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券商中國
作者:許諾
馬化騰又要發紅包!
昨日晚間,騰訊控股公告,為表彰獲選參與者所做的貢獻,並吸引、激勵及挽留獲選參與者,公司董事會已採納受限制股份獎勵計劃,根據該計劃可能授出的股份數目不得超過於採納日期已發行股份的2%,且可向任何一名獲選參與者授出的股份數目最多不得超過於採納日期已發行股份的1%。該計劃初步將於採納日期起15年內有效及生效。
如果按照騰訊11月25日338.8港元/股的收盤價,95.52億總股本,3.24萬億港元總市值,上述股份獎勵計劃中,1%則意味著324億港元市值,2%即意味著648億港元(約合582億人民幣)市值。
一方面對內推出股權激勵計劃,另一方面是海外版圖的不斷擴張。根據騰訊11月21日的信息,僅騰訊遊戲就已涉足200個國家和地區。
據不完全統計,騰訊的海外投資數量累計超過100起,在國內紅利增長逐步見頂後,拓展海外市場成為網際網路巨頭的共識,可能為騰訊等巨頭提供新一輪爆發的增長點。
騰訊擴張帶動中國文化海外輸出
網際網路公司的全球化布局一直被認為是美國獨有,通過一系列網際網路視頻App、社交媒體App在全球落地,美國的藝人、體育、影視、音樂成功進入文化輸出,施加巨大的影響力,獲得巨大的服務貿易收入,而今,中國網際網路行業的崛起,可能將成為繼美國之後,加速布局全球化,這可能意味著巨大的服務貿易收入。
11月21日,騰訊公司營運長任宇昕在向騰訊互動娛樂事業群全體員工發出郵件中透露,騰訊遊戲已經面向中國及海外市場陸續推出了480款產品,服務來自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超過8億用戶,包括《英雄聯盟》、《王者榮耀》、《PUBG Mobile》、《和平精英》、《Call of Duty Mobile》等現象級遊戲;並且還和Riot Games、Supercell、Epic Games、Activision Blizzard、Ubisoft、任天堂等150多家海外企業達成了投資與合作關係。
海外市場已經成為騰訊公司實現升級蛻變的重要一環,將實現從中國頂級網際網路公司向具有全球影響力巨頭的轉變,泰國就體現出騰訊的海外擴張,對中國文化產業輸出的重要意義。今年6月14日,騰訊首個海外視頻服務落地泰國。據了解,騰訊海外視頻服務名稱為WeTV,將為用戶提供來自騰訊企鵝影視中文原創泰國配音的內容,以及與當地合作夥伴創建的內容。
據了解,WeTV2018年11月就開始在當地內測,已經收錄了泰國一臺(One Channel)發行的20部泰劇,還增加了韓劇和美劇的數量。這為騰訊拓展東南亞市場打下了良好的用戶基礎。
如果把騰訊在泰國只是理解為購買當地影視版權就錯了,騰訊真正的目的在於利用自己手中擁有的強大影視製作能力、公司籤約的中國藝人資源,這才是獲取最大利益的核心,騰訊似乎對韓國娛樂公司的海外輸出套路頗有研究。
騰訊視頻在泰國的落地發布會上,公司就把中國的兩位藝人楊洋、迪麗熱巴請到泰國,參加騰訊視頻泰國站發布會,可能許多人沒想到,這兩位中國娛樂圈明星由於此前的一些電視劇作品,在泰國其實是有相當不錯的號召力。
在騰訊視頻落地泰國一個月後,由騰訊公司旗下企鵝影視出品的《陳情令》在泰國迅速成為話題榜第一名,其在泰國的影響力,絕不亞於當初韓國以《大長今》敲開中國的文化市場大門。
《陳情令》在泰國,實際上也包括在越南、馬來西亞,均成為備受矚目的文化現象。得益於自身的故事框架和精彩劇情,加上精良的製作,《陳情令》在泰國獲得巨大成功,模仿中國古裝服飾造型在泰國也變得流行起來,該劇多次登上泰國網上話題榜首位,幾位主演泰國之行受到萬千粉絲追捧。
當中國男演員肖戰通過《陳情令》在泰國成為一線流行明星後,騰訊公司乘熱打鐵推出了肖戰主演的電影《誅仙》,該部電影由騰訊收購的新麗傳媒公司出品,《誅仙》其實最初是一部網絡小說,而這部網絡小說的版權則在騰訊系上市公司閱文集團手中,閱文集團也在藉助騰訊布局泰國市場。
很容易看出,騰訊公司正在絞盡腦汁的進行提前布局,同時打通騰訊旗下所有的業務,以獲取最大的利益。
東南亞為何成騰訊海外布局核心?
