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同尋常的寺廟,地上有兩層,地下有地獄,密密麻麻擠在高臺之上

2020-10-14 驢遊記

在寧夏中衛市,有一座很有名的廟宇,它的名字叫做保安寺,由於後半部分建在連接城牆的高臺之上,高聳、高峻、高超,故謂之高廟。高廟與「大漠奇觀」沙坡頭並稱為中衛市兩大景觀。


高廟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始建於明永樂年間,是我去過結構最為緊湊的一座寺廟,飛簷翹角、雕梁畫棟,與沙坡頭並稱中衛二景之一,倒也不虛。


高廟真的很高,高高在上,建於平臺之上,離地面足有十米。


高廟的對面居然就是中衛火車站,這是這座寧夏小城的傳統中心位置。


高廟保安寺,挺彆扭的名字,到底是叫高廟還是保安寺,其實是這樣的,高廟是指建在高臺上的那個廟,而保安寺則是指高廟前面,高臺下面的那座寺,但廟和寺其實是緊緊連在一起。高廟保安寺共分為三層,地上一層為保安寺,地上二層為高廟,而地下一層則是中國四大古地獄之一的高廟地獄。


除了廟和寺,其實高廟保安寺現在還是一座公園,沒錯,以高廟為核心,開闢了一個城市公園,公園免費,高廟保安寺門票30元。


高廟始建於明永樂年間(1403-1424年),經歷代增建重修,至清代已成為一處規模較大的古建築群,表現出寧夏古建築的風貌。


高廟歷史上多災多難,清康熙和乾隆年間,兩次被地震震毀,1942年又被火災焚毀,所以現存的高廟,是清鹹豐年間及1946年重修和增建後的。


高廟有兩大特點,一是高,離地面有上十米高;二是密,在僅2000餘平方米的高臺上,建了近百間殿宇,緊湊中不失瑰麗,重疊中不忘典雅。


高廟是三教合一的寺廟,什麼叫做三教合一?就是佛、道、儒三教的偶像,都在一個廟裡供奉著,這邊坐著釋迦牟尼和觀音娘娘,那邊坐著玉皇大帝和太上老君,孔老夫子和關帝爺也在裡面,反正地方小,大家都在一塊擠擠。


高廟佔地4100多平方米,卻建有1700多平方米的重樓疊閣、260間建築物,先左拐進入羅漢堂看看。


羅漢堂裡是五百羅漢的群雕,雖是現代作品,但也‍栩栩如生,形態各異。


高廟古建築多次被毀,如今的建築基本都不超過百年,僅有這口遺存的大鐘,還可以稱得上是歷史文物。


因為高廟建築太過逼仄,所以拍照很難找到角度,之所以要來到羅漢堂,是因為據說這個角度是仰拍高廟的絕佳位置,把高廟重樓疊閣,錯落緊湊的特色展現無遺。


羅漢堂出來後開始爬高廟,為何要說「爬」,樓梯足有六七十度的傾斜,中間的山門牌坊由於沒有位置,直接立在樓梯之上。


高臺之上的這些廟宇即為高廟,九脊歇山、四角攢尖、十字歇山、將軍盔頂等各種類型的殿宇匯聚一堂。


整個建築群的牆壁走廊,門窗格扇上都有許多精工細刻的花卉蔬果、珍禽異獸、佛教經文,琳琅滿目,裝飾和諧。


鑲嵌在牆上的還有各種磚雕作品,佛道儒的內容都不缺。


高廟不大,但還有一大看點,那就是高廟地獄,號稱是中國四大古地獄之一。


高廟在大雄寶殿和磚牌坊下面,建有地獄,塑有各種怪獸和鬼神,青面獠牙,面目可憎,以忠、孝、廉、正的故事以警示世人。


可惜的是,高廟地獄在文革期間遭到了毀滅性的破壞,如今所見,基本都是後來恢復。


中國古代一些寺廟中建有地獄,其實也是一種宗教警醒,主要體現了佛教"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因果定律思想,以忠、孝、廉、正的故事以警示世人。


佛教中的地獄形象雖然有些恐怖,但無非還是教人多行善事,勿做惡事,行善積德,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人在做天在看,作惡是要下地獄的。


