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好漢:切五斤牛肉打兩角酒 包拯:統統抓起來 帶回衙門打板子!

2020-12-18 半壺老酒半支煙

看《水滸傳》,很多人都羨慕梁山好漢大塊吃肉大碗喝酒的幸福生活,他們基本不做什么正經工作,但口袋裡卻似乎總有花不完的銀子,那個小小的宋押司,連個品級都沒有,說得難聽一點,他連個「不入流」的官員都不是,但是一出手最少十兩銀子,按照當時對大米的比價,能換算成現在的一萬三千多塊錢,相當於一個普通白領兩三個月的工資。

梁山好漢不是大觀園裡的鶯鶯燕燕,人家在大觀園裡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梁山好漢一般都是在鄉野小店「切五斤牛肉,打兩角酒」,或者來兩盤「黃牛肉包子」。

《水滸傳》寫的是粗豪的「英雄好漢」,他們的食譜上,似乎除了人肉就是牛肉了,其中王英是吃人專家,宋江是人肉宴席的始作俑者,但是他們最常吃的,還是牛肉。

但是筆者要告訴您,梁山好漢頓頓大碗燒酒大塊牛肉,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且不說他們吃不吃得起,就是吃得起,也會在上梁山之前統統被官府關進小黑屋,拷問他們牛肉從哪裡來的。

無論窮富 梁山好漢都是牛肉愛好者

粗略翻一翻《水滸傳》,發現梁山好漢每頓都少不了牛肉。

我們一定都記得,已經窮得要當褲子的阮氏兄弟,跟前來給他們挖坑的吳用來到一個鄉村小店,那店小二就介紹:「新宰得一頭黃牛,花糕也似好肥肉。」阮小二道:「大塊切十斤來。」

且不說阮氏兄弟已經輸得一乾二淨,就是放在今天,每月五六千元收入的一般白領,一頓吃十斤牛肉,那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而已經被刺配滄州去看守草料場的林衝,大雪之夜去小酒館,店家先切一盤熟牛肉,「權當接風」。沒吃飽的林衝還自己又買了些牛肉,走的時候還打包了兩塊牛肉。

而宋江忽悠收買李逵,也是叫店小二「大塊肉切二斤來與他吃。」而城市中的酒店比較講規矩:「小人這裡只賣羊肉,卻沒牛肉,要肥羊盡有。」李逵那廝吃不到牛肉,還把滾燙的魚湯潑了酒保一身。

包拯執行的大宋律 殺牛的先要抓起來打板子

包拯包青天第一個職務就是天長縣縣令,他斷的第一個案子就是「牛舌案」。

一天一個農民來衙門報案說他家的大黃牛舌頭不知給誰割掉了。

包公告訴那個農民:「看來,這頭牛是活不長了,你乾脆把牛宰了,肉可以賣,我再資助你一些錢,這樣你又可以買一頭牛了。」

等這農民剛走,包公當即出了一張禁殺耕牛的布告:為確保春耕春種,保養好耕牛,嚴禁私自宰殺;如有病牛,須請牛醫診治,診治無效的,先報呈縣衙,經查驗後,方可宰殺。未經查驗,擅自殺牛的,一律嚴懲不貸,一命抵一命。有舉報殺牛者,官府賞錢三百貫。

包拯告示一出,就有人前來舉報那個牛主人違犯法令擅自宰殺耕牛。包拯抓住那個舉報者打了一頓,審問出他就是那個割牛舌頭的。

包公斷牛的故事大家都是知道的,但是包拯估計是沒出那個告示的,以為作為一個縣令,他沒有權利修改大宋律法。

編訂於北宋初年的《宋刑統》中,有「諸故殺官私牛者,徒一年半」、「主自殺牛馬者徒一年」的法條。到了南宋,刑罰更重,「諸故殺官私馬牛徒三年」。即便是致傷致殘,只要影響了正常使用,一律按殺死罪對待。如果殺死自家養的牛,則要勞動改造一年半,一下子比北宋多出了半年。

也就是說,那個割了人家牛舌頭的,應該判一年半有期徒刑,因為「情節嚴重」,可能還要附加罰金和打板子。

宋代誰能吃的起牛肉?王安石也吃不起

宋代耕牛奇缺,有一年全國普查,耕牛隻有五千頭。這數字有沒有被人為縮水,不知道,但是有史料記載的,是連達官貴人也吃不起,因為當時牛肉的價格是豬肉的十倍(今天牛肉的價格也是豬肉的三倍)。

