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野丨臺灣文創商業火爆流行原因:情感的營銷是繁榮關鍵

2021-02-15 百年學堂
核心提示:如今,在中國很多爆品商業項目裡,都能看到臺灣美食、臺灣咖啡館、臺灣動漫、臺灣文創零售。他們的出現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人氣的保證。那究竟臺灣哪裡值得我們全力以赴的去學習?我們應該學什麼?

   我們看臺灣,最需要體驗的是臺灣的商業精神。

  那就是堅守、忍耐、全力以赴、兢兢業業。之前中國的經濟發展節奏太快,人心浮躁,價值觀迷失,可當我們慢下來、靜下來的時候,就應該反觀自己,尋找內心的需要。

  吳曉波寫的日本馬桶文章在朋友圈瘋傳;央視滾動播放著《大國工匠》的記錄片;亞馬遜網上書店裡最熱銷的圖書是《工匠精神》、《摩託車修理店未來工作哲學》、《褚橙你也學不會》、《工業化4.0》…

  上述種種都預示著一個大趨勢:中國即將迎來品質消費的時代。 

  如今,在中國很多爆品商業項目(專題閱讀)裡,都能看到臺灣美食、臺灣咖啡館、臺灣動漫、臺灣文創零售。他們的出現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人氣的保證。

  臺灣憑什麼,值得我們全力以赴的去學習?我們應該學什麼?

  下面我們看看臺灣商業成功的背景環境。 

文創商業是臺灣經濟轉型的產物

  我們看臺灣,最需要體驗的是臺灣的商業精神。那就是堅守、忍耐、全力以赴、兢兢業業。之前中國的經濟發展節奏太快,人心浮躁,價值觀迷失,可當我們慢下來、靜下來的時候,就應該反觀自己,尋找內心的需要。 

  追溯臺灣文創產業的源頭,也是來自於臺灣經濟的轉型。在臺灣經過上世紀70~80年代亞洲四小龍時期高速發展之後,高科技代工產業開始轉向衰落,臺灣必須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

  於是,直到2002年,臺灣將文化創意產業納入整體經濟發展計劃,對公民進行美學啟蒙與教育,臺灣的文化創意產業才能正式進入快速增長階段。 

  經過10來年的發展,臺灣文創產業形成了五大支柱:

  1、動漫創意;

  2、精緻農業創意;

  3、新媒體產業創意;

  4、現代陶瓷業創意;

  5、產品設計創意等幾大類。 

  臺灣《遠見》雜誌曾對文化創意產業做過問卷調查,當問到臺灣的文創產業中哪個最有潛力壯大並走向世界,35.6%的民眾選擇了創意生活產業,排名第一。

  我們應該學習什麼? 

臺灣文創產業的代表作品解讀

    美國零售業大師P.G託馬斯將現代人類的消費行為可以劃為兩個大類:一類是理性消費,另一類是情感消費。理性消費需要快速、便捷、實惠,而情感消費則需要打動人們的內心。 

  從整體上看,臺灣文創產業繁榮的背後是對情感的營銷。 

  學習臺灣的文創創業,不僅是觀察文創業的表面繁華,更重要的是理解是臺灣怎樣創造整個文創產業的價值鏈。只有理解透這裡的人文地理、政策舉措、產品研發、生產製作、消費市場特徵等全價值鏈後,我們才能在本地因地制宜地打造出最適合本地化的文創商業項目。 

  因此,我們將臺灣的文創商業代表作品從文創產業園、文創零售、特色民宿、書店、跨界美食、動漫展示設施等多個品類,進行梳理。其實,每個細分的業態聚集在一起,形成了產業升級和聚變,一個個精彩的文創項目也就因此呈現出來。 

臺灣文創的孵化器/文化創意產業園

  以華山文創園和松山文創園為代表的特色園區,集合了臺灣多種文創業態為一體,成為臺灣目前最重要的文創產業孵化器。這兩個由衰敗的廠房經過騰籠換鳥式的改造,搭建成的新型文創產業園,承載了臺灣文創產業太多的光榮與夢想,已然成為臺灣文創產業對外交流的一個窗口。

