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消費和交易都是人們生活中必須去做的事。只有通過交易買賣、各取所需,才能使資源得到合理利用,維護人們的正常生活。如今的人們生活在一個經濟發展迅速的時代,買賣東西也是非常方便,甚至隨著科技發展,人們足不出戶就可以購買到心儀的產品,沒事逛逛街也是常事。但在落後且封建的古代,買賣交易卻沒有那麼簡單,甚至還需要規定日期販賣商品。
前陣子大火的古裝連續劇《清平樂》的播出,瞬間引起網友熱議。許多影迷也通過這部電視劇,逐漸了解宋朝時期的生活。儘管電視劇和真實有一定差距,但大部分場景皆是極大程度還原了歷史真實。細心的影迷應該都會隱約記得,瘟疫爆發時,福康公主病重,懷吉安撫公主說的那句:「等小皇子好了,懷吉就去大相國寺給公主帶炙豬肉回來。」懷吉口中的大相國寺,實際就是宋朝時期的百貨商店,賣的可不只是炙豬肉,百姓生活必需品,大相國寺是應有盡有,簡直堪比現代的購物廣場。
宋版百貨商店營業有時限
實際在古代,集市百貨是非常常見的,幾乎每個地方都有本地集市,之所以把大相國寺單獨挑出來講,主要是因為大相國寺是一個非常有特點的百貨商場。其在開封的地位,若排第二,絕對沒有百貨商場敢叫第一。
大相國寺的地理位置十分優越,在交通十分發達的州橋,不僅靠著水運,同時還離皇城非常近,夜晚時,州橋夜市的美景,也是令人陶醉的景象。除了地理位置優越以外,大相國寺還有一個非常獨特的特點,就是開封內唯一一個營業有時限的定期開貨商場,每月除了初一、十五以及逢八的日子開業外,其他時間都是不營業的。正因如此,所有的賣家和百姓都非常期待每個月開業的時間,都想在那一天收穫滿滿。
大相國寺應有盡有
有人看劇時,一定會以為懷吉口中的大相國寺老師傅是虛擬出來的人物,事實卻非如此,大相國寺的老師傅也是真實存在的,而這名老師傅,也正是大相國寺內的一名和尚。他的名字叫做惠明,擅長做飯,炙豬肉更是一絕。宋朝時期,這位惠明師父是開門做生意的,手藝又是一絕,久而久之,有許多人慕名而來,惠明師父做生意的僧院,也被人稱之為「燒豬院」。
當然,前文中都說是百貨商場了,自然不可能只賣豬肉。大相國寺應有盡有,大到服裝飾品,小到飲食簡直是數不勝數。這張地圖,就是北宋時期大相國寺的購物地圖,從地圖上可以看出,大相國寺售賣的商品也是多種多樣的。
除了食品之外,筆墨紙硯、蓆子屏風還有女子的胭脂水粉,漂亮的衣服,只要你能夠想到的,大相國寺絕對應有盡有,包你滿意。
玩轉大相國寺
除了售賣商品之外,大相國寺還有很多種玩法。實際上,大相國寺在每個月中選擇這五天開業,實際也是有原因的。因為有很多傳統節日,都定在逢五和逢八上,所以每到這種時刻,大相國寺就會熱鬧非凡。甚至連官家對大相國寺也非常喜歡,甚至將此處定為皇家寺廟。每逢佳節或者生日,皇親國戚都會來到大相國寺。不僅如此,宋朝時期,大相國寺也是接見使臣的最佳場景。
除了皇家人喜歡大相國寺外,普通百姓對這裡更有一份情懷,賞雪納涼,與幾位好友一起相伴而行,放鬆心情的同時,也能享受大相國寺別樣的美景與風光。
大相國寺的出現,並非偶然,所以這裡的故事,也很多。宋仁宗時期,有很多文人墨客都喜歡來大相國寺,也為這個皇家寺廟增添了許多筆墨故事。仔細關注你會發現,《西遊記》等名著作品中,也曾多多少少提到過宋朝的大相國寺,由此也可看出,這個大宋版的百貨商店,實際是一種標誌性建築,伴隨著大宋王朝的成長。
對於古代人的生活,許多人會用落後封建等詞彙來形容,可實際上,每個朝代都有它獨特的生活習慣和氛圍,也有其獨特的豐富多彩。大宋版的百貨商店也許在現代人眼中,根本不值一提,但在當時百姓心中,它的存在,一定是豐富生活,便利百姓的場所,更是他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