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印象」非遺節精彩紛呈

2020-12-23 瀟湘晨報

2020崇明生態文化旅遊節期間,江南三民文化村推出為期十天的「崇明印象」非遺節。

特有的江南文化氣息引起了遊客濃厚興趣,500片雕花板組成的中華龍,氣勢恢宏;56個民俗系列館,展品豐富;崇明土布文化館,將傳統與時尚結合,讓人印象深刻。「崇明的手工藝發展很快,用老布做的東西都很新潮了。」遊客丁女士讚不絕口地說道。

創辦於2010年的江南三民文化村,以江南地區傳統的民間、民俗、民族文化元素為主題,按照衣、食、住、行、藝、玩、商分類,歷經十年打造,現已成為崇明文化旅遊的一張名片,為國家四A級景區。文化村場館除中華龍宮、民俗館、崇明土布館外,還有長壽博物館等,寓知識性、文化性、史料性、趣味性為一體。

江南三民文化村總經理範敬貴告訴記者,他們十年來初心不變,以生態作基調、文化作靈魂,向傳統文化致敬、學習。

此外,為營造非遺節氛圍,主辦方以崇明扁擔戲、舞龍和文藝演出等形式,向人們展示江南特色文化。據了解,十天非遺節期間,江南三民文化村除每日推出系列非遺項目外,門票實行半價優惠。