  如今我們看到各地正在興起一波工業改造熱潮,其最早的根源就來自臺灣。咖啡館、畫廊、餐廳、酒吧、生活美術店鋪等這些全新的商業業態的植入,引起了市民的廣泛情感共鳴,給改造後的廠房空間裡煥發出勃然生機。

       

臺灣創客的大本營/生活美術商品零售

  崇尚「生活美學」,進行「臺灣生活工藝運動」,是臺灣重新塑造新零售業的根本動機。在內地進入萬眾創新的時代,我們更要學習臺灣將文創產業做強的根本動力。這裡提倡一種親力親為、全心投入的工作精神與生活態度,以及注重每個環節的過程,追求盡善盡美的境界,以此生活態度為出發點,進行一場從「人心」開始的革命。這裡就是創客的搖籃。 

  因此我們看到各類創意零售店鋪,還包括法藍瓷、琉璃工坊這樣的品牌商店,都是將中國傳統文化用時尚、新穎的形式進行體現。

(臺灣典型生活美學零售店鋪)

締造真正的生活家/臺灣美食

  民以食為天。臺灣這樣一個傳統文化濃鬱的地方,自然少不了對美食的尊重。從李安拍的著名臺灣電影《飲食男女》,再到臺北著名的士林夜市,臺灣美食早已風靡大陸。每一個特色餐飲店鋪都能構成客流的發動機和引爆點。

  其實,真正的優秀的臺灣餐飲店,其對餐飲的理解已經上升到工藝美學層面,即講究美食的營養口味,又講究美食空間的儀式感的塑造。 

  因此,我們看到食養山房這類特色的美食家禪院,通過其獨特的美食製作程序和儀式空間的營造,吸引了大批食客進行膜拜式的體驗。

  同時臺北的著名連鎖餐飲品牌鼎泰豐,其將美食工藝展示給外界的同時,也用純正的口味徵服了世界範圍內的消費者,成為米其林餐廳的重要代表品牌。

都市青年的心靈棲息地/臺灣咖啡館

  咖啡館在臺灣,與其說是一個休閒平臺,更不如說是一種青年群體的心靈棲息地。許多臺北青年最大的夢想,就是開一個特色咖啡館。在一個有書店、有美味咖啡、精品美食的咖啡館裡體驗現代時尚生活的樂趣,會客訪友,孕育出獨有的精緻脫俗的咖啡館文化。 

  這些咖啡館已是臺灣文創商業裡最普遍、也最有吸引力的一個業態。

  

動漫與場所營造結合/勵志、走心

  日治時期的臺灣因為深受過日本文化影響,因此對動漫這類文化也是臺灣文創產業裡最有特色的組成部分。去到臺灣,我們會欣喜地發現,這裡與大陸最大的不同就是各個商業角落裡流淌的動漫的基因。 

  動漫是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的藝術形式,當人們的在日常的生活中,看到吉米式的勵志的、有情懷、充滿人生感悟的動漫作品出現在眼前的時候,那種發在內心的情感共鳴自然油然而生,從而為臺灣社會平添了濃濃的人情味。

(宜蘭吉米主題廣場)

(華山文創園主題展覽)

帶我們體會時尚、創意與鄉愁/臺灣農業及民宿

  精品農業是臺灣具備世界水平的產業門類。臺大的農業系與其醫學系一樣,都是臺灣傲視世界的頭牌學科。臺灣最具創意的還不是將農業做成褚橙這樣的精細產業化的模式,而是將農業產業與旅遊產業有效結合,發動民眾創新的力量,將農場改造成親心可人的家庭親子旅遊目的地,從而形成疊加的經濟和社會效應。 

  不同於傳統酒店,臺灣的民宿因親民、評價,獲得大眾市場的喜愛。在旺季,幾千家民宿酒店全部訂滿。因此,特色民宿產業的發達也構成了臺灣文創產業的一個重要特色。 

  以地方特色來說,像宜蘭的民宿強調田園鄉村主題,墾丁則以南洋異國休閒風為主題,花東民宿強調原住民文化的奔放與山海相遇的激情,臺北九份的民宿以礦山小鎮懷舊為主題,澎湖民宿以離島度假、水上娛樂為特色,苗慄縣南莊鄉的民宿則散發著濃鬱的客家風情。

