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設計中,如何體現產品經理的邏輯思維能力?

2020-12-12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本文從產品思維的角度入手,講了如何用產品思考公式(用戶-場景-需求-解決方案)以及邏輯順序梳理場景與需求,做出一個好產品。

前段時間,認識了一個騰訊的實習生,她說她去面試的時候,遇到一道題——為人們設計一款新的旅遊產品?

她的回答讓我感覺,她不僅僅只是個實習生。

要知道,一個合格的產品經理,在設計產品時,一定會想到以下幾點:

什麼樣的人們?什麼樣的旅遊產品?這個人們在什麼情況下,使用這個產品?這是一個基本的邏輯框架,她也是知道的。但是她在回答中補充了另外一個邏輯,並讓我很震驚。你一定很好奇是什麼吧,接下來讓我仔細介紹。

一、確定用戶

1. 確定目標用戶

首先,我們要理解這個問題——為人們設計一款新的旅遊產品?

這個問題裡包含了兩個關鍵詞——人們和旅遊產品。

什麼是人們呢?——人們嘛,有高的,有矮的;有學歷好的,有學歷差的;有胖有瘦;,有錢的,也有沒錢的;有老有少,18歲的,28歲的,還有88歲的;有喜歡新奇事物的,有宅的;各種各樣的人,形形色色。

而旅遊呢?人們在提到旅遊時,通常會考慮哪些問題呢?

要知道,旅遊不僅僅是出去看景色以及拍照片的那麼一瞬間。旅遊之前,大家會考慮很多:

要不要出去旅遊?要去哪兒旅遊?坐什麼去旅遊?帶什麼東西去旅遊?旅遊期間出事兒怎麼辦?旅遊要花多少錢?哎呀,旅遊這個事兒,沒有那麼簡單,對吧……

讓我們的問題簡單點——我們假設一下,我們的產品面向的是大學生。

那麼,問題實際上就變成了,為大學生設計一款旅遊產品。那麼接下來,我們該如何考慮呢?

2. 確定目標用戶的相關用戶

我們就要考慮了——大學生不是獨立群體啊,他們爸媽管著錢呢,萬一出問題了,咋辦?

對,這款產品一定要考慮到大學生相關的親人,是否對這個產品會產生影響。大學生的監督人,大學生的輔導員等等。

再接下來,考慮什麼?

用戶考慮清楚了之後,我們需要考慮場景和需求了。

二、場景需求

大學生是什麼樣的群體?沒有穩定的經濟基礎,沒工作,沒有正常的性生活,但是他們有什麼呢?有時間啊,有爸媽呀,還有一群朋友。

對於他們來說呢,他們如果考慮旅遊,會怎麼思考呢?

我要不要出去旅遊?我爸媽會不會同意我出去旅遊?我爸媽會給我多少錢?我要和誰出去旅遊?我要去哪兒旅遊?我要不要做攻略?我要住哪兒?等等這一系列的問題,引出了一個考慮的方向,也就是,關於旅遊,會分為旅遊前的準備過程以及旅遊中的事項。

1. 確定場景

那麼,關於旅遊這件事情,主要就會變成兩個大場景:一是旅遊前準備,二是旅遊中事項。

同時,確定用戶的時候,我們就提到了這個產品設計要考慮到大學生的父母等,畢竟他們也可能影響到大學生們對於這款產品的使用。

分不同場景我們來考慮下,在考慮之前,我們還要描述一下,用什麼思維來考慮。

這個就是今天的重點了。這個同學,加了什麼邏輯?

三、產品的邏輯思維

旅遊前準備這個場景,你會如何考慮?你可能會直接就想出來,上馬蜂窩找攻略,上百度找攻略。但是,遊前準備,又不僅僅是這兩個產品,對吧?

我們得用產品思維來描述這個場景。什麼思維呢?邏輯思維啊~

有四個邏輯順序可以供你當武器來回答這個問題,分別是: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重要性順序以及邏輯演繹的順序。

什麼意思呢?