下地獄還不行,還要下十八層地獄,經歷各種煉獄,自古以來這樣的教育維繫著中國人最基本的禮義廉恥,告訴大家不能騙人害人,不可不講道德信用。


只可惜這古地獄形象搗毀的同時,也將傳承千年的善惡觀念給摧毀了,建築容易恢復,信仰難以重新樹立。


頂著陣陣頭皮發麻的聲光電效果終於參觀完了「地獄」,原以為可以從之前看到的「解脫」門出去,誰知路牌上寫著「參觀完畢,原路返回」,還得重新經過整座地獄。


走出「地獄」,重見天日,陽光灑在高高在上的高廟之上,一大群鳥兒在高廟周邊飛翔,這裡是寧夏中衛市最有名的一座古建築群。


離高廟幾百米外還有中衛另一座標誌性的古建築——中衛鼓樓,這座鼓樓始建於明崇禎年間,是一座具有明代漢族建築風格的古建築。



中衛市是座嶄新的城市,2004年才成為地級市,中衛又是一片古老的土地,猶存不少歷史古蹟。中衛也是一座典型的旅遊城市,沙坡頭是這座城城市的標誌,幾乎所有的遊客都是奔著沙坡頭去中衛的,走路路過,位於市中心的高廟古建築群也不容錯過。