       以主人的旨趣來說,有異國風情主題、家庭溫馨主題、懷舊復古主題、原住民風情主題、田園鄉村主題、人文藝術主題等等。每個優質的民宿主人都是「品味生活家」,奉行「小而美」的經營哲學。

臺灣一代文創人的領頭羊/誠品書店

  誠品書店之於臺灣,已經是一種生活方式的代表。這裡有大量的書籍、有生活零售產品、有餐廳、有咖啡館,文化生活的一切都是誠品的。這個堅守20年才逐步做強的品牌,背後的本質是堅守人文理想的情懷。如今以書店為核心的全新一代文創商業購物中心已經成為內地頻繁效仿的經典模式。

將傳統人文藝術融入現代時尚/表演類文創

  文化的最高形式是藝術。大眾的生活中,還需要藝術的點綴。臺灣的藝術表演市場同樣發達。我們可以看到臺灣知名作家白先勇製作的崑曲青春版《牡丹亭》讓崑曲這個走進博物館的傳統藝術吸引了大批時尚青年;林懷民的雲門舞集以西方現代舞蹈為基礎,融合了中國文化的精髓,如書法、寫意等形式,開創了一個世界舞蹈新美學; 陳美娥的漢唐樂府將南音與梨園歌舞相結合,創造了一個1000 多年前的南音的現代神話。

  綜上所述,臺灣的文創產業覆蓋了吃、住、遊、購、娛、休閒體驗等多個門類,已經構建了完整的產業體系,從而具備了豐饒的創新創意的土壤。

  中國當前消費市場即將進入到品質消費、情感消費的當下,儘快學習臺灣的文創產業操作經驗,用體驗感去營造實體商業的吸引力,已經是全行業的頭號課題。 

  寶島臺灣,這個已順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發達經濟體,有太多的經驗需要我們去學習。