今年9月28日消息,騰訊系港股上市公司閱文集團發布公告稱,擬以1051萬美元收購泰國網絡小說公司OBU 20%股權,公告顯示,OBU為一家根據泰國法律註冊成立的私人有限公司,旗下有多個閱讀平臺,向泰國用戶提供網絡文學服務。包括UGC平臺 Tunwalai、泰國首個UGC對話小說平臺等。
因此,當騰訊乘熱打鐵在泰國推出電影《誅仙》後,由於電影男主角正是靠電視劇在泰國走紅的中國藝人肖戰,該部電影迅速又成為泰國網紅現象,儘管票房絕對金額不高,但是《誅仙》拿下泰國華語片的年冠,創十年票房新高。
通過一部電影,騰訊就把新麗傳媒、騰訊視頻、閱文集團等一系列業務在泰國全部打通了。當然,也包括遊戲業務,WeTV視頻服務之前,騰訊便已經在泰國推出了音樂流媒體Joox和手機遊戲《PUBG Mobile》。
有分析人士認為,對於騰訊來說,隨著中國影視娛樂市場增長的放緩以及遊戲業務受限,騰訊開拓海外市場的任務日趨緊迫,東南亞無疑成為騰訊公司或其他中國網際網路公司開拓增長點的擴張對象。
東南亞是全球增長最快的網際網路地區,擁有3.8億用戶的現有網際網路用戶群,有報告預測到2025年東南亞的網際網路經濟將增長到2000億美元。
龐大的市場刺激著資本的投入,網際網路公司都開始積極探索國際化,尋找新的發展機會成為一種必然。與此同時,中國經濟崛起後也必然推高文化的影響力,這對以文化產業為主導的騰訊而言,海外輸出更是必然的選項,以年輕人為主、手機滲透率不斷增長的東南亞因此進入騰訊等資本巨頭的眼中。
據媒體報導,騰訊視頻選擇泰國作為跳板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泰國與中國距離近,對比出海至其他市場,在交通上更加便捷;二是泰國也深受中國文化影響,對中國文化接受程度較高,有利於騰訊視頻海外市場培養。
有消息稱,近年來,中國的電視劇,綜藝,網絡文學等逐漸在東南亞等地打開了市場,特別是《延禧攻略》的爆紅更是顯示了東南亞對於中國文化的接受。騰訊旗下WeTV在泰國剛剛推出就已經獲得了10萬用戶,其中75%是女性,平均觀看時間為84分鐘。最集中的人口年齡是18-34歲。
紅利期結束,業績低速增長刺激海外野心
泰國或東南亞市場,僅僅是騰訊海外擴張的一個典型區域,事實上,騰訊的布局從韓國到印度,都已開始。
尤其是娛樂業高度發達、手機滲透率極高的韓國市場。
2012年,騰訊完成了對韓國手機聊天應用KakaoTalk的投資,共計4.03億元,獲得Kakao公司的13.84%的股權,這家公司也同時是手機遊戲公司。
2014年,騰訊發布公告稱斥資5億美元收購韓國遊戲公司CJ Games的28%股份。交易完成後,騰訊將成為CJ Games的第三大股東。
2016年,騰訊宣布聯合微影時代向韓國娛樂業巨頭YG公司注資8500萬美元,其中騰訊投資3000萬美元,微影時代投資5500萬美元,成為YG公司的第四、三大股東。
2017年,媒體報導,騰訊以數億人民幣投資韓國遊戲公司藍洞,但具體交易金額和股權比例未知。
