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看點】交通出行方便安全,助推富美鄉村建設

2020-12-14 騰訊網

提高出行安全指數

提升村容村貌

推動農村經濟發展

這些鄉鎮加快實施這些工程

南詔鎮

10月15日,在南詔鎮五一村大廟前

至田中央至明憲祖祠道路改造工程現場

挖掘機正在開挖路面

工人們忙著埋設排汙管

施工現場井然有序

據了解,今年來,南詔鎮以縣委、縣政府「生態建設年」活動為契機,加大為民辦實事力度,著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建設。該鎮投入約110萬元,在五一村大廟前至田中央至明憲祖祠路段實施道路改造工程,硬化面積約2200平方米,新建擋土牆36米,並安裝雨水井28座,埋設排水溝、汙水管。同時為點亮村民夜生活,南詔鎮還將在改造路段安裝25隻路燈。目前該工程已開工建設,工期60天。屆時,將極大的方便村民出行,為南詔鎮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進一步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和美好鄉村建設。

太平鎮

近日,在太平鎮元中村

上礤頭革命老區自然村

文化廣場大坪水泥硬化及修蓋公廁項目現場

正有序進行施工中

據悉,去年以來,元中村兩委大力發動群眾籌資籌勞整治人居環境,共拆除旱廁豬舍60多間,危房8間,整平土地約5畝,有效得保障了群眾的出入安全。今年把上礤頭自然村文化廣場硬化大坪及修蓋公廁納入元中村的「一事一議"。該項目得到太平鎮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項目的完成將大大改善上礤頭自然村的整體村容村貌,打造宜居環境美麗鄉村,增加村民幸福感。

紅星鄉

近日,在紅星鄉圓林村圓林橋

改建工程施工現場

工人們搶抓晴好天氣加緊作業

各種機械轟鳴,人頭攢動

一派熱火朝天的施工景象

據了解,該圓林橋是有著二十幾年歷史的舊橋,遭受無數次風吹雨淋,早已傷痕累累。為消除安全隱患,完善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今年來圓林村以「生態建設年」活動為契機,拆除原來危橋,建設新橋17米。該圓林橋改建後將再次發揮其橋梁的交通樞紐作用,方便村民去往魚仔塘和鴨池自然村,同時也開闢了通往五千多畝青梅果園的捷徑,為村民的生產、生活帶來便利,也進一步保障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金都工業集中區

為提升道路照明質量

方便夜間出行安全

詔安金都工業集中區管委會組織

對林頭工業小區的水產大道

進行道路照明設施檢查

據了解,金都工業集中區緊緊圍繞「生態建設年」開展工作部署,著力提升和完善基礎道路設施。水產大道全長約2公裡,兩側約有10家水產企業,是林頭工業小區的重要道路之一,平時人流量和車流量較大。水產大道路燈由於亮燈時間長,用電負荷較大,燈頭及線路老化,造成部分路燈晚上不亮,給周邊企業員工和過往車輛夜間出行帶來很大困擾。為解決這一問題,管委會聘請專業人員對路燈設施進行巡查、檢測和維修,並在路燈燈杆上面安裝單控開關方便控制。經初步統計,此次維修路燈22盞次,維修路燈電箱2臺,安裝單控開關98個,為夜間出行安全奠定堅實基礎。

來源:詔聞天下(沈益婷、李航、江傳文、高瓊、林文娟)