【來源:崇明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非遺節系列報導·中國成都國際非遺節簡介及十周年回顧
    非遺節概覽        非遺節是什麼?        非遺節,是國務院正式批准的國家級、國際性文化節會活動,是國際社會首個以推動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事業為宗旨的國際文化活動,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參與主辦並在我國舉辦的唯一的國際性文化節會活動。
  • 在成都非遺節遇見世界
    在非遺節遇見世界,中外文化各美其美,美美與共。藉由非遺節,四川成都正成為展現世界非遺文化的「焦點」。相逢於「山海經」當比利時光學藝術家阿德裡安·盧卡走進第七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的國際手工藝展區,他覺得自己似乎進入了一個充滿隱喻的空間。
  • 來崇明這個地方休閒度假,感受一場江南文化~
    在詩和遠方的意境中,感受崇明的鄉土和鄉愁。三民文化村,等你來玩~餐飲美食景區餐飲區能同時容納近 1000 人用餐,薈萃了崇明白山羊肉、農家走地雞等原生態食材製作的特色美食佳餚。江南三民文化村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上海市文化產業園區、上海市科普基地,景區擁有展現民族精神的中華龍宮展示館,展現民間文化、海派非遺的「如詩根藝」館,展現崇明地標民俗文化的崇明土布館和長壽博物館,展現行知教育思想的行知園
  • 大美天府 文脈綿長——中國四川·成都國際非遺節印象
    本屆非遺節,以"傳承文脈,創造未來"為主題。在成都非遺保護中心布置了五萬平方米的展場,有65個國家和地區組織參加;1000多個參展項目;600多位傳承人和非遺產品生產企業參加,本屆非遺節融入了更多的國際元素。有泰絲、唐卡、壁毯等特色工藝品和飾品展出。14個國家的原生態民族音樂和舞蹈,在3個露天舞臺滾動演出。活動期間有100多萬群眾參與,盛況空前。
  • 古法造紙、瓷胎竹編……來成都國際非遺節邛崍分會場體驗一盤
    不僅有78米長的竹龍現身舞動,還有來自俄羅斯、埃及、美國的異域舞蹈同臺亮相,精彩紛呈。↑俄羅斯舞蹈表演自古以來,邛崍平樂古鎮就有舞龍的習俗。在開幕式現場,全長78米的竹龍繞著平沙落雁音樂廣場巡遊,時而騰飛、時而下俯,引得觀眾們掌聲雷動,紛紛拍照留念。隨後,牛兒燈、平樂花轎迎親等原生態民俗文化節目相繼上演,贏得了觀眾的陣陣掌聲。
  • 第七屆成都非遺節好鬧熱
    570萬人次現場打卡 1.9億人次線上圍觀…… 第七屆成都非遺節好鬧熱 非遺節吸引了眾多市民現場圍觀。來自36個國家的近90個非遺項目匯聚於此,呈現出更多元化的國際非遺節。  中法合作項目《新山海經》展覽凸顯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引發不少人關注。法國藝術家Eric Benque是《新山海經》的發起人,他在法國徵集和選擇了8名法國手工藝人,請他們提供半成品,再從成都篩選了11名非遺傳承人,完成剩下的部分。
  • 第七屆非遺節盛大開幕 52萬網友圍觀封面直播線上逛展
    民族風情的歌舞表演、琳琅滿目的非遺大展、妙語連珠的國際論壇……眾多活動精彩紛呈,令觀眾目不暇接。本屆非遺節以「傳承多彩文化 創享美好生活」為主題,設立1個主會場和28個主題分會場,來自86個國家的1100餘個非遺項目5600餘名代表將共襄盛會,開展國際展覽、國際論壇、國際競技、國際展演和互動體驗等各類活動540餘場。
  • 崑曲《牡丹亭》亮相吉林非遺節
    崑曲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這次我們帶來了崑曲中的經典曲目《牡丹亭》,是因為它非常適合在非遺節上進行展現。希望我們的演出可以讓吉林人民喜歡。」永嘉崑劇團團長徐顯眺說。通過對杜麗娘的演繹,我想給吉林的觀眾帶來更具特色的藝術欣賞,希望我所演繹的杜麗娘可以給觀眾們留下深刻的印象。」此次扮演杜麗娘的演員王苗苗說。
  • 好吃、好看、好聽,能帶回家的吉林非遺節來啦!
    好吃、好看、好聽,能帶回家的吉林非遺節來啦!展演:5場非遺「夜宴」視聽震撼本次非遺節由展演與展示兩大板塊構成。崑曲、蒙古族呼麥歌唱藝術,這些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項目名錄的項目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項目豫劇、黃梅戲、二人轉將在本屆非遺節為觀眾奉獻5場精彩的非遺「夜宴」。
  • 非遺節上的「國際範兒」!感受中外文化的多元碰撞
    儘管非遺節臨近結束,但是依然充滿了濃濃的國際範兒。國際範兒演出 歌舞來源於生活記載歷史「今天我們將為大家帶來兩種呼啦舞,一種是使用葫蘆鼓的古典舞,一種是使用尤克裡裡和吉他的現代舞。」來自夏威夷的呼啦舞大師Kumewa是一名中美混血,他趁著候場的時機,告訴記者呼啦舞是夏威夷最有代表性的活動,其表演內容大多來源生活,形式多種多樣,是夏威夷人民用來表達情緒的方式。
  • 吉林非遺節讓你大開眼界
