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法造紙、瓷胎竹編……來成都國際非遺節邛崍分會場體驗一盤

2021-01-13 紅星新聞

嗩吶吹起來,龍燈舞起來,歡快的舞蹈跳起來……10月18日,第七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邛崍分會場開幕。不僅有78米長的竹龍現身舞動,還有來自俄羅斯、埃及、美國的異域舞蹈同臺亮相,精彩紛呈。

↑俄羅斯舞蹈表演

自古以來,邛崍平樂古鎮就有舞龍的習俗。在開幕式現場,全長78米的竹龍繞著平沙落雁音樂廣場巡遊,時而騰飛、時而下俯,引得觀眾們掌聲雷動,紛紛拍照留念。隨後,牛兒燈、平樂花轎迎親等原生態民俗文化節目相繼上演,贏得了觀眾的陣陣掌聲。

↑78米長的竹龍

此外,邛崍市文化館還邀請了12支國內外隊伍參加本屆非遺節的相關活動,廣東的舞獅、福建的掌上木偶、俄羅斯的群舞、埃及的傳統舞蹈、美國的呼啦舞等具有不同地域特色的節目精彩不斷。「19日至21日,異域的非遺項目將和邛崍的竹麻號子、南寶山羌歌、羌笛以及羌族舞蹈等傳統節目輪番上陣,為遊客提供一場場精神文化、視覺上的饕餮盛宴。」邛崍市文化館館長毛裕介紹,活動期間,這些非遺項目展演還將走進學校、社區、企業,讓更多的人參與、欣賞。

本屆非遺節期間,邛崍還將在平樂古鎮邛州園內開展古法造紙技藝、竹麻號子、瓷胎竹編展示及體驗項目,遊客可以親自參與其中,親身感受造紙、演唱竹麻號子、體驗瓷胎竹編等。據了解,邛崍目前擁有國家級、省級、成都市級、邛崍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共計22項。

