三殖民地有不少忠於英國王室的英國移民,他們不希望從英國獨立出去,這些人大部分都逃到了加拿大。
  • 加拿大是如何一步步從殖民地完成了獨立建國?
    加拿大在歷史上曾經是法國的殖民地,而英國的重點是大西洋沿岸,所以法國在加拿大尤其是魁北克發展了好多年。但等英國騰出手來,兩國矛盾逐漸激化,也爆發了多次戰爭,而法國不敵,也把加拿大丟了。
  • 為何英國同意加拿大獨立,為了應對美國
    不過隨著美國的獨立,出於對抗美國的需要,上下加拿大於1841年再次統一,成為加拿大省(畢竟在1812年第二次英美戰爭中,美國打算吞併加拿大的)。 1864年10月英屬北美殖民地各省在魁北克召開會議,商討聯合事宜,會議擬定了《魁北克決議案》,這為建立加拿大聯邦奠定了基礎。
  • 英國曾擁有那麼多的殖民地,為何英國的前殖民地卻並不仇恨英國
    大部分大英國協成員國與英國維持著一種特殊關係:其中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巴哈馬、牙買加、巴布亞紐幾內亞等16個大英國協國家共同遵奉英國女王為國家元首。在英國的前殖民地中最早獨立的美國沒加入大英國協,但美國和英國的外交關係之密切是人所共知的事實。為什麼英國的殖民地在獨立之後普遍仍與英國維持著特殊關係呢?這些殖民地為什麼不恨英國呢?
  • 美國的第一戰:獨立戰爭|英國_歷史|美國_歷史|獨立戰爭|大英帝國|...
    英國雖然打敗了法國,控制了北美大部分地區,但因長期的戰爭而導致財政困難。大英帝國不斷地向北美各殖民增加稅收,實行高壓政策,大英帝國與北美殖民地的矛盾日益尖銳,最終導致北美十三殖民地的獨立戰爭爆發。大英帝國的第14團和第29團駐守在北美,經常刁難勒索當地人民,從而造成軍民關係惡化,十三個殖民地與英軍積怨已深。
  • 英國為何賦予加拿大自治領地位?汲取美國獨立教訓、分攤殖民成本
    正因如此,當法國努力削弱奧地利和西班牙影響的時候,英國卻連續發動多次英荷戰爭,想要奪取海上貿易的主動權。光榮革命以後,英荷兩國曾出現過短暫的同屬情況,英國趁此機會從荷蘭獲得大量補血,並於海外擴張中建立了相當成熟的殖民貿易網絡。在海外貿易中,英國人往往率先在海邊建立貿易據點,進而滲透到當地原有的貿易網絡中,並以自身的海洋運輸優勢倒賣貨物。
  • 美國獨立戰爭後期,為什麼英國不繼續打了?
    美國獨立戰爭的時候,英國能堅持8年已經是難能可貴。要知道,美國獨立戰爭之前,英國剛剛結束7年戰爭。七年戰爭戰場包括歐洲印度,北美,非洲,南美,菲律賓群島等,幾乎涵蓋了大半個世界。而當時的英國人口只有640萬,相當於今天英國人口的1/10。也就是說,7年戰爭期間大約相當於今天英國動員300萬人作戰7年。戰爭結束英國奪取了大量對手的海外殖民地,但是他也有點吃不消了,所以才決定在殖民地增稅,這就惹惱了北美13塊殖民地的人民,引起了獨立戰爭。
  • 美國獨立戰爭後期,英國為何不調集更多的軍隊繼續和美國打下去?
    不然光靠北美殖民地的力量,沒個十幾二十年很難獨立!談不上什麼獨立,只能說是要想分家,不想交錢給你了,其它國家也談不上是什么正義的行為 ,只是為了削弱對手而已,壯大自己,只是沒想到他們還是親如一家人,自己也沒有得到什麼好處。這場戰爭本不該打,因為英國和美國的價值觀,制度等都一樣,沒必要獨立。何況死了那麼多人更不值。美國和英國成為一個國家會更強大。
  • 美國獨立戰爭後期,英國為什麼不調集更多的軍隊繼續和美國打下去?
    英國不是不想打,實在是打不動了 說實話光靠美國本土那點獨立的力量還不足以讓英國甘心退讓。 這裡我們就要好好說說美國獨立戰爭的前因後果了。
  • 美國獨立戰爭後期,英國為啥不調集部隊繼續打?它在怕什麼?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英美戰爭萬般無奈之下,讓美國撿了便宜。歷史上關於美國獨立戰爭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評價高到什麼地步呢?是典型的以小勝大、以弱勝強的戰役,並且此次戰役為之後包括但不限於為拉丁美洲和法國大革命開闢了新道路。
  • 美國多是英國人後裔,為何非要脫離英國獨立
    和英國的大部分殖民地不同,英屬北美殖民地地廣人稀,移民大部分來自英國本土,在美國建國前當地四分之三的人口是英國人後裔。美國其他種族移民多是美國獨立後湧到美國的,比如愛爾蘭人和德國人。雖然獨立前的美國大部分是英國人後裔,但在1775年爆發的美國獨立戰爭中,美國人卻表現出強烈的反抗精神,堅決要從英國獨立,為此和英國人打了八年。
  • 臥榻之側,加拿大是美國的附庸嗎?
