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時期牛是國家保護動物,為何梁山好漢卻經常吃牛肉

2020-12-16 寂寞的紅酒

文/寂寞的紅酒

牛是我國古代的六畜之一,在六畜中地位最高。在農耕社會,牛是我國勞動人民最重要的勞動工具,也是勞動人民最重要的財富之一,可以說,是農民賴以生存的根本。不管從重要性還是感情上,牛在我國古代都具有特殊的地位。正是因為牛的特殊地位,所以牛受到了國家的保護。所有的耕牛都要經過官府備案,誰家丟一頭牛絕對是大事,即使縣令也不敢怠慢。不管是買賣還是屠宰耕牛,都必須得到官府的批准。如果誰敢私下屠宰耕牛是要坐牢的。即使我國商品經濟最發達、法度最寬容的宋朝也不例外。北宋初年的《宋刑統》規定:諸故殺官私牛者,徒一年半。不過讓人疑惑的是,在《水滸傳》中,梁山好漢對牛肉格外鍾情,幾乎進店必點牛肉。不禁有人要問:牛是國家保護動物,為何梁山好漢還經常吃牛肉?

首先,我們先明確一個問題,那就是梁山好漢吃牛肉的事來自小說《水滸傳》。既然是小說,自然有很多虛構的成分,《水滸傳》自然也不例外。宋朝對牛肉屠殺販售管的是比較嚴的,即使有人敢殺也沒人敢賣,牛肉不是能隨便買到的,所以《水滸傳》中梁山好漢常吃牛肉的橋段有一定的虛構和誇大成分。

在宋代百姓常吃的主要是雞、鴨、豬、狗和魚肉。宋江待客的肉食主要是魚,魯智深常吃的是狗肉,鄭屠戶賣的是豬肉,柴進待客也沒有牛肉。如果你仔細觀察,你會發現,《水滸傳》中梁山好漢們吃牛肉的地方多是偏僻的野店、黑店以及犯人流放的牢營附近,而非熱鬧繁華的街市上。因為只有這些地方天高皇帝遠,私下屠宰耕牛不容易被發現。不過不是黑店就有牛肉買,因為你敢宰農民也未必會把牛賣給你,弄頭耕牛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當然,街市上的店鋪也不是沒有牛肉出售,只是數量比較少,出售的都是經過官府批准屠宰的老弱病牛。不過這些店鋪的牛肉不是經常供應,而且價格昂貴,不是一般百姓吃的起的。其實,就是有牛肉出售一般人也不會吃,因為古代勞動人民對牛有特殊的感情。當然,梁山好漢不是一般人,他們是造反的反賊,本就是和官府對著幹的,吃牛肉能表現出他們蔑視朝廷和法度的氣概,表現出他們的造反精神。這或許就是《水滸傳》中梁山好漢總吃牛肉的一個重要原因。其實,不是梁山好漢喜歡吃牛肉,是作者喜歡。身為黑道大哥、山寨大王不吃點牛肉怎麼對得起自己的身份。如果梁山好漢下館子告訴店家:老闆,來幾串羊肉串,多放點孜然,少放辣椒。讀者讀了會是什麼感覺?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水滸傳》、《中華農耕文化漫談》、《晚期農耕文明》