本站編輯:蠍子

相關焦點

  • 同安綜合交通路網體系基本形成 助推富美同安高質量發展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吳耀東 通訊員餘雪燕 圖/通訊員陳嘉新)同安交通路網建設突飛猛進,快速便捷的綜合交通路網體系基本形成,助推富美同安高質量發展。  交通,是經濟發展的基礎。改革開放40年來,同安交通路網建設突飛猛進,快速便捷的綜合交通路網體系基本形成,助推富美同安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  資料顯示,1978年,原同安縣(含現翔安轄區)僅有354.8公裡通車公路,其中95%以上是沙土路和等外路,晴天塵土飛揚,雨天泥濘難行,堵車現象屢見不鮮,交通中斷比比皆是。而到2017年底,同安區境內公路已達956.941公裡,形成多層次、多元化的城鄉道路交通路網體系。
  • 馬路通到家門口 焦作「四好農村路」美了鄉村富了群眾
    這只是焦作「四好農村路」建設的一個樣本。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近年來,『四好農村路』建設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為農村特別是貧困地區帶去了人氣、財氣,也為黨在基層凝聚了民心。」公路通、百業興。近年來焦作市以「四好農村路」建設為抓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贏脫貧攻堅戰,轄區內農村越來越美,農民越來越富,農村越來越興旺。
  • 銅梁建設「四好公路」 產業更活鄉村更美
    「四好公路」不但方便了企業運輸和田間作業,也大大改變了企業的形象。  「近3年以來,玉皇村漂亮的綠道草油公路為10多家農業企業提供了有力有效的交通支撐。企業發展好了,帶動了村民增收致富,全村在農業基地務工的村民有300多人,人均年務工收入在兩萬元以上。」村支書柏小林說。
  • 鄉村美麗「動能足」 ——烏海市海南區加強民生建設為鄉村振興注入...
    (王穎 攝)  記者 王穎硬化路不僅通到了各村,還通到了村民家門口;土打的渠變成水泥渠,流水一路歡歌順暢地流到田間;曾經其貌不揚、髒亂差的村莊如今顏值刷新,吸引著遊客駐足留影……農業要強,農區要美,村民要富。
  • 義成鎮:鄉道升級改造 助推鄉村振興
    要想富,先修路。鄉村公路是服務「三農」的公益性基礎設施,是農村出行的最後一公裡,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其關係著農村發展和農民收入增長,鄉村公路建設對於群眾致富、農村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義成鎮,曾有一條主要的鄉道途徑淖港、劉家、獅山三個村委,關係著6000餘村民的日常出行,因為年久失修的原因,路面破損嚴重,到處是坑坑窪窪和蜘蛛網一樣的裂縫,有些地方甚至出現了坍塌凹陷,形成了大小不一的小水坑,天晴一身灰,下雨一身泥,嚴重影響到沿途村民的出行。道路不暢,民心不通,交通的不便成了農民致富奔小康的攔路虎,廣大群眾對此路的升級改造盼望已久,呼聲強烈。
  • 卡倫湖街道:實施鄉村振興,建設富美鄉村
    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具體工作中,卡倫湖街道結合實際,把壯大集體產業、改善人居環境做為最大民生,將鄉村振興與產城融合有機結合起來,著力探索出具有當地特色的振興之路。走進王家村一社石紅梅家中,和煦的陽光撒滿客廳,顯得屋內格外溫暖。
  • 五華:聚力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助推鄉村振興發展
    編者按 近年來,我縣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高度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破難攻堅、奮勇爭先,積極搶抓政策機遇,主動謀劃、大力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結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贏脫貧攻堅戰,切實把交通公路建設作為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具體行動,努力將農村公路建設成為民心路
  • 「我的扶貧故事」紮根山村創業,帶頭建設富美鄉村丨貴陽市民田應剛...
    自2016年以來,我和王家福、曹春、李方進、徐明祥、楊國勝等10多位退役軍人一起,到貴陽市烏當區百宜鎮自主創業,通過創辦種植養殖基地,助推鄉村經濟發展,不僅帶動了40多位退役軍人就業創業,還帶領當地上百戶群眾一起做好種養業,朝著富美鄉村建設方向邁進。