相關焦點

  • 寧夏古廟竟高達30米 地下藏「陰曹地府」被譽古代四大地獄之一!
    整個廟宇重樓疊閣、錯落有致,與其它寺廟迥然不同的是,高廟分為上下兩部分,下半部分是袖珍的保安寺,上半部分聳立在一座與城牆相連的高臺之上,260多間建築層層疊疊,由低到高的沿著中軸線排列,堪稱古建築的經典之作。值得一提的是,高廟還是一座儒、道、佛三教合一的寺廟,廟內不僅供奉佛祖,還供奉著玉皇大帝等道教和儒教神像。
  • 這座寺廟有點不尋常!既高又密,建有「中國四大古地獄之一」
    ,它的名字叫做保安寺,由於後半部分建在連接城牆的高臺之上,高聳、高峻、高超,故謂之高廟。,而保安寺則是指高廟前面,高臺下面的那座寺,但廟和寺其實是緊緊連在一起。高廟有兩大特點,一是高,離地面有上十米高;二是密,在僅2000餘平方米的高臺上
  • 這是一座儒、釋、道「三教合一」的寺廟!
    中衛高廟,位於中衛市區,原名保安寺,與其他大部分寺廟不一樣,它是建在一個高臺上的寺廟,所以也被成為「高廟」。因為是建在高臺上,寺廟中的主要建築也就由低到高的沿著中軸線排列,層層疊疊,逐步增高,在不大的面積內,集中了260多間重樓疊閣。
  • 山西有座廟宇,地下為十八層地獄,專家來此考察,看後大吃一驚
    喜歡遊覽的朋友都知道,在中國的很多村莊都會修建一些廟宇,這些廟裡面沒有和尚,也沒有尼姑,甚至都沒什麼人看守,但是每到什麼節日,或者有什麼大事,就會有人來廟中拜拜。那這些廟裡面到底有什麼呢?原來這廟中修建了很多是雕像,這就是我國古代人眼中的各路神仙,有的管天上,有的管地下,有的管升官,有的管發財,很多不同的廟往往在人們心中意味著不同的氣運,所以很多人都會來拜,以提升自己的運氣。
  • 中國「怪異」寺廟,地下竟有18層地獄,膽小鬼慎入哦,睡不著別怪我!
    眾所周知,我國有許多寺廟,其中大多數都有幾千年的歷史。他們遭到了火、風和雨的襲擊。他們很難生存。其中一些已經被重新開發,甚至加入了旅遊景點的行列,每年吸引成千上萬的遊客。當然,不是所有的寺廟都是同樣的風格。其中一些相當神秘,等待人們去探索。
  • 天堂與地獄並存的寺廟,前有佛像恐龍道教神仙,後有人間地獄
    隨著近幾年旅遊業的迅速發展,很多寺廟也被開發成了旅遊景點,只要有時間就會有遊客前往參觀拜佛。說到寺廟它是佛教的建築之一,而在世界上說到信仰佛教的國家,就必須要提到佛教之國泰國。在泰國寺廟多到隨處可見,這些各形各色的寺廟也成為了泰國的著名景點,除了那些大眾的寺廟景點,泰國的小眾寺廟更能讓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在泰國北部就有一座名為帕儂沙灣寺的小眾寺廟,這座寺廟的地理位置非常的偏僻。位于田間的腹地上,就連地圖上都沒有它的圖片信息。所以如果不是事先知道這座寺廟,多數人都會錯過這座寺廟。
  • 山西有一古寺廟,院中藏有「18層地獄」,塑像真的太嚇人了
    民間傳說的十八層地獄,相信很多人從小就有陰影。小時候,常常聽大人說:「如果生前作孽太多,死後就會被打入十八層地獄,深受輪迴之苦。」那麼十八層地獄是個什麼樣子,相信沒人能夠給出準確的答案。在舊社會,很多城隍廟內都有關於十八層地獄的表現,但發展到今日能夠保存下來的寥寥無幾,在一些人眼中十八層地獄等仍被當成封建迷信,而給予歧視。在山西省蒲縣東面的柏山上,有一座歷史悠久的寺廟-柏山寺。整個寺院規模宏大,結構完整,從山門進入,經過一系列庭院,最後抵達東嶽行宮大殿。
  • 地下三層、地上兩層現代化站房、將與地鐵公交...
    核心提示:這兩天,因為西安火車站南站房外立面的施工,引發了許多猜測,有傳言說,西安火車站要拆遷了,有人說「麵皮」倆字要被拆掉了。其實,這些都是謠言。西安火車站南站房僅僅是對外立面進行提升改造,「麵皮」(西安)倆字將原封不動保留。
  • 武漢城區最隱蔽商業街:全長數百米,建在地下兩層,與地鐵站對接
    比如在漢陽就有一處堪稱市區最隱蔽的商業街,它一反常態,將地址選在了地下兩層,包含美食、服裝、數碼、電玩等各個區域;商街全長數百米,還做到了與地鐵站的無縫接駁,非常熱鬧,它就是位於鍾家村的某防地下商業街。建在熱門商圈地下的商業街漢陽鍾家村是傳統的熱門商圈,在地鐵未修建以前,那裡便是區域熱門地。
  • 我國最「奇特」寺廟,地下建有十八層地獄,不少人前去一探究竟
    眾所周知我國的寺廟數量眾多,大部分距今已經有千百年的歷史,它們經歷過戰火侵襲,也經歷過風吹雨打,能保留下來十分不易,有些在被重新開發之後,甚至還加入了旅遊景點的行列,每年都會吸引著數以萬計的遊客前來,當然也並不是所有的寺廟風格都相同,有些頗具神秘色彩,等待著人們前去發掘。