在宋代,因為難以得到,牛肉是第一等食材,其次是羊肉,再次是豬肉,最便宜的是魚肉。

因為緊缺,所以很多人都以吃牛肉為奢侈享受。那個不洗臉不洗衣服的「拗相公」王安石,一生吃穿都不講究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但是卻寫了一篇文章,為自己一個月也吃不到一次牛肉而牢騷滿腹。

吃貨蘇東坡,有一段時間不要說吃不起牛肉,連羊肉都吃不起,只好吃豬肉,還發明了一道「東坡肉」:洗淨鐺,少著水,柴頭罨煙餡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食,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施耐庵為什麼要寫梁山好漢經常吃牛肉

雖然施耐庵先生寫《水滸傳》,可能是為了歌頌梁山好漢的義氣,但是字裡行間卻也暗示:那是一群社會生產力的破壞者,他們的存在是對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阻礙。

施耐庵跟劉伯溫是元朝的同榜進士,劉伯溫幫著朱元璋打下了天下,而施耐庵給張士誠當謀士,被打得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農民出身的朱元璋深知耕牛的重要性,所以明朝法律規定:「故意殺死他人馬牛的,杖七十,徒一年半;私宰自己馬牛的,杖一百。耕牛傷病死亡的,不報官府,私自開剝,笞四十。」

作為失敗者張士誠的嫡系,施耐庵自然要跟朱元璋甚至整個明朝法律體系作對,他在小說中極力渲染好漢們大吃牛肉,實際是一種教唆:你看梁山那些英雄好漢天不怕、地不怕,只要造反就能天天大碗喝燒酒、大塊吃牛肉,即使沒有膽量造反,也要搞點破壞生產的活動,比如殺牛吃肉,也很牛十三……

