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學者評論「東方三大聖人」,老子第一孔子,第二

2020-12-23 飛飛講情感

在人類思想史上,世界上有許多傑出的名人。這些名人中很少有人能被世界所認可。隨著現代思想的發展,西方思想在國際思想界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為了表彰人類思想史上傑出的思想家卓越貢獻,西方學者選出了前十位世界思想家,並在大英博物館的廣場上為他們樹立雕像。

在這十位傑出思想家中,有三位來自東方,都來自中國,他們也被西方學者稱為「東方三人大聖人」,他們是誰?

禪宗六祖:惠能

「東方三世大聖人」中的第三位是禪宗惠能的第六位祖先,對佛教不太了解的朋友可能不熟悉這個名人,眾所周知,佛教不是來自中國,而是來自印度。

自從佛教從東漢時期傳入中國以來,佛教在中國經過長時間的適應性進化,有三個獨特的佛教教派,即宗、達摩宗屬於中國特有的佛教教派,慧能屬於佛教的心腹宗,後來,佛心宗逐漸演變為大眾所熟知的禪宗。

當禪宗被達摩世世代代傳下去時,其弟子申修和慧能可以理解佛法。五祖弘忍過世後,神秀在北方升起佛法,被稱為北秀,慧能則因為避難而來到南方,佛法中超凡洞察力的慧能在南方復興禪宗,被稱為「南能」。

與神秀對慧能和佛法的理解方法不同,他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稱為「逐步實現」,然而與慧能則不同的是,由于慧能對佛法的獨特見解,頓悟被發展到了極致。

也正是由于慧能對佛法的獨特見解,使禪宗在惠能發展到頂峰。

雖然慧能對佛法有深刻的見解,但普通人很難達到這樣的水平,但慧能不僅是一個人的高修養,而且佛法也在不斷傳播,對當時的統治者和民眾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那時候,他並不在乎慧能他被邀請到世界各地講道。

慧能對嶺南區的佛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死後,關於南北禪宗正統的爭論更加激烈,許多詩人寫詩,並寫道慧能是正統禪宗,慧能奉被稱為「禪宗六祖」,雖然神秀繼承的「漸明派」在當時也非常興盛,但慧能被稱為「六祖」的佛法更為大眾所接受。

時至今日,慧能所理解的佛法仍然影響著無數佛教弟子,而慧能中類似「無事,何處惹塵埃」的詩句仍在人們的腦海中。正是因為慧能對佛法有著深刻的理解,被稱為智聖。

原來孔子是第二個

「東方三人大聖人」中的第二個正是我們所熟悉的孔子。

孔子,孔聖人的成就從小學到大學。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在古代,他開創了「私學」思潮,有3000多名學生講課,其中有72位著名的聖人。

對於整個世界,他起源於孔子,擴展了影響力,最終東亞儒學文化圈形成於亞洲。孔子被認為是最神聖的老師和孔聖人。在古代,孔夫子的思想非常重要,他所建構的道德制度「仁義禮」基本上為歷代統治者所倡導。

孔子提出的「仁」理論,可以從感受到全世界正義人士認可和倡導的人道主義精神中看出;「儀式」理論銘刻在人類文明的骨頭上,雖然不同國家的「禮」不同,但沒有「禮」的人或國家很難立足。

孔子提出的「仁」、「禮」、「大同」思想,激發了無數現代人的品行、品行和理想追求。

現在世界各地的孔子大學表明孔子不僅對東亞文化圈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而且反映了人們對孔子思想的逐漸理解、接受和提出。的確,孔子被選為「東方三大大聖人,但是孔子不是第一個,而是第二個,這非常令人震驚,誰是第一個?

