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1日 20:02 來源:光明網
參與互動「為人民抒情」之桂劇:打造新編歷史劇目 凸顯桂林文化地域特色
「為人民抒情」之桂劇
光明網訊(記者 陶媛)桂劇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發端於明代中葉。作為廣西地方傳統戲劇,桂劇以彈腔、高腔、崑腔、吹腔、雜腔五大聲腔為主,形成了聲調優美、抑揚有致的演唱特色。
桂劇屬於皮黃系統,和京劇一樣有生旦淨末醜五個行當,其劇目數量非常豐富,有「大小本雜八百出」之說,《打棍出箱》、《拾玉鐲》、《櫃中緣》等都是桂劇的代表性劇目。
「桂劇最大的特點就是『很生活』」,桂林市戲劇創作研究院演員劉輝介紹,桂劇的唱念做打在「做」這一塊既有程式化的表演,又像演話劇似的很鬆弛,所以她注重以細膩而富於生活氣息的表演手法來塑造人物。
近二十年來,桂林市戲劇創作研究院一直在打造有地域性的、新編的歷史題材劇目,陸續創作了《瑤妃傳奇》、《風採壯妹》、《灕江燕》、《大儒還鄉》、《靈渠長歌》、《一品油茶七品官》和《龍隱居》等優秀劇目。劉輝說:「我們非常注重劇本的立意創新,旨在通過桂劇尋找桂林文化的力量,挖掘桂林文化的價值。」
今年進京參加2019年全國基層院團戲曲會演的劇目《破陣曲》是桂林市戲劇創作研究院創作的一部以「民族精神、民族魂」為核心主題的戲曲劇目。「我們所有劇目都會進行巡演,每個劇目基本都要巡演一兩百場。」劉輝說:「我們也在積極努力,希望用這樣的方式做好桂劇傳承。」
由中央網信辦行動網路管理局指導、文化和旅遊部藝術司支持、光明網主辦的「為人民抒情」中國傳統戲曲科普訪談系列短視頻共20集,該系列短視頻以向網友科普我國各地方戲曲劇種為目的,邀請不同劇種的院團領導、演員、導演、專家對各劇種進行講解對各劇種進行講解,介紹各劇種特點、歷史、知名演員及代表劇目。