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三聖」道聖老子德聖孔子,你知道第三位是誰嗎

2020-12-12 齊魯壹點

今天(2月27日)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1381年前一位聖人的誕生,讓中國的傳統文化得以更加完善,他後來也成為世界範圍內公認的「東方三聖」之一。你知道他是誰嗎?

東方三聖

「東方三聖」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三位思想家、哲學家和教育家。

第一聖是「道聖」老子

老子(生於公元前571年~卒於?),出生於周朝春秋時期陳(後入楚)國苦縣(古縣名)。 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被唐太宗李世民封為:「大聖祖高上大廣道金闕玄元天皇大帝」。譽有東方三大聖人之首,《紐約時報》評為世界古今十大作家之首。孔子曾數次向老子問禮、求道。自古有「老子天下第一」之稱。

第二聖為「德聖」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慄邑(今河南夏邑),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

以上二聖是大家耳熟能詳的。

今天是第三位聖人的生日,那咱重點說說這第三聖。

第三聖為「智聖」慧能

六祖慧能(生於公元638年2月27日~卒於公元713年),被尊為禪宗六祖的曹溪惠能大師,對中國佛教以及禪宗的弘化具有深刻和堅實的意義。

惠能俗姓盧,奇異之處在於,傳說初生時有「二異僧」來取名「惠能」,是從小就叫惠能,而非出家後的法號。

惠能得到五祖弘忍傳授衣缽,繼承了東山法脈並建立了南宗,弘揚「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頓教法門。他弘化於嶺南,對邊區以及海外文化,也具有一定的啟迪和影響,王維《能禪師碑銘》謂其:「實助皇王之化」;同時也引起了中原皇室的尊重和供養,皇室屢次迎請惠能進宮,並為其建寺造塔。在滑臺大雲寺的無遮大會之後,通過對南北是非的辯論,奠定了曹溪禪在禪宗的地位。在惠能入滅一百年後,禪者已非曹溪不足以談禪。柳宗元撰《賜諡大鑑禪師碑》說:「凡言禪,皆本曹溪。」 武宗滅法之後,曹溪禪即位居中國佛教的主流地位。

智聖慧能的佛法智慧,使中國傳統的「道、德、佛」三教得以圓滿,因為他對佛法所做出的傑出奉獻,因此他與老子、孔子並稱為「東方三聖」。

(壹點號《節日研究》出品,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翟恆水,參考資料:老子、孔子、慧能,儒釋道三聖塑造中國文化新華網,[2017-07-07],圖片來自網絡)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