相關焦點

  • 古代宰殺牛是犯法的,為什麼梁山好漢去酒館吃飯張口就點牛肉?
    那麼小說中反應與現實中宋朝有區別,為什麼總要強調,梁山好漢吃牛肉呢。一,作者的生活。《水滸》的作者施耐庵所處的年代是元末明初,正逢亂世。而施耐庵主要成長元朝。他個人的經歷應該是以元朝的生活場景為主。《水滸》這部小說是寫宋朝發生的事,但裡面的生活場景不可能完全宋化。因為作者在創作中一定融進自己熟悉的環境。
  • 《水滸傳》裡,梁山好漢為什麼總愛吃牛肉?
    在《水滸傳》裡,描寫美食的筆墨並不多,但有一種食物,是梁山好漢們常吃的。那就是——牛肉。然而,梁山好漢為什麼總愛吃牛肉?其實,在北宋時期,牛作為重要的生產資料,朝廷是禁止民間私自殺牛的,若官府一旦發現誰私殺耕牛,就會重重責罰。梁山好漢們宰牛吃牛肉,實則是一種反叛精神的體現。後來,漸漸地,吃牛肉也不犯法了,這等於放開了一味食材,所以,在八大菜系中,高廚用牛肉也做出過許多經典的菜品。
  • 梁山好漢為什麼喜歡吃牛肉?| 【文化一瞥】
    ([第三十五回]梁山泊吳用舉戴宗揭陽嶺宋江逢李俊) 宋江道:「我們走得肚飢,你這裡有甚麼肉賣?」那人道:「只有熟牛肉和渾白酒。」宋江道:「最好;你先切三斤熟牛肉來,打一角酒來。」那人道:「客人,休怪說。我這裡嶺上賣酒,只是先交了錢,方賣酒。」宋江道:「倒是先還了錢酒,我也喜歡。等我先取銀子與你。」
  • 水滸傳最大的漏洞:小二,上二斤熟牛肉!觀眾:我們被騙了幾百年
    《水滸傳》這部小說主要敘述了宋朝期間貪官互相勾結,殺害忠良,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原本只是普通老百姓的108位梁山好漢在被逼無奈情況下相聚梁山,然後起來反抗的故事。可是你知道嗎?水滸傳最大的漏洞:小二,上二斤熟牛肉!觀眾:我們被騙了幾百年。這是怎麼回事呢?
  • 宋朝吃牛肉要交稅?水滸傳中「切兩斤熟牛肉」是犯罪行為?
    不過,真實情況是,在宋朝吃牛肉就好比今天吃國寶一樣,是違法的,要想過嘴癮就要做好吃牢飯的準備。我國自古以來就是農耕社會,農業是社會的根基,耕牛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農民當然不會殺牛,政府自然也會出臺相關規定,保護耕牛資源。
  • 水滸傳中,梁山好漢吃飯都要二斤牛肉,他們能吃得完嗎?答案不說你不...
    水滸傳中,梁山好漢吃飯都要二斤牛肉,他們能吃得完嗎?答案不說你不知道! 中國自商周時的祭祀活動中就大量使用牛肉,但自古以來官方對吃牛肉有著嚴格的限制和禁忌。牛是農耕時代重要的生產資料,具有不可或缺的勞動價值,殺牛吃肉是非常奢侈的,所以在國家層面必須保護。
  • 在古代,一個普通人若是敢吃一口牛肉,不死也得殘廢
    那麼,為何有本小說中,出場的那些英雄好漢們,個個都在吃牛肉呢?其實《水滸傳》也有賣豬肉的描寫,如魯達找鎮關西(鄭屠夫)那次,不過,豬肉在這裡就是個道具,沒了它下文沒法進行。再往後看時,出場一位好漢,點的就是「牛肉」。有人就進行過統計,這本小說,關於屠宰或者吃肉的描寫就有134處之多,明明白白的說是「牛肉」的就有48處。
  • 牛作為耕地主力,古人吃牛肉真的很難嗎?
    因為宋代禁止吃牛肉,江湖俠士們下酒館,不可能點得到牛肉。所以,這個說法靠譜嗎?要弄清楚梁山好漢、江湖俠士們到底能不能在館子裡吃到牛肉,還得從歷代王朝對耕牛的政策說起。先秦:屠牛豈能不吃肉?我們的祖先對吃牛肉又是什麼態度呢?
  • 梁山好漢:切五斤牛肉打兩角酒 包拯:統統抓起來 帶回衙門打板子!
    梁山好漢不是大觀園裡的鶯鶯燕燕,人家在大觀園裡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梁山好漢一般都是在鄉野小店「切五斤牛肉,打兩角酒」,或者來兩盤「黃牛肉包子」。《水滸傳》寫的是粗豪的「英雄好漢」,他們的食譜上,似乎除了人肉就是牛肉了,其中王英是吃人專家,宋江是人肉宴席的始作俑者,但是他們最常吃的,還是牛肉。
  • 《水滸傳》中的漏洞,上2斤熟牛肉!你們被欺騙了多久?
    其中《水滸傳》就說的是梁山好漢的快意恩仇,貪官當道,最後這梁山的一百零八將就被奸臣給害死了。至今這水滸傳也拍攝了很多的版本了,有電視劇也有一些電影,都讓我們有種耳目一新的感覺,但是裡面的共同點就是這些好漢們的豪氣沖天的大口喝酒大塊吃肉和俠肝義膽的鋤強扶弱。