1. 時間順序

就是按照事情的先後進行問題的分析。

比如:旅遊前準備這個場景、從冒出想法、問爸媽找錢、找攻略、做自己攻略、買旅遊用品、買往返的票、到去車站、準備出發。這都是旅遊前的事情。是按照時間順序定的。

按時間先後順序來思考,這就是一種解決方案。

2. 空間順序

所謂空間順序也是結構順序,比如按場地分,有學校、家裡、火車站、旅遊地等,這就是按空間來劃分的。

如果你在學校考慮旅遊,那麼就可以選擇是做攻略,約朋友等。而到了家裡,可能就是問爸媽意見,要錢等。而到了火車站,就是買去旅遊地的票了。

這就是按照空間或者結構順序來進行劃分。

3. 重要性的順序

還可以按照重要性的順序來分,比如我們上車的時候,老弱病殘孕優先落座,這就是一個重要性順序嘛。女士優先也是重要性順序。

如果按照重要性的順序來分,我們可能會認為攻略是最重要的,那我們就選擇地做攻略。可能找爸媽要錢最重要,那我們就先找爸媽要錢。

這就是一種重要性的順序了。你看,我們對旅遊前準備場景有哪些產品,至少有了三種解決辦法。

4. 演繹順序

前面提到的時間、空間和重要性順序,它們的邏輯順序,都是用的歸納法,也就是各個論據是找相似點集合到一塊兒的。比如它們都是時間因素,它們都是結構因素,它們都是重要性順序。

還有一種進行分析的套路是演繹順序。所謂演繹順序,就是我們說的三大段:大前提、小前提和結論。

比如,在今天我們提到的問題上,假設所有的旅遊都要花錢;大林的小白要去旅遊,所以結論就是大林的小白要花錢。用演繹法,也是可以分析問題的。

前面提到的騰訊實習生就是加了這樣一個邏輯順序。

接下來,我們放到具體的場景中,來看一下如何使用這種邏輯順序吧。

四、旅遊前場景

我們用時間順序看看旅遊前場景下,具體會有哪些產品出現。

按照時間軸來看,會有旅遊想法、確認父母意見、準備攻略、購買車票、購買旅遊用品、準備出發,這六個階段。

分不同階段,我們可以看一下,會有哪些產品——

旅遊想法:周末去哪兒?憑空冒出想法?確認父母意見:電話?微信?家裡溝通?準備攻略:馬蜂窩?百度?知乎?購買車票:12306?飛豬?攜程?黃牛?購買旅遊用品:防曬?雨傘?定位系統?水壺?翻譯軟體?地圖?背包?等準備出發:打車去車站?對於這些場景下的產品,目前市面上的方案解決得怎麼樣呢?

我們會發現,目前市場上已經有非常多的軟體來滿足旅遊準備前的產品了。這塊兒,我們可以不用多加思考。

我們可以另闢蹊徑,做個不一樣的滿足旅遊準備前的產品;比如做個定位產品,讓爸媽隨時知道我們在哪裡。

或者,你還有別的想法,我們可以一起聊聊。但是你有沒有學習到這個思路了呢?如何用邏輯思考這樣子的產品設計。

大學生的旅遊前準備場景完了,我們聊聊旅遊中場景。

五、旅遊中場景

同樣地,我們用時間軸看看旅遊中這件事情,它會有以下一系列過程:

旅遊地到達:檢票機出去?打車?找酒店入住:滴滴?神舟?或者地圖?去景點:同上,或者問人?購買景點門票:排隊購票?二維碼購票?網絡預訂?門票套卡?遊玩:拍照?拍視頻?聽講解?購買紀念品:付款?挑選?郵寄?回酒店睡覺:枕頭?被單?分析完整個鏈條,我們要思考可以做個什麼樣的產品。在這裡,我們不去詳細分析、設計具體的產品了。

關鍵是要學會這個思考的思路,大家可以開動腦筋,多多想想。

六、總結

今天介紹了兩個產品思維。可能你已經忘記了,我們還是復盤一下:

第一,產品思考公式:用戶——場景——需求——解決方案

(經常看我文章的小夥伴,對這個結構已經瞭然於胸了吧。)