  • 火車南站地下停車場有兩層,約500多個停車位!
    公交公司客運服務部部長黃健 下一步會根據動車開行的時間和時刻,實時調整發車間隔,對接火車到站和離站時間;此後,班次的密度還將增大,確保每一趟動車到達攀枝花和離開攀枝花的時候,都有公交車進行接送和接泊的工作
  • 西藏有一個懸崖峭壁之上的神秘的寺廟 值得一去
    在神秘的西藏,有一個沒有直達公路,沒有收費,房屋都直接嵌在懸崖峭壁之上的神秘地方 ,它經歷3000多年的歷史沉淪,海拔4800距離丁青縣城約37公裡,從空中俯瞰,有人讚嘆說尤如外星球或者遠古景象,而我覺得它更似群山拱立的碩大盆景,無論站在寺內外、天上地下哪個位置哪個角度
  • 地府鬼城,寧夏中衛百年高廟地下體驗真實地獄,警醒遊人
    寧夏中衛市有兩大景觀,一是大漠奇觀,二是百年高廟。中衛高廟是沙漠城市中極具代表的明清古建築群,其始建於明永樂年間至今也有600多年的歷史。寺廟坐北朝南是一座三教合一的寺廟群。進入寺廟是保安寺的山門,中心為魁星樓,後面是大雄寶殿,東側為地藏宮,西面是三霄宮。兩側各分布鐘鼓樓。
  • 高臺寺,亂世之後有靜心
    沒有櫻花,也沒有紅葉的季節,並不是京都的旅遊旺季,但像清水寺這樣的著名景點依然是人聲鼎沸、接踵摩肩。故事的女主人公叫寧寧,是戰國時代豐臣秀吉的妻子。高臺寺的簡介裡寫道,「著名武將豐臣秀吉(1536-1598)病逝後,夫人北政所(1548-1624,秀吉病逝後出家,號高臺院湖月尼)為祈禱其夫冥福,安養修佛,建於慶長十一年(1606,明神宗34),寬永元年(1624)迎請建仁寺高僧三江紹益開山住持,號稱高臺寺。」
  • 寧夏三教合一的寺廟,不僅建在城牆上,還能建識「18層地獄」
    ,高廟是保存的很好的古建築,一個儒道釋三家共同分享廟火的寺院,三教共存於一體,是寧夏中衛著名景點,當地非常有名,還能見識傳說中的「18層地獄」。  高廟就在中衛城北.距離中衛火車站只有一條馬路,建在接連城牆的高臺上,包括高臺下的保安寺和寺前的牌坊,它經過歷代增建重修,到了清代已成為一處規模較大的古建築群,表現出寧夏古建築的風貌,而且,它與「大漠奇觀」齊名,是中衛兩大景觀之一
  • 探秘老銀川:消失的高臺寺
    歲月流逝,如今的高臺寺僅僅是個地名而已,來到人們所說的高臺寺,既看不到廟也看不到寺,但「高臺寺」的地名仍在民間流傳、經「叫」不衰。現在,人們用「高臺寺」起名的有高臺寺小學、高臺寺居委會、高臺寺公交站牌等。其實,高臺寺在很多年前既有廟又有寺,是名副其實的「古剎廟寺」,是西夏時期李元昊修建的最大的皇家寺廟。
  • 玉門:地下有石油,地上有旅遊
    「地下有石油,地上有旅遊」,獨特的旅遊資源為「老油城」注入了新活力。
  • 地獄真的在「地下」?《山海經》中確實存在,但不在「地下」
    地獄真的在「地下」?《山海經》中確實存在,但不在「地下」。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人們就常說一點要好好做人,沒如果做壞事,等到老了就會下地獄的。但是地獄真的存在嗎?又在哪裡呢?難道地獄真的在地下嗎?這一系列的問題,但人們普遍的認為地獄就是在地下。
  • 臨汾有座廟,裡面居然有「地獄」,許願還很靈
    臨汾這座廟裡竟然有地獄,神奇的是許願還超級靈雲霧山中一古剎,能容陰陽各鬼神。臨汾蒲縣就有這樣一做廟,廟裡真藏著可怖的陰曹地府。每個去寺廟虔誠拜佛的人,都相信神佛。獻亭四周敞朗,四角均為蟠龍石柱,造型精湛,每個角上的蟠龍或拱軀待發,或回首怒視,或騰於雲霧之中,或遊于波濤之上,或追尾,或捕魚,生動逼真,是我國宋、金石雕藝術之中的珍品。獻殿的東北處就是東嶽行宮大殿,殿內塑著東嶽廟之主神:東嶽大帝黃飛虎的坐像。據傳說記載,黃飛虎是商朝大臣,因紂王暴虐無道,於是反殷投周,跟周武王一起伐紂。
  • 清萊寺廟的黑與白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組圖)
    Chalermchai Kositpipat和Thawan Duchanee這兩位泰國著名的藝術家,窮其一生的心血與資本,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各自興建他們所理解的「天堂」與「地獄」。於是,泰北清萊便有了兩座著名的不是寺廟的寺廟——代表「天堂」的白廟和代表「地獄」的黑廟,每年都吸引著世界各地的旅遊者前來朝拜。但原來,無論是白廟還是黑廟,其龐大的規劃也仍然在陸續實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