紅星新聞記者 劉友莉 攝影報導

編輯 周霖

相關焦點

  • 在成都非遺節遇見世界
    左圖 國際手工藝展——丹麥剪紙。下圖 天府小匠人竹編競技活動。(圖片由成都市文化廣電旅遊局提供)已經走到需要拓展非遺發展嶄新格局的時候了,且看中外手工藝匠人如何在交流、傳承和保護中,用自己的智慧來面對非遺的未來。
  • 非遺共傳承 成都邛崍市2020年南寶山羌歷新年慶祝活動啟動
    為進一步加強民族團結創建工作,發揮好邛崍市羌族文化資源優勢,提高人民群眾非遺保護、傳承意識,2020年11月21日,由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指導,成都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和邛崍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邛崍市委宣傳部、邛崍市文化體育和旅遊局、邛崍市南寶山人民政府承辦的2020年南寶山羌歷新年慶祝活動暨
  • 國家林業局領導到三穗調研竹編、藤編、古法造紙工作
    多彩貴州網訊 11月11日,國家林業局科技中心副主任黃髮強一行五人在黔東南州林業局副局長徐一兵等相關負責人的陪同下,到三穗縣調研竹編、藤編、古法造紙工作。  調研組一行先後深入八弓鎮貴洞村、橋頭村和臺烈鎮原頗洞農中實地查看了三穗古法造紙、竹編和藤編的加工作坊及工廠,聽取相關負責人的對其製作過程、使用情況和傳承方式等方面進行詳細講解,對三穗縣林業遺傳資源及相關傳統知識工作給予肯定,特別是對三穗竹編歷史悠久、工藝精湛給予了很高評價,同時提出:要想擴大三穗竹編的知名度,必須要在品種式樣、技術創新、生產規模等方面加大開發及投入力度,吸引客商來投資竹編產業
  • 成都周末遊,行走邛崍天台山、平樂古鎮、大梁酒莊,山水美景、人文...
    成都周邊遊,周末出行去哪耍?有一個地方非常值得推薦,就是距成都市65公裡的邛崍。邛崍,位於川西平原西陲,是成都北接川西大環線、南接香格裡拉、西接攀西陽光旅遊區的門戶城市。邛崍是巴蜀四大古城之一,有2300多年的歷史,是西漢才女卓文君的故鄉,中國彩瓷發源地,南方絲綢之路西出成都首城,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天然氣的地方。
  • 《甄文達天府舌尖之旅》走進邛崍探索踩曲、竹編技藝
    邛崍市委宣傳部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方煒) 今14日,大型美食專題片《甄文達天府舌尖之旅》劇組走進邛崍文君酒廠,拍攝探索文君酒的製作過程和記錄文君酒的美好愛情故事據了解,該片將通過舊金山知名華裔主持人甄文達先生的視角,以觀眾喜聞樂見的表達形式,向全球展示成都這一國家級中心城市的魅力!現場記者者見到,劇組在酒廠制麴車間拍攝古老的踩曲技藝。
  • 第七屆成都非遺節好鬧熱
    儘管當天是工作日,但市民朋友熱情不減,從四面八方湧進主會場國際非遺博覽園,抓緊時間感受這一國際盛會的魅力,畢竟錯過之後還要再等兩年。  以「傳承多彩文化創享美好生活」為主題,本屆非遺節在1個主會場和28個主題分會場開展了國際展覽、國際論壇、國際競技、國際展演和互動體驗等各類活動540餘場。
  • 第七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開幕
    她所工作的區域,布置得像一間古色古香的書房,桌上的檯燈是道明竹編的設計產品,而鎮紙則是成都漆藝作品,書房裡布置著竹藝的吊椅、懷遠藤編,牆上則掛著謝效蘊的木雕作品。緊鄰的「書房」,還有客廳、餐廳、臥室等,均以成都銀花絲、瓷胎竹編、蜀繡、蜀錦燈等成都非遺的設計作品精心布置,在「室外」則有成都木偶戲、成都皮影戲、成都糖畫、長嘴壺茶藝等非遺場景,充滿設計感的成都生活之美讓人感嘆不已。
  • 種草國際手工藝品、品嘗傳統小吃,本屆非遺節不容錯過
    今天,第七屆中國成都國際非遺節在非遺博覽園正式開幕。17日至22日期間,來自86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的5600多名代表們,將帶來1100多個豐富多彩的非遺項目。為期6天的活動全程對觀眾免票開放。
  • 非遺節收官人氣不減 逛展、採購兩不誤 充分展示旅遊文化資源
    導語:國際非遺節,來自世界各地最純正、最地道的非遺項目,讓市民更加領略到了非遺的魅力。雖然是非遺節的最後一天,不過人氣依舊不減,走進非遺博覽園,大型的歌舞表演一來就吸引了大伙兒的眼球,除了有各國的歌舞表演外,同時還有咱們各地的民俗表演。
  • 馭馬邛崍竹夢藍天 品瓷與竹的匠心韻味