相關焦點

  • 梁山泊外,林衝點了二斤熟牛肉、兩角酒,一般人真的吃不下!
    小二,打兩角酒,切二斤熟牛肉!似乎是《水滸傳》中梁山好漢的標配,那麼這個兩角酒,二斤熟牛肉是個什麼概念呢?一般人恐怕無論如何是吃不下,也喝不進去的。只見一個保來問道:「客官,打多少酒?」林衝道:「先取兩角酒來。」酒保將個桶兒打兩角酒,將來放在桌上。林衝又問道:「有甚麼下酒」酒保道:「有生熟牛肉,肥鵝,嫩雞。」林衝道:「先切二斤熟牛肉來。」這段描寫是林衝經柴進介紹,前往梁山泊投奔王倫、杜遷、宋萬等人,遇上漫天大雪,在湖邊看到一個酒店,進去吃飯歇腳的場景。
  • 梁山好漢為什麼喜歡吃牛肉?| 【文化一瞥】
    ([第三十五回]梁山泊吳用舉戴宗揭陽嶺宋江逢李俊) 宋江道:「我們走得肚飢,你這裡有甚麼肉賣?」那人道:「只有熟牛肉和渾白酒。」宋江道:「最好;你先切三斤熟牛肉來,打一角酒來。」那人道:「客人,休怪說。我這裡嶺上賣酒,只是先交了錢,方賣酒。」宋江道:「倒是先還了錢酒,我也喜歡。等我先取銀子與你。」
  • 梁山好漢都喜歡熟牛肉,為什麼這家店卻只賣羊肉,不賣牛肉
    水滸中最出名的美食當屬熟牛肉,「切二斤熟牛肉,打一角酒來」,已經成為水滸好漢的標誌性形象,時至今日,大凡武俠影視劇出現酒館場景,主角們一落座,霸氣的放下手中刀劍,口中吆喝的必定是「切二斤熟牛肉,打十斤酒來」,可見水滸中吃牛肉喝美酒的習慣對行走江湖的英雄兒女影響之深遠。
  • 水滸傳:是什麼酒,能讓梁山好漢動不動就喝一大桶
    水滸傳中的梁山好漢是出了名的好酒,比如一向帶兵有方的楊志,也吃了酒的虧。當時若是沒有酒,憑著晁蓋等七人,要劫取生辰綱恐怕絕非易事。 魯智深好酒,和李忠,史進三人吃飯時,直接要了四角酒。一角是四升,換算成550ml的礦泉水,相當於32瓶。 武松一人能喝兩角酒,相當於十六瓶。當然,這只是平常聚會,若是真的喝到酩酊大醉,可能在數量上還要加倍。 魯智深兩次大鬧五臺山都是酒惹的禍。當時魯智深打死了鎮關西,被官府發了文書捉拿。
  • 古代宰殺牛是犯法的,為什麼梁山好漢去酒館吃飯張口就點牛肉?
    武松連吃道:「端得好酒」,連吃三碗。然後又叫道:「主人家,有飽肚的買些。」洒家道:「只有熟牛肉。」武松道:「切二三斤來吃酒。」全書據有人統計《水滸》中吃牛肉處有48處之多,可見梁山好漢吃牛肉已經成風氣。那麼小說中反應與現實中宋朝有區別,為什麼總要強調,梁山好漢吃牛肉呢。一,作者的生活。《水滸》的作者施耐庵所處的年代是元末明初,正逢亂世。而施耐庵主要成長元朝。
  • 水滸傳中,梁山好漢吃飯都要二斤牛肉,他們能吃得完嗎?答案不說你不...
    水滸傳中,梁山好漢吃飯都要二斤牛肉,他們能吃得完嗎?答案不說你不知道! 中國自商周時的祭祀活動中就大量使用牛肉,但自古以來官方對吃牛肉有著嚴格的限制和禁忌。牛是農耕時代重要的生產資料,具有不可或缺的勞動價值,殺牛吃肉是非常奢侈的,所以在國家層面必須保護。
  • 《水滸傳》裡,梁山好漢為什麼總愛吃牛肉?
    在《水滸傳》裡,描寫美食的筆墨並不多,但有一種食物,是梁山好漢們常吃的。那就是——牛肉。然而,梁山好漢為什麼總愛吃牛肉?梁山好漢們宰牛吃牛肉,實則是一種反叛精神的體現。後來,漸漸地,吃牛肉也不犯法了,這等於放開了一味食材,所以,在八大菜系中,高廚用牛肉也做出過許多經典的菜品。
  • 宋朝吃牛肉要交稅?水滸傳中「切兩斤熟牛肉」是犯罪行為?
    如果統計《水滸傳》眾好漢說得最多的臺詞,估計多半是「切兩斤熟牛肉」,每次讀到這個橋段,不知道多少人默默留下了口水,說一點都不羨慕,那是假的。所以既然刑罰這麼嚴重,那為什麼《水滸傳》中還動不動就吃牛肉,一吃就幾斤幾斤呢?有的人可能會說《水滸傳》只是小說,為了凸顯人物性格,杜撰一下情節也未嘗不可,這種說法不無道理,但還不是最合理的解釋。
  • 清末老照片:犯人打板子還被抓住腳,現實的衙門小的不可思議
    古代電視劇裡,普通人要起訴別人,自然要去縣長衙門敲鼓訴苦。而在法庭之上,如果你運氣不好遇到一個吃錢的縣令,一般最後都會被打。打幾十個大板子的樣子想必是通過電視劇的深入婦孺才知道的,但今天邊肖會給大家展示一組清末宮廷的真實照片。
  • 宋朝時期牛是國家保護動物,為何梁山好漢卻經常吃牛肉
    不過讓人疑惑的是,在《水滸傳》中,梁山好漢對牛肉格外鍾情,幾乎進店必點牛肉。不禁有人要問:牛是國家保護動物,為何梁山好漢還經常吃牛肉?首先,我們先明確一個問題,那就是梁山好漢吃牛肉的事來自小說《水滸傳》。既然是小說,自然有很多虛構的成分,《水滸傳》自然也不例外。