第一個是老子

你說得對!第一個是老子。老子原名李耳,是中國,即道教的創始人,也是一個具有代表性的人物。雖然道教是中國的一種地方宗教,但人們對道教的理解遠遠低於對佛教的理解。對聖人「老子」的理解更是少之又少。

事實上如果我們說他的真名可能聽不懂,但如果我們談論道教中的尊稱,我們可能會突然意識到他就是我們在一些仙霞戲中經常聽到的太上老君。也許許多人可能會想,老子的傑出思想是什麼?「太上老君」不是鍊金術士嗎?道教鍊金術是真的,但老子的思想也值得我們去理解和借鑑。

老子思想的核心是「道」,在他看來,道是萬物之源,無論你做什麼,你都應該遵循他的道,編輯認為,這個「道」可以理解為「規矩」,事實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有自己的規律,如果你違反了這一規律和「道」,你就會像老子說的「物極必反」。

《老子》思想的編輯者不能完全理解,比如,「不作為執政」的理念,在很多人看來,就是說什麼都不該做,但是,老子說的無為是真的嗎?事實上這裡的不作為不是無所作為,而是不是什麼都做,什麼都管,我們應該充分發揮人民的創造力。

例如,在他的書《道德經》中,有一句話是「天地不仁,萬物皆是反芻狗」,這句話現在很多人都在用。經過學者們的大量研究,應該說,天地對待世間萬物都是一樣的,高尚者與卑微者沒有區別,一切都需要順其自然開發。

因此沒有人能完全理解老子的思想,但不得不說,老子對人與自然與事物真理的關係有著非常透徹的認識,我們覺得老子沒那麼厲害,事實上在很大程度上,我們並沒有真正理解他的思想。

這並不是西方學者必須理解的,也許他們只是明白老子的重要性。我們與世界的聯繫越來越緊密,令人欣慰的是,我國的名人得到了西方學者的認可,但是,我們不能以能否得到西方的承認來判斷,這並不意味著被西方承認的人一定是正確的,反之亦然。

也許這三位聖人在西方學者中的地位和你心目中的不一樣,沒什麼,我們應該尊重別人的意見,然而每個聖人對個體的影響畢竟是不同的,他們在每個人心目中的地位自然也不同,求同存異也是我們的追求。