第二,邏輯順序,分為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重要性順序和邏輯演繹的順序。

這個在哪裡使用呢?在場景和需求分析那裡,東一榔頭、西一耙子,你總會漏點什麼,有一個邏輯順序,會讓你有如神助。讓聽你說的人,也能聽下去。

今天的文章,還是從產品思維層面,做一個分享。

以上。

本文由 @大林的小白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如何合理的設計B端產品經理的考核目標?
    如何考核基礎服務線的產品經理 基礎服務產品的顯著特點,是立足於企業全局,服務於多業務線和多系統,而非某個具體的業務單元。例如,客戶主數據,組織架構服務,消息推送平臺,簡訊中心,支付中心等等。大多數業務中臺產品都具備明顯的基礎服務屬性。
  • 產品經理如何專業化設計業務流程圖?
    產品定位產品經理設計一款產品時,首先要分析用戶需求,我們如何解決用戶的痛點,明確清楚用戶需求後才能更好地確定產品定位。產品定位是基於用戶需求的,以及團隊在實現用戶價值過程中所沉澱的商業價值。如微信的定位是解決用戶即時溝通需求的產品,支付寶的定位是解決用戶購物支付需求的產品,產品的定位是解決用戶最核心需求的。
  • 產品助理、產品經理、產品負責人、產品總監都是做什麼的
    然而,根據筆者自身的經歷而言,不論經驗多麼豐富的產品經理,都很難成就教科書的技能體系,不在於會和不會,而在與每個階段的產品經理所關注的技能已經有很大的轉移。如同初期最為關注的需求文檔和框線設計,到後期,基本不再親自撰寫和設計。
  • 產品經理校招20道常見面試題:問題拆解與回答思路
    編輯導語:各大廠的秋招正在陸陸續續進行中,許多尚未進入社會的小夥伴想必對面試的流程和問題還很陌生,尤其是想當產品經理,卻不知道該如何在面試官面前展現自己能力的萌新們。本文作者結合過往的經驗,為我們總結了20道常見的產品經理校招面試,希望能夠幫助到各位小夥伴。
  • 產品經理怎麼培養管理能力?
    對於產品經理來說,擁有管理能力同樣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包括但不限於團隊管理、產品管理、時間管理。她說加入公司第一天就被加入 Slack 上的 #leadership-team channel,也就是說在他們看來產品經理是個管理崗。公司對產品經理的期待可不僅僅是出設計方案,優化完善產品。公司期望通過你,能對客戶、對市場、對數據有更好的洞察和思路。你也需要用這份知識和經驗充分發揮你的影響力,從而能改善工作流程,促進各部門小夥伴進步提升,持續推動整個團隊的發展。
  • 當設計思維遇見產品設計:如何培養產品的微觀體感能力
    編輯導語:對於設計師來說,在產品設計的過程中能夠擁有並且提升設計思維是很重要的。那麼,什麼是設計思維呢?我們又該如何培養產品的微觀體感能力呢?針對這些問題,本文作者從Empathy、Define和Ideate三方面入手,為我們進行了總結。一、什麼是設計思維設計思維的的本質是以用戶為中心,發現用戶問題,並用設計來解決問題。
  • 經驗分享:技術如何成功轉崗產品經理?
    對專業相關度低且沒有相關工作經驗的人來說,怎麼樣才能成功轉型做產品經理呢?又該如何發揮原有工作的經驗積累更好地轉型呢?分享者作為一名技術,與我們分享了如何轉崗產品的心得,希望對你有所啟發。唐小煥是個目標感極強的人。從17年線上相識,到線下溝通,他每一次都讓我刮目相看。
  • 線上課程丨降薪、零經驗,從傳統行業轉行產品經理,這是我的入行故事
    在這個案例中可以看到有場景有用戶有痛點,簡單來說產品經理是就是挖掘用戶痛點,並進行分析和驗證,繼而設計出解決這個痛點的方案並將方案落實的人。而我想做那個設計方案和落實方案去解決用戶痛點的人。如何成為一名產品經理?確定了目標之後,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如何成為一名產品經理。
  • 產品經理面試問題及答案大全
    其次我還要增強團隊管理能力,其次,對於產品經理來說,我個人是分為0-1、1-3、3-5、5年以上四個階段。在0-1的過程中,主要是對個人的基礎能力做一個塑造,學習能力及自我管理能力是最重要的。在1-3的過程中,主要是對於擁有了一定的基礎能力,對於個人自身的實踐及發展有搭建作用的,這個過程當中,更重要的是執行力,抽象能力(複雜的業務需求抽象出產品需求)及邏輯、溝通能力。在3-5的過程中,主要是知識體量的前提下,產品經理對於自身知識體系的搭建及完善,這個階段,更重要的是資源協調能力、項目管理能力。
  • 產品經理如何做好團隊協作?
