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的大相國寺,歷史上存在嗎?是個什麼地方?

2021-01-09 名臣遊戲解說3

可以非常肯定地說,《水滸傳》中的大相國寺,歷史上真的存在,至於大相國寺,是個什麼樣的地方,那不同的時期,自有不同。一、建國寺——大相國寺的前身一千四百多年前的公元555年,即北齊文宣帝天保六年,文宣帝在開封魏公子無忌信陵君的故宅,建立一座漢傳佛教寺院,稱為相國寺,成為漢傳佛教的聖地,遺憾的是,相國寺後來毀於戰火。100多年後的唐長安元年,即701年,僧人慧雲來汴,看到此處有靈氣,就募化款項,購地建寺,動工時挖出了北齊建國寺的舊牌子,故仍名建國寺。到了唐延和元年,即712年,唐睿宗李旦為紀念自己由相王當上皇帝,遂賜名「大相國寺」,並親筆書寫了「大相國寺」匾額。

從此,開封大相國寺的一代又一代流傳下來。大相國寺成了中外佛教交流的主要場所,成為十大佛教聖地之一。二、小說《水滸傳》中魯智深存身的大相國寺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主要描寫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條好漢在山東梁山泊聚義的故事。其中的魯智深,原名魯達,一個下級軍官,因得知酒樓賣唱父女受當地惡霸鄭屠的欺凌,對賣唱父女仗義贈銀,發送父女回鄉,並主動找上門去,三拳打死了鄭屠,事後棄職逃亡,轉去五臺山出家,法名「智深」,人稱魯智深。魯智深受不了佛門清規戒律的約束,寺中長老只得介紹他去開封的大相國寺看管菜園。

《水滸傳》描寫的是宋朝,小說中描寫的魯智深看到的大相國寺,也是宋朝的大相國寺。一起來看看魯智深看到的大相國寺,魯智深提了禪杖便走,早來到寺前。入得山門看時,端的好一座大剎。但見:山門高聳,梵宇清幽。當頭敕額字分明,兩下金剛形猛烈。五間大殿,龍鱗瓦砌碧成行;四壁僧房,龜背磨磚花嵌縫。鐘樓森立,經閣巍峨。幡竿高峻接青雲,寶塔依稀侵碧漢。木魚橫掛,雲板高懸。佛前燈燭熒煌,爐內香菸繚繞。幢幡不斷,觀音殿接祖師堂;寶蓋相連,水陸會通羅漢院。時時護法諸天降,歲歲降魔尊者來。這就是小說中描寫的大相國寺。三、皇家寺院——宋朝真時的大相國寺宋朝的大相國寺,因為受到皇帝的崇奉,地位日益隆高,成為名動全國的皇家寺院,最鼎盛的時代,有64禪院、佔地540畝、養僧1000餘人,其建築更是輝煌瑰麗,有著「金碧輝映,雲霞失蹤容」之稱。

同時,大相國寺的主持還由皇帝賜封,皇帝的常日巡幸、祈禱、恭謝以至進士落款也多在此進行,所以相國寺又稱「皇家寺」。大相國寺寺院的中庭和西廊,還有個可以容納一萬多人的大廣場,就像魯智深說得:真是「端的好一座大剎」。宋代的大相國寺,也不僅僅是開始時的佛教聖地,而是一個傳播佛教與繁榮經濟共生共榮的獨特場所。在大相國寺,可以聽佛樂、談佛經,還可以品茶、喝酒,看戲、買東西。在大相國寺的大廣場上,每月營業五天,即每月的初一、十五,還有初八、十八、二十八這五天,大相國寺都要舉辦盛大的廟市。古玩字畫、玉石金銀、書籍、美食等等所有的東西都可以在這裡買到,可以說是宋朝京城開封最大的商場。