齊魯壹點客戶端版權稿件,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東方三聖,分別是孔子和老子,那麼你知道第三個是誰嗎?
    今天大多數人只知道西方的三聖,其實東方也有三聖。東方三聖代表儒道釋,儒道兩家的人都能猜到孔子和老子是誰,但對第三位卻知之甚少。道家的老子是道教的創始人,兩千多年過去了,老子的思想仍然在影響著世界。要知道,西方哲學比老子晚了幾百年。不太為人所知的是,現在世界上最暢銷的哲學書是《聖經》,所以老子的《道德經》僅次於《聖經》。在老子的思想中,他沒有提到神學,他告訴人們應該信服自然,強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水以柔克剛"。在老子的哲學思想中,道家思想對後世影響至深。
  • 西方公認「東方三大聖人」,被中國全部包攬,第3個你不一定知道
    他們被譽為「東方三大聖人」,第一是道聖老子;第二是德聖孔子;第三個你不一定知道,那就是智聖六祖慧能。 實際上,自西方世界崛起之後,便不再認可其他文化流派,但「東方三大聖人」,卻被西方學者所推崇。 第一、道聖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末期人,他是道家學派創始人。被道教尊為始祖稱「太上老君」,曾擔任過周朝守藏室之史。
  • 五祖慧能與孔子老子並稱「東方三聖」
    原標題:五祖慧能與孔子老子並稱「東方三聖」  惠能(638年-713年),俗姓盧,唐代嶺南新州(今廣東新興縣)人。佛教禪宗祖師,得黃梅五祖弘忍傳授衣缽,繼承東山法門,為禪宗第六祖,世稱禪宗六祖,著有六祖《壇經》流傳於世。唐中宗追諡大鑑禪師,是中國歷史上有重大影響的佛教高僧之一。惠能禪師的真身,供奉在廣東韶關南華寺的靈照塔中。
  • 西方人眼中的東方三聖,孔子、老子無爭議,第三個被稱為東方耶穌
    中國古代能人輩出,對世界文化產生了重大影響,其中被西方人尊稱為「東方三大聖人」的老子、孔子和慧能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而這三個聖人,是西方人眼中的「東方三聖」,在享譽世界的英國倫敦大不列顛圖書館廣場樹立著他們的塑像,而三個人正好代表了的傳統文化的核心——儒釋道文化:以老子為代表的道教,以孔子為代表的儒教,以禪宗六祖慧能為代表的中國佛教。
  • 老子、孔子、慧能,儒釋道三聖塑造中國文化
    這世界十大思想家中,有三人來自東方(亞洲):老子、孔子、慧能(一作「惠能」),他們就是西方人眼中的「東方三聖」。正是這儒釋道三聖塑造了中國文化。 老子的誕辰是農曆二月十五日,孔子的誕辰是農曆八月二十一日(一說為八月二十七日),慧能(惠能)的誕辰是農曆二月初八日。
  • 傳說中的三聖,道教三聖,東方三聖,西方三聖
    人們總是喜歡將一些聖明、大能、智慧相近的人物組合在一起,其中「三聖」組合很多,有幾組很出名,不知道各位知道否?道教三聖道教是中國的本土宗教,傳承千年,淵源流長。其中,道教裡有三個宗師級別的人物,合稱為道教三聖。
  • 西方學者評論「東方三大聖人」,老子第一孔子,第二
    隨著現代思想的發展,西方思想在國際思想界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為了表彰人類思想史上傑出的思想家卓越貢獻,西方學者選出了前十位世界思想家,並在大英博物館的廣場上為他們樹立雕像。在這十位傑出思想家中,有三位來自東方,都來自中國,他們也被西方學者稱為「東方三人大聖人」,他們是誰?
  • 4種說法解釋老子名叫李耳為何不叫李子?同音字和雙尊稱說最可信
    「老子古今中外天下第一」,這是一句聽起來極其狂妄自大的話,如果從你我口中說出此話,當然會被人認為是吹牛逼。但如果用這句話來形容那位寫出「道可道,非常道」這種玄妙語錄的老子,是最合適不過的。世界百大歷史名人、東方三大聖人之首(西方學者評出「東方三大聖人」,第一是道聖老子,第二是德聖孔子,第三是智聖六祖惠能,代表了中國的儒釋道三教文化)、世界古今十大作家之首,說的都是老子。老子的著作《道德經》被翻譯成多國語言,暢銷世界各地。據說它的出版發行量僅次於全球第一的《聖經》。
  • 影響人類進程的100位名人,有這麼多中國人!
    美國學者邁克哈特有一本書《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排行榜》,記錄了一百位對世界產生了深遠影響的人物,其中包含了以下這幾位中國名人,有的你絕對想不到。孟子位列第九十二位,作為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他繼承和發揚了孔子思想,提出了「民為貴,社稷次之」「貧賤不能移」等眾多超前的思想,深刻地影響了全人類的道德操守。
  • 孔子、老子與釋迦牟尼誰的境界更高?
    一日,孔、老、釋三聖共遊,顏回、尹喜、阿難三賢隨侍。偶見一文,其文曰:楚王失弓,左右欲求之。王曰:「楚人失弓,楚人得之。何必求也。」孔子聞之曰:「惜乎其不廣也。胡不曰:人失弓,人得之。何必楚也。」老子聞之曰:「失之,得之。何必人。」
  • 《三聖會談》:儒、道、佛思想的交匯