  • 十位梁山好漢之間的五個謎團:武松為何不救宋江?燕青只是僕人?
    #武松#梁山一百單八將中有多少好漢?這是一個無解的難題,為了方便起見,我們只好不管其是男是女,也不管美醜善惡,統統將他們稱為好漢,於是雙槍將董平、黑旋風李逵、母夜叉孫二娘、母大蟲顧大嫂也都算好漢。 好漢有不同的定義,把壞人稱作好漢也不算啥大錯,但是有十位梁山好漢之間的關係一直讓人捉摸不透。
  • 水滸傳最大的漏洞:小二,上二斤熟牛肉!觀眾:我們被騙了幾百年
    水滸傳最大的漏洞:小二,上二斤熟牛肉!觀眾:我們被騙了幾百年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上至年過六旬的老人,下至稚氣未脫的頑童,幾乎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而拍攝的《水滸傳》電視劇,更是得到了廣大普天之下民眾的喜歡與熱愛。
  • 舌尖上的水滸:盤點水滸中排名前五的美味佳餚,看的人垂涎欲滴
    在《水滸傳》名著中,為了凸顯好漢們的義氣和情節發展的需要,描寫了很多美食,甚至很多美食就和酒一樣成為了梁山好漢豪爽不羈的符號特徵,而在中國文化中歷來強調飲食文化,飲食文化也是源遠流長,長盛不衰,今天我們就以來來盤點、盤點水滸世界中的五大美食。TOP5.
  • 為什麼古代俠客吃飯都是2斤牛肉一斤酒?竟然有這種說法!
    古代俠客吃飯會不會要二斤牛肉一斤酒?我們先來看看古代真的有俠客嗎?答案是幾乎沒有,少數幾個被載入史冊的「遊俠」,都是大財主,一擲千金的人不會只吃二斤牛肉一斤酒這樣的寒酸酒食。而無論哪個朝代(清以前)的酒,都不是論斤賣的,鬥、升、角、壺、斛,這都有可能,但是酒絕不論斤賣。
  • 「小二,切二斤肉來」,宋朝人提到的二斤肉到底是什麼動物的肉?
    看過《水滸傳》的同學們,印象最深刻的應該是梁山好漢們「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的場景。我們特別羨慕他們,人還沒進酒店,就已經大聲吆喝「小二的、切二斤肉來」的快意豪邁。 那麼好漢們吃的到底是什麼肉呢?主要是牛肉。
  • 《水滸傳》中的漏洞,上2斤熟牛肉!你們被欺騙了多久?
    其中《水滸傳》就說的是梁山好漢的快意恩仇,貪官當道,最後這梁山的一百零八將就被奸臣給害死了。至今這水滸傳也拍攝了很多的版本了,有電視劇也有一些電影,都讓我們有種耳目一新的感覺,但是裡面的共同點就是這些好漢們的豪氣沖天的大口喝酒大塊吃肉和俠肝義膽的鋤強扶弱。
  • 《水滸傳》裡的梁山好漢,在《三國演義》裡屬於什麼水平?
    首先,我們先將梁山好漢和三國武將的武力值做一個內部分級,然後再兩相進行比對。 梁山好漢的武將層級 《水滸傳》裡108位梁山好漢,雖然在座次上並不以武力值做主要考量,但在職位分配上卻能準確反映武力值的水平。
  • 尋好漢足跡,品水滸宴喝梁山好酒(豪華團)
    因漢文帝次子梁孝王圍獵於此而得名,北宋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朝廷統治腐朽、民不聊生,宋江廣結天下英雄好漢,憑藉水泊天險嘯聚梁山,演繹了一幕幕感天地、泣鬼神的歷史活劇。水滸故事家喻戶曉,婦孺皆知,梁山由此成為中外遊人嚮往的旅遊勝地。
  • 梁山好漢總共有108個,排名最後的他,卻是梁山領導的關鍵人物
    在小說裡的梁山好漢也是有排名。但是排名的大小並不一定是你發揮的作用的大小來排名,它自有其按照什麼種類排名。對於梁山好漢來說,排名在最後一名的段景住,卻是對於兩任領導都起到了關鍵的作用。段景住其實在108好漢中的存在感很低,而且觀眾的認知度不高。他長了一頭赤色的頭髮和黃色等等鬍鬚,身體比較瘦。
  • 梁山好漢裡最無恥的三個人渣是誰?
    408元買一箱送一箱,一箱六瓶,凡訂購五箱以上,再贈送一壇五斤裝65度私人訂製封茗紀念酒!這款瀏陽河珍藏原漿,酒體上乘,包裝精美大氣,濃濃的中國紅非常適合各種婚宴、壽宴、滿月宴,有需要的朋友抓緊聯繫了!洛陽市區免費送貨:1893790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