相關焦點

  • 西方公認「東方三大聖人」,被中國全部包攬,第3個你不一定知道
    西方學者在研究世界思想家之時,評選出了世界十大傑出思想家。其中有三位來自東方,被中國全部包攬。 他們被譽為「東方三大聖人」,第一是道聖老子;第二是德聖孔子;第三個你不一定知道,那就是智聖六祖慧能。
  • 西方人眼中的東方三聖,孔子、老子無爭議,第三個被稱為東方耶穌
    中國古代能人輩出,對世界文化產生了重大影響,其中被西方人尊稱為「東方三大聖人」的老子、孔子和慧能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而這三個聖人,是西方人眼中的「東方三聖」,在享譽世界的英國倫敦大不列顛圖書館廣場樹立著他們的塑像,而三個人正好代表了的傳統文化的核心——儒釋道文化:以老子為代表的道教,以孔子為代表的儒教,以禪宗六祖慧能為代表的中國佛教。
  • 「東方三聖」道聖老子德聖孔子,你知道第三位是誰嗎
    東方三聖「東方三聖」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三位思想家、哲學家和教育家。第一聖是「道聖」老子老子(生於公元前571年~卒於?),出生於周朝春秋時期陳(後入楚)國苦縣(古縣名)。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被唐太宗李世民封為:「大聖祖高上大廣道金闕玄元天皇大帝」。譽有東方三大聖人之首,《紐約時報》評為世界古今十大作家之首。孔子曾數次向老子問禮、求道。自古有「老子天下第一」之稱。
  • 大哲學家黑格爾,為何貶低孔子,卻極力稱讚老子?
    有些人經歷得多一些,想的深刻一些,獨到一些,或許在一些人看來,這就是有點水準的省會評論家了;倘若這人的思想能夠影響到很多人的思考問題方式,進而促進社會的進一步發展,或許就可以說這人是一個思想家了。關於思想家的思想理論,後人們往往都有很多不同的見解。
  • 孔子與老子見面後,老子送給了孔子三句話,暗示了孔子的未來
    文/周子,轉載請註明來源於百家號孔子,我們的大聖人。這無論是在書上還是在電視上,對於孔子我們看到的都是一臉慈祥的聖人形象。而且從我們平時老師對我們的教導中也是得知孔子是一個大學問家。但是對於孔子的看法,歷史上也是爭議頗多的,有的人是中肯,有的人說讚揚,有的人則是反對。其實大家怎麼樣想都好,孔子所做出的貢獻是放在那裡的,是無可爭議的,就連我們平常的日常生活中也免不了會受到儒家的影響。說到孔子,那麼大家自然就會想起另一個名氣更大的人,他就是老子了。雖然老子做出的貢獻跟孔子了開創了儒家學派比起來,似乎影響並沒有那麼巨大。
  • 為什麼中國文化更推崇孔子,西方思想界更重視老子而輕視孔子?
    在中國人眼裡,孔子的名氣和地位應該比老子高出不少。原因主要在於:孔子在民間的影響很大,而老子相對要小一些。提起孔子,孔夫子,在中國民間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孔子嘛,中國古代最偉大的聖人,教育家,思想家,一般人從小上學一開始就會認識到孔子。
  • 孔子和老子原來長這樣 就是布衣學者(組圖)
    最古老完整的孔子像  擅長漢代文物研究的山東省東平縣文物所副所長楊浩向山東媒體介紹說,山東迄今已發現多座漢代壁畫墓,其中代表性的有四座:一是濟南北齊壁畫墓,是上世紀80年代發現的;二是1953年發現的東平後銀山諄於卿壁畫墓,但那座墓至今還封存著;三是寧陽縣前幾年發現的玉皇山壁畫墓,可惜被不法分子破壞;第四座就是東平這座漢代壁畫墓,也是目前山東發現的保存最完好
  • 孔子說「西方有聖人」,這裡的聖人是誰?
    孔子是我們非常熟悉的儒家聖人,早在中學階段,我們就學習過孔子的《論語》。如今,孔子是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春秋時期的偉大聖人,直到今天,我們的影響依然存在。2000多年後的今天,孔子的思想依然有用。列子是十世之一,他和孔子一樣,都是歷史上非常厲害的哲學家、思想家。在《列子·列子仲尼》一書中,孔子說"西方有聖人",那麼這裡的聖人是誰呢?現在人們對孔子的聖人有不同的理解,佛教學者認為西方的聖人是指釋迦牟尼;基督教學者認為這裡的西方聖徒是耶穌。如果你想知道孔子所說的西方聖人是誰,有三個問題你需要知道。
  • 東方三聖,分別是孔子和老子,那麼你知道第三個是誰嗎?
    今天大多數人只知道西方的三聖,其實東方也有三聖。東方三聖代表儒道釋,儒道兩家的人都能猜到孔子和老子是誰,但對第三位卻知之甚少。道家的老子是道教的創始人,兩千多年過去了,老子的思想仍然在影響著世界。一本《道德經》就能說服很多人,即使是外國的哲學家也依然如此。要知道,西方哲學比老子晚了幾百年。不太為人所知的是,現在世界上最暢銷的哲學書是《聖經》,所以老子的《道德經》僅次於《聖經》。在老子的思想中,他沒有提到神學,他告訴人們應該信服自然,強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水以柔克剛"。
