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獨大」不再有 中西部發展非省會城市會有哪些機會

2020-12-11 觀察家網

近日,一則「世界第二、國內最長環線地鐵在武漢開工」的新聞,在網上再次掀起了關於「一城獨大」的熱議。

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一城獨大」並非武漢獨有,當強省會時代來臨,中西部和東北各省都在加強省會城市的建設。與此同時,發展非省會城市,促進區域經濟往更平衡、更協調方向發展,也成為多地共識。

武漢「一城獨大」?

武漢是湖北省省會,不僅是中國的地理中心,也是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科教基地及綜合交通樞紐,還是中部地區唯一的副省級城市。

2016年10月,中共中央發布的《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將武漢列為超大城市。國家發改委明確要求,武漢要加快建成以全國經濟中心、高水平科技創新中心、商貿物流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四大功能為支撐的國家中心城市。

為什麼說武漢在湖北一城獨大?2019年,武漢GDP為16223.21億元,佔湖北省經濟總量(45828億元)的比重超過1/3;而湖北省其他四個地級市的GDP(襄陽市4837億、宜昌市4562億、荊州市2337億、黃岡市2284億)加起來才1.4020億,武漢比其他四地之和還多出3000多億,相當於多出了一個山東威海市的水平,其實力是湖北省內其他城市無法撼動的。

「武漢是不是真的獨大,這要看跟誰比。」在湖北省政府諮詢委員、湖北省社科院研究員秦尊文看來,放在全國範圍看,特別是與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相比,武漢「不是很大,也不是很強」。

秦尊文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發展不夠、不協調、不充分仍是湖北最大的實際。要解決這一問題,不是要武漢放緩發展的腳步,而是要讓襄陽、宜昌等省內其他城市發展得更快些。

湖北省委書記應勇在近日召開的湖北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上指出,武漢之於湖北,相當於上海之於長三角。未來五年,湖北要旗幟鮮明地支持武漢做大做強,充分發揮武漢作為國家中心城市、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的龍頭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

10大省會城市首位度超30%

事實上,「一城獨大」並非武漢獨有。第一財經記者梳理發現,四川、黑龍江、吉林、陝西、寧夏等中西部省份和東北地區都存在省會城市「一城獨大」的現象。

比如銀川和長春。2019年,寧夏省會銀川的GDP為1897億元,佔全省比重超過一半,達到50.6%;吉林省會長春GDP為5904億元,佔全省比重達到50.3%。這兩地的「獨大」程度比武漢更重。此外,西寧、哈爾濱、成都、拉薩、西安、武漢、蘭州、海口等8個省會城市的首位度(即:首位城市佔全省經濟比重)也超過了30%。

「省會城市一城獨大在我國中西部和東北地區具有一定普遍性。」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陳波指出。

陳波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這些強省會城市確實是吸收了全省最好的資源在發展,同時包括交通擁堵、房價高企、資源緊張、區域發展不平衡在內的大城市病也正困擾著這些強省會城市。但不得不承認,正是它們才為所在省份留住了更多優質資源。

陳波說,如果一個省沒有任何一個可以匹敵沿海發達地區的城市,起不到招商引流的聚集作用,不能提供效率更高的公共產品,不能使公共治理受益更大,省內其他「小兄弟」只會更窮,也就無法引領整個省域經濟的崛起了。

秦尊文也認為,衡量一個區域的經濟發展,中心城市的實力是重要標誌。沒有中心城市強大的資源吸附集聚能力和輻射帶動引領作用,整個區域很難快速發展。

中西部要發展非省會城市

但「一城獨大」的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長期呼籲「湖北要讓襄陽、宜昌發揮更大作用」的湖北省政協常委葉青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中西部有條件的省區,要有意識地培育多個中心城市,避免「一城獨大」的弊端。

葉青說,在沿海地區,一般是非省會城市經濟規模大於省會城市。比如深圳GDP大於廣州,泉州大於福州,蘇州大於南京,大連大於瀋陽。中西部地區也要在不影響省會城市發展的同時,把一個省的老二、老三發展起來。

近期,中西部地區在制定「十四五」規劃時也發出了「發展非省會城市」的信號。

強省會特點鮮明的四川省提出,「十四五」時期,要促進全省發展主幹由成都拓展為成都都市圈,提升極核新能量,要在環成都經濟圈、川南和川東北經濟區分別形成全省經濟副中心。

湖北在制定十四五規劃時亦提到,要發揮好武漢輻射引領作用,帶動武漢城市圈,聯動「襄十隨神」城市群和「宜荊荊恩」城市群,構成湖北的整體發展。

葉青表示,與過去的「一主兩副」戰略相比,湖北的「一圈兩群」新戰略首次提出宜昌、襄陽城市群的概念,這是一個進步。

「我覺得宜昌城市群應涵蓋荊州、恩施、神農架,襄陽城市群應涵蓋荊門、十堰、隨州,這樣的設置更能夠體現長江經濟帶與漢江經濟帶的發展需要。」葉青說。(周芳)