    吉林非遺節究竟有多好玩?河南豫劇院青年團團長孟祥禮非常喜歡吉林,第一屆吉林非遺節他們就曾參與演出,這次劇團帶來的豫劇《穆桂英掛帥》更是作為首場演出為非遺節揭幕。非遺節可不是一般的「夜市」!吉林非遺節現場的非遺展示,精選了30個不同類別的項目,既養眼,又養胃、養身,讓不少傍晚遛彎兒「偶遇」非遺節的市民驚呼:「這可比夜市好玩兒多了!」
  • 「十大首次」匯聚第七屆中國成都國際非遺節
    會上消息,第七屆中國成都國際非遺節將於10月17日—22日在成都舉行。本屆非遺節以「傳承多彩文化 創享美好生活」為主題,將舉辦非遺節開幕式暨演出、非遺國際論壇、國際非遺博覽園主會場活動、分會場以及配套活動四大版塊的活動。目前已經邀請到參與本屆非遺節的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近90個,非遺項目1100多個,代表5600多名,計劃開展各類活動540餘場。
  • 好吃、好看、好聽,能帶回家的吉林非遺節來啦!
    好吃、好看、好聽,能帶回家的吉林非遺節來啦!展演:5場非遺「夜宴」視聽震撼本次非遺節由展演與展示兩大板塊構成。崑曲、蒙古族呼麥歌唱藝術,這些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項目名錄的項目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項目豫劇、黃梅戲、二人轉將在本屆非遺節為觀眾奉獻5場精彩的非遺「夜宴」。
  • 永不落幕的國際非遺大舞臺——第五屆中國成都國際非遺節非遺博覽會側記
    從與昔日不可同日而語的恢弘大氣的雙流機場航站樓,到2012年正式開園的國際非遺博覽園,無論是經濟建設,還是文化建設,成都這些年來真的發生了太多的變化。已經長達8年沒來成都的記者,一路上暗自與上次來蓉時的印象進行著對比,心裡不斷發出陣陣讚嘆。
  • 松原市非遺代表性項目參展第二屆吉林非遺節
    8月9日19時,伴隨著清爽的晚風,「精彩夜吉林」2020消夏演出季第三板塊活動---第二屆吉林非遺節在長春市文廟廣場拉開帷幕我市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查幹湖魚皮製作技藝、郭爾羅斯布藝、前郭爾羅斯蒙古族牛肉乾製作技藝亮相非遺節開幕式展示展銷會場,以實際行動助力全省經濟復甦、復工復業,受到春城人民的關注和歡迎。「冰湖騰魚」系列魚皮製品以獨特的材質與制藝引人駐足;「指尖花開」「緣來是你」「花之語」等系列布藝作品以精緻的造型、絢麗的的色彩奪人眼球,倍受女性青睞;蒙古族牛肉乾口味麻辣,口感勁道,令人回味。
  • 鏗鏘豫劇開啟吉林非遺節
    9日晚,長春文廟廣場人頭攢動,在「精彩夜吉林」2020消夏演出季(廣場)系列演出暨第二屆吉林非遺節啟幕儀式上,「掛帥」演出的是遠道而來的河南豫劇院青年團演員們,一出《穆桂英掛帥》,以原汁原味的豫腔豫調,引發現場觀眾陣陣喝彩。「我家就在文廟附近,早就盼著今天快點到來,想領著家人共同感受一下中華傳統戲曲的魅力。在家門口看全國各地的大戲,機會太難得了。」
  • 非遺節上「國際範兒」 多角度展現世界非遺魅力
    儘管非遺節臨近結束,但是依然充滿了滿滿的國際範兒。  國際範兒 歌舞來源於生活記載歷史  「今天我們將為大家帶來兩種呼啦舞,一種是使用葫蘆鼓的古典舞,一種是使用尤克裡裡和吉他的現代舞。」「非遺節結束後,我還會帶領隊伍在成都做歌舞巡演,希望能把豐富多彩的夏威夷文化帶入成都。」  夏威夷表演隊伍候場時,來自斐濟的表演隊伍正在舞臺上釋放熱情。將植物穿戴在身上的表演者,全靠人聲和現場擊打樂器的音樂,踏著光腳配合節奏進行舞蹈。這種平時難以得見的原始風情,引得現場不少人拿出相機拍照。
  • ​好看、好聽、好吃、好玩的吉林非遺節來了
    8月9日晚,「精彩夜吉林·2020消夏演出季」的重頭戲——「第二屆吉林非遺節」在長春文廟廣場拉開大幕,好看、好聽、好吃、好玩的非遺項目,將在長春文廟廣場一直陪伴大家到本月13日。河南豫劇院青年團團長孟祥禮非常喜歡吉林,第一屆吉林非遺節他們就曾參與演出,這次劇團帶來的豫劇《穆桂英掛帥》更是作為首場演出為非遺節揭幕。當晚飾演「穆桂英」的青年演員李煥娜經過近兩個小時的裝扮後,以精緻的扮相出現在舞臺上,「《穆桂英掛帥》是我的老師馬金鳳的代表作,我們這次演出在保留了原有經典唱段的同時,還加入了更多觀眾們喜歡的武打戲份,一定會讓觀眾滿意而歸。」
  • 好吃、好看、好聽,能帶回家的吉林非遺節來啦
    好看的非遺好聽的非遺能帶回家的非遺來啦8月9日—13日,「第二屆吉林非遺節崑曲、蒙古族呼麥歌唱藝術,這些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項目名錄的項目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項目豫劇、黃梅戲、二人轉將在本屆非遺節為觀眾奉獻5場精彩的非遺「夜宴」。
  • 川網記者提前探展 第七屆中國成都國際非遺節有哪些看點?
    ,1100多個非遺項目,5600多名代表,計劃開展各類活動540餘場……在非遺節開幕前夕,記者走進成都國際非遺博覽園,提前打探本屆非遺節情況。「那個桌子搬進去」在成都國際非遺節博覽園裡一派繁忙的景象。在五洲情酒店一樓,本屆非遺節的重點展覽之一——非遺傳承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主題展展廳裡,各個展位的最後布展正在進行最後的衝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