    由「慢」而生的竹編匠藝 今年馭馬自由行全年主題為「致敬匠心」,因此此番錦官城之行,「馭馬族」最重要的活動環節之一,就是前往成都邛崍,一探中華傳統手工藝——「瓷胎竹編」的精妙匠藝 瓷胎竹編起源於清代中期,是邛崍地區獨特的手工藝品,因工藝複雜最初只作為皇室貢品。在竹編廠及隨後竹編體驗過程中,瓷胎竹編祖師爺「張國正」第三代弟子遊偉為「馭馬族」的成員們現場講解了瓷胎竹編技藝的精髓所在。
  • 邛崍:建設成都西部區域中心城市的夢想與擔當
    建設成都西部區域中心城市的邛崍很早就開始了運籌帷幄。以融入區域協作為例,邛崍率先推動「城市向東、輻射向西」戰略,搶抓成都「南拓」區域一體化發展機遇,積極構建成都輻射服務川西區域的重要極核。去年4月,天府新區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功能區就正式成為成都市66個產業功能區之一,未來聯繫成都中心城區和天府新區的「四軌、四高、五快」的30分鐘路程也將真正實現。
  • 永不落幕的國際非遺大舞臺——第五屆中國成都國際非遺節非遺博覽會側記
    成都,這座曾為蜀漢都城,聚集過劉備、諸葛亮、關羽、張飛等三國演義時代眾多英雄好漢,擁有3000多年古老歷史的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如今作為西南地區的國際化大都市,不但擁有最多的外國領事館和最多的國際航線,而且因為國際非遺節的永久落戶,莊嚴地肩負起搭建世界非遺交流與對話最大國際平臺的歷史重任。
  • 到成都平樂古鎮全「心」出發
    2020年12月31日,天府竹海(川西竹海)景區、邛州園景區將在提檔升級後以嶄新形象全面亮相,同時,2021中國成都國際漢服節也將在平樂舉行,活動期間,穿漢服即可免票暢遊天府竹海(川西竹海)及邛州園。
  • 看傳統技藝、逛精品旅遊線路,非遺節資陽活動多多
    封面新聞記者 陳遠揚 田雪皎10月15日上午,第七屆中國成都國際非遺節資陽分會場新聞發布會召開,作為全省十個市州主題分會場之一,17日-22日資陽將開展一系列非遺社區實踐體驗活動。其中特別推出的3條精品旅遊線路,遊客可以近距離接觸臨江寺豆瓣、安嶽石刻等傳統技藝,體驗兩節山老酒、樂至燒烤的獨特魅力。「資陽分會場的開幕式將於17日上午在三賢文化公園舉行。」
  • 成都「小桂林」又火了,邛崍早就該驚豔全國!
    一直低調行事的邛崍是真的藏不住了,它是成都西部重點投資產地,將著力打造成一個集工業、文化旅遊、商貿服務的綜合之城。在邛崍的鎮上,你還可以看到真的很難見的古打鐵鋪。想到以前屋頭炒菜做飯,一定要用鐵匠專門打出來的鐵鏟鏟。
  • 成都手工博物館傳承古法造紙 復活「指尖上的技藝」
    手工撈紙、活字印刷、凸版印刷、孔版印刷...這家西南第一家四大發明中古法造紙、活字印刷為核心的手工慢生活博物館位於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的高攀路26號,這裡曾是不為人知的秘密場所,人稱「白藥廠」。李慧萍是手工慢生活博物館的負責人,四年前她辭去了廣告推廣的工作,潛心在這創意工廠裡,每天與這些樹皮、竹漿、木漿、刻刀等傳統造紙、印刷的工具為伴,還原古法造紙與印刷技藝。「成都最早造的火藥在這裡誕生,所以我決定要在這裡還原造紙和印刷的傳統技藝,我們國家四大發明也在這裡相聚,向我們祖先的智慧致敬。」
  • 童心體驗古法造紙 社工助力促交流
    為了提高社區青少年對古法造紙術的了解,提高社區青少年間的動手能力,促進青少年們之間的交流,7月30日下午三點,龍崗墟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共邀請了16位社區青少年參與「古法造紙術趣味體驗活動」,讓青少年感受造紙術的魅力,領略中國文化的傳統風採。
  • 貴州長順縣翁貴古法造紙逸事
    翁貴造紙傳承古法 依山傍水而建的造紙作坊,清澈的泉水從山洞裡奔湧而出,譁譁地衝向一個立式水輪,在流水的衝力下水輪帶動水磨轉動,寬大的磨臼裡平放著上道工序加工後的原料,任憑快速旋轉的石磨碾壓成穰,然後進入下道工序……
  • 成都崇州非遺傳承人 讓道明竹編在創新中重獲生機
    第六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正在成都舉行。成都非遺底蘊深厚,項目眾多。今天,成都非遺傳承人用創意創新,讓非遺煥發出新的活力,以古典的面孔演繹出時尚的旋律,重新回到人們的生活,為成都增強西部文創中心功能,傳承巴蜀文明發展天府文化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竹編在很多人的眼裡,是與簸箕、背篼等聯繫在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