    編輯導讀:一個產品的上線和運轉,離不開公司各個部門的協作。而作為產品「父母」的產品經理,需要經常和其他部門溝通協作,這時候溝通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在團隊協作中,產品經理應該具備什麼能力呢?本文作者針對這個問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與你分享。
  • 為什麼你去面試產品經理總是掛掉?
    4.競品分析競品的架構、頁面、用戶系統設計有哪些優點和不足?競品在互動設計以及用戶體驗有哪些地方值得借鑑?競品的變現模式有什麼不同之處?競品的戰略是怎樣的,如何體現差異化?產品定位的發展路徑是怎樣規劃的?產品業務流程如何設計更好滿足用戶需求?6.產品設計產品頁面流程設計要注意哪些問題?產品的原型設計需要遵循什麼原則?在迭代頻次高的時候,原型圖該怎樣批註才能讓開發更易懂?
  • 入行建議|2021年,還要做產品經理嗎?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對於產品經理而言,全流程思維顯得愈發重要了。即要要懂得如何挖掘、分析並落地需求,也要懂得如何以業務負責人的角度看待問題,如何判斷市場,為產品獲得更多利潤空間……此外,產品經理崗位越來越細分,市場上出現了更多的垂直領域的產品經理。
  • 如果我是產品經理,我會如何設計智能找停車場APP?
    不提商業模式了(但如果有大拿願意幫著分析分析,絕對歡迎),基於這樣的前提下,如果你是一個產品經理,你會怎麼辦呢?預測+眾籌為主,實時為輔這種方式沒看到國內有沒有公司在做,但我知道國外有公司開始在做了,以色列一家公司宣稱自己的算法,不需要任何歷史數據的支持像上面一樣,我也來「猜一猜」這樣的產品應該如何設計吧預測上面提到了,這部分我覺得就算是不需要歷史數據的支持,但是「地理畫像」這部分也應該跑不掉。
  • 頂尖技術團隊是如何定義「產品經理」的?
    在我們分析的51個產品經理職位中,33個開頭被標記為產品經理角色,其中18個是高級產品經理角色。 以下就是我們了解到的東西: 洞察1:產品經理擁有的第一樣東西是產品文檔。 65%的職位發布均要求PM負責產品文檔。文檔包括概述用戶需求,構建路線圖,跟蹤功能請求以及創建開發產品所需的任何其他書面文檔。
  • 網際網路產品經理能力矩陣:基本能力之溝通協調
    編輯導讀:對於產品經理來說,經常和其他部門有對接的需求,這時候就需要有良好的溝通能力,才能提高效率。本文作者從自身工作經驗出發,圍繞產品經理的溝通能力展開三個維度的分析,希望對你有幫助。人生中第一次經歷大型的溝通失敗現場,應該是在剛剛工作那年跟同事出差了。
  • 產品經理升職必讀,《產品領導力》app限時免費
    以前,我以為產品經理最重要的是學習新的流程、工具或方法。但學完這門課程後,我才知道:產品開發中90%以上的問題都是領導力問題。領導力是絕大多數產品經理最薄弱,但也是他們最迫切需要掌握的能力。阻礙許多產品經理升職到產品總監的首要關鍵問題,就是有沒有掌握產品領導力!領導力這個詞看上去很熟悉,然而,如何形成領導力?如何運用領導力?大多數產品經理卻難以描述清楚。但實際上,產品成功高度依賴於產品經理有能力將一個多樣化背景的團隊凝聚在一起,這背後依靠的就是領導力。《產品領導力》就是專門為解決這一問題設計的app課程。
  • 商業思維,對產品經理有什麼用?
    近些年來,企業中對產品經理的商業思維能力越發重視,招聘崗位也在同步增加,是什麼原因讓這種能力倍受關注?這主要緣於企業對產品經理要求的更新迭代,它們對產品經理的期待,已不僅僅是能設計出一款滿足用戶需求的產品,更重要的是:為企業創造商業價值。
  • 產品經理究竟是幹什麼的?
    今天又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問題:「產品經理究竟是幹嘛的?「,看到一個個自說自話的回答實在是受不了,就想寫一下,我所理解的產品經理的主要工作究竟是什麼。簡單來說,產品經理主要的工作就是:規劃、設計產品,對產品研發過程的控制,最終把產品賣出去的一個過程。
  • 產品經理的軟技能修煉手冊:自我管理和學習能力打造
    因為在工作中產品經理要面對複雜的人際關係(上級、團隊、下屬、同事等),面對各種壓力,對產品的推進過程中的各種事件節點進行跟進,還要對網際網路領域海量的知識結構進行管理等。所以一個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將會給產品經理帶來極大的幸福感和效率提升。
  • 如何評估一個人適不適合做產品經理?
    又不會弄設計?沒關係!你還可以做產品經理呀~~ 但,產品經理真的是低門檻,人人都能做嗎? 我認為不是,網際網路行業發展日趨成熟,產品經理崗位職責也隨之精細劃分,企業對產品經理崗位的要求只會越來越高。 那麼,如何評估一個人適不適合做產品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