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封大相國寺
開封大相國寺,位於今河南開封, 始建於北齊天保六年,原名建國寺,唐睿宗敕令改名為大相國寺。大相國寺是中國佛教十大名寺之一,與白馬寺、少林寺、風穴寺並稱為「中原四大名寺」。大相國寺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皇家寺院,唐宋時期成為各國佛教文化交流集聚地。
-
在大相國寺感觸歷史與文化
現在的大相國寺,依然殿宇巍峨,草木葳蕤,香菸嫋嫋,鐘磬悠悠。其壯麗正如元代詩人陳孚在《登相國寺資聖閣》中所言:「大相國寺天下雄,天梯縹緲凌虛空。三千歌吹燈火上,五百纓縵煙火中。」一若從空中俯瞰,你會發現大相國寺迥異於別的名寺。
-
古都開封大相國寺
開封大相國寺至北宋時期達到空前的鼎盛,轄64禪、律院,佔地540畝,因受帝王崇奉,地位如日中天,是為我國歷史上第一座「為國開堂」的「皇家寺院」。寺院莊嚴古樸,裡面遊人很多,卻很安靜。寺廟殿堂與別處寺廟沒有多大差別,人文環境卻非常好。
-
大相國寺 盛唐時期開封最大的寺院
而「大相國寺全國雄,天梯縹緲凌虛空」,其氣宇不凡的大相國寺,更是一座在中國釋教史上有著卓越地位和普遍影響的聞名寺院。據僧眾介紹,大相國寺始建於北齊天保六年,原名開國寺。傳說中,原為戰國魏令郎無忌——信陵君的宅院。後寺院毀於戰火,唐景雲二年重建。延和元年,唐睿宗詔改寺名為大相國寺,御書「大相國寺」寺名,以紀念自己從相王當上皇帝。
-
北宋時期大相國寺的音樂氛圍
大相國寺作為「為國開壇」的第一座御封「皇家寺院」,受朝廷直屬管轄,為帝王做佛事活動,因而成為當時的天下首剎。 由此,聞名於世的大相國寺佛樂在此期間也得到了空前繁榮。
-
大相國寺,千年皇家寺院的輝煌與傳奇
龍亭可感受汴梁的古都文化、天波楊府可領略楊家將的忠烈文化、開封府可了解包青天的廉正文化、而大相國寺則可以品讀開封的宗教文化。開封大相國寺是我國著名的佛教寺院,從公元555年建寺至今,已有1450年的歷史。一千多年來,大相國寺蘊含著厚重的文化和許多充滿傳奇色彩的故事,即有過皇家寺院的輝煌,也有著文化寺院的風採,同時也有過市井寺院的繁榮。
-
古都開封遊之四:大相國寺
看過《水滸》的都知道裡面有一個花和尚魯智深,他曾經在東京大相國寺拔過一株垂楊柳,還糞土過一批當地潑皮。那個東京汴梁便是如今的開封,那個大相國寺就是在下眼下要去的那個所在,魯智深拿下的那株垂楊柳現今栽種在北京東南三環的一個地方。根據史料記載,說這大相國寺始建於南北朝時期的北齊天寶年間,大約是公元555年。
-
大相國寺,這裡有全世界唯一的四面千手千眼觀音像
大相國寺就位於開封最熱鬧的鼓樓商業區,它是我國十大名寺之一。很多人第一次聽說大相國寺的名字,都是在《水滸傳》中魯智深在大相國寺倒拔垂楊柳,收服了菜園的一幫潑皮無賴。其實大相國寺早在戰國時期就是魏國公子信陵君的住宅,後來在北齊天寶六年(公元555年)建寺,稱為建國寺,後毀於戰火。唐長安元年(701年),僧人慧雲來汴,託辭此處有靈氣,即募化款項,購地建寺。
-
開封大相國寺名氣這麼大,全憑這個酒肉大和尚
但開封市中心的大相國寺,在中國佛教界的地位很高。在一個秋葉飄飛的日子裡。我遊歷了大相國寺。卻是衝著《水滸》中的和尚魯智深而去。北宋立國不久,宋太祖就到大相國寺觀察,宋代控制者期望釋教尊其為「現在佛」,作為報答,相國寺便被定為皇家寺,皇帝在上元節來寺遊賞成為常規。宋太宗還親賜御筆金字匾額,使大相國寺因帝王推重而身價百倍。
-
大宋版百貨商店:大相國寺應有盡有,堪比現代的「購物廣場」
細心的影迷應該都會隱約記得,瘟疫爆發時,福康公主病重,懷吉安撫公主說的那句:「等小皇子好了,懷吉就去大相國寺給公主帶炙豬肉回來。」懷吉口中的大相國寺,實際就是宋朝時期的百貨商店,賣的可不只是炙豬肉,百姓生活必需品,大相國寺是應有盡有,簡直堪比現代的購物廣場。
-
大相國寺炙豬肉——大宋朝吃肉的那些事兒
作為一個視覺girl,劇裡面最最吸引我的主要有三點:妃嬪的妝容,樂人的小曲和大相國寺的炙豬肉。可我們樂觀的蘇先生不僅要「左牽黃,右擎蒼」地養寵物,還要大搞美食以慰心頭苦。只是價賤如泥土......官二代蘇先生對肉價這是有多大誤會啊,看來北宋富人對於豬肉的不屑是真真刻在了骨子裡。從皇家到士大夫,眼睛全盯著瑟瑟發抖的小肥羊,腦補了一百種羊肉的做法,又有誰會去買不入流的豬肉呢?
