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田應剛,是貴陽市的一名市民、退伍軍人,從2016年開始,我就紮根貴陽市烏當區百宜鎮,帶領當地群眾、退伍軍人一起,帶頭種植天然無公害的有機稻穀、蔬菜、黃金梨、藍莓、中藥材等產業,帶領鄉親們一起增收致富。 自2016年以來,我和王家福、曹春、李方進、徐明祥、楊國勝等10多位退役軍人一起,到貴陽市烏當區百宜鎮自主創業,通過創辦種植養殖基地,助推鄉村經濟發展,不僅帶動了40多位退役軍人就業創業,還帶領當地上百戶群眾一起做好種養業,朝著富美鄉村建設方向邁進。
王家福(左)和田應剛交流發展事宜
多年來,我們除了打理好我們的各種種養業基地外,還堅持免費送各種種子給當地群眾,教給他們栽培技術、管理技術等,還幫助他們銷售產品到貴陽等地,用實際行動扶持和帶領他們發展種養業增加經濟收入。 就在前幾天,貴陽市民政局、烏當區民政局、區退役軍人事務局、百宜鎮等有關領導,對我們這群退役軍人在百宜鎮創業的事跡進行調研後,給予我們充分的肯定和讚揚,當地群眾也對我們這群退役老兵的善舉讚不絕口。 多年來,在我們這群創業老兵的帶動下,該鎮一大批退役老兵退伍不褪色,發揚軍人吃苦耐勞的精神和優良作風,克服一切實際困難,不等不靠,積極投身到家鄉脫貧攻堅、富美鄉村建設中來,帶動當地群眾種植無化肥農藥的純天然有機肥稻穀、蔬菜、黃金梨、藍莓、中藥材等產業數百畝,如今已經產生了明顯的經濟效益。
我們這群退伍軍人參加過保家衛國的戰役,又經歷了脫貧攻堅的戰鬥歷程,積極投身鄉村振興、富美鄉村建設。如今,在我們團隊的帶兩下,當地退役軍人李方進不僅自主創業種養業致富了,還義務幫助村民發展鄉村經濟,挖沙填坑修建停車場發展鄉村旅遊;退役老兵曹春則依託當地資源,帶動群眾建起了養殖場等。 我在百宜鎮創辦種養業基地,帶動鄉親們一起發展增加經濟收入,瞄準貴陽城市居民對綠色安全生鮮食品的需求,從種植業到養殖業,從田間地頭到城市,探索出了一條共同創業、共同融合發展的創業之路。 我們還經常走進社區慰問孤寡老人和社區困難居民,把生鮮蔬菜、玉米、紅薯、大米、雞蛋等免費送給社區居民,受到社區幹部和社區居民的廣泛好評。我們還經常把生鮮果蔬大篷車開進城市社區,為城市居民提供最優惠的大米、蔬菜、放養雞、瓜果、雞蛋等新鮮食品,深受廣大貴陽市民的喜愛。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賈華 整理
編輯 徐然
編審 田旻佳 施昱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