相關焦點

  • 風景文創 臺灣文創繁榮的背後:情感營銷是關鍵
    理性消費需要快速、便捷、實惠,而情感消費則需要打動人們的內心。 從整體上看,臺灣文創產業繁榮的背後是對情感的營銷。學習臺灣的文創創業,不僅是觀察文創業的表面繁華,更重要的是理解是臺灣怎樣創造整個文創產業的價值鏈。只有理解透這裡的人文地理、政策舉措、產品研發、生產製作、消費市場特徵等全價值鏈後,我們才能在本地因地制宜地打造出最適合本地化的文創商業項目。
  • 文創點亮商業 購物中心人氣大咖臺灣文創物產「嫁」到
    如今,在中國很多商業項目裡,都能看到臺灣美食、臺灣咖啡館、臺灣動漫、臺灣文創零售。他們的出現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人氣的保證。臺灣商業早起於內地,而內地商業也正在經歷「更新換代」,我們如何將臺灣的新型玩意兒嫁接於內地商業中,如何開闢出一條「新新」之路?
  • 臺灣文創產業繁榮的背後
    因此若無情感,不文創,何來文旅?文創的最根本是人,那種「走心」、「勵志」的文創所帶來的震撼遠遠比商業化文創所帶來的大。 臺灣旅遊業繁榮的原因不是因為風景名勝,而是當地所營造的文化氛圍和傳達出來的文化精神。
  • 『獨家盤點』文創點亮商業!那些活躍在購物中心裡的臺灣文創品牌
    臺灣美食、臺灣咖啡館、臺灣動漫、臺灣文創零售.隨處可見的臺灣商業形態,風靡海峽兩岸。  那麼問題來了,臺灣的商業為何如此成功?  究其原因,文創思維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從整體上看,臺灣文創產業繁榮的背後是對情感的營銷。
  • 臺灣文創覽勝NO.1——工遺煙雲,松山文創
    中 篇 提 示全文字數:   3964閱讀時間:12分鐘工業遺產的文創產區式保護利用初探——以臺灣松山文創園區為例「繁榮是創造出來的,非土地、資源等天然稟賦的。」隨著城市更新腳步的加快,海峽對岸的臺灣也開始在文化創意思想指引下,試圖從工業文明時期的廠房園區尋找城市再生的觸媒。20 世紀 50 年代以來,臺灣各地工業遺產經歷「政治性觀光、商業主導、整體性開發」三個時期後,於 2000 年全面進入「強調再利用」模式,結合文創業態活化空間、改造景觀。
  • 8類臺灣文創產業代表作品解讀
    理性消費需要快速、便捷、實惠,而情感消費則需要打動人們的內心。  從整體上看,臺灣文創產業繁榮的背後是對情感的營銷。  學習臺灣的文創產業,不僅是觀察文創產業的表面繁華,更重要的是理解臺灣怎樣創造整個文創產業的價值鏈。只有理解透這裡的人文地理、政策舉措、產品研發、生產製作、消費市場特徵等全價值鏈後,我們才能在本地因地制宜地打造出最適合本地化的文創商業項目。
  • 文創點亮商業!那些活躍在購物中心裡的臺灣文創品牌_贏商網_專題報導
    臺灣美食、臺灣咖啡館、臺灣動漫、臺灣文創零售......隨處可見的臺灣商業形態,風靡海峽兩岸。   那麼問題來了,臺灣的商業為何如此成功?
  • 同根同源,臺灣文創產業繁榮觀察與啟示
    墨子則認為和合是處理人與社會關係的根本原理,指出天下不安定的原因在於父子兄弟結怨仇,而有離散之心,所以「離散不能相和合」(《墨子間詁》卷三)。可以說,「和合文化」是一種極具民族文化特色的中國哲學。臺灣文創產業深諳此道,其文創產業常常涵蓋臺灣文創商業涵蓋藝術表演、跨界美食、生活美學零售、主題咖啡館、複合書店、動漫卡通、文創產業園、特色民宿等多個品類,有效整合了藝術、旅遊、教育、飲食等多產業資源,從而實現了品牌的跨界聯動。如從李安的著名電影《飲食男女》,到臺北著名的士林夜市,臺灣每一個特色餐飲店鋪都能構成客流發動機和引爆點。
  • 案例賞析:8類臺灣文創產業代表作品 你讀懂了幾個?
    美國零售業大師P.G託馬斯將現代人類的消費行為可以劃為兩個大類:一類是理性消費,另一類是情感消費。理性消費需要快速、便捷、實惠,而情感消費則需要打動人們的內心。   從整體上看,臺灣文創產業繁榮的背後是對情感的營銷。   學習臺灣的文創創業,不僅是觀察文創業的表面繁華,更重要的是理解是臺灣怎樣創造整個文創產業的價值鏈。
  • 臺灣文創成功的背後:文化傳統,以情動人
    臺灣旅遊業繁榮的原因不是因為風景名勝,而是當地所營造的文化氛圍和傳達出來的文化精神。
  • 無情感,不文創。終於明白臺灣文創為何這麼火