  • 「馬路」搬進操場體驗交通安全 貴州交警「美麗鄉村行」送安全進校園
    「馬路」搬進學校操場,模擬路面交通情況,同學扮演小交警、司機、行人、非機動車駕駛人體驗安全出行。1月13日,貴州省公安廳交通管理局聯合黔南州公安局交警支隊、都勻市公安局交警大隊深入黔南州都勻市歸蘭鄉基場中心學校,開展了一場「美麗鄉村行」交通安全主題巡迴宣講活動。
  • 「五美」引領嬗變 福建馬山村打造富美工貿新村
    今年,馬山村實施規劃精美、村莊秀美、環境優美、生活甜美、鄉風和美「五美」工程,引領「富美」鄉村建設,全力打造宜居宜業的生態村莊。馬山舊貌換新顏,正闊步邁向富美工貿新村。  規劃先行 助力美麗蝶變  房前屋後種植花草,村主幹道綠樹成蔭,公廁實用衛生,村道小巷平坦整潔。
  • 緊扣民生完善框架 富文鄉環境整治打造鄉村新面貌
    時光在這裡似乎停滯了腳步,富文鄉在保持青山疊翠的同時,城鎮基礎設施建設的步伐也相對緩慢。2017年1月,富文鄉列入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第2批,質樸鄉村至此迎來蛻變契機。富文鄉在環境整治推進過程中緊扣民生需求,完善鄉鎮框架建設,打造新鄉面貌,便利村民生活,為農產業奠定優美環境新基礎。
  • 出行更便利 生活更愜意 伊州區二堡鎮完善民生基礎設施建設
    出行更便利 生活更愜意 伊州區二堡鎮完善民生基礎設施建設 2020-12-02 00:49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江南區發展全域旅遊助推鄉村振興
    揚美村所在地是南寧市有名的鄉村遊景區——揚美古鎮。說起揚美村的變化,梁彩麗笑著說:「現在遊客越來越多了,村民的增收渠道拓寬了,農產品賣得越來越好了。」這些變化源於江南區全面啟動創建廣西全域旅遊示範區工作,深入挖掘和整合旅遊資源,不斷拓寬旅遊發展空間,加快農文旅融合發展,以全域旅遊助推鄉村振興。
  • 無現金出行助推智慧交通
    原標題:無現金出行助推智慧交通 忘帶公交卡、忘帶現金而導致的出行問題從此解決。 智慧交通是智慧城市建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在智能汽車研發建設方面,美、英、德處於相對領先的地位,中國的一些重點大學也很早就開展了相關研究,比如天津大學無人汽車研究團隊計劃在2018年底之前實現兩個校區之間無人駕駛通勤班車演示運行。
  • 【湖南】雙牌:「交通+旅遊」助推鄉村振興
    據介紹,近年來,湖南省雙牌縣積極探索「交通+旅遊」新模式,通過雙紅公路、陽明山旅遊公路、花千谷旅遊公路、打理公路、國際慢城公路等項目建設,推動以陽明山、桐子坳、瀧泊國際慢城花千谷為代表的旅遊景點快速升溫,走出了一條交通建設帶動旅遊發展的鄉鎮振興新路子。
  • 河南焦作:「四好農村路」美了鄉村 富了百姓
    原標題:馬路通到家門口出門就能坐公交「四好農村路」美了鄉村富了百姓春天的金雲路綠意盎然,樹木吐出青翠的新芽,彩色村莊、彩色護欄、彩色路沿石、彩色護坡等特有的生態公學吸引了大批自駕、騎行的遊客。
  • 思南縣:拓展鄉村旅遊業,美了鄉村、贏了市場、富了鄉親
    思南縣:拓展鄉村旅遊業,美了鄉村、贏了市場、富了鄉親 發布時間:2020-09-14 15:29:13      來源:貴州網   近年來,思南縣聚焦自然生態
  • 關注|竹根灘:全力打造「四美」鄉鎮 助推美麗鄉村建設
    2020年,竹根灘鎮圍繞鄉村振興總體目標,充分發揮區位和交通兩大優勢,著力打造產業富美、環境優美、社會和美、生活甜美「四美」鄉鎮,將美麗鄉村建設推向高潮 強力推動新型城鎮化品質提升建設。該鎮先後分別啟動了「擦亮小城鎮」功能提升項目、美麗鄉村規劃建設、公益性公墓建設、竹市河修復工程、非遺廣場建設、黨性教育基地建設、247沿線各村路牌建設、「民情直通車」等21項民生工程,有效提升城鎮的承載力、輻射力、帶動力。
  • 新羅雁石:打造「天宮小鎮」 建設「富美北河」
    雖然我們初步打造出益坑村這樣的鄉村振興示範村,但還是有不少需要學習、改進的地方,不管是規劃,還是理念方面。」昨日,說起前不久的鄉村振興考察學習,新羅區雁石鎮黨委書記林德文頗有感觸。今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也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關鍵年份既面臨新發展機遇,又充滿複雜挑戰。如何迅速貫徹落實全國兩會精神,搶抓機遇,將鄉村振興戰略落到實處?
  • 民生警務平臺、智能交通系統、「學法減分」是什麼? 警方詳細解讀...
    會上,圍繞群眾所急、所需、所盼,重慶警方向市民公開承諾,年內完成10件民生實事,開展服務企業發展、護航校園安全6大行動,將大量傳統公安業務向網上延伸,向線上拓展,利企惠民服務發展,確保民生警務帶來的民生實惠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