騰訊對韓國的投資數量較多,普遍被認為是因為韓國是全球重要的遊戲開發國家,擁有極多的遊戲研發企業,而騰訊公司的核心收入來源一直也都是遊戲業務,騰訊加大對韓國的投資,有利於從所投的韓國遊戲開發企業手中獲得遊戲產品,顯而易見的是,騰訊在韓國的布局的方式,顯著區別於東南亞市場,在東南亞市場,騰訊實際上是將自己的文化產品進行輸出,在東南亞市場推廣中國文化。而因韓國娛樂較中國更為發達,韓國本身就是娛樂業的對外輸出國,也包括韓國具有較強的文化服務貿易保護主義,因此騰訊對韓國的投資,更像是文化產品的引進,比如從韓國引入的《吃雞遊戲》為騰訊帶來不俗的市場回報。
印度市場與東南亞市場,具有某種相似性,娛樂業和網際網路行業相對落後中國,因此,騰訊也選擇了對印度市場的擴張,方式與東南亞差不多。
根據證券時報報導,去年騰訊雲印度數據中心正式開放服務,這是騰訊雲在南亞布局的首個大規模數據中心,將會為印度本地企業以及在印中國企業提供計算、存儲、網絡、安全等基礎雲計算產品和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平臺。藉助於騰訊雲在印度布局的網絡節點,騰訊旗下的手遊大作《王者榮耀》印度版本也隨之開始發行,它也是基於騰訊雲印度節點和全球加速的能力,為印度本地玩家提供了全區域化的優質體驗。
之後,騰訊開始直接收購印度本地網際網路平臺。
2018年9月,印度遊戲平臺Dream11對外正式宣布公司獲得來自騰訊的1億美元融資,騰訊由此獲得Dream11的多數股權,本次投資完成後,騰訊正式打入印度遊戲市場。
今年10月份,騰訊公司又看上了印度本土的視頻企業和電商公司,印度視頻公司MX Player表示,騰訊已領投其 A 輪融資,金額為1.108億美元。另一家是印度本土的電商,印度商業電商平臺Udaan在今年10月宣布完成新一輪融資,籌集了5.85億美元,投資者包括騰訊。
根據印度媒體的報導,截至去年五月份,騰訊在印度當地已經投資了約13億美元,總共涉及十幾個領域,考慮到騰訊在2018年下半年以及2019年繼續在印度市場擴張的案例,騰訊在印度市場的累計投資可能接近20億美元。
那麼,騰訊在海外擴張到底花了多少錢呢?根據騰訊今年披露的2018年財報,2018 全年投資總額超過 1194 億元人民幣,財報中稱,騰訊這些年共對 700多家公司進行了投資,這裡面有 63 家已經是上市公司,122 家市值或價值超過 10 億美元,而據不完全統計,騰訊的海外投資數量累計超過100起。
騰訊的海外擴張動力,很大程度上來自於國內網際網路市場的紅利期基本結束。騰訊2019年第三季度營收為972.36億元,同比增長21%,延續了自去年第三季度以來的低速增長態勢。按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經營盈利為258.27億元(36.52億美元),同比減少7%;經營利潤率由上年同期的35%下降至27%。期內盈利為209.76億元(29.66億美元),同比減少10%;淨利潤率由上年同期的29%下降至22%。
顯而易見的是,在國內紅利增長逐步見頂後,拓展海外市場成為網際網路巨頭的共識,可能為騰訊等巨頭提供新一輪爆發的增長點,同時巨大的海外市場也可能令中國網際網路產業真正實現文化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