    現在,一本小說一般的儒釋道解析《三聖會談》來了!你是否見過如此獨特的寫作手法呢?孔子、老子、釋迦牟尼,三位不同時空的智者以「開會」和「閒談」的形式,闡述東方哲學。形式之新穎,頗有關公戰秦瓊的意味。通過幾位聖者所講述的故事,從聖者的經歷等源頭了解儒釋道的深意,這在現當代同類作品中極少見到。★現代社會浮躁異常,讀者需要情緒上的釋懷,心靈上的淨化。
  • 西方三聖、東方三聖、華嚴三聖,分別指的是誰?
    大家去寺廟會發現,裡面供的佛像往往很多,讓人眼花繚亂,都不知道誰是誰。就連很多學佛的朋友,也很難分得清楚。所以有的人只要見到佛像就拜,也不管是哪尊佛哪尊菩薩了。大乘佛教中的佛像,一般都是一佛二菩薩,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下寺院經常看到的佛菩薩像:西方三聖,東方三聖。華嚴三聖。
  • 孔子讓你利人,老子讓你體己
    所以,孔子向人們講仁義,讓人克己復禮;老子向人們講道德,讓人自知而明。儒學也好,道家也罷,終極命題無非是世道人心。世事恆常,常的是永遠無常。人心多變,不變的是永遠在變。世道還是世道,人心也還是人心。聖人願意換位思考,考慮對方感受;哲人願意挖掘自性,考慮自身問題。
  • 佛教中的西方三聖、東方三聖、華嚴三聖,指的都是誰?
    對佛法比較了解的人或者常到寺院禮佛的人肯定都聽說過這幾個佛教名詞:西方三聖、東方三聖、華嚴三聖。他們指的都是誰呢?本篇文章,小編就來和您普及一下這個佛教常識。首先咱們來說說「西方三聖」。西方三聖,又叫「阿彌陀三尊」,即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及大勢至菩薩。「三尊」,是佛教安置佛像的一種形式。三位聖者共同接引眾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是這極樂世界的教主,觀世音菩薩是其左脅侍,大勢至菩薩是其右脅侍。除此之外,阿彌陀佛還是觀世音菩薩的老師,我們看觀世音菩薩聖像的頭頂上總是頂著阿彌陀佛聖像,就是這個原因。
  • 佛教中「華嚴三聖」、「西方三聖」、「東方三聖」,指的都是誰?
    常聽人說佛教裡有諸多佛菩薩,比如釋迦牟尼佛、彌勒佛、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等等,供奉在寺院殿堂裡的佛像也大多是這幾尊佛菩薩,但有人說有些規模比較大的寺院供奉的有諸如「華嚴三聖」、「西方三聖」、「東方三聖」等佛像,他們都是誰呢?可能許多人並不知道。
  • 什麼是 「西方三聖」、「東方三聖」、「華嚴三聖」?
    大家去寺院,尤其大的寺院,會看到很多佛像,對於還沒有學佛的朋友,可能經常分不清這些佛像到底是誰,索性見佛就拜,也不知道拜的是誰,反正是稀裡糊塗的拜佛了。在大乘佛教中,一般每位佛的旁邊都有兩位菩薩脅侍,以便更好的度化眾生。
  • 何為「西方三聖」、「東方三聖」、「華嚴三聖」?
    何為 「西方三聖」、「東方三聖」、「華嚴三聖」?佛教在我國已有兩千五百年的歷史,佛教史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在西方國家認為佛教起源於印度,在一些寺院裡都會看到一些佛像,其實大多數人並不知道這些佛像具體是誰,見佛就拜,那何為「西方三聖」、「東方三聖」、「華亞三聖」?
  • 孔子和老子,誰在前,誰在後,這是中國哲學史上的老問題
    孔子和老子,誰在前,誰在後,這是中國哲學史上的老問題。古人說,孔子到洛陽問禮老子,老子是老頭子,似乎老在孔先,毫無問題。但老子其人和《老子》其書是兩碼事。我不認為,老子年紀大,《老子》就在《論語》前。孔子見老子,孔子不批評老子,老子卻批評孔子。我們很容易相信,批評人的一定是老師,不但資格老,年紀也一定大。但研究思想的邏輯先後,有個規律,我們不要忘記,「反對」不能無的放矢,「被反對」一般都在「反對」前。學習,要有學習的榜樣,批判也要有批判的靶子。比如《論語》批墨子嗎?不批。《墨子》批孔子嗎?批。為什麼?
  • 山西千年觀音菩薩道場竟供奉老子孔子 相傳佛祖老子曾在此相會!
    高達16.6米的觀世音菩薩塑像安詳靜立於萬壽湖,是蓮花寺最為著名的「北方小普陀」水上觀音,她俯瞰蓮花寺中軸線上的七大殿,左靠儒教的孔子祠、右翼道教的老子像、真武廟,形成氣勢磅礴的三教文化道場,體現了三教合一的中國傳統文化精華。蓮花寺北靠笏峰,南依仙人峰。碧水繞青山,美輪美奐,恰似人間仙境。
  • 孔子說「西方有聖人」,這裡的聖人是誰?
    孔子是我們非常熟悉的儒家聖人,早在中學階段,我們就學習過孔子的《論語》。如今,孔子是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春秋時期的偉大聖人,直到今天,我們的影響依然存在。2000多年後的今天,孔子的思想依然有用。列子是十世之一,他和孔子一樣,都是歷史上非常厲害的哲學家、思想家。在《列子·列子仲尼》一書中,孔子說"西方有聖人",那麼這裡的聖人是誰呢?現在人們對孔子的聖人有不同的理解,佛教學者認為西方的聖人是指釋迦牟尼;基督教學者認為這裡的西方聖徒是耶穌。如果你想知道孔子所說的西方聖人是誰,有三個問題你需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