相關焦點

  • 大相國寺,十大歷史名寺之一,有「中原第一殿」的美譽
    「大相國寺天下雄」給予大相國寺極高的讚譽,成為在中國佛教史上具有廣泛影響力和卓越地位的著名寺院。大相國寺位於開封繁華街中心的自由路西段,本名建國寺建於公元555年, 千百年來,有許多不可思議的傳說和戲劇,小說的渲染,使之有名,更有相公相婆、千手千眼觀音、魯智深倒拔垂楊柳的故事,它更有傳說色彩, 相國寺歷史悠久,是中國古代著名的佛教中心之一。
  • 大相國寺,這裡有全世界唯一的四面千手千眼觀音像
    大相國寺就位於開封最熱鬧的鼓樓商業區,它是我國十大名寺之一。很多人第一次聽說大相國寺的名字,都是在《水滸傳》中魯智深在大相國寺倒拔垂楊柳,收服了菜園的一幫潑皮無賴。其實大相國寺早在戰國時期就是魏國公子信陵君的住宅,後來在北齊天寶六年(公元555年)建寺,稱為建國寺,後毀於戰火。唐長安元年(701年),僧人慧雲來汴,託辭此處有靈氣,即募化款項,購地建寺。
  • 大相國寺
    大相國寺位於開封市中心,是中國著名的佛教寺院,始建於北齊天保六年(555年)。原名建國寺,唐代延和元年(712年),唐睿宗因紀念其由相王登上皇位,賜名大相國寺。北宋時期,相國寺深得皇家尊崇,多次擴建,佔地達500餘畝,轄64個禪、律院,養僧千餘人,是京城最大的寺院和全國佛教活動中心。
  • 去緊鄰黃河的開封古城,看大相國寺和開封府
    再一處就是河南北端的雲臺山,風景真的不錯,但沒什麼人文歷史。後來發現,河南最值得去的地方應該是開封,它是北宋都城,東京汴梁,清明上河圖之所在。開封名人薈萃,包青天、魯智深、楊家將、潘仁美,多在此演出大戲,可以說,北宋歷史精華皆在此地。
  • 豫見中原·河南30日遊記 ② | 大相國寺的門道,你都看懂了嗎?
    說起大相國寺,相信讀過《水滸傳》的朋友都不會對它感到陌生,因為呀,花和尚魯智深「倒拔垂楊柳」的故事,便發生在了這座有著千餘年歷史的佛教寺院中。只不過,人雖然是追上了,兩人卻嫌再折返開封建山門太麻煩,於是便直接在潼關建了個山門。
  • 在大相國寺感觸歷史與文化
    現在的大相國寺,依然殿宇巍峨,草木葳蕤,香菸嫋嫋,鐘磬悠悠。其壯麗正如元代詩人陳孚在《登相國寺資聖閣》中所言:「大相國寺天下雄,天梯縹緲凌虛空。三千歌吹燈火上,五百纓縵煙火中。」一若從空中俯瞰,你會發現大相國寺迥異於別的名寺。
  • 明明是和尚,為何魯智深初到大相國寺,就想做「大官」?
    從五臺山到大相國寺,魯智深一路經歷不少,主要有兩件。其一是途徑桃花山,他在劉太公家留宿,把前來入贅成親的小霸王周通打了一頓,後來經李忠解釋,三人相認,魯智深算是救了劉太公的女兒。其二是在瓦罐寺中,與史進聯手,幹掉了生鐵佛崔道成和飛天夜叉丘小乙,為之前的和尚報了仇。
  • 大相國寺,幾經滄桑千年古剎,傳說是唐太宗夢遊地府為還債而敕建
    提起大相國寺,人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花和尚魯智,大相國寺和我國四大古典名著《水滸傳》中對開封大相國寺的描寫,以及草莽英雄魯智深在此倒拔垂楊柳的故事密不可分。今天的大相國寺內還有魯智深倒拔垂楊柳的雕塑,許多遊客都會在這個個性鮮明的人物像前拍照,似乎魯智深是大相國寺的第一符號。
  • 大相國寺,千年皇家寺院的輝煌與傳奇
    大相國寺是一座有故事的古寺,在《西遊記》、《水滸傳》、《三遂平妖傳》、《萬花樓》等許多小說中,我們都能看到許多關於大相國寺的描述,比如「李世民驚夢建寺院」、「尉遲敬德六百裡外的潼關建山門」、「魯智深倒拔垂楊柳」、「大相國寺水井通東海
  • 《水滸傳》林衝和娘子燒香還願的嶽廟,是嶽飛廟嗎
    林衝是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為啥跑到大相國寺菜園裡來?林衝在與魯智深一見如故,結拜為兄弟後,解釋了原因:「恰才與拙荊一同來間壁嶽廟裡還香願。林衝聽得使棒,看得入眼,著女使錦兒自和荊婦去廟裡燒香,林衝就只此間相等,不想得遇師兄。」這就是說,林衝和娘子原來是來大相國寺菜園隔壁的嶽廟裡燒香還願。
  • 開封的大相國寺,汴京八景之一的相國霜鍾所在地
