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柳州繪製旅遊扶貧「路線圖」 幫助七萬多貧困人口脫貧

2020-12-25 中國新聞網

廣西柳州繪製旅遊扶貧「路線圖」 幫助七萬多貧困人口脫貧

2016-11-05 21:23:4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網柳州11月5日電 (林馨)廣西柳州市旅遊發展委員會與該市扶貧開發辦公室11月4日-5日,舉行2016柳州市旅遊扶貧推介會。會上透露,計劃用5年時間扶持該市32個貧困村發展鄉村旅遊,幫助7萬以上貧困人口脫貧致富。

  該推介會以「旅遊扶貧 鄉村遊請」為主題,為遊客介紹柳州市區及縣份共32個旅遊扶貧村的特色旅遊資源及特色農副產品,並公布四條首批旅遊扶貧路線。倡導更多遊客到貧困村旅遊體驗,從而通過旅遊產業帶動當地村民脫貧致富。

  中共柳州市委宣傳部部長焦耀光表示,旅遊扶貧是精準扶貧的重要抓手,把優勢產業與最需要幫助的人結合,使貧困地區變為景區,帶領農民脫貧。

  地處湘桂黔三省區交界處的柳州三江侗族自治縣被列入國家級貧困縣。2016年5月15日,南寧鐵路局與柳州市政府採取交通扶貧、旅遊扶貧的方式,為該縣訂製開往廣州市的旅遊扶貧動車「柳州三江號」。該列車開通5個月以來,為三江帶來遊客量近50萬人次,帶動旅遊收入4.05億元。

  利用旅遊資源推動侗鄉三江脫貧,是柳州市旅遊扶貧的一個縮影。被列為貧困村的柳州市柳城縣鳳山鎮對河村,2015年以桑蠶資源綜合開發利用為主導產業,打造集休閒娛樂、度假運動、探古尋幽和農業觀光於一體的「禪韻絲緣」景區。

  「以前村裡年輕人都外出打工,留在村裡的老人又幹不了重活,土地都被荒廢了。」該縣鳳山鎮宣傳委員賴鴻鵠介紹。如今,該村以合作社形式帶領貧困戶養殖桑蠶,開發桑葚酒、農業採摘體驗遊等項目。「農民每年人均收入提升至13000元人民幣。」

  目前,柳州市的農村貧困人口仍有32.8萬人,為達到2020年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目標。2016年,柳州市對鄉村旅遊條件相對成熟的貧困村進行優先發展。通過整合資源、加強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旅遊服務體系、豐富旅遊產品等,計劃用5年時間扶持32個貧困村脫貧,幫助7萬以上的貧困人口通過旅遊實現脫貧致富。

  據世界旅遊組織研究報告指出,旅遊業每增加一個從業人員,相關行業能夠增加5個就業機會。未來5年,中國將通過發展旅遊幫助1200萬至1400萬貧困人口實現脫貧,佔全部脫貧人口的17%至20%。