  • 你知道古代生活裡都吃什麼肉,羊肉、豬肉、牛肉哪個吃的最多
    我國自原始社會就開始了馴化各類動物,比較成熟的有「牛羊馬豬狗雞」,其實中國古代社會把豬肉作為主食已經是明清之際的事了。那麼,在中國曆朝歷代古人都吃那些肉呢?鴻門宴中有這樣一段,樊噲衝入大帳,要救劉邦。項羽見來了一位莽撞人,饒有興趣地說道:「壯士,賜之卮酒。」則與鬥卮酒。噲拜謝,起,立而飲之。項王曰:「賜之彘(zhì)肩。」則與一生彘肩。
  • 梁山好漢也吃烤魚,宋公明烤魚,比牛肉還好吃的水滸美食
    提前梁山好漢,除了忠和義,給人印象最深的恐怕就是「大口吃肉,大口喝酒」了。除了大口吃的牛肉,水滸傳裡其實還有很多美食:宋公明烤魚、黑旋風烤翅、時遷報曉雞、柴府香辣煲、阮氏火鍋魚、急先鋒麻辣龍蝦等等。今天要說的就是宋公明烤魚。
  • 梁山好漢都喜歡熟牛肉,為什麼這家店卻只賣羊肉,不賣牛肉
    水滸中最出名的美食當屬熟牛肉,「切二斤熟牛肉,打一角酒來」,已經成為水滸好漢的標誌性形象,時至今日,大凡武俠影視劇出現酒館場景,主角們一落座,霸氣的放下手中刀劍,口中吆喝的必定是「切二斤熟牛肉,打十斤酒來」,可見水滸中吃牛肉喝美酒的習慣對行走江湖的英雄兒女影響之深遠。
  • 「小二,來兩斤上好牛肉」,古人吃肉真這麼隨意?別被電視劇騙了
    看過《水滸傳》的讀者都會有這樣一個概念,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就是這些英雄好漢們心中最嚮往的生活,招呼別人上山聚義最大的籌碼就是可以無所顧忌地喝酒吃肉。武松在景陽岡下,也是二斤熟牛肉加十八碗好酒,吃飽喝足就敢往虎穴裡闖。
  • 為什麼水滸傳裡孫二娘能賣牛肉,鎮關西卻不能賣牛肉
    水滸傳裡好漢們最喜歡的就是好酒牛肉。桃花莊劉太公接待魯智深,吃的是熟牛肉;武松景陽岡打虎前,喝了幾十碗酒,吃了好幾斤熟牛肉補充能量,猛虎被輕鬆KO......這些場景給小編的感覺是宋朝人的日子真舒服,隨便一家鄉村館子,熟牛肉都是標配。
  • 水滸中,粗魯的梁山好漢為何愛在頭上戴花?這是什麼暗示嗎?
    而更讓人感到啼笑皆非的是,眾多五大三粗的梁山好漢,居然也在頭上戴花,成為「花痴」。明明都是一群粗魯的男人,為何偏偏喜歡頭上戴花?這究竟是一種怎樣的習俗呢?浪子燕青,《水滸傳》中第一百伶百俐之人。他的出場,讓人印象深刻的,除了過人的機靈,還有頭上的小花。
  • 宋代不許吃牛肉,唐代沒有包子——這些古裝劇在食物上有穿幫
    3.來兩斤牛肉 《水滸傳》中經常有好漢把銀子拍在桌上,對小二說切兩斤牛肉。實際上,宋朝對殺牛吃肉有著嚴格的限制,畢竟大部分的牛都是用來耕地的,以農耕文明為主的漢民族當然以此為重要的生產工具。宋刑統》裡明確規定,到殺牛馬者,為首殺頭,偷宰耕牛者,流放一年半。殺牛有罪,但是沒有明確規定說吃牛者有啥懲罰。 其實在宋朝的史料中,也有很大頂風作案,私自吃牛肉的事件,而且似乎朝廷官府在這些事情中並沒有按律執行。
  • 宋朝真的不能殺牛嗎?
    莊客託出一桶盤,四樣菜蔬,一盤牛肉,鋪放桌子上。先蕩酒來篩下。太公道:「村落中無甚相待,休得見怪。」(劇照)一見就怪了,為何以牛肉招待客人呢?古代牛乃農耕重物,殺之乃是重罪,如果沒有記錯的話,包拯出道之初,就曾斷過一個殺牛的案子。
  • 我國古代瑞士軍刀,梁山好漢走江湖必備神器,為何宋軍卻不以為然
    那自然就是樸[pō]刀,它基本成為了梁山好漢們行走江湖的最愛,不單單是《水滸傳》,其他的演義小說比如《警世通言》、《三俠五義》也有多處使用過樸刀的描述。樸刀究竟是一件怎麼樣的兵器呢?為何如此受歡迎?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漢語大辭典》裡,樸刀被解釋為刀身瘦長,刀柄比較短的兵器,需要雙手使用。
  • 梁山好漢的故事,為何叫《水滸傳》而非《梁山傳》?水滸有何含義
    宋江等人自稱「梁山好漢」而非「水滸好漢」;他們日常活動與駐紮之地在梁山上,而非水岸;朝廷也稱之為「梁山賊寇」……,所以風月認為,這部名著取名為《水滸傳》,並非簡單的寓意為「水邊發生的故事」,「水滸」二字定然有著更深層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