    開封,是一個非常好的地方,也是一個非常繁榮昌盛的城市,更是一個歷史文化名城,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說一說開封這個旅遊勝地,開封汴京八景之一的所在地,大相國寺,大相國寺最早的時候並不叫做大相國寺,而是叫做建國寺,說起來的話,小編也比較喜歡原來的建國寺這個名字,因為感覺建國這兩個字和相國這兩個字
  • 河南自由行:大相國寺天下雄 開封大相國寺和多少名人名著有關聯
    開封一日遊的第一站山陝甘會館遊覽結束後,我們尋了家裡弄裡的早餐攤點吃了早餐,看來開封的灌湯包還是名不虛傳的,整屜十個灌湯包我就嘗了兩個,女兒把其餘的都吃完了,不過胡辣湯那濃濃的胡椒味就不怎麼合乎我們的口味了。吃完早餐,我們就慢慢跟著百度地圖導航提示往大相國寺方向走去。
  • 開封「大相國寺」——歷史遺存的佛殿古蹟
    開封「大相國寺」——歷史遺存的佛殿古蹟對於歷史的一份獨特喜愛,總是會成就一番別樣的情感意蘊。此次對於開封的遊覽我選擇的是遊覽開封的大相國寺,大相國寺的原名是被稱之為建國寺,它的地理位置是在開封市自由路的西段位置,這裡是我國一處著名的佛教寺院,在這裡是有著極其悠久的歷史年代呈現的,它是在北齊天保年間得到的初建,後來在唐代的時候,唐睿宗為了紀念其由相王登上了皇位所以便賜名這裡為大相國寺,在歷史年代的流傳之中這裡經歷過多次的修建,保存著許許多多的歷史文物古蹟
  • 《水滸傳》中的連環馬,在歷史上真實存在,嶽飛曾吃盡苦頭
    宋江只怕衝將過來,便把鞭梢一指,十個頭領引了大小軍士,掩殺過去。背後四路軍兵,分作兩路夾攻攏來。呼延灼見了,急收轉本部軍馬,各敵個住。為何不能全勝?卻被呼延灼陣裡都是連環馬官軍,馬帶馬甲,人披鐵鎧,馬帶甲,只露得四蹄懸地;人披鎧,只露著一對眼睛。
  • 魯智深看菜園子很屈才嗎?你不了解大相國寺,魯智深的職責很重要
    在《水滸》人物中,大多數人比較喜歡的人物應該就是魯智深了,這是魯智深有兩個個招人喜歡的特點。一是豪俠仗,不畏強暴;二是他不受佛門清規戒律,是個酒肉和尚了。因此,在他酒醉打了山門,沒有辦法在五臺山呆了,就被方丈薦去了東京,在大相國寺看了個菜園子。
  • 開封大相國寺
    開封大相國寺,位於今河南開封, 始建於北齊天保六年,原名建國寺,唐睿宗敕令改名為大相國寺。大相國寺是中國佛教十大名寺之一,與白馬寺、少林寺、風穴寺並稱為「中原四大名寺」。大相國寺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皇家寺院,唐宋時期成為各國佛教文化交流集聚地。
  • 《三國演義》中有人能夠像魯智深一樣倒拔垂楊柳嗎
    《三國演義》中,是沒有人能夠拔起大相國寺中的那顆垂楊柳的。即便是「虎痴」許褚能夠拉著牛尾倒退幾步,也絕不可能拔起這顆垂楊柳。其他如《水滸傳》中所說的「關王」,也不過能夠掄起八十一斤的大刀而已。那麼,是不是說《三國演義》中的人物沒有魯智深那般神力,便拔不起大相國寺中的那顆垂楊柳了嗎?
  • 宮崎市定:《水滸傳》所見歷史上的兩個「宋江」
    文章最初連載於日本中央公論社發行的雜誌《歷史與人物》1972年2月至9月刊,題為「《<水滸傳>中的人物》」,經修訂、續寫之後,形成新版,以《水滸傳——虛構中的史實》為書名,並選入《宮崎市定全集》。(礪波護《解說》,《水滸傳——虛構中的史實》,浙江大學出版社2020年8月出版)在諸篇水滸人物的考證中,以宮崎先生弟子礪波護的說法,宮崎先生對自己提出的「宋江二人說」尤感得意。
  • 開封不是只有開封府,還有歷史上的皇家寺廟,四大名著中多次提到
    關於河南的風景,不比其他地方差。開封,一個遠近聞名歷史悠久的古城,它的建築一直保留著大宋時期的樣子。一提到開封,想必都想起包青天吧「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然而,大相國寺作為國家4A景區不比開封府差多少,卻很少被提起。
  • 大宋版百貨商店:大相國寺應有盡有,堪比現代的「購物廣場」
    儘管電視劇和真實有一定差距,但大部分場景皆是極大程度還原了歷史真實。細心的影迷應該都會隱約記得,瘟疫爆發時,福康公主病重,懷吉安撫公主說的那句:「等小皇子好了,懷吉就去大相國寺給公主帶炙豬肉回來。」懷吉口中的大相國寺,實際就是宋朝時期的百貨商店,賣的可不只是炙豬肉,百姓生活必需品,大相國寺是應有盡有,簡直堪比現代的購物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