    從歷史上看,加拿大絲毫不畏懼美國,甚至在面對這個強鄰時多少有些優越感。起初美加同為英法北美殖民地,但在18世紀末期逐漸走上不同的道路。1775年,北美十三州打響反抗英國的獨立戰爭,大陸會議在武裝對抗英軍的同時也向加拿大發出邀請,懇求後者加入成為北美第14個州,並共同脫離英國的統治。然而加拿大卻直截了當拒絕,表示願意繼續擁護英國,顯然與並不強大的北美十三州相比,英國擁有著對加拿大更大的吸引力。
  • 美國的第一戰:獨立戰爭
    英國雖然打敗了法國,控制了北美大部分地區,但因長期的戰爭而導致財政困難。大英帝國不斷地向北美各殖民增加稅收,實行高壓政策,大英帝國與北美殖民地的矛盾日益尖銳,最終導致北美十三殖民地的獨立戰爭爆發。 大英帝國的第14團和第29團駐守在北美,經常刁難勒索當地人民,從而造成軍民關係惡化,十三個殖民地與英軍積怨已深。
  • 紐芬蘭為什麼放棄獨立,加入加拿大聯邦?
    不過,紐芬蘭是加拿大最年輕的省份,歸屬於加拿大的時間只有短短71年。▲紐芬蘭與拉布拉多省位置歷史上,紐芬蘭和加拿大雖同為英國的殖民地,但長期以來是相互獨立、互不隸屬的。1867年,英國率先在加拿大建立自治領,此後又分別賦予澳大利亞、紐西蘭、紐芬蘭以及南非自治領的地位。
  • 紐芬蘭為什麼放棄獨立,加入加拿大聯邦
    不過,紐芬蘭是加拿大最年輕的省份,歸屬於加拿大的時間只有短短71年。 ▲紐芬蘭與拉布拉多省位置 歷史上,紐芬蘭和加拿大雖同為英國的殖民地,但長期以來是相互獨立、互不隸屬的。1867年,英國率先在加拿大建立自治領,此後又分別賦予澳大利亞、紐西蘭、紐芬蘭以及南非自治領的地位。
  • 加拿大與英國的歷史淵源:正好驗證了「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世界近代史上寫著加拿大在1812年戰爭期間燒毀美國白宮,事實上,它在1812年還不是一個國家。儘管英國的襲擊是為了回應美國對加拿大安大略省約克的襲擊而進行的,但是當時加拿大還未建國。加拿大幾千年來一直是人們的家園,並於16世紀首次被歐洲人殖民。
  • 歷史上的14號,美國獨立戰爭結束,也代表著美國內戰的開始
    1784年1月14日,歷史上的今天美國獨立戰爭結束了。歷史背景:哥倫布發現美國大陸後,各國殖民紛紛來臨。其中,大英帝國在北美西海岸建立了13個英屬殖民地。殖民地為英國本土提供了豐富的物資。1754年爆發的七年戰爭,英屬殖民地和英軍一起,擊敗了法國人,佔領了加拿大和北美地區的廣闊地盤。過了一會兒,雙方都不能交好東西。但是,好景不長,多年的戰爭使英國政府債臺高築。此時,英屬殖民地就像英國養的肥羊一樣,是宰殺的時候了。因此,英國政府毫不猶豫,毫這13個殖民地開展了大規模的加稅活動。雖然是殖民地,但越來越大的肥羊顯然不太聽話。
  • 北美洲史:英屬北美殖民地與美國革命(上)
    當時,英國政府似乎還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在隨後的兩年內又先後頒布《糖稅法》和《印花稅法》等,企圖把七年戰爭的負擔轉嫁給殖民地人民。十三個殖民地民眾指責英國為支付與法國長期戰爭的費用而對殖民地徵稅,於是借反對管理西部土地的新措施,奮起反抗英國的殖民統治。反抗之初,十三個殖民地人民還對英國抱有幻想,或許會像對印第安人一樣,最後也向他們讓步,所以一開始僅限於向英國議會提交「怨情申訴書」。
  • 英國各個殖民地獨立的時間順序排名,有的高興,有的卻很後悔
    但英國也很空虛了,於是不斷對殖民地加稅,把殖民地的居民不當人看,北美13個殖民地都不樂意了,起義1776年成立美國,最終1783年徹底戰勝了英軍,接下來一百年,英國還在不斷擴展殖民地,其他的殖民地都不能像美國那樣獨立。因為19世紀初,英國爆發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綜合實力世界第一,美國走運,在工業革命之前就成功獨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