    要說到中國文創的鼻祖,那還得數臺北的故宮博物院了,從「朕知道了」膠帶到翠玉白菜傘,每一次文創產品的出現都會引領一次文創界的潮流,以致臺灣文創成為了亞洲甚至世界文化創意產業最發達的地區之一。2、個性——打造品牌,突出內涵臺灣在文創產品方面總是希望找到自己獨特的個性,哪怕是小到某一方面的細節。例如在臺灣一款雜醬面的包裝上,商家就用極簡黑白風來設計包裝,同時主打食材的高品質與料理的獨特性。
  • 臺灣商業憑什麼值得學習?從八大代表作品談起
    中國當前消費市場即將進入到品質消費、情感消費的當下,學習臺灣的文創產業操作經驗,用體驗感去營造實體商業的吸引力,是極其重要的發展課題之一。臺灣憑什麼,值得我們全力以赴的去學習?我們應該學什麼?下面我們看看臺灣商業成功的背景環境。一、文創商業是臺灣經濟轉型的產物我們看臺灣,最需要體驗的是臺灣的商業精神。那就是堅守、忍耐、全力以赴、兢兢業業。
  • ​永和商學院第三屆文創與商業臺灣深度遊學開始報名啦!
    「多重跨界的場景營造」「新奇創意的商業孵化」「以人為本的商業運營」「匠心精神的業態打造」
  • 文創日曆熱銷,為何一年比一年更火爆?
    可見,人們日常已經習慣使用手機翻閱日曆,但對紙質日曆依然有著一種特殊情感。不僅是在線上,文創日曆在線下店也十分暢銷。據不少商家表示,文創日曆的銷售早在九月份就開始了。近年來,文創日曆,特別是文創IP日曆特別受市場歡迎,比較有代表性的如豆瓣電影日曆、國家地理中文日曆、故宮日曆等,這些IP文創日曆始終都有大批粉絲每年追隨。文創日曆的價格通常要高於傳統的掛曆和日曆,文創日曆價格普遍在百元左右,百元以上的禮盒套裝也不在少數。
  • 臺灣的農業文創的「六脈神劍」
    臺灣除了技的東西,還有道的層面,包括休閒農業、文創設計、養生養老,親子娛樂等旅遊業態,也非常有文化吸引力。第二:戰略——突出自身特色,做出產品個性尋找獨具差異性的產品,哪怕只做一個產品,也要力求做精做強。
  • 臺灣文創產業:「小而精」的「大聚變」
    當下,中國消費市場即將進入品質消費、情感消費的時代,儘快學習臺灣的文創產業操作經驗,用體驗感去營造實體商業的吸引力,已經是全行業的頭號課題。也是我們這次考察的初心。2、情感營銷——臺灣文創產業的核心。美國零售業大師P. G託馬斯將現代人類的消費行為可以劃為兩個大類:一類是理性消費,另一類是情感消費。理性消費需要快速、便捷、實惠,而情感消費則需要打動人們的內心。臺灣的文創產業,恰恰是後者。臺灣《遠見》雜誌曾對文化創意產業做過問卷調查,當問到臺灣的文創產業中哪個最有潛力壯大並走向世界,35.6%的民眾選擇了創意生活產業,排名第一。
  • 文創產品獲好評 「妖怪村」成功營銷臺灣
    中新網5月27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南投縣鹿谷鄉溪頭妖怪村連續兩年受邀至上海國際旅遊博覽會,當地民眾驚豔臺灣的文創精緻度,不僅成功營銷臺灣,妖怪啤酒、謎走松林密室逃脫遊戲也可望進軍大陸市場
  • 臺灣文創,融入生活的每一個細節
    因此若無情感,無文創,何來文旅? 文創的最根本是人,那種「走心」「勵志」的文創所帶來的震撼遠遠比商業化文創所帶來的大。臺灣旅遊業繁榮的原因不是因為風景名勝,而是當地所營造的文化氛圍和傳達出來的文化精神。那是一種既不是照搬歐洲個體自由,也不是奉行日本群體意志的文化精神,更像是中華文化所孵化的現代文明。
  • 漢博商業全視野|臺北松山文創園,行走在臺灣的文創氛圍下
    本期漢博商業全視野欄目,帶各位走進一家歷史悠久的文創園區——臺北松山文創園,為各位詳解探秘該項目如何因地制宜的引領臺灣文創市場。園區以創意實驗室、創意合作社、創意學院和創意櫥窗等四大策略,輔以影視拍攝、展覽活動、頒獎典禮、講座和服裝發布會等形式,突出獨特的文創空間氛圍,促使產業互動、諮詢輔導、文創育成、美學體驗、推廣及營銷等多重功能發揮至最大效益。
  • 【旅投觀察】臺灣文創之旅 內地商業要向臺灣「看」什麼?
    剝繭抽絲,細看臺灣商業,不得不嘖嘖稱讚臺灣企業家的「聰穎」,他們將最原始的大工廠搖身一變成如今的「觀光工廠」,將衰敗的廠房經過騰籠換鳥式的改造,搭建成新型文創產業園,將每個商圈裡的購物中心打造成最具指標性的建築,既是購物的天堂,又是在向來臺的遊客展示臺灣的「誘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