相關焦點

  • 中西部要發展非省會城市 哪些城市的機會來了?
    中西部要發展非省會城市,哪些城市的機會來了?  近日,一則「世界第二、國內最長環線地鐵在武漢開工」的新聞,在網上再次掀起了關於「一城獨大」的熱議。  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一城獨大」並非武漢獨有,當強省會時代來臨,中西部和東北各省都在加強省會城市的建設。與此同時,發展非省會城市,促進區域經濟往更平衡、更協調方向發展,也成為多地共識。
  • 中西部要發展非省會城市 哪些城市機會比較大
    最近,不少專家建議,中西部地區應該要發展非省會城市,避免一城獨大,一旦發生情況將很容易集中爆發問題。估計這個建議是因為今年的武漢疫情引起討論的,武漢在湖北一城獨大,發生問題後全省運轉都出現了狀況。如果按照這個情況,很多已經強省會的中西部省份都要開始建設省內第二城了,哪些城市會有機會呢?
  • 中西部要發展非省會城市,哪些城市的機會來了?
    來源:一財網中西部地區在制定「十四五」規劃時,發出了「發展非省會城市」的信號 近日,一則「世界第二、國內最長環線地鐵在武漢開工」的新聞,在網上再次掀起了關於「一城獨大」的熱議。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一城獨大」並非武漢獨有,當強省會時代來臨,中西部和東北各省都在加強省會城市的建設。與此同時,發展非省會城市,促進區域經濟往更平衡、更協調方向發展,也成為多地共識。武漢「一城獨大」?
  • 中西部30強城市:省會獨大,中部優勢明顯,有你的家鄉嗎?
    這兩個地區地理位置不如東部,不過也正處於快速發展之中。日前,就有一份統計數據,2020前三季度中西部地區GDP十強的城市:重慶、成都、武漢、長沙、鄭州、合肥、西安、昆明、南昌、洛陽。
  • 山東將不再青島「一城獨大」,這城市將強勢崛起,未來將有大發展
    旅行,其實是需要具有一些流浪精神的,這種精神使人能在旅行中和大自然更加接近,悠然享受和大自然融合之樂,旅行,有一種蒼涼,「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孑然一身,隱入蒼茫自然,自有一種孤獨的意味;旅行,更有一種逍遙,渾然忘我,與大自然交融的境界令人心弛神往!
  • 歷史正在拋棄強省會?近期密集信號表明,多地不再一市獨大
    不久前,《求是》雜誌刊發高層重磅文章《國家中長期經濟社會發展戰略若干重大問題》,裡頭指出:「中西部有條件的省區,要有意識地培育多個中心城市,避免『一市獨大』的弊端。」對此,一些中西部省份迅速做出回應。(可參閱《避免「一市獨大」!
  • 鄭州和武漢,這兩大省會城市哪個更有發展潛力?
    中國的省份經濟發展情況基本分為兩種,一城獨大和均衡發展兩種,從比較大的範圍來看中西部地區一城獨大的情況相對較多,而沿海省份則更多的是相對均衡的發展。
  • 非省會城市逆襲省會,並非沿海城市專利,這座內陸城市也可能實現
    中國城市經濟版圖現在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東部諸省基本都是雙中心甚至多中心發展,省會城市首位度很低!甚至有些省份的省會城市在省內也拍不到第一,如濟南低於青島,南京低於蘇州!但在中西部省份,確實絕對的一城獨大,很難有非省會城市的經濟總量能夠佔到省會城市的一半甚至更多。
  • 從省會與非省會第一城的GDP對比看各省發展模式
    非省會最強城市,一般都是省域經濟副中心,少數城市像深圳、青島等,更是各自省份的雙核之一,綜合實力不比省會城市差。從非省會最強城市與省會城市的實力對比,可以看出所在省份的發展模式,究竟是「雙核」、「主副結合」還是「一城獨大」。
  • 福建又一座城市迎來崛起,泉州不再「一城獨大」,並不是漳州
    福建,近幾年的發展是非常不錯的,大家對這裡的關注度也很高,根據每年的數據顯示,這裡的經濟排名基本位列前十名,住在這裡的人口並不是很多,但是這裡的人均GDP卻很高,可見這裡的百姓生活很富足,當然大家都知道,一直以來,這裡經濟最好的地方是泉州,連續21年來,始終排名第一,但是你知道嗎?
  • 海南將不再海口「一城獨大」,這座城市才是黑馬,要鹹魚翻身了!
    說到一個省發展最好的城市,很多人相信是省的省會,省的省會是省內的城獨大,但有些省卻不是。與之相對的是經濟強省,廣東和江蘇兩個經濟省會成為省內第一,但在我國絕大多數省份中,無論是省的省會、城獨大,還是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省的省會都獨大的現象都在慢慢消失。