相關焦點

  • 2020年全區網絡扶貧工作會議在柳州三江召開-廣西新聞網
    廣西新聞網記者 莫一科 攝廣西新聞網柳州9月25日訊(記者 莫一科)9月24日,全區網絡扶貧工作會議在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召開,會議深入總結全區網絡扶貧工作情況,交流推广部分市縣開展網絡扶貧工作有效做法和成功經驗,要求全區各市縣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緊盯目標任務,聚焦重點難點,全力克難攻堅,確保全面完成今年網絡扶貧的目標任務
  • 「廣西」廣西發展林業產業助貧困人口脫貧
    新華社南寧1月5日電(記者黃慶剛)記者從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局獲悉,近年來,廣西林業部門大力發展林業綠色富民產業,實施林業產業扶貧、林業生態扶貧,累計直接帶動60萬以上貧困人口脫貧。自治區林業局副局長陸志星說,2016年以來,廣西大力實施生態護林員選聘續聘工作。截至2020年年底,廣西選聘續聘生態護林員6.3萬人,帶動超過24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在家門口實現脫貧。廣西著力實施生態補償脫貧,推進新一輪退耕還林、珠江流域防護林體系建設等重點生態工程,生態環境持續向好,植被生態質量和改善程度位居全國前列。在此基礎上做強林業優勢產業,林下經濟、林業生態旅遊發展迅速。
  • 廣西柳州推出掌上視頻面試平臺 幫助貧困人口務工脫貧
    中新網柳州3月26日電(朱柳融 黃戀)廣西柳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26日面向建檔立卡貧困戶勞動力,啟用「掌上遠程視頻就業面試」服務平臺,使企業和貧困戶足不出戶實現掌上遠程視頻就業面試,為企業招工和建檔立卡貧困戶勞動力務工提供便利。
  • 《人民日報》版面頭條大篇幅報導柳州:古老「非遺」助脫貧(附視頻)
    「我們原來都是建檔立卡的貧困戶,通過在基地裡學習手藝,現在把刺繡和苗族服飾製作作為第二產業,已經脫貧了!」說起自己因為參與了李伊園的培訓得以「一技傍身」,最終在家門口成功脫貧的經歷,廣西柳州融水苗族自治縣紅水鄉良隴村的韋妹蘇笑開了花,「對以後的生活啊,很有信心」。
  • 一座工業城市裡的田園文章——廣西柳州特色產業扶貧記
    「百裡柳江,百裡畫廊」,以其為圓心的250公裡半徑範圍內,集中了廣西80%以上的4A級旅遊風景區,柳州因此而得「世界第一天然大盆景」的美譽。 這座城市也有自己的「短板」,柳州北部所轄融水、三江和融安三縣,地處國家滇桂黔石漠化連片特殊困難片區、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和苗、侗、壯等少數民族聚集區,「十三五」規劃之初,貧困發生率高達79.77%,全市32.87萬建檔立卡貧困戶80%以上分布於此。 如何在2020年實現貧困人口如期脫貧,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
  • 廣西柳州魚峰區寫好「文化旅遊+扶貧」文章
    近日,廣西魚峰區2020年傳統節氣「筷」樂龍蝦·「暑」我魚峰尋味大暑美食文化活動在廣西十大網紅景點——窯埠古鎮熱辣開場。大批遊客「聞香而至」,共享地方美食,開心採購地方扶貧產品,充實而有趣。魚峰區是廣西柳州市的歷史文化傳承核心區,區內旅遊資源豐富,地方扶貧產品產眾多,龍眼、荔枝、大果山楂、豆角、「百香米」等遠近聞名。
  • 朝陽縣多措並舉讓萬餘貧困人口如期脫貧
    南雙廟、東大屯、大廟等3處各10MW集中式光伏電站已經建成,成功併網發電,帶動1348名貧困群眾脫貧,人均增收500元。全縣分布式光伏電站已完成項目備案34處,總裝機容量達到50MW,2017年春季開始施工。分布式光伏電站建成後,預計可帶動全縣6000名貧困人口穩定脫貧,人均增收500元。旅遊扶貧。
  • 廣西農業「花樣」扶貧:鄉村土貨華麗轉型成「新潮牌」
    記者13日走訪廣西柳州市融安縣、融水苗族自治縣探訪農業產業扶貧工作發現,廣西正通過多樣化的形式大力推進農業產業發展,以幫助當地貧困人口快速、穩定脫貧。圖為柳州市融安縣桂北農產品電商園內的金桔產後分選車間。 鍾建珊 攝圖為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縣融水鎮小榮村的食用菌栽培示範基地。
  • 廣西柳州推出掌上視頻面試平臺 幫助貧困人口務工脫貧
    中新網柳州3月26日電(朱柳融 黃戀)廣西柳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26日面向建檔立卡貧困戶勞動力,啟用「掌上遠程視頻就業面試」服務平臺,使企業和貧困戶足不出戶實現掌上遠程視頻就業面試,為企業招工和建檔立卡貧困戶勞動力務工提供便利。
  • 【產業扶貧巡禮之七】廣西柳州:全產業鏈發展,「街頭小吃」螺螄粉...