-
河南開封大相國寺慶舉行「梵唄音樂晚會」
大相國寺開放二十周年慶典之「梵唄音樂晚會」 中國佛教新聞網河南訊:11月5日晚,河南開封大相國寺開放二十周年慶典之「梵唄音樂晚會」在河南開封大相國寺舉行
-
開封大相國寺梵音 傳承佛教音樂節精彩紛呈
為慶祝黨的十九大的勝利召開,弘揚梵音古樂文化,推動和諧社會建設,打造八朝古都河南開封的音樂人文底蘊,10月22日晚在千年古剎大相國寺舉辦了梵音.傳承佛教音樂節的第三場佛樂盛會。本次音樂節由開封市統戰部、開封市佛教協會、開封大相國寺主辦。大相國寺梵樂團、大相國寺書畫院承辦。
-
汴梁藝術|大相國寺梵樂的類型及代表作品
大相國寺佛教音樂大體上應包括兩種類型:一是以音樂的形式進行的法事伴奏,表現形式也是比較傳統的各種儀式唱念,這樣的形式更容易被僧人接受;二是側重點在於音樂,以樂曲來表達佛教思想和佛教意境,表現形式是將佛教的音樂特性和流行的旋律相結合,或者將一切古典音樂曲子與佛樂特性相結合。
-
開封的大相國寺,汴京八景之一的相國霜鍾所在地
開封,是一個非常好的地方,也是一個非常繁榮昌盛的城市,更是一個歷史文化名城,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說一說開封這個旅遊勝地,開封汴京八景之一的所在地,大相國寺,大相國寺最早的時候並不叫做大相國寺,而是叫做建國寺,說起來的話,小編也比較喜歡原來的建國寺這個名字,因為感覺建國這兩個字和相國這兩個字
-
開封大相國寺,大宋第一皇家寺院,圍觀鎮寺之寶千手千眼觀音像
故而只選擇了大相國寺和清明上河園遊玩。而後,唐睿宗夢見相國寺內的彌勒像,為紀念自己由相王登基,於是便御筆親題「大相國寺」匾額,將其改名為大相國寺。據《重修相國寺碑記》所述:鏇題碧鏇,鱗次翼舒者俱化為黃沙白草。清道光年間,黃河再度決口,大相國寺再次遭到嚴重性的破壞。
-
《水滸傳》中的大相國寺,歷史上存在嗎?是個什麼地方?
可以非常肯定地說,《水滸傳》中的大相國寺,歷史上真的存在,至於大相國寺,是個什麼樣的地方,那不同的時期,自有不同。到了唐延和元年,即712年,唐睿宗李旦為紀念自己由相王當上皇帝,遂賜名「大相國寺」,並親筆書寫了「大相國寺」匾額。從此,開封大相國寺的一代又一代流傳下來。大相國寺成了中外佛教交流的主要場所,成為十大佛教聖地之一。二、小說《水滸傳》中魯智深存身的大相國寺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主要描寫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條好漢在山東梁山泊聚義的故事。
-
汴梁藝術|開封大相國寺禪宗第四十三世住持釋潤生和梵樂
大相國寺的傳系是臨濟派,因大相國寺實行的是十方叢林制,十方來十方去,不同派系的樂僧皆可在大相國寺裡習樂傳承。釋潤生,法號悅春。任大相國寺禪宗第四十三世住持。釋潤生精通佛樂,擅長演奏管、籌,嫻熟工尺譜等樂理知識。他的兩個髙足,就是大名鼎鼎的釋安倫與釋安修二師,《大相國寺手抄秘譜》便是由二人流傳後世。
-
汴梁藝術|開封大相國寺豐富的佛樂作品
大相國寺梵樂之標準、莊重和典範,被諸多歷史文獻譽為「華夏正音」 ,曾在最大程度上代表著國家社稷禮儀之樂的典雅、端莊、高貴及尊嚴 ;另一方面 , 在對我國民族傳統音樂的發掘和守護方面 ,大相國寺梵樂更是以海納百川的胸襟 ,大量吸收民間音樂的精髓 ,雲蒸霞蔚 ,集其大成 ,成為中原傳統音樂最典型的代表
-
汴梁藝術|歷年來給與大相國寺梵樂團業務指導的老師
尼樹仁——開封市群眾藝術館研究員,河南大學歷史系、音樂系兼職教授、音樂學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州佛教音樂專家,《大相國寺音樂及相關佛曲的研究與編譯線譜版》、《大相國寺音樂及相關佛曲的研究與編譯線譜版簡譜版》、《大相國寺音樂及中州佛教音樂體系整理與研究》專著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