  • 海南將不再海口「一城獨大」,這座城市才是黑馬,不是三沙和文昌
    如今不少城市在發展的時候都會優先發展省會城市,因為大多數人都覺得省會城市承擔著省級政府大腦中的中樞作用,作為一個省會城市,如果自身的經濟不行,就無法引領省內其他城市的發展,所以省會城市都是比較強大的。但是這樣一來省內一城獨大的情況越來越多,這對於省份整體的發展是不利的,如今不少省份開始改變這一現狀,今天我們要看的就是海南將不再海口「一城獨大」,這座城市才是黑馬,不是三沙、文昌。
  • 重慶有哪些區縣城市「一城獨大」?
    有一種說法,成都在四川省內「一城獨大」,就拿2019年的GDP來說,成都超17000億元,而排在四川第二的綿陽只有約2856億元,不及成都的零頭,差距很大。因而有一些好事的網友,調侃是「成都省」。如果「一城獨大」放在區縣會是怎樣的呢?
  • 中西部的城市除開省會和重慶以外,排前十的城市會是哪些?
    本文所有數據來自網絡,不可作為官方發布的真實情況,同時也是小編自己個人的一點看法,如有不同聲音,請私信或者評論,謝謝大家。本文內容,是小編原創。中西部的城市除開省會和重慶以外,排前十的城市會是哪些?在城市的經濟發展中,省會城市和直轄市會有一定優勢,尤其是在如今強省會時代,直轄市就不用說了,那麼除開省會和直轄市之外,中西部地區哪些城市能進入10強。首先我們來看看中西部地區包括哪些省份?
  • 廣西將不再南寧一城獨大,這座城市即強勢「崛起」,是你家鄉嗎
    廣西將不再南寧一城獨大,這座城市即強勢「崛起」,是你家鄉嗎,說到省份發展最好的城市,我知道有很多人是省會,省會可以說是省內的一個城市,但一部分省會卻不是這樣,例如,廣東省和江蘇省這兩個經濟強省、省會都不是省內經濟最好的城市,發展了,省會一城唯一的大現象漸漸消失,今天談談廣西吧,已經不是南寧的一座城了
  • 全國有哪些非省會、直轄市的城市建了地鐵?
    本文所有數據來自網絡,不可作為官方發布的真實情況,同時也是小編自己個人的一點看法,如有不同聲音,請私信或者評論,謝謝大家。本文內容,是小編原創。全國有哪些非省會、直轄市的城市建了地鐵?幾乎都來自東部地區地鐵,已經成了很多城市上班族首選的通勤工具,它不僅快,而且也不會堵車,十分方便,同時,地鐵也是促進城市經濟發展的一把「好手」,因此,全國各地很多城市都積極爭取建設地鐵。然而,並不是所有城市都能建設地鐵,截止到目前,我國共有47座城市開通了地鐵。這其中,基本上都是省會或者直轄市。
  • 安徽將不再合肥「一城獨大」:這座城市才是黑馬,你去過這裡嗎?
    說到安徽省,大家可能都知道, 它位於我國華東地區,有八百裡沿江城市群和皖江經濟帶,是長三角的重要組成部分, 關於安徽省應該也不知道,但我相信安徽省和很多省走路的模式也是差不多的,處於一城獨大的狀況, 全省生產總值37114億元,省會合肥GDP達到9409.4億元, 但是,這幾年,這種狀況還在改變
  • 成都、西安、武漢、長沙等城市,迎來大變局!這些城市買房機會來了
    要推動城市組團式發展,形成多中心、多層級、多節點的網絡型城市群結構。城市之間既要加強互聯互通,也要有必要的生態和安全屏障。中西部有條件的省區,要有意識地培育多個中心城市,避免「一市獨大」的弊端。 三段話看下來,其實就一個意思,中心城市要控制規模,不能無限放大,避免一城獨大的弊端,適當培育多個中心。 而且,這篇文章明確點名了中西部地區,要避免一城獨大。
  • 中西部地區鄂豫川作為經濟大省,非省會最有實力的城市有哪些?
    毫無疑問,湖北、河南、四川三省,最有實力的非省會城市是洛陽,其次是襄陽、宜昌、南陽,這四座城市的GDP都在3000億以上。洛陽:曾經的十三朝古都、老工業基地,黃河流域重要的城市,河南省的第二大城市,中原城市群的副中心城市,很少有一座非省會城市,身上有洛陽的光環,因此,洛陽被稱為中國最強的三線城市之一。2017年洛陽GDP就高達4343億,排在中部非省會城市第一名。並且蟬聯多年。
  • 成都不再是「一城獨大」,這座城市才是黑馬,不是德陽和綿陽
    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四川也成為中國經濟發展最早的地區之一。四川的經濟在中國也是名列前茅。成都已升級為經濟總量超萬億元的新一線城市。發展的確是一座不可小覷的城市。但隨著近幾年的發展,四川多個城市的發展值得關注。我們今天要看到的是,四川將不再是黑馬成都的"一城獨大",而不是德陽和綿陽。今天,小編要說的就是自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