    目前,柳州螺螄粉全產業鏈提供就業崗位超過25萬人,20多萬農戶參與原材料的種養殖,4500多戶貧困戶實現脫貧致富,人均增收9000元以上,為穩定脫貧提供了堅實支撐。在融安、融水、三江等貧困縣,結合產業扶貧政策,推廣「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業扶貧模式,大力推進低產田改造養殖螺螄或稻田套養螺螄。融水縣拱洞鄉經過3年發展,養螺面積2019年已經突破6000畝,成立了6家養螺專業合作社,帶動2160戶農戶,其中1673戶貧困戶參與田螺養殖實現增收,柳城縣的「亞亮酸筍」帶動了古仁村28戶貧困戶實現脫貧。
  • 遼寧朝陽市:扶貧產業挑大梁 帶動17.5萬貧困人口脫貧
    投放扶貧貸款幫助貧困戶發展產業,建設標準化扶貧工廠實現家門口就業,完善產業體系拓寬老鄉增收渠道……隨著一項項精準扶貧政策的落地,如今,朝陽市已經實現5個貧困縣脫貧摘帽、662個貧困村銷號、17.5萬貧困人口脫貧,貧困發生率由6.9%下降到0.28%。「多虧黨的好政策,讓咱過上了好日子,現如今腰包鼓了,咱精神頭也更足了!」
  • 「旅遊+扶貧」貴州赤水鋪就脫貧大道
    2014年以來,赤水市投入旅遊發展資金57.89億元,帶動7萬餘人直接或間接從事旅遊服務及相關產業,全市4000餘戶9000餘貧困人口走上了旅遊路、吃上了旅遊飯、發上了旅遊財,實現人均年收入2萬元以上。赤水市率先打贏脫貧攻堅仗,成為2016年度全國首批、貴州省第一個通過國家第三方評估驗收脫貧退出的縣市。
  • 廣西田陽:旅遊扶貧風生水起 打造桂西旅遊「夜歸地」
    7月24日,「來自革命老區的報告——2019年全國網絡媒體廣西行」採訪團來到百色市田陽縣田州古城採訪,感受田陽濃厚的壯民族文化,探尋田陽旅遊扶貧的特色路徑。文旅融合 繪製「旅遊+扶貧」田陽樣板「美爆了!」傍晚時分,田州古城在落日餘暉的映照下,流光溢彩。
  • 唱著跳著快樂脫貧——廣西融水縣走出「扶貧+旅遊」扶貧新路子
    近日,2020年中國旅遊產業影響力風雲榜單正式出爐,廣西5個案例入選該榜單。其中,南寧市獲評「2020年度中國高鐵旅遊名城」,「融水文旅扶貧五大模式」被列入「2020年度旅遊扶貧典型案例」,「廣西南丹:推動非遺文化活態保護與傳承」被列入「2020非遺與旅遊融合發展優秀案例」。
  • 永定區擦亮文化旅遊名片助力萬名貧困人口脫貧
    12月17日,筆者在張家界市永定區扶貧辦採訪時了解到,該區正是充分利用豐富的文化資源拓展全域旅遊新路徑,用優秀文化匯聚成脫貧攻堅新動能,打造文化旅遊扶貧「永定樣本」,讓貧困群眾吃上了香噴噴的「旅遊飯」。2020年1-10月,全區鄉村旅遊接待遊客92.4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5億元。旅遊扶貧使鄉村貧困戶每年人均收入4500元。
  • 行過四季,3分鐘視頻見證柳州、防城港、南寧決戰脫貧攻堅!
    自治區黨委網信辦聯合廣西廣播電視臺與14個設區市聯動,共同製作15支微視頻,全景生動展示廣西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偉大實踐、巨大成就和成功經驗,體現壯鄉兒女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五年,春夏秋冬的20次更替,1800多天的全力以赴,在脫貧攻堅的戰場上你看到了什麼?
  • 廣西最後8個縣脫貧摘帽!
    三、 柳州、百色、河池市人民政府要督促所轄脫貧摘帽縣繼續嚴格落實脫貧攻堅責任,保持政策的連貫性和工作的持續性,著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你辦要進一步強化監督管理,指導8個縣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接續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為加快建設壯美廣西、共圓復興夢想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 粵桂扶貧:為廣西脫貧出列全力以赴
    從貧困村民到食用菌基地承包人,黃暉的變化是粵桂扶貧的生動註腳。今年以來,廣東省第二扶貧協作工作組(下稱「工作組」)保持攻堅態勢,全力以赴開展廣東對口幫扶廣西工作,真金白銀、真情實意傾情投入,為廣西脫貧出列盡應盡職責,在社會力量助力掛牌督戰、消費扶貧、抗疫戰貧、支醫支教方面探索有效經驗和前沿實踐。
  • 廣西羅城:旅遊扶貧帶動一方百姓脫貧
    「今年要多存一些錢,好好把我的房子裝修一番,按照民宿標準配套好設施,儘快向遊客開放、增加收入。」深洞屯吳俊毅談起今年的發展,信心滿滿。幾年前,他還是一個久居深山,普通話都說不流利的村民,棉花天坑旅遊度假區開放迎客後,位於景區內的他把自己的房子改造裝修後,開起農菜館,當上小老闆,幸福日子節節高。   這是羅城縣旅遊扶貧給群眾帶來的實實在在的福利。
  • 產業帶動扶貧 一汽集團助力廣西鳳山脫貧摘帽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於建平 北京報導日前,中國一汽集團董事長徐留平一行深入廣西鳳山縣進行脫貧攻堅實地調研。徐留平一行來到鳳山老區,了解當地脫貧攻堅工作開展情況,並參與和見證了一汽出行與鳳山縣產業扶貧項目籤約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