  • 比較老子、孔子思想的異同
    中國共產黨人與老子思想有著重要的歷史淵源,特別是中國共產黨「後發制人」的積極防禦的軍事戰略方針,是來源於老子「不為天下先」的三寶(慈、儉、不為天下先)思想之一。不為天下先:從軍事上講是不先發制人,以防禦為主,待機而動,即以退為進,後發制人。從社會政治、人事層面講,則為「處後」——不當頭,不去爭第一、當龍頭老大。老子認為,這是實現「柔弱勝剛強」思想的一個重要戰略策略。
  • 老子、孔子、慧能,儒釋道三聖塑造中國文化
    這世界十大思想家中,有三人來自東方(亞洲):老子、孔子、慧能(一作「惠能」),他們就是西方人眼中的「東方三聖」。正是這儒釋道三聖塑造了中國文化。 老子的誕辰是農曆二月十五日,孔子的誕辰是農曆八月二十一日(一說為八月二十七日),慧能(惠能)的誕辰是農曆二月初八日。
  • 孔子問道,老子說此德非彼德
    老子和孔子,道家與儒家,雖有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正統文化實施,也未能平息數千年的爭議分歧,道儒分歧在於:道之德和德之德。老子在《道德經》中堅持:所有的德都是道之德,都是由道所作出規定性的德,都是嚴格遵守道的德。
  • 不是孔子,而是老子
    在我國思想文化發展史上,孔子和老子是兩位具有代表性和開創性的人物,是中國文化的兩個方面,代表一種文化的不同的價值取向,都是對「道」的探尋。孔子和老子各有特點,孔子是偉大教育家,政治上鬱郁不得志,沒想到自己的思想卻流傳千古,學生的傳播功不可沒。老子是個神秘人物,有沒有這個人都在爭議,孔子在前還是老子在前也在爭論之中。
  • 黑格爾極力稱讚老子,卻為何貶低孔子?
    黑格爾是西方的學者,看完老子的書之後驚嘆不已,看完孔子的書則很失望,說還不如不看,他覺得孔子說的太簡單了,屬於常識性的東西。孔子其實壓根兒就無意當什麼學者專家。但是同為西方學者的伏爾泰不這麼看,他認為孔子非常偉大,因為伏爾泰是做啟蒙的,他反對的是什麼東西都從上帝那邊找根據。
  • 老子的道德經中所理解的道,與孔子的理解截然不同
    正因為當時很多學者雖然都講「道」,但各人對「道「的理解和詮釋卻不一樣,孔子才會強調:「道不同,不相與謀。」對概念有不同理解.這並不奇怪。這種情況今天也會碰到。道家的創始人是老子(前571一前471)。據司馬遷說,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諡日聃,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人(一說。老子是安徽渦陽人)。先秦時代,「子」是對男子的尊稱,就同現在稱呼「先生」差不多,它一般用于姓氏的後面。問題是:老子既然姓李,為什麼不稱他為「李子」而叫「老子」?
  • 4種說法解釋老子名叫李耳為何不叫李子?同音字和雙尊稱說最可信
    世界百大歷史名人、東方三大聖人之首(西方學者評出「東方三大聖人」,第一是道聖老子,第二是德聖孔子,第三是智聖六祖惠能,代表了中國的儒釋道三教文化)、世界古今十大作家之首,說的都是老子。老子的著作《道德經》被翻譯成多國語言,暢銷世界各地。據說它的出版發行量僅次於全球第一的《聖經》。
  • 文昌帝君在周朝的故事下,孔子、老子皆是菩薩化身,三教本出一源
    【初聞佛理】帝君說:我在朝廷時,聽到修道人說:西方的國家(是印度,非極樂),有位大聖人(即釋跡牟尼佛),不用言語就能自然感化眾生,不用法律就能自然治理國家。以慈悲為主導,以方便為法門。以整潔身心為入手,以離一切相,滅貪瞋痴,入於本體寂靜,不生不滅的最高境界為法樂。
  • 五祖慧能與孔子老子並稱「東方三聖」
    原標題:五祖慧能與孔子老子並稱「東方三聖」  惠能(638年-713年),俗姓盧,唐代嶺南新州(今廣東新興縣)人。佛教禪宗祖師,得黃梅五祖弘忍傳授衣缽,繼承東山法門,為禪宗第六祖,世稱禪宗六祖,著有六祖《壇經》流傳於世。唐中宗追諡大鑑禪師,是中國歷史上有重大影響的佛教高僧之一。惠能禪師的真身,供奉在廣東韶關南華寺的靈照塔中。
  • 為什麼黑格爾認為,孔子算不上哲學家,真正的哲學家是老子?
    在西方,不少哲學家對老子和莊子的興趣普遍大於孔子,對老、莊的評價也普遍高於孔子。這種情況可以追溯到黑格爾。黑格爾在黑格爾看來,孔子思想只不過是一些常識性的道德觀念。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他卻把老子及其創立的道家學說看成是一種真正的哲學。
  • 為何黑格爾瞧不上《論語》,卻對老子的《道德經》讚賞有加?
    寫在前面:為何黑格爾瞧不上《論語》,卻對老子的《道德經》讚賞有加?很多人說,民國時期,中國教育之所以出現了繁榮的局面,不是因為中國文化的復興,而是因為西方文化的刺激。因為那些所謂的「國學大師」,沒有一個是研究國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